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法语
世乱极致,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于此讲求,治何可得呼。母教,第一是胎教,乃教于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荤腥,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及至初开始知识,即为彼说人之道理,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及三是因果之罪福,六道轮回之转变,俾彼心中常常有所恐怖,有所以翼慕。再令念佛,念观世音,以其增福增寿,免灾免难。不许说谎话,说是非,打人骂人。不许遭贱字纸,遭贱五谷,遭贱一切东西。不许乱吃食物。不许与同里群儿嘻戏。稍长,及令熟读太上感应篇,文昌阴读文,关帝觉世经,俾之有所师法,有所禁戒。一一为其略说大意,以为后来读书之前导。幼时如是,愈读书愈闲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否则任性娇惯,养成败类。纵有天资,亦不之读书为学圣贤,则读的书愈多愈坏。古今大奸大恶之人,皆是有好天资大作用之人。只因伊父母先生,均不知教学圣贤,躬行实践。只令学文字,为应世谋利禄之据。其知识之劣下,已到极底。以驯演出只顾我活,不怕人死,举世争夺,民不聊生,终究大众同归于尽之恶剧。此种祸乱,皆彼父母、先生,不知教子弟之道所致。自己纵无大恶,而坏乱世道人心之罪,当与彼子女受恶报于永劫矣。吾故曰,教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而教女尤要。以人之幼时,专赖母教。父不能常在家内,母则常不离子。母若贤慧,则其所行所言,皆足为法。见闻已熟,心中已有成规。再加以常常讯诲,则习以成性。如融金铸器,模型若好,器决不会不好,以故教女比教子尤为紧要也。以贤母由贤女而来,若无贤女,何由而有贤母。无贤母,又何由得贤子女哉。此种极平常之道里,人人皆能为之。所痛惜者,绝少提倡之人,致为母者,唯之溺爱。为父者,亦无善教。及至入塾读书,为师者,亦由幼时未闻此义,故亦绝不知读书为学圣贤,不教生徒躬行实践圣贤所说之道,但只学期文字,以谋为利禄计,而不知学圣贤有莫大之利益。自己与子孙,生生世世受用不尽。谋利禄,谋之善,不过现生得小富贵而已。谋之不善,现生身败名裂,子夭孙绝者,比比皆是。人与天地,共称三才者。以有以先觉,觉后觉,既往圣开来学之功能,故得此尊称。若不以学圣贤为事,则是行肉走尸,为之饮食男女之乐,则与禽兽何异。人之一字,尚是冒名,矿雨天地共称三才乎。燃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做佛。而不能为尧舜,不能做佛者,以只有性德,无有克己复礼,闲邪存诚,及修戒定慧,断贪嗔痴而修德耳。此之修德,最初由贤父母师长而启发之。继则自己孜孜 ,努力修持,虽未能即到尧舜与佛之地位,其去下愚之人,日在人欲中埋没者,已天渊悬殊矣。书云:“唯能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经云“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幸其为尧舜作佛之机在我。有血性汉子,岂肯以此性德,任人欲所锢蔽,永为沉沦苦海之下愚昧众生乎。愿世之为父母、为师长、为儿女生徒者,各各勉之。则吾国幸甚,全球幸甚。
