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之子 为民之情
——记章丘区曹范街道办清泉村党支部书记张元利
济南市章丘区曹范学区南曹范小学 秦树来
清泉村位于章丘区曹范街道办西南部的大山深处 。巍峨的山岭绵延起伏,环绕四周。满山叠翠的绿树,在烂漫山花的映衬下,愈加楚楚动人、秀丽多姿。一条银灰色的环山公路穿过绿林,在沟岭之间蜿蜒盘旋,忽明忽暗。流淌在山脚下的小河,穿过村中的石桥,挥手作别两岸簇拥的鲜花和轻拂的倒柳,欢腾地向北流去,好像一路颂歌奔赴抗旱前线。小广场上动人地舞曲此起彼伏,美丽的小山村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一场大雨过后,我回到了老家,看了一下房情。老远就看见村子西面围了一大群人,我走近跟前,向南一看。喔!原来是河道南面的山体滑坡了,沙土掩埋了河道上端的公路。倘若不及时处置,后续的滑坡就会把河道吞没。洪水来临,附近十几户人家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只见在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他个头不高,身材结实,说话掷地有声。“排除险情,清除泥沙,加固斜坡,限时抢在大雨再次来临之前。”说完,他迈着坚实有力的步子,大步朝村委办公室走去。这个人就是清泉村党支部书记张元利。
不忘初心报桑梓
1962年,张元利出生于清泉村。从小就生长在山里,他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的感情。1980年,他高中毕业,被安排到城里当机床工人。优厚的待遇,良好的条件,是山里人求之不得的事,然而,张元利却放弃了进城的机会,毅然留在养育他十几年的家乡。当时,村里的文化人屈指可数,他被老支书看中了,负责起村里的宣传工作。张元利学习了放映技术,村里每次在放映之前,他就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学习科普知识,宣讲文明村风。他还购置了大量图书,开设了阅览室,成立了文艺宣传队,他主演《李二嫂改嫁》中的张小六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好评。几年来的出色表现得到了领导信任,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7年,被村民选举为村主任并担任清泉村党支部书记。
再穷不能穷教育
上任伊始,张元利把目标钉在了翻建学校上。村里的学校始建于1968年,石块、土坯、茅草房。距今时间已久,墙皮脱落,房顶漏雨,地面潮湿,房门灌风,师生难以忍受冬夏的煎熬。张元利在召开的村民大会上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是大山的儿女,未来山区的建设者,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张元利的号召下,村民们有的捐款,有的出义工,村委拿出仅有十万元的积蓄,还东拼西凑筹借了八万元。自1997年11月至1998年5月初,翻建学校完工。一排七间崭新的砖瓦房映入人们的视野,新黑板,新桌凳,新教室,新院墙,在新的世界里,朗朗的读书声不断从校园里传出。

河道架起连心桥
清泉村座落在村子的北山和南山脚下,被一条西东流淌的小河一分为二。小河常年流水不断,每到汛期山洪爆发,河水猛涨,两岸的居民像牛郎、织女一样隔河相望。洪水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往往必须脱鞋挽裤。进入秋天,村民们就摆上一排搭石,从上面踏过。这好几代人解决不了的难题,落在了张元利的肩上。他和村委一班人商量,怎样解决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相见难的问题。大家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村文书赵代宗说:“章丘市公共事业局帮扶咱们村,何不投石问路?”一语敲醒梦中人。张元利一边拍大腿,一边说:“明天我就去找张局长,下面我们研究一下架桥的方案和需要的资金。”
夜深了,办公室的灯光还在亮着。第二天,张元利早早起床,提上水壶,背上干粮,骑上摩托车上路了。当张元利来到公共事业局时,离上班还有一个小时。他放下车子,掏出自带的馒头,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满脸的灰尘随着汗水滴下来,这副“乞丐”的狼狈相被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跟前的张局长看到了。张局长开门见山地说:“小张你有什么事?”张元利一五一十的把村委的想法说了一遍,还把架桥的方案递交给张局长。张局长望着眼前的青年人,投去赞许的目光。张局长当即表示,你村的现实情况,我需提交局党委研究,三日后接通知。张元利回来后的第二天下午,村委的电话铃响了,守在话机旁的张元利急忙抓起话机。话机里传来张局长清脆的声音:“你们村架桥的方案局党委通过了,架设五座桥,拨付资金二十万......”听到这,张元利眼里滚烫的泪珠一颗颗簌簌地落下来,哽咽了半天说不上话来。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在章丘市公共事业局的扶持下,在清泉村民地共同努力下,村子南北贯通地五座大桥顺利通行,彻底结束了几代人挽裤过河的历史。张元利在石碑上提笔写道:“连心桥”,并立碑桥头。

通上便民环山路
村子里的桥通了,村民通往山上的路,还是过去的羊肠小道。清泉村是出了名的山区林果基地,梨子在胜果期大约产三十万斤,山楂二十余万斤,核桃十几万斤,软枣、柿子就不用说了。就这些山果靠的是肩膀和两条腿从山野里运下来,也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遭受了多少经济损失?出工种田也不知有多少人在埋怨。所有的这一切,张元利都看在眼里,听在心里。张元利接着又紧锣密鼓地召开了村民理事会,村委会,听取了大家修通环山公路想法。经过反复酝酿,村委会制定出贯通环山路地具体方案。张元利把这个方案,提交给章丘市人民政府,规划在了振兴乡村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得到领导的好评。2005年至2007年,章丘市政府陆续拨款600万,一条三十华里的环山路全线贯通,实现了几代的愿望。

荒山秃岭变绿洲
清泉村东面、南面、西面的山岭俊俏,绿树成荫,风光无限。村庄北面的山岭,山石裸露,草木稀疏。作为大山的儿女,真有点愧疚。2008年春,张元利专门去章丘市林业局和刘局长磋商,在北山栽种柏树苗,绿化荒山。刘局长被张元利这种造福子孙后代的精神所感动,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夏天雨季到了,林业局陆续调拨了30万棵柏树苗,张元利带领全体村民,顶烈日,冒风雨,坚持干了足足一个月,终于完成了任务。张元利的脸晒得黝黑,鼻尖的皮爆了一层有一层。如今的北山焕发出翘首已盼的生机。

双脚踏上幸福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未来的几年里,张元利不仅带领村民在林果上下功夫,而且鼓励村民种植药材。“连翘”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极高。他带领村民栽种连翘,几年下来,迎春花漫山遍野,全村每年收入连翘达三十余万元。种植的柴胡、丹参约七十多亩,收入达上百万元,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民们富裕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不能落在后头。张元利组织村民成立了健走团,舞蹈队,老年活动俱乐部,文明家庭广播站等各项活动相机开展起来,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放眼葱郁绵延的山岭,桥下流淌北去的小河,花甲之年的张元利踌躇满志,老当益壮,眼中怀有那大山一样坚定的意志。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