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沪上冬春游174】
姚光,嗜书如命
沈 学 印

姚光何人?
姚光即姚石子,姚石子即姚光。
姚光(1891一1945),是20世纪初以民生革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著称的爱国知识分子中坚力量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现上海张堰镇新华路139号就是姚光的故居,为上海市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
姚光,一名后超,字凤石,号石子,又号复庐,上海张堰人,为金山望族,高燮之甥。自题名曰"光",号"石子""复庐"即有隐含光复汉土之意。姚光7岁入私塾,11岁即能文,13岁就在《觉民》杂志发表文章《为种流血文天祥传》,借文天祥九死不屈的抗元精精,号召人民反抗清廷,"不难犁庭扫穴矣"。15岁入秦山实枚学堂,17岁(1907年)入上海震旦学校,未数月即因病辍学,遂乡居自学。
姚光一生嗜书如命,读书、藏书、著书,几乎每年都有所作,至老不衰,每有所作,辄就正于其舅高燮,故有师生之谊,感情厚深。姚光自称"书淫",刻有"书淫"藏书章一枚。他千方百计搜集各种文献古籍,家中藏书甚富。曾与亲友出资合购明代集部原版及明版志书数十种,耗资二万五千金。如崇祯版《松江府志》、明沈恺《环溪集》等,均属世间孤本,此外还有张啸山日记、顾尚之手稿等,均有乡邦文献珍贵价值。1950年姚光之子姚昆群、姚昆田秉承其父意愿,将姚光家藏所有书籍捐献给人民政府,上海市文管会工作人员用数天时间才将张堰故居"复庐"中五万余册藏书整理登记在册,装了近300箱另加60余麻袋,租用七艘船只运到上海。当时陈毅市长对他们的行为曾大加赞赏,并撰有《金山姚石子先生周甲遐庆致语》一文以予表彰。
在南社始创时,姚光即为骨干,并与高天梅、高吹万、柳亚子等人同创"国学商兑会″,柳亚子辞南社主任后,姚光被推举为主任就职,期间曾于上海徐园举行雅集,自行出资刊印《南社丛刻》多集,故有"前有柳亚子,后有姚石子"之佳传美誉。后又与曹中孚、高君定等人发起创立张堰图书馆,组织《金山县鉴》社,撰写出版辑刊《金山文征》、《金山诗征》、《金山卫佚史》、《复庐文稿》、《姚氏遗书志》、《姚氏摭残集》等,还力助其妻王粲君重印明吕叔简所辑《闺范》四卷,使这部刻于明代万历年间濒临绝版的名著得以留传,收存至今。
姚光为人谦和,交友重情。毕生好诗,情之所注,偶有所感,必微吟低唱,以抒心志,著有《浮梅草》、《续浮梅草》等。
姚光虽为文化名流,却对国家政治也极富见识,他曾为《金山卫志》作跋,力主控海扼江,抵御倭寇。数年后日军果然从金山卫登陆,卒应其言。抗战期间,姚光蜇居上海孤岛,节衣缩食,闭门不出,最终完成重要编著《金山艺文志》。1945年5月,姚光因患腹膜炎卒于上海。
正是一一
石子抱负兴国运,创办南社力图强。
一生嗜书亲如命,愤发立志著文章。
心有鸿鹄凌云路,自在室内抒芬芳。
名篇名著壮山河,姚光辉照耀华堂。

(2022年6月17日7点59分于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世纪城2335弄12幢24号楼502室金山大道与蒙山路交叉口处近杭州湾城市沙滩与金山嘴渔村公交石梅线站点处)
作者简介





签发/陈百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