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作者:桑恒昌
评论:王传华
朗诵:王琳
立秋十八天
寸草结籽粒
想到这句俗语
心有丝丝寒凉之意
十八天后
每一株小草
都敢拍着胸脯
摇头晃脑地问我
你结了什么
评论:
回答“小草”
一一拜读桑恒昌新诗《今日立秋》所思
作者:王传华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一一郁达夫《故都的秋》
作家彥火说,“秋,是成熟的代表。”故而,文人墨客,对秋,大多情有独钟。于是,金风玉露相逢,秋月明澈念人……秋,又是潇洒多情,又是犀利哀凉,犹如一位多愁善感且无拘无束的艺术家,把人间天上,打扮成一个极丰富、极活泼、极浪漫多情的世界。诗子桑恒昌,立在秋的头顶上,他想到的不是传统意义的春华秋实,也不是时尚烂漫的秋山赏景,而是在《今日立秋》里,围绕着“立秋十八日后/百草结籽”这个主题,与即将“结籽”的小草们,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又耐人寻味的对话。诗人直面“拍着胸脯/人模狗样”地质问自己“你结了什么”的自负狂妄的“小草”,缄口不言,没有作答。他,把答案,留给了每一个人。在这里,我可以回答小草们:桑恒昌先生,用他的爱/痛/美/真/,还有骨血和生命,“结了”大囤大仓的矗地盈天的金玉“诗籽”!请问,骄傲的伟大的小草们,你们结什么“籽”?答曰:秕糠。惭愧呀,这,对得起大地和老天爷的养育之恩吗!引申开来,我不由地联想到一个谦虚的“垂头的时候一切都饱滿了”的修身处世哲学问题。人要“结籽”,必立于谦虚的沃土花泥中,因为它,是一切美德和充实的母体。谦诚的人,再饱满,也总是垂着头,就如同那花瓣燃烧的向日葵。学富五车的才子,怀揣的是一颗求知若渴的“心籽”。而圣贤伟人,他们总爱把一粒太阳的种籽,撒遍天下……上升到伦理德行高度,我们从谦恭处世待人的修为看,但凡胸有城府的人,无不低调做人,严己屈己,上善若水,善利与人同处,故能服众,日闻嘉训。继而,易于建构起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友谊的天堂。是的,鸿儒君子们博大深厚的学养储备与阅历沉淀,时刻提醒他们自己:自负骄傲,是对人和艺术的叛逆与毁灭。
此时此刻,当我们立在秋原野的手上,你会有采撷不尽的一篇篇人生命运长成的诗籽,登上一座座现代主义意象抒情诗的歌谷粮山……这,便是“跪着心笔行走”的诗做的人一一桑恒昌先生,对小草们,做出的不屑回答的回答。2017.08.07. 立秋
作者简介:

文学艺术评论家简介:

王传华,1940年6月生,山东泰安人,中共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杂文学会原理事、《联合周报》(现为《联合日报》) 原编委/文史部主任兼“东岳”副刋主编、山东省政协文史编辑部原主任、《春秋》杂志社原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副编审。山东省政协退休干部。著有《桑恒昌 一个诗做的人》(文论集)、 桑恒昌诗 王传华 评《大声说着光芒》(诗集)、郝俊美 著 王传华 评《行走花间》(诗集) 、桑恒昌著《新诗绝句诗书集》(119首)王传华【笔谈】;以及系列书画艺术鉴赏文论等等。
朗诵主播简介:

王琳,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性格活泼开朗,爱好朗读,用声音感受美好,用声音感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