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金银滩草原深处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废旧厂房,新华社记者侯德强摄。
神秘的金银滩
作者:陈光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从青海省会西宁向西90公里,在青海湖的北岸,有一块平均海拔3210米、方圆1170平方公里的美丽草场,麻皮河、哈利津河横贯东西。每年夏季,北面草滩上盛开着名叫金露梅的金色小花,故名金滩;南面草滩上则是洁白如银的银露梅的天下,所以叫银滩。金银两种颜色交相辉映,为草原平添了秀丽,这里也就有了一个动听的名字——金银滩草原!
金银滩风情浪漫。这里是歌与舞的海洋,藏家风情苑载歌载舞,顾客盈门。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曾经在这里生活,他创作的著名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王洛宾音乐艺术博物馆”矗立在金银滩上,静候游客参观。
因为山东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原因,我曾经一次次一步步走进这大美草原,探秘它的神奇和神秘,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的震撼。
1954年,一部表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牧民新生活的电影《金银滩》在全国公映,引起轰动。然而仅半年后,这部电影却被紧急“下线”,原因一时成谜。 “金银滩”也在中国地图上消失,世世代代生活在金银滩草原上的1715户牧民在一周时间里全部迁移。金银滩1170平方公里的草原戈壁被封闭起来,岗哨密布,戒备森严。
此后数十年间,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陆续抵达这里,组成了一个几乎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神秘家园”,一场注定与风花雪月绝缘的艰苦战役拉开序幕。此后,“金银滩”屡改其名,先是“青海省综合机械厂”、“青海省第五建筑公司”,后来改为国营221厂,对外叫青海矿区。
国营221厂与世隔绝。前来报道的人乘了火车乘汽车,只知道“去前方”,具体不知去哪里。分厂与分厂相隔几千米,十几年下来互相不知道对方在干什么。这里的人对外联络从来不用真实姓名,只用代号。
北京市有一对夫妻,分别接受任务到了221厂工作,但他们按照保密规定不能告诉对方自己去了哪里,两人饱受相思之苦。数年后,在原子弹成功爆炸之后的庆功晚会上,他们惊喜地发现了对方:原来他们工作的地方仅有一墙之隔。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原子弹是科研人员饿着肚子研制出来的,唯独中国。最困难时每人每月只有10公斤粮食。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不负众望,终于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化作一声震撼世界的原子弹爆炸的巨响。金银滩,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承载了共和国历史和科学家青春的地方。
两年零八个月后的1967年6月17日清晨,中国第一枚氢弹在大漠深处成功炸响。两声巨响至今仍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但没有人想到它与金银滩到底有什么关系。
直到1993年,这些人全班撤离了金银滩,人们才知道这里竟然是核武器研制基地。我国前16次核武器试验的产品,都由这里加工、装配和启运。
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文撤销221厂。几万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家属陆续撤离,被安排到了北京、上海、合肥、淄博、廊坊等全国532个城市。
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我国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钱学森、郭永怀、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等8位就曾在221厂长期工作过!
共和国永远铭记新中国第一代领袖的文韬武略,远见卓识。不会忘记科学家们的以身报国、开拓进取和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吃苦耐劳、无怨无悔!在海拔3210米的金银滩上,有一种坚忍不拔就叫“民族魂”!
共和国从艰难困苦中走来,终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此刻,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需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创新,需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需要更多的英雄和智者,需要顽强的拼搏和奋斗。走进金银滩,我们就是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学习英雄事迹,践行英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2022年7月于泉城)
陈光:汉族,1956年11月生,山东寿光人, 1974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12月入党,大学文化,曾任中共诸城市委书记、中共菏泽市委书记、山东省省長助理,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罗兰: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都市头条网:夜听罗兰
邮箱:194616379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