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 理
文/马国涛 诵/燕子
其实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的道理都很浅显,就像1+1=2,我们谁不知道?何人又不晓?
我现在早已过了顺耳的年龄,从年轻时喜欢读有人生哲理的文章,到现在,突然觉得无文可读了。同时觉得从古至今那些写人生哲理文章的人就是故弄玄虚,做做文字游戏而已,卖弄一下文采,虎虎未谙世事的年轻人,这类文字生活中实可有可无。

人活在世上一生就为做两件事:一是做人,一做事(这里的事是指处事,不包括从事科技等工作)。做人,做事的根本之根本无外乎就是一个“好”,一个“坏”这两个字。说做人,所有人都会说:做好人,不会争先恐后地说“做坏人”的。不用问为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做事呢?也如前面所说的做人一样。古往今来,所有人都言做好,做事。看来生活的核心也就是这两个字一“好”,一“坏”了。
这“好坏”就是人活在世上的“道理”。从春秋战国名篇《郑伯克段于鄢》里的名言“多行不义,必自毙”,到孔子提倡的“仁”,都是劝诫世人做好事,做好人。可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好”与“坏”对立史。而且,人类从来就没有把“坏”从“好”的身上剥离开,这是为什么啊?

我在当中学老师时,有一个同学拿了同桌的东西占为己有。我问该生知不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他说知道。我接着问,既然知道为什么还去做?他说他喜欢这东西,就想成为自己的。看来一切道理就这么简单,只要思维健全都能明白,好和坏都能分得清楚。问题的关键来了,为什么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却做不来呢?我的学生已经回答了这个被几千年翻来覆去阐述的理由,它就是“欲望”。
中国有句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欲望”的背后就是一个“利”字。有一个寓言故事说,有一个蠢人在光天化日之下伸手去拿人家钱匣子里的钱,被主人捉住后,蠢人说,当时只看到了钱,没看到主人。哈哈,好一个只看到了钱,没看到人的蠢货,几千年来我们又何尝不都是这蠢货。要不哪来那么多“好坏”,“善恶”?

看来道理大家都明白,好坏尽知。只是在“利”面前就神魂颠倒了,就“黑白”不分了,由此人间就演绎出那么的悲欢离合,起伏跌宕的故事。
几千年写不尽的只有一个“利”字,这个总导演总是喜欢把“好坏”错位,所以学了几千年“做好人”,“做好事”还是做不到。也好,这就给那些喜欢做文字游戏的人留下生存空间,让他们去编写人间是非,去骗那些还没有醒悟的痴男怨女,感到生活还有这么多的懵懂的哲理。
其实,生活的道理原本就像一棵树,一切都写在树皮和树叶上,一目了然,可我们常常被它身边的东西所迷惑,真有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
作者简介:马国涛,大学毕业,做过几年中学老师,喜欢把文字拆开,组合,像儿童玩积木那样,把文字搭建出自己想看到,喜欢的句子。
主播简介/燕子,曾做播音员工作。喜欢诵读,愿将美好的声音奉献给听众朋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