世俗皆称妇人曰太太,须知二字之意义甚尊大。查太太二字之渊源,远起周代。以太姜、太任、太姒,皆是女中圣人,皆能相夫教子,太姜生太伯,仲雍,季历,三圣人。太任生文王。太姒生武王,周公。此祖孙三代圣人,生祖孙三代数圣人,为千古最盛之治。后世称女人为太太者,盖以其人比三太焉。由此观之,太太为至尊无上之称呼。女子须有三太之德,方不负此尊称。甚愿现在女英贤,实行相夫教子之事。俾所生子女,皆成贤善,庶不负此优美之称号焉。
看淫书最易使人情迷意乱,丧失心志,妨碍正业,耗损精神;迷恋于声色,受其害而不知其非。至于,揭发人阴私、讥嘲人的美丑、谈论男女淫秽的事,不但有伤自己的德性,并且更亵渎天地的神明。这些罪过,可导人于身败名裂,阴受天谴。所以人人若能以身作则,自己绝不看不谈。如逢人观看淫书,谈人淫秽之事,则列举古人中,那些洁身自爱,及淫乱之徒,所受的善恶果报。谆谆的开导劝诫。或再大庭广众中止人谈论,怒斥其非。或在密室之中,苦口婆心的规劝。以大无畏的精神,不怕人的讥笑揶揄,务必要耐心婉转的劝导。久而久之必能令人醒悟受教,而获益于将来。现今道心惟微,人心惟微,道德观念一落千丈,淫辞小说,在大街小巷,各书店书摊处处可见。凡是淫秽难堪,不好说出口的男女亵语,竟毫无忌惮的公然写成书,以供人阅读。虽然有些文章华丽,稍微含蓄的言情小说,亦毫非写些男女贪欢,败名丧节的事。而结局竟把偷香劫玉的好淫之徒,写成富贵团圆,美其名为有情人终诚眷属,致使那些无知的少女,情窦大开,迷乱的误以为男女爱情,乃事才子佳人极风雅的事。遂情欲狂盛,梦想著和情人相会。及至受骗,丧贞失节,玷辱家风,致夫因怒而杀其妻,父气而毒其女,或自己怨恨而死,至此地步已是末及了。况百年教育树于基,这些淫辞小说,能使天真未凿的儿童,萌生邪私而遗祸未来;败坏家庭伦理,影响社会安宁,摇动国家未来的国运,其祸害实在很大。至于春宫淫画,政府机关如能严厉禁止,重罚作者及出版商,并把以出版的所有淫书籍春宫图,尽行搜出烧毁,必定能大快人心,改善社会风气,使人人皆能敦品励节,为国为民创造出灿烂的前途。天地间节气的变化,和人身气血的流动,有著息息相关的关系。假如不能配合气节而走泄了精气,那身体上胆俯气血的流行,就会受到损伤。夫妻间的相处,虽然使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至常常受疾病的侵袭,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之祸。所以,为了免始身心受损和受阴谴,应当一些禁忌,以免误犯。
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三、二四、二八、二九、三十诸日为神明降鉴,查人善恶之期,宜斋戒不可行房,以免冒渎而受阴谴。
郁怒、大怒后伤肝,不可行房,犯者必病。
欲远行,不可行房,行房后走百里者病。走百里路后行房者必死。
醉饱后行房,五胆反覆损精伤气。
空腹行房,大伤元神。
病后行房,病症腹发并加剧。
胎前行房伤胎,故凡有孕后,即宜分床绝欲,一则守胎训,一则无堕胎之患。及小儿毒胎乖、凶险喑痘,由空惊间,牙疳等病。二则所生之儿,男必端严方正,女必贞静幽闲,自然长大后不犯淫佚。
产后百日内不可行房,若强行房妇必病。产后十于日即行房妇必死。天奎(月经)来时行房,成血麻症,男女俱病。
竹席上不可行房,因竹性寒冷,犯者易感寒气。
交合才毕,婴儿在旁啼哭勿即与乳,恐气血受损。
行房后勿即挥扇,即饮冷茶水,若过受凉,或至即死。
一日勿两度,勿服春方邪药,勿蓄缩不泄。
凡生病,生疮出痘后,非十分复元,万不可行房,若犯者多半必死。
凡目疾未愈,或始愈,若行房目必成瞎。
凡虚痨症,虽养好强健,由需断欲一年,若以为复原而行房,多半必死。
凡损伤筋骨,好后犹须戒一百七十日。若未过百日而行房必死。纵过百日亦必致成残废。
