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唯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复次,曼殊室利”:释迦牟尼佛说,我再给你说一说,文殊师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有清净的善男信女,善男子或者善女人等,“乃至尽形”:在这个尽形,就是一生。在这一生之中,“不事余天”:不拜天地、鬼神、旁门左道,不做这一些事情,“唯当一心,归佛法僧”:就是专一其心,至诚恳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受持禁戒”:严格遵守佛的戒律。禁,就是教人不要做的事情,要守着这个戒律。“若五戒”:这个五戒,就是杀、盗、淫、妄、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十戒”:或者沙弥十戒,“菩萨四百戒”:菩萨所受的戒律有四百戒那么多。“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呢?就有二百五十条的戒律。“苾刍尼五百戒”:苾刍尼呢?就有五百条的戒律。
“于所受中”:在这个戒律里边,“或有毁犯”:或者有意的,或者无意的,毁犯这个戒律了,“怖堕恶趣”:很害怕的,很恐怖的,怕堕落到三恶道里头去。“若能专念彼佛名号”:若能专一其心,至诚恳切来念这药师琉璃光佛的名号,就是“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恭敬供养者”:用至诚恳切的心来恭敬,用至诚恳切的心来供养;者,这样的人。“必定不受三恶趣生”:就不会堕地狱、转饿鬼、做畜生去了。
“或有女人”:或者有这个女人,“临当产时”:在将要生小孩子的时候,“受于极苦”:受很大的这种痛苦,忍受不了了这种痛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或者称赞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或者顶礼、赞叹药师琉璃光如来,或者“恭敬供养”,“彼如来者”:彼如来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了。“众苦皆除”:所有一切的痛苦都会解除了、没有了。
“所生之子”:所生的或者男孩子,或者女孩子,“身分具足”:能以六根具足,也不少一个耳朵,也不少一个眼睛,也不少鼻子,也不少嘴巴,这个诸根都具足的。身分,就是他那个身分的一段;具足,都是很完整、很圆满的。
“形色端正”:相貌生得也端正,非常好。“见者欢喜”:见到这小孩子的人,都生欢喜心。“利根聪明”:他非常聪明,很利根。利根就是聪明。“安隐少病”:这个小孩子也很少生病痛。“无有非人”:没有这一种妖魔鬼怪,“夺其精气”:或者邪神恶鬼来把他的精气给吞食了、给抢去了,不会的。因为什么呢?就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大威神力,一切妖魔鬼怪,这一些个牛鬼蛇神,都是望而远之。
今天和你们各位说一说,这洛杉矶所有的人和哪一位菩萨有缘。洛杉矶这个地区和中国九华山的地区,气候差不多,因缘也差不多,所以和地藏菩萨都有大因缘,每一个人都和地藏菩萨有缘。因为这个关系,在金轮圣寺是以地藏菩萨做主人,以观音菩萨做护法,护持这个道场。就是地藏菩萨在这儿来管理道场,观世音菩萨是拥护这个道场。所以我们这儿将来请一尊地藏王菩萨到金轮圣寺来。
你们各位要注意这一点,想要求地藏菩萨嘛,就到金轮圣寺来;那么想要求观世音菩萨嘛,就到万佛圣城去。万佛圣城以观世音菩萨为主,以地藏菩萨做护法,护持那个道场。因为三藩市那儿和普陀山的天气差不多,气候差不多,所以做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西雅图是做普贤菩萨的道场,温哥华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因为文殊师利菩萨现在在温哥华那儿,常常示现过,所以那儿有一个山,也常常放光,这都是文殊师利菩萨在那儿要开辟那个山。在西雅图那儿,是以普贤菩萨为主,文殊师利菩萨做护法。你们谁若愿意朝拜大行普贤菩萨,就到西雅图去朝拜去,就像中国的峨嵋山似的。
因为你们离中国都很远,想要朝拜观世音菩萨嘛,就到万佛圣城去;想要朝拜九华山嘛,到金轮圣寺来;想要朝拜五台山文殊师利菩萨嘛,就到温哥华去。所以我现在把中国这四位大菩萨,请他们到这四个道场的地方。你们各位愿意朝这四大菩萨,就很方便了,不必跑那么远路,这是我今天想要告诉你们的一个很重要的消息,你们不要忘了这种感应。你想要朝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到温哥华去。因为温哥华那个地方冷,文殊师利菩萨愿意在冷的地方住,所以就选择温哥华那个地方做他的道场。文殊师利菩萨在温哥华那儿做主人,普贤菩萨做护法。
所以这四大菩萨现在开辟这四个道场,并不是说在这四个道场,你就能怎么样看见这四大菩萨,不过我有这么一个感觉,我愿意告诉告诉你们各位。你们愿意信,也由你;不信也由你,反正我是尽上我的心来告诉你们了。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
(因录音带部份缺漏,以下红字部分为弟子补讲)
我们学佛要有真信、切愿,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所以在《华严经》上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如果你信心不具,那么一切善功德都没有办法成就了。“尔时”:所以在佛一条一条地,仔细说过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后。“世尊告阿难言”:佛就问阿难说,“如我称扬”:就像我在前边所称扬的,“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这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所有一切不可思议的功德。“此是诸佛”:这个都是一切诸佛“甚深行处”:都是诸佛最深最妙,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所显现出来的境界。“难可解了”:只有佛跟佛之间,同样是过来人,才能知道的,一般凡夫是难以想像,难以了解的。“汝为信不”:那么阿难,你是不是真正能够相信我所说的这一切,一点怀疑都没有呢?
