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到底到底评论什么
文 /兔卧荒山
人类社会自有了文艺以来,文艺评论就成为永恒探索的话题,但直至今天也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理论或者成熟的原理。这是因为人性在不断地深化和进化,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人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文艺评论在不断地与时俱进而行走在路上,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那么,文艺评论到底应该评论什么?评论什么才能触及到文艺的核心和本质,回答这个问题对文艺评论来说是一个重大而沉重的话题,是一个宽泛而没有固定的话题,多少人曾经发表过自己意见、观点和思想,但至今尚无画上句号。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清楚文艺表现什么、反映什么的问题。
文艺应该表现什么、反映什么?我认为文艺应该表现和反映人类存在最持久和准本质的东西。人类的存在即是人的存在和社会的存在。人的存在即人性的存在,人之道的存在,是人之根本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即社会之道的存在,是社会之根本的存在。人之道是社会之道的基础和主体,没有人之道便没有社会之道,没有社会之道便没有人之道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之道是人之道的共识和统一,是人之道的趋势、集中和主要代表,是反映人之道和服务人之道的,最能说明现今存在的东西,最能说明过往历史和最能展望未来的东西,而不是只说明一个时期、一个年代和一个社会形态的东西。
一个时期、一个年代和一个社会形态有自己的符号和标签,但这个符号和标签是完全符合已发生历史之轨道方向的,是完全符合未来发展之轨道趋势的。所以,我认为文艺应该表现和反映人之道与社会之道。
那么,什么是人之道?什么是社会之道?因为,什么都可以变,但人之道、社会之道不会变。
人之道就是人性自然规律。人性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没有人的时候自然造就了人,造就了人性,因而人性是一种自然选择,人性是不以任何意志所决定,不以任何力量所改造,不以任何愿望所转移的一种自然规律。所以,人性不是人自己所选择的,人性是一种自然规律,即人性自然规律。
人性是随着人类生存历史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现实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人性是丰富多彩的,但总体分为安全、物质、性爱和精神四个类别,以及相应的由低到高的安全、物质、性爱和精神四个层次。
四个类别使我们对人性有充分的和自觉的认识,对现实和自己有一个科学判断;四个层次使我们一个生命体一生所创造价值的平台,使我们选择和追求的格局和境界。它是一个完整的运动的体系,它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抓手、载体和表现,是一个人一生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基本人性单元。它代表人的生命意志、生命力量和生命权力,它代表着一个人为了生存和社会和自然之间的主次矛盾及其转换。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两个人说的都对,都不对。“对”是因为他们说的是真实的有条件的部分人性,“不对”是因为他们各自只说了人性的一面,而不是两面,更不是全面。二者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才是人性的全面,人性的全部,才构成人性的辩证运动,才构成善与恶在具体情况下所处矛盾主次地位及相互作用,以及条件的变化而互相的转化。
谈论人性,我们无须粉饰,也无须羞答,我们只讲求客观和科学。
生命的自然性决定了人性的自私性,生命的发展性决定了人性的自私性,生命的一次性决定了人性的自私性。所以历史生命哲学深入的论述了生命自私法则,并将人性自然规律划分为科学自私和非科学自私两个类别。简单地说科学自私就是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自私,是讲统一和合作的自私,是追求利人利己的自私,是符合社会科学发展要求的自私;非科学自私就是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自私,是不讲统一和合作的自私,是损人利己的自私,是不符合社会科学发展要求的自私。故而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就是底线、边界的意思。
人性自然规律是个好东西,正因为它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地向前。在安全阶段,在300万年--500万年历史中,人类从生物链中、下端爬上生物链顶端,超越并控制其它居民,在安全人性类别层次上得到解放和自由,然后上升一个类别层次而进入物质阶段。在物质阶段,人类用了5000年的时间不断地创造和满足自己的物质类别层次,最后消灭物质私有制而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人性为我们个人和社会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当然,人性自然规律也不能超越辩证法,它也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在肯定积极一面的同时,必须看到消极的一面。作为宇宙生命高级的人类生命,顺应、遵循和践行人性自然规律的科学和本质在于遏制和消除人性非科学自私和人性消极一面的存在,或者说尽可能减少和淡化其的存在。
