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咖啡【散文】
作者:袁福珍 主播:幸福一生
七月中旬,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临窗看那些沐浴在雨中的叶子,绿意更生着,而那高楼的屋顶被雨敲打着,让人心生畅想。喝一杯苦咖啡,暖暖胃,去去湿,一把回忆盈满升起的水汽,带着香味,走进小园……
两年多未见的小学同学阿华从北京回长,我们相约相聚,聚在有乡土味道十足却又缤纷的百花园、葱郁的百木园,聚在那听风听雨听足音的小屋,喝着卡布奇诺,伴着酸味适中而香醇的咖啡因子,忆着儿时的故事。

百花园里的镜湖,勾起了小时候南岭“沙坑”的湖水荡漾。伊通河汛期的水流过河堤,掀起碧波。不远处的沙坑取沙越多沙坑越大越深,最后成了孩子们野浴的乐园。因为最深处有二米来深,方圆20米左右,所以也有游泳事故要命的事发生。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沙坑早已经成了风景秀丽的高档小区。大哥泳游好但也不去那里,因为老师和家长坚决不许,担心出事 可那是夏天孩子们最好的乐园。我是被爸爸自行车驮着路过才看到它的热闹和壮观。
我们又记起了家住不远的那南泉水。泉水被如成人手臂粗的褐色铁管引导,被水泥台围住,坐卧在南岭北街百八十米处。泉水清凛,潺潺流淌,不急不缓,不论冬夏。它因位于南关区幸福乡东风村南泉五队而得名。很多慕名而来的市民有的拿塑料桶、有的拿瓶子,有的竟拿头号饭盒接水,带回家中喝。一次一辆吉普车停在路边,说是市长在里边,路过也要秘书接些泉水喝,十斤的白塑料桶很少见,他们接了一桶带上车走了。几十年后,修路,居民家家也都安上了自来水,它的使命也终止了。南泉水的甜、清、凛,冬天的温润,至今想起还舌底生津。如果这咖啡用那泉水煮,绝对会是香溢出咖啡的最佳效果。

喝着咖啡,苦苦的滋味萦绕在舌尖,那些快乐与忧伤是生命进程中的雨季吗?不请自来的那一片云海,潮湿了城市的糜霏。
透过咖啡的深浓,我感受到了岁月的沉重与芳华,退休的同学被返聘而夕阳红,学跳芭蕾,那份自信令我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真实与感动,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对岁月的依恋。我们把东岭小学同桌的快乐、考试的造句焦灼、喝泉水的洗脸、听邢奶奶忆苦思甜,还有抢篮球的速度、父亲的勤劳、家人的亲兄弟父子兵、伊通河捉鱼、跳皮筋的高度,等等,透过一杯苦咖啡,那些思念、没有孤独;那些甜蜜时光、没有遗漏;那些蜜一样的故事,没有苦涩;那些童真和乐天,没有曾经的困苦和孤寂、卑微与沉沦,那是汤匙搅拌出的漩涡,那是满满品尝的四季飘香,那是一饮而尽、助力成长的精华,连同它的汁根。

我知道回味就如一杯苦咖啡,浓香扑鼻,入口则是先苦后甘楚,它需要回味,需要品尝,需要用心去感悟它的精神巅峰之绝色景致。人生匆匆走过来60一甲子。六十个春秋冬夏,岁月年伦,更像咖啡豆在小磨下被一颗颗一点点碾碎,碾成细面儿。生命之树诞生后,历经风雨、冰雪,也沐浴阳光和波光,甚至还有疾病、生死考验和外界人与物的侵扰……但只要你守住一颗本心,如咖啡读懂真正自我,就是苦涩些的家园,也会变成有着微甜的精神芳草地。
咖啡的褐色静态,令我心动。仿佛它也在研磨我的世界,我去探索它的给予。巴西,多么遥远神秘的国家,原始的咖啡森林,穿越时空,让我和它一道交流呼吸。儿时,五十多年的少年故事,一页间长成诗篇,虽有白发和蹒跚,但沧桑的皱纹和心的纹理,撑起一片朝霞、晴日云天、晚霞明月和心田里的荷香……这种充满情思和爱恋的感觉令我迷醉,便如这窗外的细雨迷醉着这夏季,迷醉着一杯散去热气、宁静如茶如冰如赭石的山一样。

岁月,沉淀成了内心的景色和诗行,彩绘出了色彩斑斓的天地画卷,尽管悲歌和黑色灰色也存在,但苦尽甘来的那浓浓的情、阵阵的香,足以胜过那身后的风和雨、冰和雪……
窗外,忽然阴云密布,黑云压城,但疯狂的暴雨还没有下来,贪恋花朵的蝴蝶、蜜蜂正在那怡情欢舞、飞落,采花采蜜,此刻,她们经的起风雨的翅膀,在狂风暴雨之后呢?
大自然的恢宏与壮阔,就是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认识到无解的一张图画,我端起咖啡深深地品味,眯上眼睛,飘远的思绪终将合成一首诗,一册诗集,吟出咖啡里的人生与岁月……
2022.7.17
作者:袁福珍,女1962年长春市人。自小热爱文学。现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宣传中心主任兼《吉林党校报》主编(教授)。担任关东兰亭书画会副会长兼关东兰亭诗社社长、长春市老年文友会副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朝阳区作协会员,小品诗协会会员、省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在理论研究的同时,爱好摄影写作。曾在《吉林日报》、《春风》、《夕阳红》、《中华周刊》、《新长征》等报刊发表作品。
主播简介:幸福一生:弘扬正能量,爱好朗诵,唱歌,摄影,旅游,愿用声音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