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名家评诗
卢冷夫点评三季度作业

卢冷夫,籍贯江西,1964年出生辽宁,成长于辽宁、河南、黑龙江等地,现居北京。原总参某部退休干部,大校军衔。现为解放军红叶诗社副社长、《红叶》执行主编。亲身感悟的“红叶密码”是:恒久传承的红色基因,血火浪漫的绿色情怀,激昂奋进的铁韵风骨,紧跟时代的创新脚步。正在形成的“诗观”是:意新,语工,律细,情满,节奏好。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四海论诗】区总顾问、《香江诗潮》《香江诗评》《中华古韵》顾问。

太 湖
作者:岩石劲松
适时掀起一湖风,水色天光大致同。
势下长江输浩气,声扬上界出高鸿。
玉笺铺到云边略,桂月垂亲海内公。
觅得陶朱真隐处,日餐三白话晴融。
注:太湖三白。
【评】全诗神完气足,笔法细致,较好展现了太湖的个性美、意境美。颈联工稳且生动,尾联描述的真隐生活,足以使人向往。惟觉诗中个别词句如“大致同”稍显随意。

武陵春•洞庭湖
作者:韩井凤
浩渺烟涛长湛碧,仙府近湖涯。结客追游亦乐哉,名胜此中裁。 鱼米之乡频瞩目 ,农业上阶台。胸阔拦洪化厄灾,心系好情怀。
【评】上片状洞庭之胜景,下片叙洞庭之功用,都很准确、到位。尤其最后的“胸阔拦洪化厄灾,心系好情怀”,更使人领略作者深寓在艺术形象中的意境与哲思。个别词句如“农业上阶台”略显直白。

太湖的传说
作者:危思文
碧波荡漾水连天,万里蓬莱可有仙?
大禹智疏兴幅阔,玉皇送礼美湖渊。
平吴霸越西施舞,功退名成范蠡迁。
留得明珠赠后世,春秋富庶亦延年。
【评】全诗紧扣诗题“太湖传说”展开,开头即设问,引出一系列关于太湖的故事。诗中用典多些,好在都是熟典并不妨碍理解,然仍有堆砌之嫌。尾联再用“明珠”扣题,深化寄托,意犹未尽。

送征衣•游太湖咏
作者:珍珠棉
雅人吟。苏州绿水,无锡平湖,自乐鸬鸟圣禽。不厌碧,得欢沉。妍森,翠山麓,樵歌唤雁,鸟语如琴。野陌上,微红点点,果正熟,树藏琛,蝶姿移,云眼生辉,嘉景动文心。 神域尘容胜地,意境美,画图临。飞来四方燕客,下阁居歆。而今。图发展,扬鞭蒐猎,驱马驰骎。去往远天勤探友,健腰醇,养身参。话东方,日彩祥云,清风泽黎黔
【评】对“送征衣”这个词牌不熟悉,也少见人填。整篇读下来,能感到作者下了很大功夫,用浓墨重彩之诗笔尽情渲染太湖的美好,烘托自己的心情,无论远观近景、心语心愿,皆可读可赏。然对词中“健腰醇,养身参”等个别词句,个人以为不好理解,或有夸张、凑韵之嫌。

春日游太湖
作者:张国凉
波荡湖边柳,清涟接翠微。
三春青杏嫩,四季碧鲈肥。
范蠡挂冠去,张翰思脍归。
泛舟登绿岛,客访隐鸥飞。
【评】全诗语工、律稳,用简约之笔状太湖春景,情景交融,并使之互相深化。尾联承接两个典故而来,在动静结合的画面中,诗人略显无奈,似有一丝孤独情感杂糅其中。

太 湖
作者:紫云韶
情许元头渚,茶斟阳羡人。
吴山兜翠柳,晚暮衬渔身。
数点飞鸥掠,几行游艇巡。
然然西子媚,尔尔碧罗春。
【评】全诗因情见景,且多从侧面着笔,意象鲜活灵动,使作者笔下的太湖更令人神往。诗中多处可见语言锤炼功夫,如“兜”“衬”等词的选用特别是尾联“然然”“尔尔”叠字的巧妙,均工致而天然,读之如见妩媚,如嗅茶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