人性的释放、满足和发展本质是科学自私,而非非科学自私。
这就是人之道,人性自然规律。
社会之道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大循环规律。在人性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我们重温了黑格尔“一条线”的社会运动规律学说,我们认真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抽取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在于,在总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在深入剖析资本主义基础上,揭示出物质私有制人类社会的运行原理(机制)和运动发展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运行原理(机制)和社会发展规律。这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认识和理论创新一个了不起的飞跃,具有划时代意义和历史里程碑的,是一个科学而正确的思想理论。它所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必然实现,它所预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来一定到来。
但是,任何思想理论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相对的存在,而不是绝对的存在,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理论,而不是封闭的思想理论。比如这一思想理论无法科学解释和说明人类300万年--500万年人类原始社会的运动发展;没有说明共产主义以后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指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却没有指出什么决定生产力,等等。
人类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是以人性为内在要求的人类社会。历史生命哲学紧紧围绕人性四个类别和四个层次,以主次矛盾运动原理为社会运动机制,将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安全阶段、物质阶段、性爱阶段和精神阶段。
安全阶段是人类的初始阶段、原始阶段和黑暗阶段,是人类在地球上落脚的阶段。
安全阶段就是我们以往称谓的“原始社会”,这个阶段人类生存的主要矛盾是生命安全的矛盾。在这个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解决了自己生存的安全问题,人类付出巨大代价从生物链中下端爬上生物链上端,从大生态部落中分离出来,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构建了自己的王国,在地球上称王称霸,相对于其它居民来说,人类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人类安全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人类生存的要求,人类安全任务得以完成,安全目标得以实现,从安全角度而言人类获得了解放和自由,为人类社会更高层次的发展夯实了安全的基础,奠定了安全的条件,为物质阶段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我们人类300万年—500万年的历史实际是安全的历史,5000年的物质文明和整个人类历史相比一个零头也不够。
人类物质阶段即奴隶社会到科学社会主义的阶段,人类生存的主要矛盾即是物质需求的矛盾。我们现在就处在人类物质阶段之中,物质生产力发展、物质生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抓手,物质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决定着其它次要矛盾的解决,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主要人性的释放、满足和发展。
物质阶段人性安全需求的主要矛盾已降低为次要矛盾。
在物质阶段以后将是人类社会的性爱阶段和精神阶段。
这里必须说清,性爱是广义的性爱。
在人类精神阶段,精神生产力相对于人性的安全、物质和性爱满足以后,精神目标任务随之完成,人类社会将进入下一个循环,在更高基础上开始新的安全阶段、物质阶段、性爱阶段和精神阶段的运动发展。
人类社会就这样永无止境的运动发展,永无止境的螺旋式的高层次地循环下去。
而马克思恩格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理论,就在于完全的回答和揭示人类社会物质阶段发展的社会机制和社会原理,以及必然的方向和程序,并为我们论述其它社会阶段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和模式。
这就是社会之道,社会自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大循环规律。
我们文艺所表现的、所反映的应该就是这样的人之道、社会之道。因为,它本质的揭示了人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因为,它本质的表现和反映了我们文艺的格局和境界。因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改变,但人性不会改变,以及人所构成和主导的社会不会改变。所以,这样的文艺必然是本质的文艺和永恒的文艺,必然是留世的文艺和留史的文艺,而不是季节的文艺和年代的文艺,更不是大河里跳一下的浪花。
那么,怎么来表现,怎么来反映人之道和社会之道?
