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新天地总第137期
作 者 简 介
王海,真名王金千,农村户籍。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诗文集30种,主编全国性文艺丛书6套50集。创办和主编《诗芽》、《民工诗报》、《写作学刊》、《奉贤诗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是上海市第二次、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民文化节诗歌联盟理事。
===王海的作品欣赏===
青溪八景(组诗)
一、东庐渔灯
青龙港潺潺的水声点燃周围的渔灯
入夜的梦在睡与醒之间驰骋
不见渔网在村头宅边的竹竿上晾晒
野外,一网一网捞起的都是月亮和星星
一座单拱石桥安然地在港上察颜观色
三十余米长,二十余级石阶彰显了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一种造型
桥两边的石栏杆保护着行人的上上下下
碧清的河水摄下古往今来的变迁和生存
登高极目,青村港镇商界云集、人鼎兴业
弯腰赏阅水上的灯耀帆影
呵!桥栏杆上凿刻着的两条青龙活了、游了、飞起来了
吉祥和福祉,注释着青村港镇之后的不凡和迈进
东市梢的茅庐和住宅的鳞次栉比
古广场、古水井、古建筑都有多多少少的求索和保存
张炳官老宅的那种明清风貌
作为一种文物已写进青村的志民众的心……
二、曲水中和
沿着青村港的曲水欣然踱步东进
许多赞美的词汇不由自主地争先诞生
风雨长廊以一种红色的鲜艳
向你向我诉说着青溪的古老、时代的琴音
北岸,临水而立的“吊脚楼”
诠释江南水乡的一种特征
半在河岸,半在水中,妙也
除青砖砌墙外,一切都是木的结构,木的制品
古镇东街上的满州弄故事
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南北走向,两百米长短
当年驻扎着镇压太平军的满州旗兵
河道纵横,老街水桥比比皆是
河驳岸却另有一番风景
早晨淘米、挽水、洗衣服……
“三面水桥”折叠出鲜活活的东天日升
那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中和桥
石梁上楷书“中和桥”三字依然清晰鲜明
青溪一游看“中和”
桥上留下你的步声,水里拍下你的倩影
三、望海闻钟
中街的一块石、一杯茶都会使人驻足停留
风景这边独好,可说是最深的感受
走走三祝桥,看看走马楼
都会得到一种物质的或者是精神上的享受
关帝庙里烧烧香,三撞古钟消消愁
庙场弄里探盐号,古戏台旁寻古旧
想逛老宅可去哪
镇妇直指马头墙和檐门头
更有好处去,望海码头望海楼
登高,望向大海滚滚浪,小河微微波
茶园里喝到明前茶
听书一场起身走,一步一回头…
四、印月双桥
这里的桥桥弄弄都是故事
有人讲有人听也有人把看到的一石一木化作了文字
汪家桥路两边垂柳成荫,景色如画
染坊业浓缩看生活,老布衣裤花色依稀
与老街相垂直的义昌、曹家两个里弄
都有不同的历程和不同的印记
义昌弄穿过老街为义昌水桥
曹家弄内的“曹家厅”名噪一时
周庄有双桥,青村也有双桥
永寿桥和南虹桥直角连接,相望相依
周庄靠陈逸飞的一幅双桥画而扬名四海
我要给青村写一首双桥诗,好让青村人世世代代传播记忆
南虹永寿情依依
终生相随白云里
天上有船咿呀响
穿越双桥入世纪
五、草圣贤坊
春风抚摸着青村港镇西市的一个牌坊
张弼的名字重新展示出他的辉煌
雨滴和雨声同时扣开了草圣的大门
让世人重温历史,重享人间的荣光
花瓣铺就的一生执着
从没有半点儿迟疑、半点儿彷徨
做官也好,从艺也好
治绩昭然,劳苦功高而名扬四方
明嘉靖皇帝念张氏父子之功绩
特下旨赠“海秀坊”一座,建在其家乡青村港
而张弼的书法,有“吴中草圣”之称
“但愿东海一点墨,胜过钱塘金万两”
看今日,张弼家乡的后人
将建张弼书画院、民国老宅新房
《张弼传》一书的问世
将张弼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开创
六、西市文星
怪哉!一座名石桥于开河时被埋入泥沙
妙哉!沉闷了28年石头重见天日开始滔滔说话
一朝,444年历史瞬间湮没
一朝,世上留痕,千年万代再也不会变化
