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佩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诗、散文和小说均在《文学报》等报刊发表。2003年由北京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行囊》。2008年获上海市“五一文化“散文金奖,2008年获北京文学文学散文三等奖。2017年长篇小说《弄堂深处有人家》由丹飞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改编电视剧的合同。2016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诗集《魔都咖啡》。2018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无法刹车》。2020年获得上海苏州河公共艺术奖,并将获奖的诗镌刻于苏州河公共空间。2021年一首《永不消失电波》的诗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推送。如今仍以创作为业余生活。
小说蕴藏的善意,是社会需要平和的镇静剂(之八)
今音(雍赓)评论:
小说《人生无预言》写到第65章时,写到了祁家内部的分化,祁父坚决要和祁峰生活在一起。一个好女两人争,祁峰夹在姜红宇和钱栗谷之间。老爸的坚定是因为他感到祁峰善良,做人有人情味。这是小说所张扬和崇尚美的地方,只要把它放大,投放到社会上,就是一帖良药,专治一些忘恩负义类。
祁母走后,祁家是个无底筒囧境更加明显,祁峰再如何挣钱投进去,也满足不了老二夫妻俩不上班只会搓麻将的欲望。另外,老大也下岗也需要祁峰帮她找工作。同时,老二的女儿添添也意识到小阿姨祁峰是自己的经济保障人,只要把钱送来,孩子觉得小阿姨至于家庭聚会否迟到不是最主要的。可见孩子受其母影响甚大。不会感恩,只会仇恨的孩子,长大了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常宝庆输麻将,追债人直接堵在祁家门口而不见其踪影。然后,老二顶雷,被人抓住,对方用其电话通知祁峰送钱放人。由此,老二动出要把后楼出售抵押,再把户口迁到前楼的主意,她和老大商量。祁父不得已而同意和老二四六开,祁父拿六,于是,常宝庆只才敢回家。
小说在第71章,写到了姜红宇要办养老院,他让祁峰看规划书。这时候,在小说细节的拼接上,无巧不成书的创作技巧,反复在小说里运用至熟。如,常宝庆从四哥那里诈得4万元拆迁款,然后陪女儿去买电脑。同去的老二认出了售货员正是甘草。祁峰搬家之事正由姜操办,前来搬家的人当中却又有程风出现。第76章写到冯吉姐妹俩跑来找姜红宇。在229页又写到了祁峰和甘草再次见面的场景。
小说的章节这时候正在对前面若干章节作伏笔的照应处理,比如,姚妤婷和冯吉为房子打官司的人物巧合重现,其中参与官司的律师姜红宇和冯吉的关系回溯,以及祁峰因熟人之间好做生意的法也参与其中。这几个人属不谋而合。在人物线索上,至少小说结构没有走散,而是全部兜拢了。尤其在236页第76章处。
从第77章开始知悉了冯吉患癌症去世的消息。小说又一次对生老病死的普遍规律,进行了重申的潜意识,其实是让现实中的人去掉一些恐惧心理。尤其在233页写到举世闻名的非典。
在第78章有一个场面写到醉后的姚妤婷将头靠在姜红宇身上,引起祁峰怒把两碗菜汤先后泼在两人身上,然后夺门而走,在路上却遇到了钱栗谷。她上了他的车,她要去接养老院的父亲一起走。而前台接待是正由祁峰引进的甘草。甘草也要离开养老院,因为她知道前男友程风就是姜红宇的朋友。这种在人物之间用兜圈子的写法也是常规中的一个手法。将人物合拢容易凝练结构,使得人物关系更加紧凑。也可以称它为结构的揉面式。
作者:陈佩君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雍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