凡操劳、过热、过忧愁、过惊恐后,皆不可行房。犯者轻者成痼疾,重则即死亡。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其气甚微,如草木萌生,易于伤伐。倘犯色戒,则来年精神必疲惫,所以冬夏二致之前后半月,切忌行房。
凡朔望先夜及日月灯烛光照之处,更深日、甲子日、本命生辰日,不宜行房。百次,有损气血,切忌行房。
大雪大风、大冷大热、日蚀月蚀、神前柩后,持斋祭祀之日,不可行房。
日月灯烛光照之处,庚申日、甲子日、本命生辰日,不宜行房。
行房后,暑天不可贪凉,冷天不可冒风雨,如犯者必有阴厥之证,男缩阳,女缩乳,四肢冰冷,肚疼而死。黄山谷,宋朝人,因为受当时风气的影响,喜欢填写有关男女情爱的哀艳词章。有依次同画马名家李伯时,去参访当代得道高僧圆通秀禅师。秀禅师为了不忍心见他迷于做哀艳词章,致遭堕落的危险。所以他警戒完李伯时,嘱他不要在画马,因为画马时,心念形随心转,恐难免会堕落成马身。然后又苛责他说:“大丈夫怀有盖世的文才,难道竟用以写作而无益于世,而又动人邪思的哀艳词句吗?”黄山谷听了秀禅师对他的苛责,很不以为然反自以为是的笑著说:“据禅师著么说,难道我也会向李伯时一样变成马吗?”秀禅师听他如此的反驳,乃特别以威严而庄重的态度,很诚恳的开示他说:“李伯时如果为了画马,念想在马,模拟既久,难免堕落成马而不自知,但也只是他自己的事。而你做那扰乱人情思的哀艳词章,不知会令多少人读后,动起邪念而贪好淫色。这种会人于淫乱的作为,岂止是变马而已,恐怕地狱正等著你投进去”。黄山谷被那义正言词,因果报应道理的当头棒喝,深知秀禅师乃一有道高僧,绝不会虚言骗人。顿时猛悟其间的利害关系,愈想愈可怕,遂极为恐慌的向秀禅师礼谢悔过,发誓永不在写作那哀艳词章了。
编者按:六道轮回之说,是人因肉眼未能亲见,遂拨认为无,而随心所欲,不惧因果;致后来害人害己,追悔莫及,学士文人览至此起可不慎。 谢履端,清朝云南人。为人端正好学,从小即有孝友的善名。少年读书时,凡看到有人诲人淫佚的书籍,恐怕它流传人间,使人读了迷失心志,而做出损人败德的事。所以常不吝惜金钱,用高价全部把它买回来烧毁。因此被他焚毁的淫书非常之多。有一夜,他梦见金甲神对他祝贺说:“你能不息重价购买淫书烧毁,因而挽救很多人免于见了起邪私,所以阴功极为浩大。上帝鉴于你有怕淫书流毒人间,而误人子弟的善良本性,特赐你功名显要,冠盖天下”。他梦醒后,知道天心福善,遂更加勤勉好学,努力进德修业。果然在康熙柄子年,一试即中解元。葵未年复以进士及第。后来明显当代,子孙数代皆获显贵。
编这按:淫书害人甚于利剑,利剑伤人只一时,而淫书害人流毒千万世。焚淫书毁淫辞,人人有责。
拒淫又示其淫过,得获身显子孙荣
谢迁,明朝余姚县人,少年时,受聘 一大户为家教。其家有女,见谢迁年少英俊,私心爱慕。有一天竟乘其父母外出,偷偷去见谢迁,并对其百般的挑逗。谢千初以礼相见,后见其如此不知廉耻,很是惊慌,于是极不客气的斥暍她:“你乃一为出嫁的女子,竟敢与人私会,如果我也像你一样不顾礼义,淫乱你,败坏你的贞操;那么你必定终身蒙垢,永远也洗不清这种玷污,如以后被人发觉,因而连累了你父母和夫家一族一同含羞,为人人所耻笑。试问你今日为了贪求片刻的欢乐,致令你一佳人同你一起蒙羞于未来,你心理能安吗?”说后即很不高兴的赶她离去。该女听了谢迁这严厉的训斥,如梦初醒,满面含羞语并感谢她的见色不乱,挽救了她免于做出遗憾终生,难以见人的事。于是不自觉的流下感动而羞愧的眼泪,拜谢她的训诲,惶恐的离去了。
谢迁有这样光明磊落的人格,加上她的勤学不懈,终于在明宪宗成化年,中了已未科的状元。后来入阁拜相为明朝有名的贤相,其子也做到侍郎的官。这就是她不淫人处女,所得的最好善报!
