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第三批教师赴河南省新安县石井镇革命老区黑扒村开展“重走抗战路 参观抗战旧址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活动
文/李志华.新安县作家协会.2022.8.12
8月12日上午,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统一着装的第三批教师近百十人赴河南省新安县石井镇革命老区黑扒村,开展“重走抗战路 参观抗战旧址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活动,作为致立于革命老区黑扒村红色文化挖掘宣传运用的新安县县委县政府、石井镇党委政府、革命老区黑扒村、洛阳深度游、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它们都给予该学院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从而使这次活动成功开展,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千年古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的洛阳,是洛阳市政府举办和管理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有高新、西工、瀍河等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800亩,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5亿元,馆藏图书104.22万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3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1个,教学附属医院2个。目前在校生23000余人,是河南省首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卫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现开设有医药卫生、装备制造、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11大类56个专科专业,其中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国家级骨干专业;护理、机械设计与制造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妇产科护理学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全科医师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院特别注重用学院文化来教育激励教职工们,使其热爱学院、立足岗位,创造性地工作,为国家培养徳才兼备的建设英才。特别是近年来,学院在研究学院发展史过程中,通过收查分析大量有据可信的资料,得知位于抗战时期新安县石井镇黑扒村的新安县抗日干部学校就是学院的诞生地后,就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多次赴黑扒村考察调研,进一步知道了黑扒村在抗战时期所做的贡献。
黑扒村位于新安县石井镇西南部,这里群山环绕、山高谷深、树木茂盛、四季常青。是兵家打伏击战最好的地方。正是这个优势,1944年,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开辟河南抗日战场 救河南人民出水深火热之中”的号召,从山西和革命圣地延安出发的八路军,强渡黄河,在这里胜利会师,史称“黑扒会师”;部队领导在这里召开“黑扒会议”、建立八路军械所、成立中共新安县委员会、创建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办事处、创建新安县抗日干部学校,成功地开辟了豫西抗日根据地,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做出了特别的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经慎重考虑,学院决定在黑扒村建立该学院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夏令营军事拓展基地。就今年7月份,该职业学院就已组织两批150余名教师统一着装,前来这里开展“红烛传承教育及军事拓展训炼活动”,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今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之机会,该学院果断决定开展这一重要活动。学院领导教师们的再次到来,受到了新安县县委县政府、石井镇党委政府、革命老区黑扒村干群地最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更受到了洛阳深度游、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特派有关编导、记者、摄影、红色文化宣讲员前去现场进行采风和讲解。
当日上午8时30分,在当年黑扒行政村栗园自然村八路军抗战时所经过的清河滩上,该学院带队的教师工作部部长张帆作了“来这里,我们每位教师要认真体验感受学院老前辈当年在黑扒克服重重困难,搞好教学工作,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所做的辛勤付出;行军途中,要特别注意安全,平安到达目的”重要讲话后,活动就正式开始。他们要走的这段抗战路是从栗园到黑扒大约有3公里。
在活动途中,该学院的领导、教师,他们顶烈日、战高温,过青河、钻树林、翻高山、下陡坡,尽管骄阳似火,大汗淋淋,行军困难,可没有一个人喊一声苦、叫一声累,大家还齐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红色歌曲,以活跃气氛鼓足劲头;负责这次活动讲解革命老区黑扒村红色文化的新安作协挹月文学的李文通、许徳生,他俩或边走边讲,或停下脚步重点讲解发生在当年黑扒这条抗战路上的感人故事,负责这次活动报道的新安作协挹月文学李志华同志随时抓拍有价值的照片;洛阳深度游的编导们录下有意义的活动场面。在这条抗战路路口旁,革命老区黑扒村群众还象当年招待八路军一样,支起桌子,摆上可口特甜的西瓜、仙桃及矿泉水,来热情招待这次参加活动的该学院领导、教师们。
