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教材和教學電視超過一OO多部。小說集《開到茶靠》、《秋以為期》等,以職業出版人身份網絡平台。出版著作包括散文集《遠去的風景眼前的你》警、文學離誌、詩集、小說集以及學術論文库、各文學詩歌相脆異其各類文學作品和學術論文散見於兩岸四地教科墨濃縮城市生活。精炼字句直指人性冷暖,尖锐筆锋剖析世视作品簽約作家。善以文字做镜頭聚焦世間百態,用細腻筆作家、詩人、文學評論人、職業出版人、教科書總编辑、影木子(本名李俊,常用筆名木子、木子小姐、牧愿)。
“螺蛳壳”里的角逐
今音(雍赓)评论:
这篇是《以秋为期》之三的评论,从第八章开始,已经看到媳妇方芳对婆婆甄珠进行规劝其改嫁给花店老板肥仔,这个场景是方芳主动在厨房烧菜,耐心呼唤妈上妈短之后,直接把婆甄珠逼到了洗手间诱发心脏病复发送医院抢救,等到醒来已是小说第九章的开头,由儿子嘉宝出面呼唤妈几声,待亲热之后又甩出了让妈改嫁的杀手锏。房子小无力买房的懦弱的心理状态和缺乏能力的表现等,都让甄珠这样的有品位女性,碰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一个人的知识素养和实际境遇的相悖。这是小说写出了富有戏剧性的效果,当然也是值得深思的,比如,婚姻的门当户对,婚姻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双方的须知。从理论上似乎都可以成立这样或那样的浪漫结局,但是这部小说是从现实出发和定位的,是想通过甄珠这个人物的命运来探索建立文明社会的生活秩序的根本落实在哪。是人还是物。
假如用过多的理论来阐述这部小说,会脱离探索的边缘。这部小说是有范围的,而且是有限的。当甄珠这个人物无论是对方芳还是肥仔的认知一旦确立以后,它就有一个发展和存亡的过程,然后再次建立在该基础上作又一次轮回。这也是小说的发展空间,或者说是小说的容量比较大。首先,甄珠在婚姻所应该秉承的门当户对这方面,是肯定吃亏的,而且已经吃了不少亏。当然,这时候的评论已经离开了纯学术性的研究范围,而是立足在应用性角度在讲述人之间关系,从理论上讲,像甄珠这样的人物应该出现的美满婚姻和能够成为阔太太的享乐型模式并没有出现。
她而是相反地和一个把香烟头插在栀子花花盆里的男人结婚并生子,从表面上看,已经完成了东方文化所提倡的传宗接代。当然,其儿子嘉宝也从形式上完成了传种接代的任务,替甄珠贡献了两个孙子。小说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表面风光而掩盖起来的高风险。在小说中,表现这种高风险的做法是从甄珠对去世的前夫的一番指责,出门就被车撞死。既然甄珠出身于书香门第,之所以能够讲出这一番话的理性和智慧几乎全部丧失,等到理性和智慧回归到她身上的时候,他的丈夫已经离世。那么,小说是运用了甄珠娘家的一句命硬来进行定性,从此,甄珠连娘家也不能回去了。这是小说已经接触到了传统的玄学部分的常识,当然,在这里并没有作为重点展开,而是有了提示。
如果按照并沿着甄珠这个人物的命硬思路思考,在媳妇方芳面前,她完全可以表现出对去世的前夫那种犀利。但是,甄珠没有采取这种手段主要是为了这个一家人的求和,因为有前车之鉴,甄珠尤其要小心从事才对。更何况,两个孙子是甄珠的软肋,儿子嘉宝也是甄珠能够在方芳面前妥协的软肋。接下去就要考虑,甄珠这个人物究竟何去何从,也就成为了读者的心结。
甄珠不欢喜粗人。曾经的粗人丈夫因车祸离世,从某种角度看也帮她解脱了粗人之祸端的诱发,但是,方芳也是一个粗人。人以群分,方芳和肥仔观念契合,那么,其儿子也愿意让母亲改嫁给肥仔,他算不算粗人。这就是小说在刻画人物的复杂性方面给出的题目。不同人物作不同刻画,在归类粗人一类的时候,小说还是作了一些细致的区别,比如嘉宝和方芳的区别。从心理上看,甄珠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媳妇遇事同出一辙。现在遇到事情了,房子小,两个孙子每天在长大,以后长大了住哪里,另外,方芳自称和嘉宝好长时间没有睡在一起了等等。像这样的杀手锏都是逼甄珠改嫁的最好方法。要求甄珠做选择题,说白了,你是要孙子还是保自己,你是要儿子还是要婚姻的美满。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发挥的空间,而这个主控权一直在方芳手里,如果甄珠用对待丈夫车祸而亡的方法,去处理和方芳的矛盾显然是不奏效的,因为每个人的生辰八字和命运的关口都不一样。这就涉及到了物质之间的相生相克。从现象看,方芳克婆婆,婆婆克离世的老公。
如果按照这个线路图排法和走向,在这个一家五口人当中,谁最大。看来是方芳。嘉宝是方芳的从属。如果从婚姻的角度看,这个家庭难道还不幸福吗,所谓幸福的实质相比之下是两个孙子,而不是嘉宝和方芳。小说就这样把使人感到难堪、不解、怀疑的思考跳点散发出来,让人掩卷想象,像这样的人生,现实中不知道有多少还没有被写出来。这是小说的份量。
2022.7.22
作者:木子(香港)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雍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