编者按:古之男女授受不亲,而今则可并肩相处,故稍一不慎,即能铸成大错。报上时常有始乱终弃,女方吃亏悔恨末及之事的报导,这便是不能发乎情只乎礼的重大过失,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当知有所戒惧。 张安国,明朝人。为人及聪明而有才干,但却没有品德。曾经诱淫邻家女,致使该女未父母察觉,因其败坏名节,被逼自尽而死。后来参加乡试,因其文章极佳,为主试官所赏识,想录取他为第一名,但心理刚有这意思,忽然听见空中有怒斥的声音:“岂有淫人害人,品行恶劣的人,能做榜首?”声音过后,主识官忽然昏倒,待苏醒后,张安国的文卷,已经被撕的粉碎了。放榜后,主试官特招见张安国,告诉他未被录取的原因,他听后知道是以前自己淫乱邻女,制其冤死的报应。内心急赶后悔惭愧,并自怨自哀,以致忿懑成疾,愧悔而死。这就是淫人处女,败德坏行,致使垂手可得的功名被夺,继之而身亡,实为好色者戒!
编者按:知书达礼,是读书人的本分,如明知其非而更行其非。纵能逃过法律,也难逃过冥律,因果报应如影随形,淫人恶报更是及身而受。为了前途设想,青年学子,当自警惕!
淫人之妻,人淫其妻
清朝时代,河北东城有一位姓李的人,因贩卖枣子,往来于邻近的城镇,经常住在一家旅社,日子一久,竟勾搭上了老板娘,并且诱拐他私奔。当他领著诱拐的女人回到家中时,他的妻子也被人诱拐私奔走了。他虽然觉得很意外,并感到有点气愤,但却不能醒悟那是诱人妻子的报应,反庆慰自己幸也有女人同他私奔回来,不然,可就变成鳏夫了。经过不久他那诱回的女人,又见异思迁,和一个年轻人勾搭私奔逃掉。结果他竟因此孤鳏无子而终。因为这件事,有些好事的人,计算他妻子和人私奔的日子,正是他诱人妻子私奔的时候。他诱人妻子,人诱他妻子,这种报应竟是如此凑巧!佛说:“因果报应,如影随形。”李某人的犯淫人妻,人也淫诱其妻,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高孝标和高孝积,宋朝江西省南昌县人,是一对栾生兄弟,他们无论是容貌、举止、言笑、颖悟程度及学习能力,无一不相似。所以当他们刚满二十岁,一起考入国立学堂,并在同一年同时结婚。婚后其父母恐怕二位媳妇不能分辨,嘱咐他们各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以资识别。过了一年兄弟俩又同时各生一子。而且经考试后,也一起获得国家的津贴,当了学堂的研究生。他们可以说就运连命,也一样不分高下。到了三十一岁,在他们去应乡试的途中,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来他们为了参加考试,曾经寄宿在一家旅社,邻居住有一个极娇艳美丽的少妇,他是年轻及死了丈夫的有钱富孀。有一晚竟然偷偷的去见高孝标,并以她的美色,百般的挑逗诱惑她,但是高孝标谨守里叫不为所动,并很不客气的喝斥她,断然拒绝她的欲念。第二天更警戒他的兄弟孝积说:“旅社有一美丽年轻的富孀,昨晚曾经挑逗诱惑于我,已被我言家斥责,坚决的拒绝掉。假如她去挑逗你的话,希望你要特别的谨慎,悟要被她的美色所迷惑,做出损德败行的事才好。”高孝积的心术却不能如其兄,表面上谨遵其兄的劝戒,暗地里竟然纳受那孀富的挑逗,双双堕入淫欲的深渊。事后,那孀妇并不知和她有私的是高孝积,仍以为是高孝标。因为他们兄弟在心术上,有了这样的差别,所以考试完经放榜,兄得中,而弟却榜上无名。一向命运和其兄相同的高孝积,却不知醒悟何以此次考试,兄弟间竟然发生差异,而加以反省悔改。竟又冒著其兄高孝标的名,欺骗那孀妇说:“我已考中,等到明年春试再考中后,一定禀明父母来娶你回去。”那孀妇被她花言巧语所骗,信以为真,于是顷尽她的所有交给孝积,已被将来迎娶她的费用。
在参加春试后,高孝标又获进士及第,那孀妇以为试冒名的高孝积,很是高兴,并日夜盼望她能实践诺言来迎娶她。可是自一别后,即断绝消息。因此思郁成病,当她气郁交加,病情严重时,托人带信给他,痛责他的薄情,并盼望他能实践诺言,然后竟一病不起忿恨而死了。那封信被高孝标所接,看到他才明白何以其弟不能同享功名,原来曾犯此损德败行的邪淫所致。遂即指责并训斥其弟,嘱其想法补过。高孝积被其兄深责后,虽然颇有悔意,可是大错已经铸成,永远无法挽救了。自那孀妇因被骗气愤而死后,过了一年,高孝积的独生子,因去戏水捉鱼,不慎被水淹死。而高孝标的儿子却能涉险而无恙。高孝积又因哀伤其子的夭死,哭的眼睛成瞎,从此竟潦倒一生而且绝后。反观高孝标去独享功名,富贵寿考,子孙满堂儿贤孝,且皆贵显。当时有一位自号望机子的隐士,批判他们兄弟说:同时出生,童年考入学堂,同时结婚生子,同样获得国家的津贴当研究生,就因贪色淫污了一孀妇,自此以后荣枯盛衰,就有如天渊之别。上天惩罚好淫之徒的报应,竟是如此迅速!
