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筑根文学】工匠精神,不光说给企业人||作者胡说胡又说
【筑根文学】工匠精神,不光说给企业人||作者胡说胡又说
精华
热点
2022-07-02 15:21:55
75287
阅读
关注
《工匠精神,不光说给企业人》
说到工匠精神,人们就会往劳力者身上靠拢。想到企业人,又想到百年老企。自然就延伸到德国人、日本人、瑞士人等。德国人统计下来,活了百年的企业有八千多家。日本人更多,长命百岁的企业多达两万多家。我国工匠精神不足,零头也不是。
中国的企业平均下来很短命,三年。还没长成熟,一个生命体就倒下了。
一听工匠,就好像说给干活儿人的。不是体力劳动者才是匠人。匠人、工匠,工匠精神,根本不需要详解,凝聚了人类进步的踏实文化。
早在2016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工匠精神"。让我们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努力,精益,专注。
六年过去了,官媒最近又反复热晒几个字,经济的风口猛吹"专,精,特,新"。告诉你,未来的方向,企业人的明天。这四个字内涵丰富。专精特新,实际就是工匠精神。每个人把心静下来,把腰猫下来。慢功出细活,绣花针般的敬业置业。把手头事做好,做到极致,何愁不发展。
与以往推销的高速度,弯道超车等热血调子有区别。特别是三年的冠毒疫情,封区,封城,封国,世界性的经济冷战暗流涌动,经济全球一体化受到冲击。我国明确调整了发展战略,要激活经济的内循环。很显然的,外循环不畅,但我们要生存,要解决亿万人的饭碗,就必须立足于自己解决问题。
这不,有数据说,2022年全国有1千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要就业。除了继续念书弄硕士博士的,其余的年轻人都要找工作端饭碗。今年考公务员尤其吃香。千军万马走独马桥。如有国家机关的好差事,争夺岗位的厮杀程度赛过旧时代的抢状元。你要在考场念工匠精神,估计会挨唾沫星子。
公务员,事业单位仍是吃香的行业。谋得一份好差事,权力大于普通人,又可旱涝保收。夹个皮包,晃悠一个月,工资到点进账。庞大的公职队伍靠纳税人养活,已是扛在国人身上的最大负担。
纳税的企业人除了上缴税收,还同样头顶生存生活的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医疗。真够活得累的。
国内外经济学家预测,后疫情时代,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将不可避免。搁到大数据的分析里,失业率是百分之多少点的意思,有点儿天塌众人倒霉的概率。但搁到每个人头上,没有收入是百分百。就得啃老,就得恳求社会救济。找一份好工作将是不容易的事。于是几百万人关在屋里背书应考。考中了公务员赛过中一次大奖,起码一辈子不为吃饭的问题忧愁。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有好事儿削尖脑袋往里钻,无可厚非。经济没有底牌,日子都过不好,手中无粮无米,空谈道德觉悟,老鼠和鸡也不跟你混。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们是全景的观望人,是直接的体验者。的确够高速度,确有点儿事半功倍的效率。这些成就的获得,不是我们这代国人特别聪明。有祖宗留下的资源,有上一代的人口红利,有激发欲望的社会价值观等因素。但多少座山挖空了,房地产经济也玩得差不多了,互联网游戏也烧得找不到希望了,急发财的欲望充分的受到打击。投机钻营的男女忽然间没了主张。下一次发财的机会在哪里?下一个经济的风口从哪边吹来?徬惶,迷茫,愁思百结。
前多年也曾提到过"工匠精神",根本没人答理。百姓包括各级政府有GDP的快鞭子吆喝着,都要快速致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节奏发财。你说工匠精神,是悲观主义, 那是老牛拉车,是磨洋工过生活。
互联网连续烧火。快速发财的风景凸现的风景淋漓尽致。几年里,烧化了成千上万发财者的美梦。亿万人都卷入其中。互联网金融爆雷,是宣告快速发财美梦破灭的最后一次时代大祭。多少家庭的血汗钱,缴纳了认知的昂贵学费。才真正明白了祖宗的金言。一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二是皱眉头思考,为什么叫"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甚么意思?不经得一番耕作苦,就要高收获,没门。
于是一批大发财的官员,被倒查风暴席卷。办了退休手续,准备悠哉悠哉的享受贪污腐败得到的红利,准备做奢侈的寄生生活美梦,突然纪检委请去喝茶。从此黄鹤一去不复返,红火人家霜雪打。不是喜欢钱吗,晚年就在高墙地铺煎熬余生吧。没被查的官也不好过,家中讨厌串门的人。一有门铃响动和脚步声,心马上提起来。捞得不义之财多了,就怕鬼敲门。动静一来,心就提到嗓子眼里,尿紧肾虚。长此以往,代谢不紊乱不行。所以大数据
出
概率,为富不仁者,贪官短命折寿的不在少数。
