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丹青勤耕不止
程与天的金石篆刻以甲骨文入印而闻名。多次应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篆刻名章,深受赞许。其篆刻作品近千方被作为国礼送与美、英、日、奥地利、伊朗等十几个国家。他为《人民文学》杂志篆名,使用至今。他篆刻的“长人多寿”、“述菊斋主”为沈延毅喜爱,大量使用。
诗人书画家楚水称其“笔意出乎隶楷之间,墨趣尽在甲骨摩崖之中,气势巍峨、气象万千。直奔殷商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大朴自然,甲骨劲健,气质如山。”
在成名后的漫长岁月中,程与天潜心创作出版《红楼梦印苑》,《周易印存》、《道德经》篆书长卷50米、篆刻102方,隶书长卷《论语》二套、《孙子兵法》二套、《岳阳楼记》、《毛主席诗词》、《洛神赋》等等。《聊斋志异金石录》为蒲松龄故居收藏。《茅盾诗词集》长卷,四体书写成,250米长,隶书部分为茅盾故居收藏,篆书部分为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这些书作堪称鸿篇巨制,非一般勤奋投入可得。程与天的艺术亦名扬中外,其作品被白宫、白金汉宫以及很多国家的博物馆收藏。
程与天祖籍辽宁北镇,北镇因文化声誉而扬名。辽代即有藏书万卷的读书堂,朝代更迭中读书求知风气从未衰减,文人墨客领风骚,诗词、戏曲、书画均有传世珍品。走出了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张仃,东北大鼓霍派鼻祖霍树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麟童等文化名人。
在我国书法篆刻界,程与天称得上是一位非常有故事的人物。他早年先后师从于皇室学校校长爱新觉罗·庆后和大书法家沈延毅,及后又拜师于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容庚。人生中能有几人受教于这些载入史册的文化大家,程与天可谓得天独厚,奠定了他的眼界与思维。在个人艺术展成功举办后,拥有了影响力的程与天,敢于实践,敢于创新,首开书法篆刻函授先河,教学传播书法艺术。这在当时属于新生事物很有争议,一石激起千重浪,但程与天认定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坚持做下来,在全国培养了近千名书法篆刻爱好者。
时间的长河映照着星光璀璨,也洗涤着流年喜悲。有过如此传奇经历的程与天近70岁了,往事成追忆,今日尤奋发。他钟情于砚田勤耕,笔墨不止。愿程与天先生艺术长青。

部分出版的程与天书籍

刘大为(中国美协主席)题写

宋雨桂(著名画家)题写

忽培元(国务院参事,著名书画家作家)题写

报纸报道
部分程与天篆刻书法绘画作品















为感动中国人物郭明义书写联语
近日,程与天将其独家珍藏的沈延毅书写毛泽东诗词37首长卷的高清复制版,赠送辽宁日报美术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辽宁日报的欣赏之意,更为传播分享沈延毅大师的书法艺术之美尽一份心力。
沈延毅书写37首毛泽东诗词手卷(复印版)








个人艺术简历:
程与天 满族,祖籍辽宁北镇,1950年生于沈阳,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促进会副会长、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顾问、海南三立画院院长、北京东方书画院副院长、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邀书画师、协和函授学院艺术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世界著名学者词典入典、美国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辞典入典。多次应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篆刻名章,深受赞许。
1972年在第33届广交会上,他的甲骨文书法对联百余幅为外商订购。
1975年与孙其峰、王学仲等进行书画作品交换。
1980年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程与天金石书法展》。
1981年两幅书法作品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
1981、1982年创办文苑书法函授部,任主讲。出版《程与天金石书法展》一书发给全国学员及各地图书馆。与凌士欣共同创作的《红楼梦印苑》,为红学会收藏。
1983年甲骨文书法入选美国《20世纪中国书法选》。
1984年撰《寄乡情于金石》,介绍台湾篆刻,在人民日报发表。在山东与张永钧创作《聊斋志异金石录》,为蒲松龄故居收藏。同年在常州举办《程与天金石书法展》,并进行讲学。
1988年工人出版社出版《程与天金石书法》。
1991年创作《茅盾诗词集》长卷,四体书写成,250米长,隶书部分为茅盾故居收藏,篆书部分为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1994年辽宁博物馆收藏其70米长的作品《茅盾诗词长卷》;同年为全国政协八届常委篆刻名章出版《同心篇》;出版《孔圣精言》篆刻148方。
1997年入载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世界著名学者词典,同年入载美国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辞典。
2000年出版《道德经》,包括篆书长卷50米,篆刻102方。
2002年创作隶书长卷《论语》二套,《孙子兵法》二套。
2004年在香港出版隶书《岳阳楼记》、小楷《千字文》、隶书《心经》和篆刻;出版《中国印·珍藏版·大连印存》扑克。
2005年在香港出版隶书《毛主席诗词》、《孙子兵法》、《洛神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