编者按:命运的好坏,皆是自做自受,上苍只不过随人善恶,为判奖逞而已。心术之正邪正是命运好坏的分野 周伯顺,清朝山东人。同治甲子年间,当他到省城去应考,经发榜知道以获中该科的举人后,甚为得意,即招来许多娼妓,大开宴席,欢请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宴后又留宿娼妓,纵情恣欲的淫乐。就在他得意忘形,纵情欢乐的那一夜,家中的老父,作了一个梦;有神明在梦中告诉他说:“你儿子,中了甲子科的举人后,本来在戊辰年即可再获进士及第。可是因他再省城中举后,竟招娼妓淫乐,犯了邪淫。虽然被淫污的对象,是人人皆可花钱买来的娼妓,但由于不知洁身自重,品行不正,对阴德有即大的亏损,因有此过失,所以功名已被文昌帝君削去。幸你祖父生前所作的阴功积德很厚,你儿子受到祖先的余荫,如果能从此悔过向善,他那被夺的功名,仍有重新获得的希望,愿你劝戒他好自为之。”不久周伯顺满心喜悦的从省城回来,到了家。即被他父亲则问再省城的所作所为。他以为老父可以欺瞒,乃矢口否认招妓淫乐的事。他父亲见周伯顺有过而不知悔改,很是愤怒伤心,遂把梦中神明所告之事,一一讲给他听。周伯顺听后,不禁汗流浃背,大惊失色,至此才俯首认错。于是诚惶诚恐的焚香祷神,祈求神明允他悔过,并立誓永不再犯。因为他有祖先的余得所荫,故能蒙神托梦警诫,也幸他能及时悔过,努力向善。而上天不罪悔过之人,后来果然在同治戊辰年获进士及第。
编者按:祖先遗德,泽被子孙。人人若能每做一件事,常念祖先之德,思后代之祸,则必能行善而灭恶。斐章,河东人。幼年的时候,甚得当时一位得道和尚;昙照大师的器重。称赞他相貌非凡,将来必能贵显。斐章成年之后,娶妻李氏,但娶过门之后,即嫌她容貌丑陋,竟把她冷落于别墅中。而另外娶一姿容艳丽的女子为妾,和她住在一起。自此以后,有时经过别墅也不进去见她。李氏见丈夫如此的好色薄情,唯有暗自伤心,怨叹自己何以生的如此丑陋,以至不能获得丈夫的欢心。虽然斐章家庭富有,但因她被冷落,日常生活也没得到照顾,只能和穷人一样的生活。因此日夜以泪洗面,竟郁怒交加怀恨而死。二十年后斐章又遇见昙照大师,当昙照大师与他相逢,于观他的面像后,很是惊讶,注视很久才对他说:“二十年前我见你相貌,气宇非凡,所以断你必获显贵。为什么二十年后,你的相貌竟然完全改变,你是不是做了有损德行的事?”斐章说:“在我记忆中,我自问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想了很久,才猛醒的说:如果有什么差错的话,可能是我虐待原配妻,至其郁恨而死的缘故吧。”昙照大师细问他的详情后,即很叹息的说:“你好色不好德,竟无故嫌弃原配妻的丑陋,致使她怨恨而死。由于这件事,你不但把大好前程断送,紧接著恐怕有大祸降临。”果然不多久,斐章竟无病而在叫号求饶声中,被李氏勾魂去了。
编者按:俗云:“弃前妻,绝后代”,其事例古今不可说不多。但是偏仍有人不惧其果,而迷恋女色,真令人慨叹!
