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现存唯一的佛顶真骨舍利,在1400多年后重现南京。昨天上午,阿育王塔金棺银椁露出真容,世界唯一的密藏千年佛顶骨舍利被隆重请出,盛世重光。据悉,佛顶骨舍利将在栖霞寺法堂供奉一个月。
金陵古都,法缘殊胜;佛教圣物,盛世重光。昨天正值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佛教协会、南京市佛教协会承办的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法会上午隆重举行。法会活动分为迎请、请出、供奉、庆典、瞻礼等五个部分。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及诸位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学长老及省内各大寺院住持,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长老、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健钊长老等,以及四众弟子数千人参加了法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南京市有关领导参加了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见证仪式,并出席庆典。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等发来贺电。
南京市僧众和护法居士赴朝天宫崇圣殿迎请供奉有佛舍利的金棺银椁至栖霞寺。
南京栖霞寺钟鼓齐鸣,念佛声响彻大地,300多名僧人,400名居士列队堂前,来自两岸四地的108位高僧在香案彩幡的引导下,进入栖霞寺佛顶真骨舍利开启现场栖霞寺,共同见证本世纪最大的佛教盛事——佛顶真骨舍利重光面世。
在海内外高僧大德的见证下,在栖霞寺法堂内从金棺银椁中隆重请出佛顶骨舍利、感应舍利和诸圣舍利,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来自两岸四地的高僧大德、四众弟子、各界嘉宾在毗卢宝殿内举行了供奉法会和庆典仪式。
供奉法会和庆典仪式后,佛顶骨舍利将在栖霞寺法堂举行为期1个月的供奉瞻礼活动,供信众瞻拜。位于考古遗址区的金陵大报恩寺文化园区项目也将于年内正式开工,其中大报恩寺琉璃塔重建工程将率先启动。工程完工后,佛顶骨舍利将被迎请至琉璃塔内供奉。
1400年了,佛顶骨为什么重现南京?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大和尚从金棺银椁中恭请出佛顶骨舍利,并供奉于特制的宝座之上。同时现身的还有10颗感应舍利。
曾经主持法门寺考古发掘的专家韩伟介绍说,“从顶骨舍利的寓意来说,也是级别最高的,那是最智慧头脑的象征。现在已知的佛顶骨,全世界只有一块,它不在古印度,而在中国,是很了不起的事。”追溯佛顶骨舍利的历史,从公元7世纪到现在,世人已经有将近1400年没见到佛顶骨了。唐显庆二年,也就是公元657年,王全策派使者出使印度取回一块片状的佛顶骨。
2008年7月,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长干寺地宫发掘出土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高1.1米、宽40厘米,是当前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最大规模的阿育王塔。塔身内供奉有两套金棺银椁,其内有 “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十颗”等稀世佛教圣物。专家介绍,南京的佛顶骨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枚,法门寺发现的是佛指。
仪式结束后,记者得以近距离瞻礼了佛顶骨舍利。
迈进藏经楼高处的法堂,一阵寒冷,里面的工作人员都穿着厚厚的西装。佛顶骨舍利等都已经放进了特制的钢化玻璃罩里。大家排队依次瞻礼,只见左边供奉的是个头比较大的琉璃瓶子,里面存放的感应舍利,隐约可见。右边供奉的则是佛顶真骨,浅浅的黄白色,蜂窠状,只有纸皮核桃大小。
佛顶骨为何出现在南京?南京市社科院特别对此进行考证,社科院院长叶南客告诉记者,综合佛教典籍记载、历史文献研究、考古发掘考证,来龙去脉梳理:这次发掘的佛顶骨舍利应是北宋高僧施护等所献,并供奉于宋天禧寺(古长干寺、明大报恩寺)阿育王塔。
叶南客介绍说,首先,在佛教典籍、历史文献中屡有记载:释迦牟尼荼毗(即涅槃)后,其真身舍利被摩揭陀国、迦毗罗卫等八国建塔供养。阿育王即位后,重新分佛舍利供养。据唐代僧人释道世《法苑珠林》记载,中国有19处阿育王塔供奉佛舍利,金陵长干寺为其一。北宋真宗年间,下诏重修长干寺与佛塔,新建的佛塔敕名“圣感舍利塔”,长干寺后改称天禧寺。宋李之仪在《天禧寺新建法堂记》中明确记载天禧寺塔中供奉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
在这次金陵大报恩寺考古发掘中,从地宫出土大型石碑一块,镌刻有题为“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的长篇铭文,详细介绍在塔下地宫瘗藏“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槨,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
而昨天上午的开启活动中,金棺银椁内的佛顶骨舍利及感应舍利,与碑刻铭文记载完全一致。
此次金陵大报恩寺开启的佛顶骨舍利是1400多年来现世的唯一一块。不过,从文献等记载却可考证出,佛顶真骨不止一块。
记者注意到,记录佛顶真骨舍利形状的文献记载多达7个。如,《洛阳伽蓝记》卷五记:“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闪然似仰蜂窠。”《法显传》记:“骨黄白色,方圆四寸,其上隆起”。《法苑珠林》记:“广二寸余,色黄白,发孔分明”。从这些尺寸不一的记载来推断,佛顶骨不止一块。
这次开启的金棺内,有一个大一些的净瓶,拿到可放大80倍的微观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净瓶内有黄色、白色的晶莹物件——如果没有微观显微镜的帮忙,大家只能看到它如米粒般大小——这是什么呢?
