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缕乡愁)系列作品八十五
忆恩师裴非
——仅以此文敬献给第三十八个教师节
作者:叶景林(诗词歌赋)诵读:李秀波
说起这事已经近五十多年了。我这个人有点怪,该记住的事无论多久心里也记得牢绷绷的,不挂牵的事你成天在我耳边唠叨我也不往心里去。
小时候,就喜欢读书,捡点破铜烂铁鞋底绳头子到供销社卖点钱,舍不得买吃的买穿的,就知道买小人书。这些连环画让我早早就知道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故事。

上中学时,我的语文男老师叫裴非。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因为被打成右派下放到桓仁县第五中学当教师。据说打成右派的原因是他的名子犯忌讳,国际上有个反革命“裴多菲俱乐部”,他的名子叫裴非,显然是一伙的。那时候小,也弄不清怎么回事。不过他的中文水平却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就拿讲语文课来说吧,往讲台上一站,不用教案不看书,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来,模仿声音唯妙唯肖,加比划有动作,就像回到古代一样,把学生听得目瞪口呆,膛目结舌,就知道鼓掌,把手都拍疼了。我尊重他,他也喜欢我,因为他认为我比其它同学懂得知识多一些。那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到学校读书,听老师讲语文课。早晨背着小书包,一路小跑屁股颠颠的。

父亲一个大字也不识,因为我不干活,经常打我骂我,并说:干活,干活,只有干活才能活。不干活吃什么穿什么?我不敢反驳,在父亲的面前学着乖一些,扫扫地,喂喂鸭鹅,防止父亲再打我。晚上我睡在土炕席子上,盖一条破被,用两只脚两个肩膀死死的压住四个角偷偷打着手电筒看书,憋得滿头大汗,可不能发出一点光,让父亲看见要挨揍的。反正将来我也要当老师,像老师那样讲语文课。于是,作文写得挺好,还学着能写几句小诗。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时学校让我代表学生讲话,我写得讲演稿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引起不小的反响,有的家长聚在一起说:老叶家小三子了不得,长大了不好惹。父亲也转变了想法跟我说:你看书我打你别恨我,从今后,砸锅卖铁也供你念书,我回说:都怨我不听话,惹你生气了。

正当我对前途充满美好憧憬的时候,祸事来了,“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也停课了。全国大串联,斗走资派,文攻武卫成风,因为老师当过右派,首当其冲受到打击。头上顶着纸糊的高帽子,胸前挂着右派的大牌子,有些居心叵测的人让老师坦白参加“裴多菲俱乐部”的反革命罪行。老师说:名子是爷爷给起的,爷爷死了,国际上也没有那个“裴多菲俱乐部”,再说我也没出过国,怎么能和外国人联络。那些人可不听辩解,打耳光用脚踢,像发了疯似的。更可怕的事情来临了,有几个平常不好好学习品质恶劣的高年级学生把老师用绳子吊在教室樑上,用豆角棍子抽打老师,老师被打得爹一声,妈一声的。我小啊,打不过他们,眼睛里满含怒火,牙根恨得痒痒的,在心里发誓要报复他们,曾想过在宿舍埋钉子扎他们的脚。回到家我和父母叙述一天的经过,父亲骂那些人是狗娘养的,不是人,是畜生,娘说:老师平日对你那样好,你可不能忘本了,咱家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我烧几个地瓜趁热你给送去,别饿死了。父亲从咸菜坛里捞出一个萝卜头洗干净了和地瓜用毛巾包在一起揣在我的破衣服里,嘱咐我要小心,别让那帮人看见惹祸。那天晚上天漆黑的,一个星星也没有,校园里阴森森的。我看过“渡江侦察记”的电影。学着侦察兵的样子,溜着墙根,从校园围墙缺口跳进去,猫着腰迅速接近教室,(那些打老师的人因为天冷都回宿舍睡觉去了)用手悄悄的拍了两下,不在近处的人听不见。老师问:谁?我说:是我。老师听出是我的声音,拄着打断的棍子一步一挪的走到窗口,我掏出地瓜和咸菜递给老师还热乎乎的。我看不清老师的脸,只感觉头发像乱草似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想尽各种方法去接济老师,害怕老师死了。生产队长带领社员到学校进行干涉,不允许再打人啦。世上还是好人多。就这样老师总算捡回一条命。学校食堂也正常给饭吃了,睡觉也可以回宿舍。

“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我考入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实现了当一名语文教师的梦想。老师恢复政策后在县教育局当了局长。再后来,“文化大革命”中那些“打砸抢”的坏分子被定为“三种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国家通过“拨乱反正”,社会也逐渐走向正规,这些大家也知道啦。
朋友们:你说我经历的这些事能忘吗?
二零二二年九月写于丹东凤城
(原创首发)
简介:叶景林,(诗词歌赋)辽宁省凤城市人。唯美浪漫诗者。

诵者简介:李秀波,热爱生活,喜欢读书,诵读,旅游,热爱运动。愿我的声音能走进你的心里,给你带来温暖和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