这就是全面地深入生活、全面地理解生活和全面地掌握生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全面的理解人的存在,理解社会的存在。在这个必须条件下,通过浓缩、提炼、典型和艺术化处理“生活”,处理“人”、处理“社会”,以人性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为准则,去外存里,去伪存真,去表存本,去象存质,等等。如此经过分析和过滤,经过加工和确认,其作品必然是生活的作品,必然是人的作品,必然是社会的作品,必然是人、社会和时代的骨子里面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自然是高质量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必然是表现和反映人之道、社会之道历史长河中必不可少的一节链条和一个符号,必将载入文艺历史和社会历史,必将成为不朽的作品,必将为人和社会永恒服务,必将受到人和社会永恒关注和品读的作品。
程华①教授说“文学史人学这个说法是得到大家认可的”,这是对的,但关键是站在那个角度去表现和反映“人”的,譬如政治和人性,对人是一种客观去写还是主观去写,我们选择的是什么,等等。即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去写,也有一个本质和现象的问题,也有一个坐标的度量,这个度量可能是整个人类历史,可能是某一历史年代和某一历史时期,等等。从整个人类历史提炼出的“人”肯定是本质的人,是持久的“人”。这样的人是真实的人,是遵循人性自然规律的人。
程教授又说人性的四个层面,有人认为是人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生理属性包括人需要维持生存的饮食和繁衍后代的欲望的属性,这样说也对。因为,它的确部分诠释了人性,并且传统的认识一直是这样的,但显然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和不实际的。
当爱情荷尔蒙(基因,人体内有机物层次生命在体)来临时,我们想到的首先是做爱,而不是繁衍后代。所以繁衍后代是做爱的副产品,是做爱的客观产品,而不是主观产品和主产品,而不是出发的愿望和目的。这是一般的、普遍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选择同居只做情人,不要家庭,不要后代;选择一夜情,选择权色交易、钱色交易;选择诱奸、迷奸和强奸;选择嫖娼;选择“家里红旗不倒,外边还要红旗飘飘”。当然,等等这些只是说的一种社会存在,并没有从道德、法律层面去评判。
如果说性爱就是为了“繁衍后代”,那么这些社会现象则无存在的理由。另外,性爱是广义的两性接触,比如思想的交流和共同的活动等,不只是单纯的性交活动。
当然,也有例外和特殊情况的存在,为繁衍后代而去做爱。
只有我们的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自觉地担当起这样的责任,积极地完成这样的使命,我们的艺术家才能为人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时代服务,或者说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服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启迪、帮助广大社会成员提高认识生活,认识人、认识社会和认识时代的能力,然后自觉地、积极地和能动地遵循人性之道、社会之道,融入社会潮流之中,促进人类社会健康、绿色和高质量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使人类怀着幸福的心情向着幸福的彼岸不断迈进,在幸福中每一个人度过自己幸福的人生,使昨天充满在幸福的回忆之中,使今天充满在幸福的分享之中,使明天充满在幸福的憧憬之中。
程教授又道:“文学评论无外乎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方面着眼,郑老师强调文学评论住在评论写什么?但怎么写也很重要,文学批评的流派也很多,我比较强调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进行文学批评。文学本体论,是指文学不是历史不是社会学和哲学,文学是审美的,靠个性的情感和想象所创作的给读者美的享受的作品,所以文学性,也即文学的形式批评也很重要。”这实际是文艺评论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及其关系问题。
内容和形式如何的选择是一个人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艺术修养、手法问题。
至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内容肯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形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二者的关系处于辩证运动之中,和谐统一才是好的艺术作品。所以无论从内容的角度,还是从形式自身的角度而言,形式都很重要。
在明白上边两个基本问题之后,我们现在来回答,文艺评论到底评论什么的问题。
其实不用说答案已经有了,那就是紧扣人性之道、社会之道展开评论。
当然,这是针对作品所表现、所反映的内容和对象而言的。
评论人性的四个类别不同的现状、变化和发展趋势,特别是人性物质、性爱和精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它们或者独立而行的情况,或者交织一起的情况,或者时分时合的情况。
