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诗品鉴
▎炎症
◆码头水鬼
先于琴而后奏
先于和平而后战乱
先于地球而后宇宙

小梅,先于太阳而后转
这个比喻形容你,合适吗

✪童年点评:
“先于琴而后奏”起笔本意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伐木为琴,先斩后奏"。由本意延展出引伸义就是,先单独弹琴尔后再两人合奏。
该诗借此句以完成“起兴”。

末节的底牌是——阴升阳必降。这是大自然能量转化的必然结果。
诗题定为"炎症",实指内心疼痛感。
"小梅",这一特定的女性,既是细节支撑元叙述看点,更是诗人情绪亢奋点。不难发现,这首诗的作者,不但对"小梅"有情绪,而且更带着挥之不去的些许个性与怨恨。

诗人很老道,他写出了中国文人的那种哀而不伤,值得一读。
品读一首诗歌,关键看诗的那种宏观层面大的架构,如果大的战略架构没有大问题,那么就要看诗的具体细节处理,同时看诗的起笔、过渡,穿插、呼应乃至性灵。这些所有的细节啊,决定了这首诗歌能不能成立啊,它的支撑点有几个?能不能立起来?如果让大家每个人都发言的话,可能对这首诗会有1万种答案。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自己的身心灵真正摆进去!

平心而论,这首诗歌写得太一般,真的不能算是好诗。但是,诗人他的确有那么一点点值得去写的诗的感觉。事实上,诗人也真的写出了某种稍纵即逝的感觉。

这首标题为《炎症》的探索诗,更多地向受众传递的是属于那种生发于心理层面的东西。所以,现在为什么我们大家看见有许多心理学专家也在写诗,而且写得很好看。就是这样的,你要写到骨头缝隙里边去,更要让人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