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影评
一一观电影《隐入尘烟》有感
文/宋任升 诵/沧海小薇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电影了,趁晚饭后闲暇之余,我便打开了电视机,在电影频道浏览时,发现了一部排在前面的新影片,一一《隐入尘烟》,好奇心催促我点开播放,便看了起来一一
……“爹,妈,我是有铁,这是曹桂英,我们成家了,今天来给你们烧些纸钱,你们领上了,和有金大哥啦,有银二哥啦,风风光光地花去哦!”……

这是一部由李睿珺执导,武仁林和海清主演,最近上映的 也是被广大观众称之为2022年囗碑最好的国产电影 ,这便是前半部分的一个片断。
《隐入尘烟》是一部好电影,它是由许多个精准而含蓄的细节组成。如果说电影是细节的艺术,那么《隐入尘烟》就是一个很好的注释。

导演李睿珺在电影中诠释了人与土地的关系及人文情节。他记录了2015年前后,农村在大形势下的变化,农民对时代变化的无奈、隐忍和顺应,以及乡村农民的那种朴拙、本分。有回望但不沉湎,有反思但不刻薄。
……“啥人有啥人的命数呢,麦子也一样,它也有它的命数呢,还不是到了夏天让镰刀割掉了……”
……“哎,别吃了哦,跌土上了。”
……“怕啥呢,啥不是土里头生的,啥不是土里头长的,土都不嫌弃我们,我们还嫌弃土吗?土就是干净东西嘛!……”

这是影片中的几句台词,本片的主角是一对村庄里的失语者。一位是患有疾病、身体残疾的贵英,一位是勤劳能干但在村子里没什么地位的光棍汉有铁 老四。
……“之前,我们村里头有个老疯子,天天嘴里叨咕着几句话:对镰刀,麦子能说个啥?对啄它的麻雀,麦子它能说个啥?对磨,麦子它能说个啥?被当成种子,麦子又能说个啥呢?”……
他们任由时间和命运摆布,陷入到身不由己的处境中,但他们依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坚持,一点一点改善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向着希望。

这部电影不仅记录了一个农村底层人家的现实生活,也告诉大家,这世上还有活的那么辛苦的人,并不是人人活的都衣食无忧、都是光鲜亮丽。我想喜欢这个影片的大多是六零后、五零后和之前的人吧,大概八零后看懂的应该不多,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那种生活,当然是很难打动他们的,即便是有一瞬间的打动也就够了。
……“我咋得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自己的家,能睡在自己的炕上”。
“等秋天苞谷掰下来卖了,赶在过年前给你买个大电视,完了,把你领到市里的大医院里,找个大夫,好好地给你看看”……

这部电影仿佛平铺直叙地在讲述主人公的生活:如被嫌弃、被误解,又携手陪伴彼此,在种麦子、孵小鸡、盖房子等一件件事情中,品味到生活的甘甜。它是一个从泥土里长出来的爱情故事,但另一层面,它又是一个悲凉到令人难受的故事。
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把社会底层人家的艰苦生活描述的淋漓尽致。简简单单的台词,安静的都很容易让人深思出些什么;有时想说什么,似乎又说不出什么,留下的语言空白,不正是让观众用曾经的经历和感受来填写的吗?

我的心情随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自己仿佛也活到了这个故事中去,回到了社会底层的人群中去。说句实在话,现实就是现实,生活就是生活, 生活总不是天天好大喜功、人均百万、靓车豪宅、欢天喜地的场面。值得庆幸的是,影片中主人公的人生还算不错,至少他们拥有过甜蜜和自我的幸福!
人人都有困惑或难处的时候,看这样的电影确实给了我很多的感受。然而我也隐约地感受到:《隐入尘烟》似乎也在传递着一个信息,决不让社会底层生活的人们隐入尘烟!
注:文中引号内的语句皆为电影中的台词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宋任升,网名闲情醉笔,60后,山东滨州人,暂居青岛,一个热衷文学又不失农民身份的城市打工者!
主播简介:沧海,居天津,爱好文学,喜欢诵读。用声音传递真情,弘扬传统文化。
主播简介:小薇,原名张薇。辽宁,辽阳人。著名节目主持人。中国百余家网络平台首席主播。文字作品在微信公众号偶有发表。诵读作品发表700余部。现任《南方诗坛》副主编。《南方诗坛》《炎黄文学》《岚山诗话》《春韵文学》《文海雅音》《三湘四水文艺之家》《雪域阳春文苑》《红军之路》……等诗社主审音频诵读部长。朗诵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徜徉在文学宝殿是我的乐趣、为文字插上翅膀飞翔是我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