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遗憾
——致父亲节
文/袁福珍 诵/林海
今天,是父亲节。每每听到《父亲》这首歌,我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思念、回味、祈盼……令我对天国里的父亲倍加眷恋,有时想得心痛,因为在我内心深处,已经不是用思念能够倾诉如山似海的父爱了。我的父爱,就像高山的泥土无尽无休,就像大海的浪花澎湃美妙数也数不清!
啊,我曾经的父爱,不只是放鞭炮、买甜杆、做灯笼、放风筝、抓蝴蝶捉蜻蜓捉鱼摸虾,更是冰糖葫芦的甜,善良大义和爱的根基,是灵魂升华的天梯及远方!

他开朗的笑里,没有“一袋闷烟”,没有“半壶老酒”,全是对家的温暖和想方设法地把幸福、快乐和美好给子女和爱人妈妈;他的艰辛付出,没有叹息、没有暴躁,更没有沉沦,只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谆谆教诲和饱含无限深情的抚摸和赞赏及正确的执著地选择、开拓、解难;他的为难后面,是无悔无惧无畏,不慕权贵、勤劳财富、胸怀宽广、做好自己,对得起良心,无我无他的坦荡!两只肩膀扛起七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年孩子里外三新,鸡鸭鱼肉、糖果苹果、冻梨冻柿子、蛋糕饼干等尽着小孩吃,那是爸爸妈妈的勤劳所得。爸爸重视忠孝礼仪,崇尚高德,年轻时扶养两个妻妹,后来抚育五个子女,再后来看顾孙辈。
70岁,父亲突然脑出血病逝!令女儿来不及报答他的大恩大德,生育之德,养育之恩,给我童年快乐,供我读书买书,教我做人做事,引导我树立理想,意志坚定,目标远大,善良大义,胸怀宽广、不俗不媚……一切,都来不及。来不及说一句话,来不及报答一生的大恩……

遗憾,父亲没有吃过我家一顿饭我做的一顿饭,哪怕是一顿水煮面、荷包蛋都没有,而我享受尽了他给予我的白糖、鸡蛋、牛奶等糕点、猪肉、老母鸡……
遗憾的是,爸爸从没有坐过我开的车,小时总是爸爸驮着我,而我长大读书在外地,回长春工作瞎忙瞎忙的,从没有带他去公园、去卡伦和米沙子、乐山大集转一转,更没他请到高档饭店享受一次不常吃的美食大餐。
遗憾的是,我们照的全家福太少了太少了,他留给我的音容笑貌只在我的心海留存,脑海里画面历历在目,我却不能画出来!

遗憾的是,再也听不到老爸那慈祥有磁性的呼唤,再也听不到长春解放战争的历史片段,河南老家的旧事。我竟没有记住老家的乡村和屯的名字,弄丢了祖籍。
遗憾的是,当老爸的孙子外孙子叫他一声爷爷、姥爷时,你再也听不到了。我们去在九龙园扫墓时的家事报告报捷,生活的点点滴滴,再也不能看到你的微笑和给予肯定指导、赞许或批评了。徒留血浓与水怅然与遗憾。

遗憾的是,冬天,再也没有你给女儿买的红艳艳的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了。而之后的这个美味对我来说,十分的酸,酸到了牙齿和心,我看见丈夫要买,立马拒绝,只留曾经给我的齿香、心香了。
遗憾的是,你给我买的走私进口盒式录音机被我不小心遗失了,虽然不用学英语了,但它的珍贵,一想就欣慰心疼。

遗憾的是,你驮我的自行车,让我带北京拍照的海鸥20小相机也没有了,送我结婚的皮箱也没有了,伴我收听小喇叭的电匣子、二八加重自行车、上海牌手表和装书旅行袋,都随历史一样离开了我。爸爸给我的纪念,一个也没有!但这些果实,都是经典,都绿在我心田。
父亲,我最亲爱的老爸,女儿在为您过节,用思念用泪水,用小鸟反哺的一颗心,用唯一能用的文字来纪念怀念感恩我最最美好的父亲,感谢慈父给我的无疆大爱!!
2022.6.19
作者:袁福珍,女1962年长春市人。自小热爱文学。现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宣传中心主任兼《吉林党校报》主编(教授)。担任关东兰亭书画会副会长兼关东兰亭诗社社长、长春市老年文友会副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朝阳区作协会员,小品诗协会会员、省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在理论研究的同时,爱好摄影写作。曾在《吉林日报》、《春风》、《夕阳红》、《中华周刊》、《新长征》等报刊发表作品。
主播简介:林海,天津生人,长春长大,经历过知青,工人,播音,编辑,业余主持等多种工作的转换,最爱的还是话筒前的感觉。喜欢用声音演绎情感,用声音传递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