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抗疫
—— 中国诗歌零距离 ——
别问我是谁
山川里的一滴水
你举着烛光照亮了别人
自己的脚下却是漆黑
别问我是谁
风雪中的一朵梅
你捧出余香交给了春天
自己的手心早已枯萎
好想为你戴一次口罩
擦一擦你的月色无言的泪
雨过天晴的那一天
我才可以对你说无愧
好想为你褪一回手套
读一读你的日出无声的悲
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我才可以对你说无悔
别问我是谁
举着烛光照亮别人的一滴水
别问我是谁
捧出余香交给春天的一朵梅
文商:祖籍重庆,1962年7月生于新疆,系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其近年代表作主要有:《我的新疆》《我的兵团 我的兵团人》《疆二代》《大河床》《做一个女人》《瑶池问水》《天地中华》《中国目光》等。诗语:仰天地、敬自然 ,阅人文、偶得诗 。诗自天真、为爱而歌!
许建忠,笔名,心随缘。中共党员,现任新疆巴里坤县文联主席。巴里坤县作协会员,哈密市作协会员,哈密市文代会代表,十三师新星市作协理事。从小喜爱文学,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多篇散文、随笔、诗歌先后在《哈密日报》《人民代表报》《哈密老年》《华文月刊》等报刊杂志和《散文网》《逐梦文苑》《文思泉涌》《巴里坤政府网》《哈密发布》《丝路文艺》《静听美文》《海峡文学》《当代精英诗人作品选》《新疆作家诗歌散文赏析》《伊州韵文艺》《巴里坤零距离》等媒体上发表。
崔玉珍,笔名,崔凡。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为吉林省作家进修学院、《作家》杂志社文学创作函授中心优秀学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员、《新疆铁道报》、乌鲁木齐铁路局优秀通讯员、哈密市作家协会会员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唯有坚守才能求胜
大家上下一条心
是抗疫必胜的核心
这场全民的核酸检测
向病毒布下了天罗地网
只要我们积极配合医护工作者
病毒就无处躲藏、逃匿
动态清零是对科学的尊重
也是对生命的敬畏和保护
我们要做到的
就是安心居家,减少流动
夜晚的霓虹像星星点灯
守着家园的夜空辉映着窗口的灯光
和平年代逆行中最美的背影
那是医生护士基层干部民警志愿者
不分白昼的高温与黑夜的披星戴月
带给我们的感动
我们的哈密是左宗棠抬棺进疆收复的城市
我们的土地是兵团战士睡地窝子开垦出的宝地
我们的精神是疏散万名滞留哈密旅客的哈密精神
我们的金秋八月是充满成熟气息的八月
我们坚信
只要万众一心必将抗疫成功
曹丽红,笔名,天之涯。喜爱文字。早期在《哈密文艺》《哈密报》《哈密开发报》《哈密广播电视报》《哈密人民广播电台》《蓓蕾诗报》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后期在《湛江科技报》《西部作家》《作家新视野》《丝路文艺》《中国先锋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地理》等报刊杂志及各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现为哈密市作家协会会员。
冬季,南方武汉
刚刚经历了新冠袭击
恐惧,灾难和担忧仍在咆哮
今夏,我的家园
乌鲁木齐,刹那间
变成一座沉寂的围城
此刻全城正万众一心
给疫魔布下天罗地网
这座祖国最西的古城
身披铠甲,全民皆兵
打响一场,人定胜天的战役
手牵手,心连心,撒下大网
地毯式围歼
那些恶魔疫情逐渐退缩
方圆一万多平方公里
大街小巷,穿梭着温暖的身影
那些志愿者的眼神
充满必胜信念
数万个小区居民
筑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细节决定成败
昼夜围歼 绝不让疫情有喘息的机会
科学防控,不漏任何环节
亲爱的英雄古城
你用你千万度的炽热
将罪恶的新冠毁灭
亲爱的英雄古城
在人民的汪洋大海里
定能把这个天外的恶魔
淹灭在戈壁大漠
作者简介