从官到民,受了三年冠毒疫情的洗礼,灵魂被冲刷。社会的生态也会重组。下一步怎么办。经济社会要专精特新,要工匠精神。人怎么活,同样要工匠精神。
疫情没有划句号。周边的企业家,创业者已是疲惫不堪。
目前刮经济风的有两个大风口,一是康养经济,二是文旅经济。仿佛放在嘴前的一尺口径的大果子,你怎么下口?康养经济,文旅经济,以及时髦口号的大健康产业,具体到一个企业人来说,具体是干什么,手中的这点儿小资本如何对付。这或许是未来经济的走向和宏观模本。但无法下口咬得到。
一直唯风是跟的企业人,就是无根的浮萍。年年努力找风向,没有自己的根。屁股还没坐稳就找新鲜的玩,一件事情还没办好,又去左顾右盼。经营方向迷乱,不说百年,三年五年也熬不住,企业能长寿那是活见鬼。
三年疫情折磨的,今天吃饭都成了问题。两千多年前《吕氏春秋》有句经典话,家有万贯,不如薄技一手。技,就是每个企业的立足之本,工匠本钱。历史上再大的灾年荒年,手艺人是饿不死的。
中国标杆型的伟大企业,华为公司,就是典型的工匠型企业。三十多年只做一件事情,通信科技。按华为领航人任正非大爷的话,是三十年朝着城墙的一个垛口冲锋。十多万人只打一口井,所以打出了世界顶尖,冲顶了金字塔。当时好多玩资本游戏的有钱人叹息,像华为那么充足的现金流,那么高的无形资产和美誉度,要玩房地产的话,那一定会赚海量的钞票。
华为坚守了初心,不受世俗和资本所诱惑。一根筋的工匠精神。他们为中囯人争了光,在世界工业科技舞台为国人赚足了面子。疫情后,各种资本游戏纷纷崩盘。同期的华为受到美国的疯狂打压。产品、市场大面积受灾。最近,华为公布2021年财报,产值萎缩了近三分之一。可惊人的是,利润多收了1千多亿元。
这就是大灾大难饿不死工匠人。
市面文化前几年就描写,现代人打酱油的特别多。什么意思呢,是过去年代买酱油,拿个瓶子到食品店漏斗零打。很悠闲的一份差事。不用动脑子,路边看了多少风景也记不住。似乎知道点儿又模糊不清。打酱油说的是种精神状态。身体在,魂儿不知在不在。
昏昏噩噩的苟且活着,国人这种状态的男女不少。时代变幻节奏迅速,生活压力大,主心骨柔软。常常会找不到北。所以,把印地安人的那句经典话引进来劝诫,"请走的速度慢一些,不然你的灵魂会跟不上"。
不存在针对谁说谁,左右看一下我们各行各业的从事者,能稳定心气,静心在岗的几率不高。多年喊叫高速度的文化,心浮气躁,游魂一般晃荡着。早晨稀里糊涂的上了班,煎熬了八个小时,太阳落时,迷迷瞪瞪的回到自己的窝里。枕头边上掐算,又混了一天。到了一个节令又很感叹,日子怎么过得这么快。
能治这种病的药,就是工匠精神。工匠是最明白哲学的。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早晨一起来,生活就在轨道上。今天干多少营业,有多少收获。志向不高,做一件事情打一口井,一目了然,活的每一天都清清楚楚。
人一辈子2万来天,连一份手艺,一份技能没掌握,也够悲催的。
工匠精神,不是说给企业人的,全社会都应该有工匠精神。无论你是教书先生,还是柜台店员,每个行当都可以做出优秀。如果有一门不靠单位,不靠平台生存的手艺,更不得了。永远有自己的事情做,活得最充实。
十年前,官媒、网媒都喜欢大跃进词汇,高速度,快节奏,全方位,弯道超车等热血贲张的火词儿。现在冷静下来了。一直忘情的奔跑,浑身就这点儿气力。疲惫不堪了,才发现这是活在有节奏的世界。天天在"熵增",没有持续发力的能量。人需要不断地充电,也不需要抓住最后的风景。生命原本就在过程中。所以,大自然跳出来了驿站文化,你走累了得歇歇。你不想歇,欲望烧的煞不住车。于是冠毒杀出来了。封国封城封区封家,不禁足都不行。慢慢看,慢慢来,长期主义,工匠精神跳出来了。互联网媒体都懒洋洋的。全社会都进入思考,有了冰凉的问题思维,比风刮着向前走是进步,是人类的成长成熟。
东方智慧,中国人的本土道家文化,两千多年前就由老庄,鬼谷子等先圣描写出人文发展的自然规律。大道至简,无为而治。不管换多少皇帝,日子就是这么过。俗话说起来,本质上就是慢文化。春种夏放秋收冬藏,快一阵必慢下来。天枢如此,才年复一年,代代繁衍演化进步。
古人当年认为的莫须有天道,今天逐渐被科学所证明。因果循环,吸引力规律,意识的力量等。不是可能有法则,我们绝对是法则圈里生存的小动物。
工匠精神,既是道,也是术。生命这么丁点儿能量,认真地做好一件事情,必获得成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工匠努力的过程,本质就是日日精进,有目的的学习。就是每个人谱写属于自己的生命故事。每个灵魂所以有趣,因为有内容。经过了一系列苦厄,在烟火生活中尝试了酸甜苦辣咸,灵魂升华是必然的。工匠精神,说到底就是人一辈子修行的路。人是修行的法器,最终打磨成什么样子,看是否真的是匠人。
工匠精神是各业的追求。一家一体一国,不能团起来一枝花,掰开来看豆腐渣。真正强大的内容一定是一群伟大灵魂的组成。一群认真做事的工匠组成。
冠毒疫情之后,尽快把游荡在外的魂魄找回来。行动主义,长期主义就是你寻找的所谓风口。这是安身立命,永远的自然风。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瞄准工匠二字。自己找命吧。
查看全文
最新评论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67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