刘尧举,明朝人,为人有才华,但不信因果报应道理。有依次为了参加考试,特雇船上京赴考。船主有一女,颇有姿色。刘尧举一见及生染指之心,所以利用乘其船的方便,时常借故调戏挑逗她,只是其父在船,苦无机会亲近。到了京城,刘尧举上岸去参加考试。当第二场考完,回到船中还早,适船主往市场做买卖,遂毫无顾忌,大胆的和船女做出纳不可告人的苟且行为。就在他肆意淫污船女的那一晚,家里她的父母同时得了一个梦;有一神明告诉他说:“你的儿子此次的考试,本来可以获中头名,但因不信因果报应之理,在赴考期中,竟不遵守礼义,淫犯了船女,所以上天已经夺去了他的功名了。” 他的父母既然有此梦,知道冥冥中善恶终必有报,内心很替刘尧举不安。果然发榜后,主试官本有意取他为第一名,后来又以不合规式儿被弃置,竟没有录取。当刘尧举落第回来,入门极被父母训斥,更获悉此次考试之不能及第,是因他好色淫污船女之故,虽然深感后悔,但追悔已是莫及。后来他竟因此落魄潦倒终身。
编者按:能为士人,必是祖上有德,然若心术不正、放侈为邪,命中原可富贵亦将变穷。现代青年学生得父母之福荫,如再不知进取、稍涉邪径,则不但累及父母,本身命中之富贵,亦将被天夺。 刘理顺,明朝人,为一有名的理学家,曾受聘于一富贵之家为家教,因善教其子女,故很得主人之器重。主人为表达敬重之诚,特从众侍婢中,挑选一聪敏儿又善解人意的秀丽少婢。日夜专心服侍他的起居饮食,并命她伴其同床共眠,以备使唤。主人如此的做法,原是有意把那侍女赠予,另她终身服侍他。但经过三年,当刘理顺准备辞去家教儿上京考试,于临行前,却请主人另谋佳婿婚配那侍女。主人见他竟如此的要求,即很诚恳的说:“那美婢已服侍先生三年,感情必很深厚,就请他带回去为侍妾,何必再让他另责配偶?”刘理顺对主人得美意很感激,但却不能接受,于是又说:“难道主人真的以为我也是好色之徒?那婢女我不否认是聪慧美丽,而且服侍了我三年,并共睡一床,瓜田李下却难免引起人的误会,可是我对他只有感激的心,却从没侵犯侮辱过她。我是读圣贤书的人,怎么可以违背礼教,未取正室而先有侍妾,这事万万不可。”主人听后疑信参半,认为天下哪有美色当前同睡三年,而能不乱的?遂召来仆妇检验婢女的身体,经检验确实证明仍是处子。主人至此才大加赞服,不敢再勉其所难。并且赠诗以示敬佩,其大意是说:“那艳丽娇美的容姿,一见即能使人爱怜。然而三年服侍先生,并且同床共眠。美色当前竟能示而不见,处而无觉。先生之行,胜似古时柳下惠的作怀不乱!”刘理顺也回报主人一首诗,大意是说:“谁说妖娆美女能令人心迷意乱,顿生爱怜?无论她是如何的柔情蜜意,如于礼教有悖,总不能动摇一个玉洁冰清有操守的人。只要心理坦荡,美人同床又和独自睡眠有何异样?席上有妓心无妓,宋理学大师程明道所说的话,至今还令人乐道!”刘理顺的人格,就是如此的坦荡,有如冰清玉洁。而希贤希圣的心志,又是那么坚定。所以后来德学大进;以状元及第,贵显一时,成为当代受人敬重的理学大师。
编者按:道德教育是树人的基础,能否改善国人的风俗气质,端赖此教育的成功与否,古人所表现的一股冰清凛然之气,真令人钦敬!朱维程,清朝安徽省凤阳人。他的家中园林有一池荷花,但自种下后从未开花。在康熙已酉年间,他正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就在他将去赴考的三天前,忽然池中的荷花,开了一朵并蒂莲花。人人见了都说,那是此次的科举考试,和秋时的举人考试,皆能获中的瑞征。朱维城看到这个好预兆,高兴得有点得意自满。当夜特设一酒席在池边,一面饮酒,一面观赏那难得一见的并蒂花。夜已深,但犹未能满足他的兴趣,竟藉著酒意,调戏陪侍他饮酒的一个美艳婢女,并且淫污了她。