沙舟,本名王金海,诗人,网络签约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矿业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新疆频道站长(总编辑)。诗歌作品散见于《中国诗人》、《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中国矿业报》、《中国煤炭报》、《阳光》杂志、《当代矿工》等十几家报刊和网络平台。诗作荣获全国性各类文学奖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数10次。 著有诗集《如歌人生》、《情系走廊》、《吟颂永煤》、《感恩厚土》。现就职河南能源集团一家在疆大型国有企业;企业集团媒体曾履职报纸副总编辑,文联文学杂志主编。
秋天来了
带着秋老虎
带着助力的风
带着秋天的第一场雨
再一次把利剑刺向新冠病毒
为共同打赢抗疫狙击战
我们仍紧闭房门
以笔为武器
蘸着防护服内流淌的汗水
寻着志愿者奔忙的足迹
写下英雄的乌鲁木齐
写下英雄的事迹
八月,我们终于看到了渴望已久的“0”
新疆看到了黎明
乌鲁木齐看到了曙光
而我们 还不能松懈
恶魔还没有彻底击退
战役还要继续
包围圈正一步步缩小
白天我们用红袖标替换手中的笔
用脚步丈量每一个楼区
这一栋多是老人
他们也曾是新疆的建设者
他们也曾是英雄
他们如今年已古稀
我该为他们送去更多关爱
即便汗水一次次打湿衣背
夜深了
万贯寂静
而楼下,始终有一位志愿者
看着亮起来的灯盏
一刻也不合眼
他守护着居民甜美的梦幻
此刻
我不得不再次拿起笔
记录这一天身边的感人故事
因为,他们的身影像一簇簇火焰跳跃在我眼前
志愿者中那位来自甘肃的中学生因疫情在新疆搁浅
她没有焦急,没有不安,更没有借此静享休闲
红苹果般的小脸带着甜甜的笑
给每一位居民测体温,收垃圾,从无怨言
那个高个子大学生最早加入志愿者
从没过多的语言
默默把责任抗在双肩
还有年近半百的秀梅
自从带上红袖标
像女儿一样走进每一位老人家中
购买粮油蔬菜,问寒问暖
一层楼一层楼清理垃圾
社区干部别克
负责三栋楼一百多户居民
仅每天三次测体温就能跑细他的双腿
每次碰面都是满头汗
他的脸上却总带着笑
正是有社区干部做着细微的工作
正是志愿者汗水的滋润
我们的居民封闭在家也心安
他们对志愿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辛苦了,谢谢”
八月
连续三天零新增
我们的眼前一点点看到了希望
我们的心也亮起来了
而我们却依然不能松懈
待到疫情彻底消退
新疆的秋天将更加绚烂
杨红梅,笔名寒冰,军垦二代。新疆昌吉州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神州文学》《回族文学》《长江诗歌》等纸刊及网络平台。诗观:让内心遏制不住的感动流泻在诗行里。
在今夜
整座城市都自觉消毒
不仅仅只是禁止走街串巷
在今夜
夙夜未眠
双手合十祈求平安
在今夜
众志成城
一座城很静且被永远难忘
在今夜
头顶一片月光静谧
如星的信念并没有空缺
在今夜
我只想要一个或几个词
等待 快乐并且幸福
在今夜
我想说
熬过黑夜 终得艳阳
秦一,本名秦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理事,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作协常务副主席。有诗歌入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2017年卷》《新时代诗典·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集》《中国精美诗歌选》《创世纪诗典·中国当代诗歌选集》《中国当代诗人档案·典藏版》《华南诗歌年鉴》《中国现代千家诗选》等。
著有个人诗集《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向一座高原行注目礼》,散文诗集《端详胡杨》。
从你的眼眸里走出
在你诗意的巷道里徘徊
你深情的关爱,我一直铭记于心
你挺起的脊梁,担得住春夏秋冬
乌鲁木齐:你还好吗?
我记得,恰到好处的烤肉
怎样唤醒,亲朋好友的味蕾
我记得,巴扎之间的风情
怎样打动,南来北往的目光
乌鲁木齐:你还好吗?
太多太多的想法,都封存在心里
太多太多的问候,都停留在指尖
这一刻,我们需要对付共同的敌人——病毒
这一刻,我们需要奋力抗击蔓延的疫情
乌鲁木齐:你还好吗?
你看,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旗帜
指引我们携手应对,共克时艰
这是守护世界和人类安宁的正确抉择
乌鲁木齐:你还好吗?
现在,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家里
问一问年迈的父母
叫一声思念的妻儿
看一看天南地北那些一直疼爱我们的人
阳光正好,现在是庚子年秋月
乌鲁木齐:你还好吗?
