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读中国文学社】第五期(总十七期)
主审:罗阳舒
主编:张雅琼
诗词讲座
主讲 罗阳舒
第1讲 古体诗对句:
1. 数目对:
十对九,二对三,两两对双双。
无独对有偶,五次对三番。千对万,半对单。
五帝对三王,孤灯对只影,独木对群山。(要求背诵熟记)
例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柳绊长堤千万树, 花横野寺两三枝.
例诗:
河岸万枝柳,枫山千里秋。
碧波迎远客,明月夜生愁.
一更剑醒书声起,五彩雄鸡窝上啼。
草叶花枝挂露珠,农夫下地月牵犁。
百尺高枝莺又啼,千张画卷燕来迟。
溪边半雪花藏柳,绿满春江山雨急。
西湖十万柳,泊岸四三舟。
对影几杯酒。凭添十分愁。
十二栏杆月印溪,三千碧树暗香滴。
双燕细雨飞梁见,柳荡烟霏水带衣。
半溪流水绿,一夜落花红.
旧月依然在,故人已去鸿。
半溪流水碧,一夜雨烟逼。
帆影川川过,风雷滚滚急。
作业:取下面一句,作四言诗。
桃花两三枝
半溪流水绿
一江秋色迟
南山万户数千年
十二栏杆水半溪
三万里河东入海
一枝红梅报春晖
秋山万座层林染
百尺高枝莺又啼
学诗入门
为帮助广大诗词爱好者尽快提高创作水平,加强学习,增进交流,本讲座将陆续转发一些诗词方面的比较系统的知识,请各位多加关注。
1、 什么是诗?
诗,又称诗歌,是文学的基本样式之一。它是文学中和散文、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重要体裁。《辞海》对“诗歌”的解释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叫做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
诗又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是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创造的结晶,它反映和表现的生活,是富有诗意和哲理、充满感情和想象的生活,是生活的心灵化或叫心灵化的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真正的诗,应该是真理的声音、历史的回声和时代的号角,应该是作者心灵的歌、感情的火和思想的光。
二、诗的基本特征:
(1)诗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直接表达形式,是长于言志抒情的文学。诗中的抒情主人公通常就是作者自己。古有“诗言志、词抒情”的说法。
(2)诗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写诗要用形象思维。诗人是最富激情和想象的,一切优秀的诗作,都是在诗人感情充沛、灵感迸发、浮想联翩时写就的。形象性是诗的基本要求。
(3)诗是韵文,一般都要求按规则押韵,并讲究音律的和谐和节奏的协调。音乐性正是诗的特有的性质。音乐美是构成诗美的重要内容。
(4)诗是语言的艺术。诗的语言含蓄、精炼,具有多义性和深刻性。能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感情。“诗人是语言文字的魔术师”。诗的写作最能体现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5)诗一般是分行排列书写的,这也是一个明显的特征。
三、怎样才能做诗人?
诗人,是指具有诗的爱好与专长,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根据成就的大小,可以分为大诗人、著名诗人、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根据年龄又可分为老诗人、中青年诗人、少年诗人和小诗人(即少儿诗人)。
做一个诗人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诗人首先必须是一个无愧于人的人,有人品,才有诗品,才能算诗人。
诗人必须要有宽广的襟怀和抱负。它的志向、情怀应该高远、高尚。诗人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这就是古人所谓“养气”、“修身”的功夫。
(2)诗人必须具备独特的天赋和才华。有些人与生俱来就具备一些诗人的气质和天赋,如非凡的感悟力、想象力,但更多的要后天学习和培养才能具有的能力和才华,如敏锐观察力、表达力等。但要使自己具有诗人的能力和才华,必须对诗具有极大的兴趣及持久的爱好。有诗的激情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诗人。兴趣产生动力,爱好培养专长。人们喜爱的诗人,往往是爱诗爱人的人。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杰。”学诗写诗,不光是就诗学诗,诗中求诗,而着眼点应放到诗以外的广大生活和知识领域,正如陆游所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概括起来三句话:
①“读万卷书。”诗人必须要有学问。一个人的学养,学问知识的功底对创作也是很重要的。这里不光是诗的学问和技巧,更包括其他艺术门类乃至哲学、美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②“行万里路。”诗人必须要有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诗不是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客观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和艺术体现。诗是主客观的统一,是真情和实感的融合,光有生活经验而没有艺术想象的人,或光有主观想象而没有社会生活的人都不可能成为诗人。
③“交万人杰。”多写当然是很重要的,但重要的是虚心求教,广泛交流。古人谓之曰:“交游”。就是要交接良师益友,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请人修改,切磋诗艺。而不能封闭自己,局限在个人的书斋里和诗卷中。古言“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创作与研究的同时,积极参加诗坛社会活动,如投稿、参赛、加入诗社诗会、参加吟诵会、诗歌研讨会、诗文书画笔会等,在创作实践和交流活动中增长才干,展示才华,脱颖而出。
三、掌握诗的基本知识
古体诗的种类与特点
中国古代诗歌分古体诗(古风)和近体诗(格律诗)两大类。
一、古体诗又分:
(一)五古:五言古诗。
(二)七古:七言古诗。
(三)杂言诗:包括三言、四言、六言。一般归入七古。
(四)柏梁体:七言,句句用韵,一韵到底。
(五)入律古风:多为七言,基本是律句或准律句(只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四句一换韵,平仄韵交替。
(六)乐府诗:汉、南北朝民歌,历代有仿作。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歌唱,“感于哀乐,缘事而作”。
(七)歌行体:多为七言,可兼用长短句,形式自由、灵活、流畅,亦可歌唱。
(八)古绝:不入律的绝句,不粘不对,平仄韵均可用。
二、古体诗的特点:
(一)字数、句数多少长短不拘。
(二)押韵自由。可用同一韵部,也可用邻韵;平、仄韵均可用;上、去声可通押(入声行);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偶数、奇数均可用韵;韵字可以重复;还可用无韵散文句子。
(三)平仄不规定。可用三平调或三仄尾;可用拗句;不求粘对。
(四)不讲究对仗。如有对仗亦越拙越高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