当他自以为心满意足,快乐无比时,只一夜间那池中的并蒂莲花,竟突然又萎谢了。第二天的晚上,他梦见去拜谒文昌帝君,看见他的名字以备登录榜上,但又突然被勾掉。他警觉出可能是他淫污了婢女的缘故;深悔自己的不当行为,遂即痛哭流涕,哀声悲泣的向文昌帝君拜祷,祈求能宽容一时的糊涂,不要勾去他的名位。但因他的罪机已显,天道不容,虽然他一再的哀求,总不能挽回天心,被文昌帝君再三的斥退了。及梦醒,自知梦兆极为不祥,可能此次前去考试,难以如愿。于是闷闷不乐,带著沉重的心情,勉强去应考。那次的考试,他所住的那一府,本来有三个举荐的名额,只要审查合格,即可获得保荐。而此次他们府第内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也仅有三人,照里被保举应该很有希望才对,但其余二人皆被保举,偏只有他一人被审核不合格,不能获保荐。而经由考试,本来很熟悉的问题,也不易作答。结果终屏弃于科举之外,连个应考举人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心高气傲,只知勤于文学,而不知勉于进德,终至玷污婢女,毁了自己的前程。
编者按:得意忘形,必有后殃。观此可不信然。一失足成千古恨,对于心高气傲,只重文而不重德的知识分子,真是当头棒喝!
张士进,清朝杭州人。他外表俊美灵秀,而且又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所以年轻时就中了举人。他此时前程,正是极为光明远大的时候。但当他和哥哥士宏,为了参加国家的抡才大典进士考试。一同上京暂借住在一间民房读书,以便就近应考时,却由于他的心术不正,作出损行败德之事,因此毁掉他的前程,和宝贵的生命。原来他们所借住的民房对面,有一尼姑庵,张士进曾去游览,因而认识了一个极秀丽的年轻尼姑。言谈之下,更知她父母为了她的出家,曾给予一笔极丰裕的资财,以工她终身理佛之用。他为了贪爱她的美色,又觊觎他的钱财。于是凭著他的才学俊貌,以甜言蜜语,百般的引诱挑逗他。那年轻的尼姑也因道心不坚,抵挡不了他的迷惑,终被他所淫污。张士进又为了取信于她,更花言巧语的和她立下盟誓,骗她将在考完试后,迎取她回去。那尼姑既然已失身于他,所以也盼望终身依靠他。听了他的盟誓,遂毫不考虑的拿出一笔很可观的钱,赠送给他作为将来迎娶的费用。可是张士进自从淫污了她,又骗得她一笔丰裕的资财后,心足意满,认为目的已达,又不信真有鬼神,所以当他考试完,发榜后没有获中,竟背盟不闻不问,迳自离京和家仆回去了。那尼姑听说他已不顾自己离去,才恍悟被骗。深悔自己道念的不坚,致失身又失财。心里愈想愈气,既悲伤又懊悔,所以一时想不开,竟然上吊死了。因一股怨气难消,死后即便成厉鬼追踪他。那尼姑死后,张士进于回家半途中,忽然精神恍惚仆倒在地上,发狂似的大呼大叫,并且口做尼姑的音调,痛骂他的薄情背盟毁誓,仆人见主人突然被厉鬼所祟,即代主人许愿,请僧超度,并藉以解怨释结。但那变做厉鬼的尼姑,藉著张士进的口愤怒的说:“这冤结是无法解开的,因我本是奉佛学道之人,他却花言巧语的夺去我的清白,又骗去我的钱财,始乱终弃,致使我怨恨而死,此恨难消,故特追来索命。不是任何超度功德可以作罢的。”张士进就这样被厉鬼缠身,回到家后,经过三天三夜的痛苦号叫,一命就如此被厉鬼夺去了。
编者按:这就是自以为乃知识分子,不信有鬼神,更拨无因果报应道理,竟胡作乱为,于清静佛门毁人清规,诱淫尼姑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