文献记载,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润州刺史李德裕打开长干寺阿育王塔地宫,发现佛祖舍利21枚,请出11枚迁往润州(镇江市),在北固山甘露寺建塔供奉,而留下来的就是那10颗感应舍利。
■装着感应舍利的琉璃瓶看起来很精致,是进口琉璃瓶吗?
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答:北宋时期的琉璃技艺应该是没有这么精湛的,而这次直播中,特别是在显微镜的镜头下,琉璃瓶看起来非常精美,应该说,这是舶来品。当时大部分的琉璃制品是进口的。
■金棺银椁上看起来也有精美的花纹,到底是什么?
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答:有8位护法师,四面都有。那时的金银工艺的技术很高超,所以制作得非常精美。
什么叫佛顶骨?据记载,佛顶骨,梵文音译“乌率腻沙”。本指佛顶肉髻,“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无上依经》)。佛涅槃后,特指顶骨舍利,“顶骨结实,穷劫不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五)。
据悉,世界各地留存的释迦牟尼佛舍利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晶状的舍利子;牙齿;指骨;顶骨;锁骨;头发。佛顶骨传到中国的明确记载始于唐代。
感应舍利,因至人心诚者,从空而得,不同于佛陀与高僧寂灭后火化而得。
相传在我国最早感应得到舍利子的是东吴孙权时代,有臣名孙皓,因闻梵僧康僧铠法师演说供养舍利功德,欲求舍利供养,法师教结坛虔诚祈求,经四十九日,空瓶作响,发现舍利十余颗。吴王令大力士试将舍利置铁砧上,以铁锤击之,砧锤皆陷,舍利无损。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策划设计,呈双手合十状,塔高一百四十八米,相当于五十层楼高,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型建筑,舍利塔前面有一条长达一千五百米的“佛光大道”,两旁用花岗石雕刻巨大的佛像。舍利塔总投资超过五十亿人民币。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涅盘时,弟子从其遗体灰烬中拣出1块头顶骨、2块肩胛骨、4颗牙齿、1节中指指骨和众多珠状舍利子。唐代时,这枚指骨舍利被6次迎请至皇宫供奉。公元874年,在最后一次迎请供奉后,这枚舍利被密封珍藏于陕西法门寺塔下地宫中,直到1987年秋文物工作者在清理佛塔废墟时重新发现。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属于佛教建筑,功能及设施完善。总建筑面积为76690平方米,其中地上为60225平方米,地下约为16465平方米。工程总高147米,宽54米(裙房底盘宽253米),合十双手的特殊造型,其恢宏的气势不仅传承佛教建筑的特色,更以现代化的技术融合古今中外建筑之精华,例如玻璃帷幕为现代科技的结晶,摩尼珠与莲花台亦蕴含印度传统佛教建筑的风格与精神等等,为佛教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展现新风貌。成为佛指舍利安奉供养和瞻礼中心和二十一世纪世界佛教文化中心。该工程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耐久性)为10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乙类抗震设防。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基础底板为C35,地下室外墙C60,舍利塔主塔体(54mX54m)墙、柱C60,±0.000、一6.050夹层楼板、梁C35。外墙防水采用1.5厚弹性水泥基以及2—2.5mm厚聚氨脂防水层。主楼±0.00以下钢筋用量为4580吨,钢结构1850吨,混凝土25600立方米。
2009年3月29日,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新闻发布会在江苏灵山梵宫举行。据悉经中国宗教局批准,旨在更加安全、有效地保护和供奉佛门圣物佛指舍利的合十舍利塔,将于5月9日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落成。届时,将举行隆重的“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 法门寺因发现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而轰动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位于陕西省西部的扶风县法门镇,距离西安大约一百公里。一九八七年四月三日,在清理坍塌的塔基时,发现了神秘的唐代地宫,沉睡地下一千一百一十三年的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及数千件唐皇室供佛绝代珍品惊现于世。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宝塔。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多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988年,法门寺正式开放并举办了国际性的佛指舍利瞻礼法会。海内外诸山长老及各界代表共三百余人参加法会。十多年来,法门寺在前任方丈澄观、净一法师的住持下,相继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殿、禅堂、祖堂、斋堂、寮房、佛学院等仿唐建筑。
