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在毛衣里的爱
■常 超
衣柜里有一件洗得褪了色的枣红条纹毛衣,款式早已很陈旧了,穿起来也有些肥大,可我一直舍不得把它扔掉。这是入伍之初,母亲为我亲手织的暖心衣。
高中毕业,我满怀激情地参军来到陇东高原一个偏僻的小镇。平日里在富庶优渥关中平原长大的我,一下火车就被眼前的荒凉严寒震愣了,顿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和惆怅。一段时间,我对自己的选择甚至产生了极大的置疑,加之部队严格的教育管理,紧张的军事训练,我特别想家,想念亲人。在写给家人的信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思乡念家的情绪和个人内心的想法。
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在信中得知部队驻地严寒的气候和我迷茫的心境后,很是担心。既心疼我的身体,怕吃不消繁重的军事训练,又为我迷惘和困惑的内心而着急,好几个晚上难以入眠。为了帮助我尽快适应环境、安心部队,母亲步行10多里路,专程到镇上精心挑选了一种枣红色毛线,准备为我织一件毛衣,让我在亲人的关爱和温暖中尽快走出迷茫。那年已是46岁,从未织过毛衣的她,为了让远方的儿子能感悟到亲人的关爱,便郑重其事地开始自学起编织毛衣。我不知道整天忙于繁重的农活,眼睛高度近视,曾经面对毛线就头疼的母亲,是如何将它不喜欢的事做到极致的。
随后,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先是织衣身、再织袖子、衣领,由于是第一次织毛衣,漏针、错针是家常便饭的事,不是织大了,就是织小了,也是常事。但母亲不厌其烦地拆了一遍又一遍,织了拆,拆了织。父亲很是心疼母亲的身体,见她白天要下地干农活,晚上还熬夜织毛衣,多次劝她说:不要织了,买一件多省事,可固执的母亲生气地对父亲说:“买的和编织的能一样吗?这是我给娃亲手织的,娃穿在身上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和温暖……”一向性格温和的母亲从来没发过那么大火。从此之后,父亲再也不多言语,只是在母亲织毛衣时,默默地陪伴在她的身边。一个多月时间里,母亲经常是通宵达旦,不知疲倦,在微弱的灯光下,眼睛高度近视的她,硬是凭着一颗执着专注的爱子之心,反反复复地织了拆,拆了织好。直到有一天,她将自己心意的“作品”拿给父亲和街坊四邻的婶婶们检阅时,大家纷纷赞不绝口,都夸她心灵手巧,母亲的脸上才露出会心的笑容。那何止是一件普通的毛衣,那一针一线里是母亲对远方为国戍边儿子深深的思恋和希冀。
赶织好毛衣后,她又不辞辛劳地叫上父亲步行10多里路到镇上一家照相馆,照了一张俩人的合影,要知道他们结婚时都没有舍得照合影的。为了让儿子能安心在部队服役,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的母亲口述让父亲给我写了一封信,连同毛衣和俩人的合影照一起寄给我。
永远记得那个春日的中午,当我从驻地邮局取回沉甸甸的包裹,兴奋的打开以为是好吃的食物而欢呼雀跃时,看到母亲精心包裹了几层的包装纸后,一件崭新的枣红色条纹毛衣展现在我的眼前,那是当时非常时尚流行的款式。随后看到了父亲熟悉的笔迹和那张合影照,瞬间我禁不住潸然泪下。我感受到了母亲那一切尽在不言之中的爱……,抚摸着母亲一针一线为我编织的毛衣;读着饱蘸父母希望和嘱托的信件;看着慈祥和蔼的双亲合影,任凭滚烫的泪水汩汩涌流。我分明看到,那何止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毛衣,那是父亲、母亲望子成龙的焦渴之心,是对儿子充满深情的希望和期盼呀!含泪打开信件后,在信中母亲劝慰我说:孩子,人生没有回头路,既然选择了从军报国这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再苦再难也要咬紧牙关挺过去……好好努力,考上军校,才是对我们最大的报答和思恋。读着父母的来信,我的眼眶再一次被泪水打湿……,在信中她劝导我不要想家,要先从眼前事做起,干好现在的事情,说穿上军装,你不仅是父母的儿子,更是国家的儿子,要好好听部队领导的话,练好本领,当一名优秀士兵,为国家出力,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任性……
母亲编织的暖心衣,父亲和母亲的谆谆教诲,慈爱的双亲合影照,让我思乡恋家的心绪平复了好多,我擦干眼角的泪花,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和煦的暖阳正将我紧紧地拥抱,春风轻吻我的脸颊,野花的馨香沁人心脾。啊!我第一次发现部队驻地的环境竟然是如此之美!
回到连队后,我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确立奋斗目标,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训练学习之中,在各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深得领导及战友们的认可和赞扬。
我深深地爱着母亲编织的红毛衣,深夜里站岗执勤穿上它,浓浓的母爱顿时涌遍全身;寒冬里奋笔爬格穿上它,母亲望子成龙的焦渴之心时时鞭策激励着我,令我浑身充满力量;部队野外驻训穿上它,摸爬滚打,抵御风寒,仿佛母亲陪我一起巡逻守防;政治学习穿上它,绵绵的母爱顿时浸入心田涌遍全身。在母亲和父亲的教导鼓励下,当兵第三年我如愿考上了西安一所军校,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天,我抱着母亲织的红毛衣泪流满面。
第一次回家探亲,与母亲聊天,谈起织毛衣的往事,不善言谈的母亲笑着告诉我,她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别人能干得了的事,她一定也行,心里的想法就是一定要织一件像样的毛衣给我穿,由于刚学着织毛衣,经常织错,但毛衣织错了可以拆掉重新织,可人生路走偏了、走错了就很难改。看着头发花白、背已有点驼的母亲,突然作家柳青的一段名言闪现在我的脑海:“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生。”我庆幸我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用自己朴实的行为教会了我人生的大道理,让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二十多年过去了,从黄土高原到关中平原,从偏僻小镇到繁华都市,无论走到那里我都把那件红毛衣带在身边。每每打开衣柜看到它,眼前就浮现出故乡微弱的灯光下,母亲不顾一天的疲劳,一针一线为远方的儿子缝制爱的场景;每每捧起它,父母的汗水和苦心,仿佛就在手心上;每每穿上它,浓浓的父母爱便会浸入心脾在心中荡漾,顿时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激励我在强军征程上更好地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