

陈佩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诗、散文和小说均在《文学报》等报刊发表。2003年由北京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行囊》。2008年获上海市“五一文化“散文金奖,2008年获北京文学文学散文三等奖。2017年长篇小说《弄堂深处有人家》由丹飞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改编电视剧的合同。2016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诗集《魔都咖啡》。2018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无法刹车》。2020年获得上海苏州河公共艺术奖,并将获奖的诗镌刻于苏州河公共空间。2021年一首《永不消失电波》的诗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推送。如今仍以创作为业余生活。

原生家庭由外界因素介入的风险更加(之九)
今音(雍赓)评论:
这时候《人生无预言》小说已经发展到了237页。小说给人物祁峰也有一个提示,现实无论如何残酷,只要坚持下去,向上努力总有一丝生机。祁峰虽然年轻,已经饱经风霜。这个人物的气势开始有了一种沧桑无比之感,一旦散发,会令姜红宇和钱栗谷都招架不了。这就是人物的执拗意识的自然流露。改不掉的,因为是性格所造。也就决定和影响了人物起伏不定的命运之格。在现实中也有人想用学佛的理念去化解它,似乎不大容易奏效。
生活中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永远是两回事。小说在第79章,祁峰和姜红宇的矛盾已经变得尖锐,在此时,小说安排了米糠和祁峰相遇,地点在超市出口处。从米母刘老师那里听到了米粮和妻子姚妤婷闹翻的消息,同时也接到了老二打来的电话,原来是老二因常宝庆赌债替其背锅遭人扣押。
祁父拿出姜给他缓解与祁峰关系的1万元,作还债资金让老二女儿添添转交,终使老二回家,老二谎说自己出差才回来,常宝庆当面戳穿,令添添感到震惊。小说用这样的手段也算在帮助添添成长,因为孩子毕竟要早晚面对社会的黑与白这样的事实。从长痛不如短痛的角度出发,采取这种方法,似乎也能起到顿悟的效果。
在一定的文化底蕴的限制内,所想出来的办法也是和人物的身份有一定的匹配,倒不是说全部,至少是这样一个情况还是存在的。而添添能否从中得知教训和顺利成长,也是一个不可知的状态,也是不能预言的。
小说在无意识当中把血统观点也灌注到里面。常宝庆的浑噩和不学无术,已经把祁家搞了个天翻地覆。他家老二以前曾用酒瓶砸祁父脑袋,他又几次诈骗亲友钱财获得成功。小说把一个混迹于上海滩的无赖描写的客观与真实,会令人在回忆中挖掘出许多这样的曾相似和曾相识。在一个看脸的社会,常宝庆这张脸究竟值多少钱。
小说原来以为常宝庆是埋在祁家的一颗雷,谁知道老大祁玮的二婚老公沈志强被煤气罐炸死。飞来横祸,老二在去内蒙古要债的路上打电话找祁峰通报。老二是从电脑上看到发小王玲在做老板,于是,她帮王到内蒙古去讨债。小说描写的戏一出又一出。这在长篇的控制节奏的力度上,也是一个有意而为之的做法,目的是再次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为小说的直观效应加分。这也是创作策略的需要。
小说还有70多页就结束了。也有人说小说是搬弄是非的文体。对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就看你的出发点的善意是多少,善意的人是不大欢喜搞这个名堂的,就怕心术不正的人写歪了。
作者:陈佩君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雍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