2002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经过多次调查研究,认为法门寺文化景区的建成将对我省乃至西部建设起到战略性推动作用。2006年10月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有限公司,由西安曲江新区派出经营建设团队,在董事会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2007年3月,曲江新区组建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团队奔赴宝鸡,法门寺文化景区工程正式启动。 2009年5月9日,一期佛文化景区、148米合十舍利塔、1230米佛光大道、2个10万人朝圣广场和相关酒店、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将全部建成开放。
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罗。 地宫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宫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打破日本茶文化起源说。
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地宫中发现的700多件丝织品,几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丝绸品类和丝织工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
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上面錾刻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2006年05月25日,法门寺遗址作为南北朝至清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5月9日上午将举行“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安奉大典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佛教协会和佛教圣地法门寺陕西省组委会共同主办,将遵照佛教规制,通过恭迎、供养、安奉一系列隆重庄严的活动,将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永久性供奉在合十舍利塔地宫。海内外将有两万多名高僧大德、社会贤达、企业家、八方信众等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据介绍,新落成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高148米,造型如同合十的双手,中间镂空部分是一座传统形式的唐塔,整个建筑造型独特,气势恢宏。合十舍利塔前铺设了一条长达1230米、宽108米的佛光大道,一些源于佛教经典题材的景观小品及金色菩萨像点缀在佛光大道两侧。佛光大道的两头分别是可容纳十万人的朝圣广场与山门广场。
舍利子和舍利很少有人知道两者区别,大多数人认为舍利子和舍利,是一种东西的两种叫法。但其实不然,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1、舍利子,乃是得道高僧圆寂火化之后所凝结成的晶体。
2、舍利,指的是高僧大德圆寂之后所得遗留的头发、骨骼、牙齿等,像佛骨舍利,就是释加牟尼佛圆寂后所得的身骨。
舍利子,只有得道高僧才能化身出舍利子,因此是佛教信徒争相供奉的宝物,历来都被视为佛门珍宝,其中蕴含了高僧大德的慈悲智慧功德。
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据《金光明经·舍身品》论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多功德所熏。”“舍利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舍利子有白色、蓝色、红色、绿色等等,不但颜色各异而且十分坚硬,百锤不破。大的有鸡蛋大小,小的如米粒一般。
每位高僧所化的舍利子数目有多有少,少的只有三四颗,多则几千。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圆寂后都留下了舍利子,例如:
著名僧人弘一法师,其在火化时火窟中呈现多彩佛光注顶,蔚为壮观,烧出一千八百多颗舍利子,分别由清源山弥陀岩和杭州虎跑寺供养;近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虚云老和尚圆寂于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享寿119岁。荼毗后得五色舍利子百余粒,小者无数,以白色为多,晶莹光洁。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只有高僧大德才能留下舍利子。
1、法身舍利,大多指的是经书、法具等代表佛法的物品;
2、感应舍利,各感应舍利,又名影身舍利,是历史上因灭佛事件而用佛家七宝制作的仿真舍利,原料多使用佛家七宝,如玛瑙珍珠等材料;
