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简 介
马建勋,辽宁沈阳人,居住在苏,北漂在京。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荀社副社长,鸿雪辞赋顾问。
宁城书院赋
于是采芹可效,振铎方兴。辟径芝兰之圃,燃藜书院之灯。址成修武,名曰宁城。乾隆竣成,始三官庙而开笔;道光修葺,扩四十间而播声。斯时云集山长,汇聚精英。启杏坛之教化,寄鲤庭之笃行。索隐探微,深究圣贤之理;青丝皓首,辩析易理之经。文开风气,学振门庭。映雪寒窗之壁,悬梁暑夜之萤。书富五车,师者育人而解惑;才捷七步,塾生明德而守成。
然而岁月无疆,盛衰难测。既知盛况之当年,岂奈萧条之黯色。已失莘莘,终归瑟瑟。蛛尘渐掩雕梁,锁扄空余残宅。幸有黉门不废,古城蕴藉其风华;文脉而延,书院传承其翰墨。是以民意所归,县情同德。选佳境之清幽,树人文之高格。烟雨楼内,重开国学之风;莲花湖旁,复建上庠之策。渊薮益兴,文明普泽。识修武之清嘉,成宁城之懋绩。弄潮典籍,待剖沧海之珠;凿璞诗文,可采荆山之璧。
灼其华之桃李,蔽其芾之甘棠。或嘤鸣而求友,亦勖勉而自强。兹有兰畦芝苑,丽藻华章。湖色拍栏而方浅,荷风拂室而留香。半笼葱茏,翠隐亭台之静谧;一目天水,景新楼阁之堂皇。园林相倚,风月尽藏。朱柱玉阑之华美,碧波石径之清光。映朝云于苔壁,收暮雨于琐窗。可以调琴瑟,奏宫商。洒丹青而入画,纵笔墨而流觞。静读书山之经典,采撷学海之琳琅。俊才辈出,奎府星煌。媲美嫏嬛而有誉,功成鼎盛而未央【3】。
昔者圣临贤聚,斯文毓秀山川;今朝人杰地灵,气象焕新风貌。借书院之芳氛,兴文旅之商道。既见其华,胡云不耀?倡传统之国风,盛缥缃之吉兆。素质而修,芳华而茂。千秋不绝其初心,一邑永承其翰藻。政合民意,乃德乃仁;文灿城区,亦明亦皎。迎珠履之往来,修秀灵于里表。天降其祥,地呈其娆。赋此情怀,歌彼襟抱。群伦矢志于和衷,举县乘风于苍昊。
(依《词林正韵》)
注释:
【1】汉初三杰的张良,隐居在云台山修道。晋朝时期的竹林七贤,也曾在这里。
【2】药王:孙思邈。文宗:韩愈。
【3】嫏嬛:传说中天帝藏书之处。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往期精彩
周文彰会长在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诗词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鸿雪之今人重走唐诗路|| 李文朝 陆接水迎仙境里 山呼海应画图中
【鸿雪诗论】杨子怡 先生一语便惊世 知否诗魂是国魂 ――谈徐中秋先生《海隅长吟》集中的人文关怀
鸿雪诗人 朱超范 “妈祖文化海峡两岸情”中华诗词名家 湄洲岛采风
鸿雪诗人 刘能英 大都行 (五) 不是阳姑偷借色 哪来月姊一回红
鸿雪唱和-- 满庭芳雅集(七)|旧雨不来今雨来 王翼奇 首唱
鸿雪唱和-- 满庭芳雅集(六)|旧雨不来今雨来 王翼奇 首唱
鸿雪唱和-- 满庭芳雅集(五)|旧雨不来今雨来 王翼奇 首唱
鸿雪唱和-- 满庭芳雅集(四)|旧雨不来今雨来 王翼奇 首唱
鸿雪唱和-- 满庭芳雅集(三)|旧雨不来今雨来 王翼奇 首唱
鸿雪诗人 刘能英 大都行 (一 ) 风行一路到天涯 没个人儿可嫁
鸿雪唱和-- 满庭芳雅集(二)|旧雨不来今雨来 王翼奇 首唱
鸿雪唱和-- 满庭芳雅集(一)|旧雨不来今雨来 王翼奇 首唱
鸿雪诗人 钱培鑫 节气诗十首 余生觅得心安处 老骥奋蹄犹策鞭
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百年党旗红”诗词征集活动
鸿雪诗论 || 沈华维 论 朱超范先生的诗 赤子情怀彰大雅 铿锵韵律发新声
鸿雪诗人 朱汝略 渔浦诗一组 涛吐波吞光潋滟 烟罗倒裹越山青
鸿雪诗论 || 沈华维 论 朱超范先生的诗 赤子情怀彰大雅 铿锵韵律发新声
传承诗路文化 展示当代风采 浙江首届“浙东唐诗之路”全国诗画大赛征稿启事
传承诗路文化 展示当代风采 浙江首届“浙东唐诗之路”全国诗画大赛征稿启事
鸿雪诗人 邓世广 庚子诗词十五首 春风缘是旧相识 约我携诗到海南
林 峰 诗e中国行之江苏吟笺 南来不借生花笔 人在天孙锦上行
本刊特邀顾问: 刘 征 周笃文 (添加中)
本刊总顾问:蔡世平
总编:徐吉鸿
辞赋顾问:马建勋 李含江
苏绍康 何智勇
编辑::九 鱼 习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