评论人性的四个级别层次,特别是物质需求所展开的活动、行为和策略。性爱需求不同认识、态度、观点和现状,以及各自的目标和方式,各自的满足和不满足,各自的向往和挣扎,各自的科学与非科学的思想行为的鉴别,或者倡导和赞颂,或者批评和批判,等等。
评论在物欲洪流,金钱决定存在的人类物质阶段,评论一些人追求艺术、追求精神,甘愿是少数,甘愿苦行僧的境界和格局,表现自己的思想,发出自己的声音,等等。
评论科学自私和非科学自私,明辨是非,界定科学自私和非科学自私的时代范畴,寻找人性发展和时代融合的底线,既为时代引领风骚,又为时代所接受,帮助人们理清一些模糊的认识和作为,弘扬、倡导和引领人性科学化的活动行为,批评、批判和抨击人性非科学化的活动行为,为人们树立正确的、进步的和科学的人性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出艺术的品牌效应,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添砖加瓦,为实现人生价值耕耘播种。
我们时常围绕着艺术,围绕着政治、经济、爱情和包括阶级的斗争与合作、人的斗争与合作,以及各种人性类别矛盾在内而展开的各色人物的社会评论,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之道、社会之道的评论,但擦边球比较多,主干不突出,应有的深度和广度远远地没有达到。
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物质阶段,人的需求有四个,安全、物质、性爱和精神,安全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成为公有制,成为公共资源,人们已经不自觉的在分享,已经对安全需求的按需分配没有了感觉和意识。物质及其衍生的经济、财富、金钱是一般人、多数人生存的主线,是这个社会的主题,是这个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主要载体和主要抓手,性爱、精神和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次要矛盾。人和人之间来说归根到底是物质关系、性爱关系、精神关系和安全关系,以及相互交错的关系,但其中物质关系是一种引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般的、普遍的和多数的存在。
这是由人性自然规律所决定的,这是正常的人类生存现象和活动行为。
但是,也有个性的、特殊的和少数的存在。譬如有的人在物质基本保障的情况,追求爱情、政治、艺术等高尚的精神活动和精神创造,追求人生的高境界和大格局,超越社会成员正态分布中多数成员,而寻求一种高层次的人性满足和人生价值。
当然,有的寻求兼容而发展,这也无可挑剔。
在人类已经发明和创造了石器(武器)文化、巢燧文化的300万年--500万年的历史以后,人造卫星已融入星球轨道、互联网将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的思想应该再开放,再解放,再进步,再人性化。我们的文艺评论应该打破僵局,以生命的视野,以哲学的思维,顺应人之道,遵循社会之道,用一种新认识,打开一片新天地,更接地气,更好的繁荣和发展我们的文艺评论。
我们文艺评论一群人就是一群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者,或者精神自私者,和同时代大多数物质追求者相比,他们可能不理解,但我们自命非凡,我们自认为就是高尚者和创造人生价值的拥有者。我相信,我也衷心希望我和各位方家、朋友的关系是一种精神需求的关系,是一种统一、合作和进步的关系,是一种高尚的、君子之交淡于水的关系。
我热切的期望,我们的文艺评论有一个飞跃,为文艺服务,为人和社会服务,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点我们评论的影子。
(2022年6月26日作)
②程华教授关于文艺评论的一段交流:“郑老师,您思考得深入,文艺创作和评论从来都没有一个定论,但文学是人学这个说法是得到大家认可的,文学是如您所说,要反映人的各种属性。您说的人性的四个层面,有人认为是人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生理属性包括人需要维持生存的饮食的需要和繁衍后代的欲望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受时代社会历史文化等的制约。这样,文学写作写人,自然也会写到与人有关的社会历史。因而,自古以来,出现了很多文学流派,不同文学流派的侧重点不一样,现实主义一方面如中国传统的列传一样,写人,也写出了时代和社会,浪漫主义侧重个人主体情感的表达。现代主义的各种流派注重写现代不同社会处境下人的矛盾性的存在处境,当然,文学还受到现代以来的精神分析说,存在主义,以及后现代大众文化等的影响,社会在发展,文学的面貌也不是一定的,文学评论无外乎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方面着眼,郑老师强调文学评论住在评论写什么?但怎么写也很重要,文学批评的流派也很多,我比较强调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进行文学批评。文学本体论,是指文学不是历史不是社会学和哲学,文学是审美的,靠个性的情感和想象所创作的给读者美的享受的作品,所以文学性,也即文学的形式批评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