3、真身舍利,则是高僧的身骨。
影骨舍利一般均与真身舍利相伴相生,同聚一处,多出于灵塔地宫的金棺银椁中,与真身灵骨合伴一起涵养。像南京大报恩寺地宫出土佛陀顶骨舍利时,还供奉了15个不同材质做的影身舍利。
还有法门寺地宫的佛指舍利,出土时也伴有三枚佛影骨舍利。需要注意的是影骨舍利不能叫假舍利,就像《舍利赞》中写道“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一个月亮应在不同的水面,不能说三个月亮都是假的。所以要怀着诚心对待影身舍利。
见到佛陀的舍利,如同见到佛。所以,有缘之人今生还是要瞻仰一下佛陀舍利的,进行祈福的同时,也提升一下自己修行的信心。
肉身,原意是父母所生血肉之躯。佛门所谓的“肉身”是指“即生证得菩萨境界,具足大智慧,大悲心者。”, 肉身是“全身舍利”,《玄应音义》卷六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高僧或大善知识示寂后,其身体虽经年代久远,时空变迁,却未腐朽溃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碎身舍利指焚烧后之遗骨。《金光明经》:“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只有修行到非常高深的境界的僧尼,才可以形成肉身。
唐朝的慧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目前仍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化寺。在抗战时期,偏激的日军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为验证慧能大师是否为人工伪造的,侵华日军用手术刀从六祖的背后剖开一个小洞,从小洞看进去,他们看到的是保存完好的骨骼、内脏,而周围环境却根本没有很完善的保护措施。也许是由于惊骇和日本人的信仰习惯,这几个日本兵,不得不惊叹起来,最后只得认定这是菩萨真身,吓得顶礼膜拜而退。日本人的手术刀,并没有对六祖真身造成很严重的损坏,同时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南华寺的完整。试想:如果不是日本人信这个,很有可能整个寺庙都被抢掠后付之一炬了。
六祖慧能,唐代高僧。生于广东新兴,少时父亲早亡,卖柴养活老母。
一日,慧能在街市听人诵金刚经,心有所感,于是到湖北黄梅,参拜说此经的五祖弘忍大师,愿求作佛。五祖随口说:你是岭南未开化的蛮人,哪里能成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
五祖看出慧能有根器,但见左右弟子众多,却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干得欢快。
一日,五祖命各徒弟作偈,若悟大意,将选为继承人,作第六代祖。
大弟子神秀作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五祖见神秀偈,在诸弟子面前赞许说:依此偈修,可以免坠恶道。令弟子烧香礼敬。三更时却唤神秀入堂说:此偈未见本性,你回去再作一谒给我看。
神秀苦思数日,作偈不成,心神恍惚。
慧能是干杂事的,没有资格参加这场选择继承人的考试。他在礁房,偶然听到神秀所作谒,便知此偈未见本性。慧能也作一偈,因不识字,请人写在壁上,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
慧能所作谒,指出世间本无任何事务,故无尘埃可沾;佛性本来是清净的,怎么会染上尘埃?这与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万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故而胜神秀一筹。
众弟子见了,大为惊叹。五祖怕人忌妒慧能,就用鞋擦了,说:也未见性。众弟子深以为然。
第二天,五祖偷偷来到碓房,见慧能负着石碓奋力舂米,感叹道: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就应该这样啊。于是问:米熟了没有?慧能答道:米早熟了,只差没有筛子。五祖用拐杖在碓上敲了三下走了,慧能会意,三更时来到五祖住处。五祖为慧能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三更受法,没有一人知道。五祖又把世代相传的衣钵正式传与慧能,令他为第六代祖,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五祖吩咐慧能:你必须快快离开,否则怕有人会害你,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分讲出来,免得僧人来争夺衣钵。
慧能急急逃到韶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于是避难于猎人队中,过了15年的隐居生活。
一日,慧能想,现在是弘法的时候了,不能逃一辈子。于是来到广州法性寺,当时法性寺主持印宗法师讲经,风吹幡动,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众人大惊,印宗法师说:行者定非常人,久闻五祖衣法南来,难道是行者吗?慧能说:不敢。于是取衣钵出示大众。不久慧能来到曹溪宝林寺,在那里开山传法。从此,形成禅宗的南派。
