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魏湾镇围绕“文旅兴市”目标,擦亮两河文化、贡砖文化、红色文化“3张名片”,形成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因地制宜、串珠成链,打造精品文旅路线,推动大运河、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创新,为建设“两河”交汇明珠城市贡献力量。
做好“两河文章”,盘活文化资源
宋朝时期,黄河故道于大名决口,向东分出二股河,流经魏湾镇,为后世子孙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故道在魏湾镇穿境而过,设立魏湾钞关、三大厫、八大粮行、数十家商铺及众多庙宇,积淀形成了沉厚的运河文化。近年来,魏湾镇深入挖掘辖区黄河流域和运河文化资源,深入挖掘黄河故道和大运河故道历史文化,收集“两河”故事,完成魏家湾关、清阳驿站2处布展,打造“河关烟雨”、“碑林暮雪”2处特色景点。发展文化体验、研学示范等业态,与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就业实习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县市50所中小学学生实践学习。
探索“贡砖文创”,传承非遗文化
魏湾贡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明初,“北京的城,临清的砖”的古语流传至今。作为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魏湾贡砖对于留住“乡愁”,传承创新非遗技艺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魏湾镇培养了赵庆安、李维见等3位非遗传承人,打造了“皇窑点黛”、“漯亭砌玉”2处贡砖文化景点,建设了临清贡砖文化产业园,并成功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北京冬奥会期间,贡砖艺人用砖雕技艺为北京冬奥会献礼,引发了一波冬奥贡砖热潮,为非遗传承增添了时代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实现创新融合
李圈村是魏湾镇“两河之约”滋养出来的省级美丽村居。该村红色遗迹众多,鲁西第一个党组织、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创始人李恩荣等老一辈共产党员的艰苦斗争就在这里展开。目前已按照“三个一”(建好一个主题教育展馆、打造一个精品党员教育线路、探索一套运营模式)标准,打造了“清平星火”特色景点,建有中共清平县委党史纪念馆旧址、红色大讲堂、红色文化一条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馆等特色项目,吸引了省内外团队调研参观。今年3月,聊城市“英烈文化宣讲行”启动仪式在此举办,通过“内容创新+直播互动”的模式,打造富有特色的英烈文化直播活动,带领互联网大潮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追寻红色足迹。
打造“精品线路”,做强全域旅游
根据打造大运河文化经济带,串联沿线文旅资源的目标,魏湾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古运河为主线,围绕生态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三个板块,突出“魏湾八景”,西部打造绿色生态长廊,对中华海棠园规划升级,十公里沿线增植添绿;中部以李圈村红色教育基地为中心,设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数字化展馆;东部打造运河文化带,全方位提升临清贡砖文化产业园建设水平,形成一条贯穿东西的精品全域旅游路线。今年成功举办第十二届海棠文化艺术节,迎接游客8000余人次。
(编辑 柴士增 来源 文旅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