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佩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诗、散文和小说均在《文学报》等报刊发表。2003年由北京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行囊》。2008年获上海市“五一文化“散文金奖,2008年获北京文学文学散文三等奖。2017年长篇小说《弄堂深处有人家》由丹飞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改编电视剧的合同。2016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诗集《魔都咖啡》。2018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无法刹车》。2020年获得上海苏州河公共艺术奖,并将获奖的诗镌刻于苏州河公共空间。2021年一首《永不消失电波》的诗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推送。如今仍以创作为业余生活。

祁峰担当祁家风险从后台走到前台(之六)
今音(雍赓)评论:
《人生无预言》长篇小说也有化解现实中的一些矛盾的做法,这也是社会稳定需要的一面。比如,面临沈伟的下岗,老大祁玮从祁母的庇护下走出来去依靠婆婆的相助。婆婆乡下有一间房,是小夫妻俩的退路。而沈伟要去找出路的勇气,相比常宝庆跪求姜红宇的帮助要好的多。至少不会被人歧视。
小说从社会遵循善良的角度出发,写到了老高和姜红宇之间的非舅关系而是邻居关系。从关爱角度夯实了其与姜的诚信度,在现实中是少有的担当和热情。由此,也对老高这个人物的认识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日久见人心。老高也是一个好人。
这时候的小说已经发展到了第37章。小说有两个关键点需要审视,一个是祁母捂住胃痛的细节,其实也是一个预示。另一个是祁峰已经到大学就学。
视人生为梦和为梦付出的坎坷一而再再而三在现实里重游,在小说里先以下岗的常宝庆,拿着岳父的3万块钱去投资海鲜失败,然后写到祁峰求学中去参加一次活动,无意来到姜以前所在公司遭遇其前女友身为主管的冯吉冷落和排斥。后来,又去了学哥米糠的家族企业打工赚零钱。这时候,小说已经发展到第119页。小说一共100个章节计327页。
祁母认为祁峰是一个就是被扔进大海,自己也会游上岸的人,但老大和老二不行。这种潜意识也逼着祁峰要面对和承受的生活压力,远远要比两个姐姐多和大。于是祁母对祁峰是适当放手的。两女不如一女,是指社会上的生存能力,而不是指谁先婚配和怀孕生孩。表面上的光鲜在小说中是作为一个假象来披露的。而真正从灵魂上能锤炼自己的还是祁峰。祁家的指望也在祁峰身上。
祁峰用自己打工赚来的1万块钱毫不犹豫地交给了母亲支配。米糠是继姜红宇之后第二个追求祁峰的男人。这时候,老二生的孩子已经一周岁多了,老大也怀孕了。
这也是喜事一桩。由于米糠的信口开河而没顾及到祁峰的感受,老二祁璐已经到米糠的家族企业上班当会计了。老二也避免了一场粮油系统的下岗分流。这是祁峰的人脉关系所致。
作者:陈佩君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雍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