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诵读楚辞感赋】
文/风鸽(张晓峰)
一、离骚
一怀愁怨雨难晴,又读离骚感慨生。
自古贤臣根脉正,从来奸佞运偏亨。
尽忠投水明心志,抱石沉沙暗泣声。
历久椒兰香万载,重吟楚赋总含情。
二、天问
纵横四海气如龙,诘问长空几个同?
骤雨滂沱成苦泪,乱云翻卷作长虹。
时光寂寂谁知我,岁月悠悠识屈翁。
欲问玄机无应答,万流归海永朝东。
三、九歌
湘君竹泪惜娇娘,又近端阳诵九章。
河伯山魔藏影迹,东皇太一岂彷徨。
胸怀家国忠言浅,袖舞迷君恶梦长。
莫道春秋多憾事,韶华不再暗神伤。
四、橘颂
后皇嘉树白花开,异果珍馐阆苑来。
受命荆湘休涉渡,遵循楚域自悠哉。
红巾掩泪仰天啸,翠袖掀云动地哀。
可叹雄才多命舛,重吟不禁泪盈腮。
【五律·端午那些人儿】
一、屈原
端阳恸屈原,云梦怒潮翻。
构陷乘轩鹤,沉身伴槛猿。
人间三事贵,华夏一夫冤。
又唱离骚曲,悲伤不肯言。
二、伍员
翻阅春秋史,仓皇溪水边。
纷纭吴越册,渲染子胥篇。
烈裂东门眼,仇雠伍相鞭。
端阳当祭祀,渔父美名传。
三、曹娥
闻父沉江底,呼天叹奈何。
顺流追去浪,投水宁洪波。
煮粽敬仙女,操舟忆玉娥。
五红驱五毒,插艾避邪魔。
四、白淑贞
堤赠芙蓉伞,情牵俏素贞。
娉婷风摆柳,妩媚蕊逢春。
玉动兰根指,莺啼乳燕嗔。
石黄勾米酒,女现白蛇身。
五、孟尝君
端阳是诞辰,公子似怀仁。
鸡叫成朋友,犬嚎当上宾。
儿时颇颖悟,老大亦因循。
薛邑迁宗庙,春秋出二臣。
【竹枝词·端午那些事儿】
一、赛龙舟
端阳将至粽香浓,竞渡龙舟祭屈翁。
挥桨争先追浪远,震天锣鼓响江中。
二、包粽子
家家包粽敬忠良, 彩线青衣裹糯粮。
文火锅烹方入味, 浅尝漫品齿留香。
三、佩香囊
千根丝线酝兰香,玉手轻缝五彩囊。
祛毒驱邪腰上挂,药馨飘忽又端阳。
四、挂菖蒲
端阳将近挂菖蒲,艾白蒿青五月初。
闻说清芬能解毒,一门恬雅好看书。
五、烧五红
龙舟争渡觅仙踪,祭奠忠良备五红。
烧肉煎虾烹苋菜,蛋黄鳅鳝味香浓。
六、点雄黄
炎炎端午暑如蒸,五毒邪魔渐次生。
勾兑雄黄虫遁远,点眉祛恶镇蛇精。
【苍梧谣·含饴弄孙】
一
孙,血脉相承凭此根。
传薪火,幸福喜临门。
二
孙,爷弄含饴自有温。
甜如蜜,哭笑尽牵魂。
三
孙,三代传承老为尊。
眉舒展,怀抱乐无垠。
四
孙,浪漫天真性厚敦。
麒麟降,且待定乾坤。
五
孙,隔代亲情有定论。
含饴乐,喜作老牛蹲。
六
孙,老少言欢笑靥存。
看顽梗,追逐路留痕。
【赤枣子一组·儿时童趣】
能倒海,可翻天,又逢佳节忆童年。
浪漫少年曾玩梗,蹉跎岁月化云烟。
能倒海,可翻天,忆曾顽梗捕金蝉。
一只竹杆编作网,抓来新蛹用油煎。
能倒海,可翻天,幼时淘气擅攀沿。
树上鸟窝岩上雀,山珍野味惯饥餐。
能倒海,可翻天,儿时贪玩母心悬。
上树下滩猴子样,逞凶斗恨为寻欢。
能倒海,可翻天,节庆时节忆从前。
斩木为兵曾对垒,高台端坐学神仙。
能倒海,可翻天,可怜皇历又翻篇。
流水落花成过往,青葱岁月付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