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 乐 年 华
——我的人生之路
霍 六 亿
一九五五年七月十七日早晨八点,阳光灿烂,我出生在陕西原朝邑县郝家庄乡西垛村。祖籍山西省霍州。祖父霍大光,清朝科考中举,配有楠木大印一枚。霍家属耕读人家。据我父亲说,霍家家训是:勤似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和气万事兴,家训传古今。本人受家庭文化影响,从小喜爱读书。如今已度过了人生的六十多个春秋,感慨颇多。
在“文革”动乱中求学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在小学读书,文化大革命爆发。当时,社会动乱,经济贫穷。我兄弟四人,大哥身患疾病,二、三哥和我均在校读书。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父亲提出三个学生,必须有一个回村劳动挣工分。我二哥正在大荔师范读书,再读一年,就可教书挣钱。我年龄小,不能参加劳动。我三哥当时年方十五,只能让他停学参加劳动比较合适。于是,我父果断决定,老三停学,回村参加劳动。
我上学期间,有两个因素对我影响很大,使我产生了爱学习的习惯。一是我的小学语文启蒙老师,经常给我们讲故事,还给我故事书看。另外,我二哥从大荔师范回来,常带些书籍给我看。如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等,使我爱上了诗词,立志长大成为诗人。
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班干部,先后担任学习干事、班长等,小学、中学、高中的三位语文老师,都是我的班主任,由于我的语文学的比较好,他们都对我特别关爱。小学的语文老师给我送故事书,中学语文老师让我在冬天住在他有炉子的暖房里。高中语文老师推荐我担任学习干事。他们的名字叫韦富中、姚汉中、姚荣吉、刘春吉。我牢牢记住了这几位恩师,非常感谢他们。我在小学、初中毕业时,由于年龄小,不知怎样感谢老师。当我高中毕业时,我给班主任老师刘春吉送了一个笔记本,在首页写了一首诗,题目是:赠吾师 师生同壕两年半(当时招生秋季生改春季生,我高中读了两年半),精心培育肺腑感。毕业奔赴新岗位,不同岗位同贡献。
在艰难困苦中求职
一九七四年春,我高中毕业回村担任会计兼团支部副书记。一九七五年春,陕西东雷抽黄工程开工,抽调各村劳力上工地,年龄大的多数不愿去。村党支部决定让我带领十五名青年上抽黄。到工地后,抽黄澄城团部组织赛诗会。担任业善营营长的原业善公社团委书记程进合找我谈话,要求我写诗参加赛诗会。当晚,我爬在合阳县北伏蒙村一磨面房的磨盘上,点燃蜡烛,写了一首诗:卜算子 抢修北太路
六月烈日炎,抢修北太线。抽黄大军鏖战急,不怕永征难。
苦干悬崖边,汗水湿衣衫。劈山斩岭不畏险,勇士冲在前。
参赛后得到好评,被刋登在“澄城抽黄战报”。因这首诗,抽黄团部抽调我到政治处编写抽黄战报。由于工作努力,我光荣加人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一九七九年春,我被调到澄城县社队企业管理局工作。我利用业余时间,向“澄城报”、“渭南报”、“陕西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煤炭报”等投稿数千篇,其中被刋登数百篇。曾被“中国乡镇企业报”聘请为特约记者。从写新闻稿到写长篇人物通讯,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采写的“养火鸡的人”被评为优秀优秀通讯稿,获得奖励。随后又创作了四百余首诗,在报刋、杂志、都市头条发表。
由于勤奋努力,先后担任办公室主任、劳司经理、交道镇副镇长、县农机系统工会主席等职。
在一穷二白中创家立业
我出身农家,没有什么家产可继承,只能靠自己创家立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找到了一位贤内助,她为我成家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的家庭由一穷二白逐步迈进小康之家。两个孩子也相继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总结我这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我深感有“三大满意”,一是在“文革”动乱年代,我能高中毕业,深感荣幸。参加工作后,经过努力深造,达到大专文化程度,感到满意。二是从事自己爱好的职业——写作,感到满意。三是有一位贤妻的支持,供两个孩子完成了大学学业,给国家贡献了两个人才。我和妻子都享有国家养老金,无后顾之忧,深感幸福和满意。
总之,吃过苦,受过难,年轻时超出预料;老来吃得好,穿得暖,享受着太平盛世的美好生活。
我的人生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真理,也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其次是遵守法纪是人生避免牢狱之灾的有效方法。三是遵守社会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明礼守信、团结友善是树立良好人品的关键。四是树立乐观向上的好心态是取得人生成功的重要条件。有了好心态,就会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就会只为克服困难想办法,不会被困难所吓倒。
以上是我的经历和体会,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我把它予以归纳整理,以使读者借鉴,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2022.8.4.

作者简介:霍六亿,陕西人,退休干部。挚爱诗词、散文等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