这是继芳桥的一出悲剧,也幸运
2005年,迎着杨柳起舞,沿路盛开百花
整桥体移建到青村港西街原文星桥址
才有了今天的原模原样,不减当年的年华
三孔拱桥,市郊之首
33级石阶,登高望至天涯
旁有天主堂、文星阁、乔家院
文物景点,恭迎纷至沓来的步伐
七、南园雪霁
从明代张弼的诗句里走出了“南园”
徽建筑的小青瓦屋面排列有致特别好看
传统屋脊带有滚筒式的匍匐前进
雕梁画栋、扁作和圆作相碰成一流古典
长窗、短窗上的花纹别致
两栋建筑间的园林风韵翩翩而天然
仿古的戏台将登上青溪清音与渔村唱晚
让你迷醉于江南春光、水乡烟雨的扑朔梦幻
“光映南园霁色多”
须雪日,纷纷飘飞白满天
霁后的雪堆成景
阳光照射下的银装素裹,爆开一张张笑脸
八、北原繁华
这繁华,出处于三个源头
一座桥、一个码头、一条老街的日月春秋
且都靠着河边,清清澈澈
映照出世故常情、人间风流
在青村港镇的中街和西街的分界线上
作证的是一座小石桥,双拼单堍
这里,保存着青溪最古老的石头、流传着青溪最古老的传说
桥周围店堂林立,花香飘飘、鸟鸣啁啁
青村港老市河通江达海
青溪码头船来人往,白帆鼓满云朵
脚划船、乌蓬船、汽油船……充斥河面
码头繁荣了市面,市面招徕了四面八方的脚步
我和我的家乡
-(歌词三首。王海) -
奉贤,我的家乡
奉贤!我的家乡
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这里的土壤,肥肥沃沃
这里的河水,清清荡荡
当我生下来的时候
就扑进了家乡的怀抱
接受家乡的“包装”
咿咿呀呀地在地上爬来爬去
抓一把泥土也可当作饭粮
除了父母,家乡的父老乡亲,
都是我生活的守望
生下来了
有新鲜空气,有温暖阳光
快快乐乐地成长
温馨环境中茁壮
奉贤,我的家乡
我的摇篮,我的希望
奉贤!我的家乡
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这里的气候,温温和和
这里的花草,芬芬芳芳
当我大起来的时候
就听到了家乡的叫喊
紧贴家乡的胸膛
嘻嘻哈哈地在校园蹦东跳西
写一篇作文也要歌颂家乡
除了父母,家乡的上下领导
都是我成长的脊梁
大起来了
有天空蔚蓝,有东风浩荡
欢欢喜喜地迈步
火红年代中辉煌
奉贤,我的家乡
我的航船,我的向往
奉贤!奉贤
半是黄浦江南岸
半是杭州湾畔
言子到过的地方
敬贤奉人,代代相传
这是我的家乡啊
奉贤!奉贤!
源远流长,遍野璀灿
四季盛产着果蔬
优质大米远销至地北天南
进京乳腐,锦绣黄桃
乡村土布,小镇汤圆
物产丰富了对外的开放
特色打出了奉贤的名片
半是临港南片区
半是古华家园
总书记到过的地方
承上启下,年年巨变
这是我的家乡啊
奉贤!奉贤!
深入改革,全域烂漫
工业连接着五洲
东方美谷美丽了天下笑脸
上海之鱼,艺术殿堂
九棵树茂,农艺公园
文明开创了城区的憧憬
富强跨越了世纪的期盼
东方美谷之歌
在奉贤境内的这片空旷
黄浦江的浪涛打湿了一个个村庄
海鸥衔来了迷人的喜讯
东方美谷在这里启动打桩
建起来了,一幢一幢
美谷亮相,表达希望
化妆品名牌入户
天天散发的芬芳
醉了天,醉了地
醉了飘香过海的每个地方
东方美谷,奉贤的骄傲,奉贤的荣光
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
著就了划时代的辉煌
在奉贤境内的这片神往
杭州湾的潮夕涌进了所有人的心房
喜鹊传递着耀眼的捷报
东方美谷张开了金色翅膀
飞起来了,一亮一亮
美谷开屏,闪闪发光
保健品名牌加盟
缔造的人类健康
乐了你,乐了我
乐了山南海北的每张脸庞
东方美谷,奉贤的智慧,奉贤的开创
化妆品产业之都
走进了全世界的向往
—— 团队信息——
名誉主编: 黄叶飘飞
主编:玉兰如雪 明天朔 顾瑞龙
副主编: 洞庭野歌 宋祥维
荒漠甘泉 刘光军 孙余洪
编委:潘忠华 温馨月 灵均之旅
冷艳景 四季如秋 故乡人
湘中鹰飞 角度 绿色 小乙
纸墨情缘 胡利乔 云飞扬
(排名不分先后)
编辑 :玉兰如雪 明天朔 顾瑞龙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手机机型不同,您看到的有可能与原排版有出入)
您的鼓励是我们的动力!您的赞赏,无上感激!
玉兰如雪等您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