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龙是传说中的一种能在天上飞,能下雨的一种爬行类动物 ,是人们崇拜的一种图腾。中国古代皇帝把自己比作龙 ,民间相信龙会带来雨水,所以都来祭拜它 。龙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性,使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在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问题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作者根据家乡的一则有关龙的传说,谈古论今,虚实结合,探源了龙文化与古代农耕文明的关系 。同时,写出了当代以龙作为文化符号的团结进取的中华民族精神!

大龙爷的传说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精神境界。它神乎其神,玄之又玄,高深莫测。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写道:“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神勇,为凡人所不及,而由于天援,或天相者,筒狄吞燕卵而生商,刘媪得交龙而孕季,皆其例也。”
刘媪则汉高祖刘邦之母,刘媪闲游洛池,倚坡而息,梦见神遇,雷电晦冥,丈夫刘太公看见龙身在其妻之上,后有身孕,产下刘邦,字季,即真龙天子。
龙是帝王的象征,代表着权势,高贵,尊荣。又是一种吉祥神兽,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龙有很强的进取精神,神通广大。飞龙在天,降雨润苗。秋风潜渊,治水抗涝,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势不可挡,无所畏惧,威振四海。民间有谚语:能大能小是条龙,能大不小是条虫。可见,龙是非常神圣的,那龙是从那里来?大龙爷又是谁呢?

话说在上古时代,有很多部落。部落都以龙,玄鸟,熊等动物,做为各自的部落的图腾。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部落发生了冲突,龙是神农部落的图腾,神农部落凭着聪明才智,奋勇抗战的精神,打败了其它的部落,同时把其它部落的图腾汇集于龙。龙头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鼻似狮;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的一种神兽。人们为了敬仰它,取名为龙。
传说龙有九子。九条真龙,上可升天,下可入海,各任其职,英勇善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护佑世人那可是尽职尽责。九龙中的老大,更有作大哥的榜样,任劳任怨,不逞强,低调做事,高调做人,默默无闻,鞠躬尽瘁,颇受百姓爱戴。老百姓为了敬奉它们的功德,大龙爷庙在全国各地可谓庙宇林立。

在洛阳市宜阳县高村乡西南方向,距乡政府16公里处的张延村,有一座大龙爷庙。它座南朝北,背靠张延南坡,坡上草木茂盛,青翠欲滴,天蓝蓝,云飘飘。仲夏鸟叫蝉鸣,天籁声声,心旷神怡。
站在庙宇前,眺望北方,村民临沟东、西两侧居住。农家房舍,一排排,一行行,林林总总,呈祥和之气。远处梯田层层,烟田,花椒树,绿莹莹,翠生生,辽阔无边。沟底溪水潺潺,萨兰杨,竞相比高,参天笔直,直插云霄,浓荫蔽日,凉意顿生,掘泉汨汨,清冽甘甜。一副乡村田园风景画在心底滋生,好美哎!
据张延村老人说,张延村的大龙爷庙的初址,是想建在沟东入村公路西北侧的“庙沟”,村民白天把牛拉人扛的砖石、木料等建筑材料拉到“庙沟”,天黑前还在,第二天早上却不翼而飞。连续多日,出现这奇事,没办法。细心的老人们看到,牛浑身是汗,才恍然大悟:原来大龙爷不想住“庙沟”,感觉离水太远了吧?于是就只好把大龙爷庙建在了张延南坡。

我们村地处中原,敬奉的应该是九龙中龙和牛所生的大龙。它性情温顺,性格豁达,才情颇高,期望国泰民安。相传玉皇大帝对大龙说:一龙治不了水,不可逢旱降雨,为民解难。大龙爷非常有担当,有魄力和玉皇赌下军令状,以自己的老婆赌胜负。可能其诚心感动了天地诸神,果然天降大雨,解除旱情。玉皇大帝只好认输。
大龙爷与人为善,诚恳憨厚。传说他的媳妇是平原村西坡白氏女。每逢旱情严重,韩城,仁厚以西村庄都会到大龙爷庙烧香祈雨,求大龙爷显灵,降下甘露,拯救秧苗。唯有平原村人到庙里,抬出神像,在太阳底下曝晒,用鞋底戏打大龙爷的屁股,让他感受晒太阳的滋味,大龙爷忍受着媳妇娘家人的挨打,还不敢喊疼,赶紧调水救灾。这时,邻村也跟着享受甘露的甜美。白家女肯定也不凡,要不大龙爷咋会宠着她呢?

大龙爷的生日传说是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人们为了感恩他的功德,把他的生日作为庙会的正日子。届时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唢呐声声,锣鼓喧天,狮子旱船,穿梭来往,烛光耀耀,香烟缭绕!
大龙爷庙碑,据村里老人讲有十几座,目前发掘出的仅有6座,均为重修大龙爷庙碑记。据记载,大龙爷庙在明万历四年修建,又经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屡次修补,后遇特殊时期,破除迷信,没人敬奉。年湮日久,栋朽榱崩,几乎损及神像。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过上了好日子的庄户人家,没有忘记大龙爷的恩惠。张延村的村民发起募捐,集资重建大龙爷庙。1996年盖青砖瓦房三间,塑有大龙爷神像,奶奶庙,并建有伙房,初具规模。供善男信女叩首焚香,祈雨救灾。后有热心村民,集资打窑六孔,冬暖夏凉,方便三里五村香客落脚。
看罢大龙爷庙,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大龙爷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我们是龙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龙作为一种图腾,有别于其它动物。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合作精神的典型象征,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作者简介:韩草知,女,70后,原籍宜阳县高村镇,现居于洛阳涧西区,文学爱好者,有多个作品发表于网络媒体并获奖。相信: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不简单!

主播简介:白普霞,网名露珠,宜阳县实验三幼保育员,喜欢唱歌、舞蹈、朗诵。对于自己爱好的事会一直坚持下去。信奉的格言:活到老,学到老,活出精彩人生!

(编辑:白杨写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