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红沿河核电站》
2022年6月23日21:35分,随着6号机组的并网发电,辽宁瓦房店红沿河核电站成为我国目前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671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到480亿千瓦时。
对于红沿河核电站的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多数网友都没有直观概念,那就对比一下三峡水力发电站数据。红沿河核电站的装机容量是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的29%,而红沿河核电站的年发电量是三峡水电站的54%。
从技术上看,三峡水电站有丰水期和枯水期,在枯水季节发电机组不能满负荷运行,导致发电设备出现不能发电的闲置期。而我国的核电机组更换燃料周期由原来的12个月提升到了18个月,每次换料工期(包括核电机组例行性检修)30~45天。因此,从发电装机设备的运行效率上看,核电机组比水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更高。
咱们再说说发电量,2021年,随着5号机组商业运行,红沿河核电站上网电量达到了372.26亿千瓦时,相当于大连市全社会用电量的84.2%。随着6号机组的投产运行,红沿河核电站年发电量可达480亿千瓦时(注:一千瓦时就是一度电),可以满足大连市全社会的用电量。这个发电量约占辽宁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20%。
美国三哩岛、日本福岛和前苏联(现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都发生过重大核安全事故。对此,人们普遍担心核电站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据报道,红沿河核电站二期工程始终坚持以“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环保零处罚,行为零违规”“四零”为目标,精细化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自项目开工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生产零重伤、零火灾、零辐射事故,连续5年获得核电工程安质环标准化及国际标杆评估“双八级”,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5、6号机组使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和睦系统,拓展了国产设备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应用。
据了解,自2013年1号机组投产发电以来,红沿河核电站在运机组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截至2022年5月底,5台发电机组有46项关键指标达[国际卓越水平],占比近80%,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些关键业绩指标是衡量核电厂安全性、可靠性、机组效率的重要指标,由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制定并公布,是全球核电领域衡量机组安全性的通行指标。
在安全稳定提供清洁电力的同时,红沿河核电不断拓宽核能应用边界,积极推进周边社区的核能供暖项目。2022年3月9日,红沿河核电与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签署了《核能供暖示范项目建设运维合作协议》,我国东北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2022年4月6日,核能供暖项目工程正式开工,计划于今冬供热期实现对周边红沿河镇的供暖,先期规划设计供暖面积24.24万平方米。
红沿河核电站是继浙江海盐、山东海阳核电站之后,国内第三个核电供热项目,尽管首期供热面积非常小,但它的示范作用非常大,可以引领我国三北地区保有的1000亿城市楼房冬季供热,节省燃煤量巨大,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十分可观。
目前,利用核电站为楼房供热还有很多经济技术障碍,例如,如何解决夏季发电与冬季供热的技术兼容问题,如何解决大容量核电机组供热技术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进行技术攻关。还有,最为关键的是凡是冬季供热面积大的区域都在大城市,而大城市人口密集,不符合核电站的选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