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开创顿悟法门,大兴禅学,使禅宗从此风行全国,速播海外。说法三十七年,度人无数。于唐先天二年,在曹溪人定二十余天,和四众告别,说偈坐脱。留下金刚不坏的肉身,既未注射防腐剂;又非真空密闭;广东气候炎热,环境潮湿;至今已历1200余年,不腐变,不枯藁;依然神态安详,栩栩如生。肉身现供奉在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科学还无法解释,佛法真不可思议。
佛经说:大彻悟人,法身报身,了无有二。是以肉身不坏,发爪能长,威仪摄物,历劫香光。作肉身观如是,作法身观亦如是。
禅宗衣钵相传凡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是为震旦六祖。正宗记:六祖慧能大师姓卢氏,新兴人,辞母直造黄梅东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开东山法门,后归宝林寺。一日谓众曰:吾于忍大师处受法要,并及衣钵。今汝等信根纯熟,但说要法,衣钵不须传也。次年坐化,塔于曹溪,今南华寺是也。又,天台宗荆溪湛然,自智者大师起,适当六代故亦称曰六祖大师。
提到的这些肉身不腐的神秘现象该如何解释呢?历来猜想各异,但又都无法自圆其说:如果说是因为对这些尸体进行过防腐处理,这显然是没有根据的。这个谜暂时还无人能解。
一、地藏菩萨肉身
金乔觉(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唐高宗永徽四年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九华山,得闵公地建大道场。开元十六年圆寂,时年九十九岁,其尸坐于函中。三年后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起则动骨节,若撼金锁。乔觉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遂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所配殿宇称“肉身殿”。
二、慧能大师
慧能大师(638—713),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得传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这一传说许多人都听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禅诗正是慧能大师的传世杰作。关于慧能大师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大多与禅理相关。
三、海玉法师
海玉法师(1497—1623)住九华山山洞一百年整,未下山,未见人,未带徒弟,直至一百二十六岁,九月十四日上午,他把自己一百年历史写好,放在身边,就圆寂了。侍至明朝未崇祯三年,派兵部尚书王大人到九华山敬香,到东南第一山,当晚山头放光,一道白光照到东南山上的塔墓,东南方山上塔墓也放一道光,两光对照,兵部尚书连夜带人上山,此山无路无庙宇,只寻得山洞有一老人,已经坐化了。遗体是乾肉之身,兵部尚书检查遗物都已腐烂,但肉体还是原样,只是乾了,发现旁有所书血经和身世自传,方知离坐化时间已经有三年又九个月。
四、憨山法师
憨山法师(1546-1623),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以号行,全椒(今属安徽)人。少入江宁(今江苏南京)报恩寺,十九岁圆戒,师从无极法师,又从云谷参禅苦修。后云游四方。得皇太后所赐《大藏经》及布金,建海印寺,任住持。
五、妙智和尚
妙智和尚肉身舍利(1888—2003),祖籍福州,1937年,在漳州龙海浮宫镇鹳石岩寺剃度出家,二十世纪30年代末在福州鼓山涌泉寺;1996年住持于漳浦县乌石岩紫薇寺、兴教寺;1999年经弟子法光法师叩请,常住漳州龙文区香光念佛堂。
六、慈航法师
慈航法师(1893—1954),俗名艾继荣,闽北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全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收留大陆到台青年僧人,1949年,受诬告以“匪谍罪”被台湾有关方面逮捕入狱。1954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目前,慈航菩萨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
七、大兴法师
大兴法师(1894-1985),字了维,1931年于南京出家,1958年至九华山双溪寺,1985年2月17日零时5分,口诵“阿弥陀佛”数声,吉祥卧笑西归,年九十一。圆寂七日后,盘坐装缸,后置于新建圆形砖塔内。
八、隐莲法师
隐莲法师(1903—1997)1946年至湖南南岳,定居永丰参禅悟道。1997农历十一月初五日圆寂,法体安放在一普通的棺材内,未经任何防腐处理,即存放在塔内。经三年又五个月开棺,见面目如生,肉身完好,肌体有弹性,四肢灵活,终修成肉身菩萨。
九、释海庆法师
释海庆法师(1909—1991),祖籍河南省泌阳,十八岁出家,1987年到河南省社旗县到佛寺常住。1989年在白马寺受菩萨戒。1991年圆寂,住世七十九年,僧腊六十一。同修寺僧将其装缸入殓,葬于寺产之地。1997年秋,遣骨送回祖地入塔。
十、仁义师太
仁义师太(1911—1995),俗名姜素敏,东北人。1940年奔赴五台山,在显通寺出家,取法名仁义。出家后一心向道,潜心修持,深入经藏,农禅并重。1995年4月,至九华山通慧禅林,是年初冬,停食7日,安然示寂,年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