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132
132闫书强尸骨未寒
孙师长因病谢世
军工矿生产由九连接替。八连停产整动……一个星期,向闫书强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闫书强同志的追悼会……总之,围绕闫书强牺牲这件重大事件,军师团相关保卫部门,政治机关,具体负责首长,全员参加悼念活动。柳军军不但参加活动。起草悼词,书写相关文书等等报批书槁,都出之军军之手。
营长黄福田,教导员熊照辉,看到柳军军带病参加八连的一系列活动,比较辛苦和劳累,他们找了个理由,在营部抄写419团团史为由,将柳军军调到营部,将营部零零总总记载下来的团史篇段,交由柳军军抄写和整理。这样一来,柳军军第二次离开了八连。由于他接触的材料与419团团史有关,他对这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部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40师的军政主官孙穆林师长,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了……这块乌云,压在全师战士的心头……这是140师历史上最重大的损失之一。
这么重大的事件,《解放军报》,兰州军区的《人民军队》报,同一天,同一版面,只发了不足300字的简讯。军军在营部的报纸上看到这则短讯,在师医院看望师长的画面再次出现。通过查抄团史,他清楚地知道,孙师长是四野十纵的老一辈革命家,王秉勤团长是他的警卫员,他俩都是从东北打到海南岛的生死战友。这样一位出生入死的战斗英雄,没有倒有战场上,却倒了病床上……实在令人遗憾和难过……柳军军泪流满面的回忆着……
二
据说,孙师长临终前,亲自签暑了一道命令——通知全师司号员集训。政治部立即执行命令,八个小时(一个工作日)之内,全师近百个连营团三级部队的百名号手,齐集在师部,集中为师长送行,这规模,这阵式,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也许是不多见的……据事后有关人士透露,参加孙师长追悼会的规模,实属空前,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47军军长黎原,139师师长郭佰雄419团团长王秉勤等生前战友参加了追悼会。黎原军长致了悼词,师政后三大机关的干部战士1000余人参加了追悼仪式……
三
团长和孙师长,可以说是铁哥们。部队的成份,都与两位老首长相关,47军师团营这一基层指挥员,多半都是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差不多都是49年以前入伍的老战士。营以下干部,所谓的少壮派,多半都是两湖两广提拔起来的年轻干部。还有一部份,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和从其他部队调过来的“插队派”干部。江政委就属于这一类。他下419团之前,属于国防科委统管,他担任林帅办公室的生活秘书,其权力应在军长之上……生不逢时,林帅叛逃事件之后,他的身价下降百倍,这不,从顶峰跌入低谷,降职担任了419团的政委,妻子还比他官高两级。他是弧身一人来陝西部队任职的。两个多月后,王秉勤团长因故由上司批准,办理了转业手续,回山东某地区主政地方工作去了。
新调来的团长也属于插队派,叫宋时钟。没过多久,“顺时针”的外号,就在军营中传开了。老团长一走,“石运司”立马官升一级,九连指导员石荣师升任三营副营长。八连指导员李正凯因闫书强事件而转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