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孤苦老人有欢声(杂文)

(墙头记)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年增高,出现在老人身上问题也越来越多,国家制定一系列有益于老人的政策,切实地做好老龄工作,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倡导,爱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我国将60岁以上界定为老年人,而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才界定为老年人。因发达国家人均寿命比发展中国家高的缘故。据调查,我国80岁以上老人到2050年总量将达4亿多。届时我国老人“空巢”率达54%,有半数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一旦生了病,失去自理能力,生活非常困难。不少老人,因病未能及时治疗,死后腐败了才被发现。这是何其悲哀!
最近笔者又看到《墙头记》,此剧小学时代就引起反响。重观仍觉震撼!
《墙头记》介绍的是令人心酸的故事。善良的张木匠妻子早亡,一人千辛万苦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长子做生意发了财,可为人自私、贪婪、很会算计。妻子李氏刁蛮、狠毒,对其父冷酷无情。次子略通文墨,可为人虚伪、狡诈。妻子赵氏从娘家带来一份厚家产,他们吃喝不尽,也不愿奉养父亲。张木匠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无奈两儿子只有轮流养父,讲好半月一期。竟连月份大小也计较,兄弟常发生争执,逼着老父立在墙头上……
“百善孝为先。”可见孝道的重要性!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连小动物也懂的道理。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何况人呢?
东汉黄香年仅9岁,便懂得回敬养育她付出心血地父亲,在盛夏用扇子将父亲床铺蚊子赶走,免得父亲被蚊咬。寒冷的冬天,小黄香便提前躺进父亲冰冷的被窝里,用体温捂热被子,再让父亲去睡…… 汉文帝刘恒,在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 不交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其孝心流传至今,令人感动。
然而,文明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可仍有些安于享受,向老人索取、啃老一族。这类人丝毫不知感恩,永远只想着自己。这是文明古国不和谐因符。读者友常议,偏僻县市和乡镇留守老人,过得挺清苦。有的儿媳外出打工,把孩子丢给老人,连生活费,教育费不出。有的不赡养老人,生病不理不管,连电话都没有。还有的干涉“空巢”老人再婚。更有甚者竟虐待老人。在此,今不如古,社会岂能倒退?
据文友讲,他家乡有位浑小子,父母就他一子,甚是宠爱,从小到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读书吊儿郎当,中学没念完,便不读了。含辛茹苦的父母托亲友为他介绍对象成了家。媳妇常因琐事与公婆发生口角,稍有不满就跳起指着骂,其子视而不见。公公终郁闷寡欢,60岁就去世了。剩下其母,儿媳更肆无忌惮,遇丁点事,对她就骂骂咧咧。侄儿看不过,狠揍了他一顿。其母竟躺到侄儿屋中哭闹,意在打他儿子了。如此说不通情理,怎能教育出好孩子?!可能上帝也不喜糊涂虫,不久过马路,被卡车撞飞,当场气绝。
试问:谁不会老了,自己生养儿女干什么呢?如果将来子女同样待自己,你当如何呢?
当前,随生活节奏加快,子女工作忙,亦或子女无父母爱晚辈那份,爱父母的心,是‘’空巢‘’老人孤苦无助的原因。有位退休工程师,孩子已独立,老伴因病去世,他独自生活觉清苦,尤其是节假日,更觉孤苦郁闷,独居三室房,每天没个说话人,心情不悦,免疫力下降,感冒不断,因疫情,子女不能来陪过节,一人过年,孤独无比。想找个老伴。因‘’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尤其生病,无人递杯水,孤独可怜。在亲友劝说下,子女才同意。
找了老伴后,生活大为改观,节假日笑语不断。是的,退休老人,随社会面关系变窄,加之无精力,无特长,无追求,因空虚怕孤独。这时老人们缺的非物质,而是精神匮乏。所以,不在身边的晚辈,应常回家看看,节假日争取与老人团聚,就是孝道了。
诚然,孝敬老人者居多,古今中外,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素养,有学识,有追求的成功人士,他们不仅是人间精英,也是孝敬父母的典范。《红楼梦》中荣国府的二老爷贾政,当时已是郎中职位,相当于现在部级高干,每当贾母找他训话后,总是慢慢地退出房间。曾是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在母亲生病后,因公务繁忙,请保姆护理的情况下,一次处理完公务回家看母。明理的母亲,念及繁忙与尊为市长,不让清洗。但陈毅坚持为母亲洗尿布,为表不常在老人身边尽孝之遗憾。《圣经》记载:有谁想要长寿,得享美福,就要嘴唇不出恶言,与人为善,孝敬父母,一心追赶。
因此,全社会应提倡老人的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让孤苦老人,有欢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正是: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韩静,女,党员,本科学历。做过播音员、教师,系北京杂文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专栏作家。 迄今在全国各报刊发表作品八百余篇,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纪检报》《光明日报》《上海法制报》《江苏教育报》《经典杂文》《东方散文》《写作》《前线》《芳草》《参花》《北京文学》等报刊,及知名微刊《作家》。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大赛奖。入选《中国杂文年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世界华文小说精品选》等 。出版有杂文集《回炉再造》、散文集《爱,是不同的》两部畅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