特别是在这次活动中,在东山的半山腰,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黑扒红色文化宣讲员李文通充满敬佩之情,给学院领导教师们讲解了:“有一次,刘聚奎首长的警卫员从设在黑扒的豫西抗日第二支队司令部出发,来给住扎在栗园的新安县抗日干部学校分校送通知时,走到这东山半山腰时,发现一位老大爷吃力地背着一捆干柴下山,他问清情况后,就替老大爷背干柴下山,一直把干柴背到处在栗园新安县抗日干部学校分校附近的老大爷家里。”教师们听了这个故事后,大家都说:“向八路军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当年中共黑扒党支部旧址前,李文通着重讲了:1938—1942年,家居黑扒村的何鋆在家后院窑洞里,秘密建立中共黑扒党支部,亲任党支部书记,发展党员3人;后来,他说服身居国民党高官的父亲,以自家的家产支持党组织的活动和革命队伍发展;何鋆因病去世后,他的哥哥何敬伍,居家以好吃好喝好住的方式,招待从革命圣地延安带队过来的八路军重要干部蔡迈轮一行。讲得使在场听的该学院领导教师们都热泪盈眶……;在八路军黑扒会师旧址前,李文通给学院领导教师们,详细讲解了当年八路军黑扒会师的情况。他特别强调说:“当年八路军在黑扒村胜利会师过程中,全体官兵共同高呼:“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打败小日本,建立新中国”的口号”,这给学院领导教师极大的震动,他们也在带队领导的带领下,又重新高呼了当年八路军在黑扒会师的口号,使每位领导教师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黑扒敖家大院新安县抗日干部学校旧址前,许徳生给该学院领导教师们讲解了:当年在这里,抗日干部学校的老师们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鼓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军事政治知识、提高抗日救国的觉悟,最终使学生们学成之后奔赴战场、消灭日本鬼子、建立新中国”的感人事迹,使他们很受感动。
当日上午11时30分,在黑扒官厅八路军司令部旧址院内,参加活动的全体领导教师们,面对鲜艳的党旗,高举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以此方式,加强了对教师们的党性教育。
当日上午11时50分,在敖家大院当年的抗日干部学校旧址前,该学院的党委书记朱美荣号召教师们:发扬学院当年抗战时的教学优良传统,学习学院当年抗战时的抗战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把学院建设成全国一流的高校”,朱书记的讲话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据悉:这次活动结束后,在八路军黑扒会师旧址处,革命老区黑扒村干群在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周密的安排下,再次搭起帐篷,拉来锅炉、支起案板,摆上圆桌,给该学院的领导教师们做饭,黑扒村的村干部李红梅、李海红、王改姓、吕国强亲自给学院领导、教师们端上满意可口的饭菜。与此同时,新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方堃、石井镇党委书记潘峰、镇长贾经纬及其他县镇领导在百忙之中,专程驱车前来黑扒会师旧址前,亲切看望了正在吃饭的学院领导教师们,还热情主动和这次参加活动的学院党委书记朱美荣、纪委书记邓为国进行亲切的交谈,就修缮这里的革命旧址和来这里开展红色教育军事拓展训练活动的有关事项达成了共识。从而把这活动推向了高潮。
这次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领导教师赴革命老区黑扒村的红色活动成功地开展,在其参加活动的教师们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作为教师理应从中汲取红色文化营养,化为工作动力,创造性地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学院做大做强,为革命老区黑扒的乡村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配音歌:《大刀进行曲》
大刀进行曲 - 霍勇
词:麦新
曲:麦新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工农的子弟兵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军民团结
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
把他消灭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
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工农的子弟兵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
看准了敌人
把他消灭
把他消灭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
附件:李志华个人的简介
(这是李志华的生活照片)
李志华,男,生于1964.11.11,祖籍新安县南李村镇仙桃村,现居万基集团发电公司庙头生活区西院,第一学历高中文科,第二学历河北新闻与文学刊授学院新闻系,第三学历河北文化艺术函授中心文秘系,职业工人,中共党员,爱好新闻文学。1986年11月于新安县化肥厂参加工作,2008.4—2010.7任新安县第五高级中学校报《助您成才报》主编,2019年7月于万基集团发电公司退休,现任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新安县作家协会会员。自1991年秋采写编稿件以来,个人作品多发表在县级以上媒体(主要发表在报纸.广播.电台.杂志.网刊上),曾在新安县计生委、新安县党史研究室、万基集团公司征文中获奖并被颁发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