--献给社区志愿者
在这个谈病色变的秋天
我为了健康没有敢去探望你
我不能去陪伴你,
去轻抚你金黄色的脸颊
和你一起迎接初升的太阳
你的国家感冒了
被一种“新冠病毒”传染了
我生在你的家乡,为了不被殃及
只能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乱
社区紧急招募志愿者
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全和需求
制订了各项措施,全面出动
一遍遍重复着“不要出门,不要聚集”
红色的“志愿者”袖章
红色的“志愿者”小红帽
红色的马甲,一样的神情
汗流浃背
居民没有面了志愿者去送
居民没有药了志愿者去买
居民哪怕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
志愿者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我和志愿者四目相对
他们也是父母的小宝贝
是孩子的父母情,是我的姊妹兄弟
他们没有一分钱的回报
他们只是在社区的一声召唤下
忘了自己也是血肉之躯
忘了抗疫前线是如何的危险
忘了自己也有家人来保护
依然决然紧随医护人员左右
维护秩序劝导疏散
天不亮就举着喇叭呼喊“做核酸”
就因为是“志愿”他们毫无怨言
就因为是“志愿”他们付出赤胆之心
他们为抗疫立下汗马功劳
等打赢这场疫情仗后
我们一定要记住这群红色的亲人
分飞燕:原名李小英,红山农场场部居住。兵团作协会员,十三师作协会员。热爱文学,部分作品散见于各大纸刊,网站。
一些朦胧占据了我一个春秋
它们来了又走了
我的脚步刚迈出去一步
一个信号让我退回了原地
几只乌鸦掠过窗户
它们就是一大片天空
就这样的云彩
纯粹的蓝早已被俘虏
我们把宇宙唤醒
我们把太阳唤醒
我们把猎人唤醒
我们把喜鹊唤醒
我们唤醒一切可能
让宇宙把大网撒开
让太阳把烈焰散开
让猎人万箭齐发
让喜鹊捷报频传
我们面朝大海
让大海的蓝迅速渗透荒芜
找一块明镜悬起来
摁住就擒的乌鸦赎罪
罪恶远离了我们
我们往前迈开一步,再一步
蓝盈盈的天
又回来了
梁银 ,又名梁国英,笔名清风,大专学历,甘肃天祝人,现居新疆乌苏。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成员,青年诗人,乡土诗人,当代文学院学子。部分作品荣获“乐山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展赛三等奖与优秀奖,并选入《全国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集,其中诗作《从雪身上追思花》荣获第八届北戴河夏令营征征文选拔赛二等奖,《姑娘,请把我的文章发表到你的心上》入围当代文学艺术大展赛,《麦子成熟了外一首》在首届“新天地杯”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首届“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中,《相约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荣获三等奖,《星光梦在大西北点亮》荣获优秀奖。部分作品收录在《作家世界》《中国先锋作家诗人》《中国风诗刊》《西北作家》《北疆文艺》《塔城日报》等。
用秋天的色彩迎接抗“疫”的曙光
作者:曾兵
独库公路有着四季的神秘
一个不办理任何证件的垃圾客
在世界各地流窜
无影无形,无孔不入
令世人憎恨唾弃
航班因它熔断
游客因它止步
那拉提空中花园被它污染
薰衣草被它毒害
欢快的民宅听不见冬不拉弹唱
游客被流调观察
看见一粒粒成熟的种子在天山山脉哭泣
秋天,失约了
大白服代替了沙滩裙
护目镜代替了太阳镜
志愿者们与新冠病毒抗衡
核酸限制了你我的行程
医务人员的汗水代替了海水
侵蚀着口罩磨破的皮肉
我们的勇士举起锤头,挥舞镰刀
肩负起保护城市的重任
冒着被病毒侵害的风险
坚守在高风险区域
保护好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
在金灿灿的秋天
用薰衣草的芳香,红枣的香甜,苹果的笑脸
迎接解封 清零 生活自由
坚信,我们团结一心定能打败飞窜的恶魔
用秋天的色彩迎接抗疫的曙光
哈密加油,新疆加油!
哈密加油,新疆加油!
2022、8、18
作者简介:
姓名:曾兵。微信名:东方流水。
伊州韵文艺平台:副主编;金凤凰诗社:责任编辑。哈密市作家协会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师新星市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身边的郭明义》荣获巜全国华电系统征文二等奖》,《相约杏花村》被评为《中华诗词名家推评委员会》三等奖。
有奖征稿《中国当代诗歌大词典》作品已入选,出书《最忆》,诗友合辑《古道风尘》,《大漠孤月》。作品发表于《山东诗歌》、《诗路》、《长江诗社》、《民族文汇》、《中国先锋》等诗刊。
一、投稿请附个人照片(2张以上)和简介(300字以内)。
二、投稿注意事项:
《中国诗歌零距离》微刊投稿标准格式:
一、原创首发(在文本前注明)
二、投《中国诗歌零距离》(在文本前注明)
三、文本顺序
1、标题,如《诗和远方》
2、文|姓名(或者网名)
3、正文
4、简介
注:简介300字或少于300字.
四,照片发附件。
为了严肃谨慎,请严格按标准格式投稿,谢谢!
五.本平台所发布作品必须原创。
投稿邮箱:8915717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