阿难白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阿难白言”:阿难就回答说了,说“大德世尊”:他称佛为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这个契,就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一切众生之机。我对于如来所说的这种契经的道理,“不生疑惑”:一点疑惑都没有。“所以者何”:为什么呢?“一切如来”:因为每一位佛,“身语意业”:他这身业、口业和意业,“无不清净”:没有不清净的,没有一点点染污的,没有一点点不真实的。
“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在这天地之间,日月轮,这太阳和月亮可以掉下来。“妙高山王,可使倾动”:妙高山就是须弥山。这须弥山也能够被摇动,这一切一切都可以变的;可是“诸佛所言”:每一位佛所说出来的话,“无有异也”:是真实不虚的,是没有办法可以改变的。
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返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
“世尊”:但是世尊啊!“有诸众生”:就有这一些个众生,“信根不具”:他的疑心特别重,不具足这种相信的善根。“闻说诸佛”:所以当他听闻到一切诸佛,“甚深行处”:就是诸佛所行所作这种深不可测的智慧、福德和神通妙用。“作是思惟”:他的疑心马上又生出来了,他就这么想,“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为什么只是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位佛的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就能够得到无量无边这么多的功德和殊胜的利益呢?“由此不信”:所以他就不信了;不但不信,他“返生诽谤”:反而生出毁谤心,说:“佛是骗人的,他讲骗人的话,做骗人的事情。”就这么到处乱说,也教更多的人对三宝起了一种怀疑心。
“彼于长夜”:这种人啊,他在这漫漫生死的长夜当中,“失大利乐”:失去了一切的利益和快乐,“堕诸恶趣”:于是就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趣里边,在这里边“流转无穷”:就这么流过来、转过去,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佛告阿难。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阿难。彼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而广说者。劫可速尽。彼佛行愿。善巧方便。无有尽也。
“佛告阿难”:佛又告诉阿难了,说“是诸有情”:前边所讲的这一切众生,“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如果能够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至心受持”:他能够至诚恳切、一心一意地来受持,“不生疑惑”:没有一点疑惑的心。“堕恶趣者”:这样的人还会堕落到三恶趣里边,那是“无有是处”:绝对没有这种事情的。“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这是一切诸佛所行所作这种甚深的智慧,这一般的人是很难以相信,很难了解的。
“汝今能受”:你今天能够这样来相信接受,“当知皆是”:你要知道,这个不是你自己的力量,这都是“如来威力”:是佛用他的威神力,加被于你,才使令你产生这种绝对的信心。为什么这么说呢?“阿难”,“一切声闻独觉”:不要说是一切凡夫众生了,就是这些有修有证,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阿罗汉,或者是辟支佛,“及未登地诸菩萨等”:或者是这一切还没有进入初地的菩萨,“皆悉不能如实信解”:他们都还不能这样真实地相信和了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只有到达这个等觉的地位了,这种一生补处的菩萨,才能够起真实不变的信心。
“阿难”,“人身难得”:要得到这个人的身体,是很难的。你得到这个人的身体了,可是“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你要在佛、法、僧这三宝中,生起一种真正的信心,一种恭敬、尊重的心,“亦难可得”:也是很难的,要生这种心是不容易的;可是“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要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复难于是”:这又比前边的更难了。
“阿难”:佛又叫了一声,阿难啊!“彼药师琉璃光如来”:你要知道,这一位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他在过去生中,修行无量无边的菩萨道,“无量善巧方便”:运用无量无边的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发无量无边的广大愿力。“我若一劫”:假设我用一劫的时间,“若一劫余”:或者用超过一劫那么长的时间,“而广说者”:来广泛地讲说它。那么“劫可速尽”:这么长的劫数可以很快地过去了,“彼佛行愿”:可是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行愿,“善巧方便”:和他的这个善巧方便,“无有尽也”:是没有完的时候,永远也说不完的。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转时。有诸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长病羸瘦。不能饮食。喉唇乾燥。见诸方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计算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然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幡。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
在前边这一段经文,是说的药师琉璃光如来他的行愿,和他的善巧方便,尽未来劫说也不容易说完的。“尔时”:就在这个时候,“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有一位菩萨,这位菩萨是菩萨之中的大菩萨,“名曰救脱”:他的名字就叫救脱菩萨。“即从座起”:他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了。他“偏袒右肩”,那么“右膝”就“着地”,这个身心恭敬,“曲躬合掌”:合起他的掌来,一心皈命,“而白佛言”:对佛就说了,说,“大德世尊”:这位菩萨称佛也称大德世尊。
“像法转时”:说将来这个世界,正法过去了,等到这个像法时代。正法时代,人是禅定坚固,很多人证果,证阿罗汉果;等像法时代呢?就是寺庙坚固,人造佛像、造庙,这就是像法时代,正法时代过去了。“有诸众生”:说有这一切的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他为种种的病患来困扰着他,令他不自在。“长病羸瘦”:时时都有病的,病得骨瘦如柴,像皮包骨似的。“不能饮食”:这时候是最苦的,吃也不能吃,喝也不能喝,连饮食都不能了。“喉唇乾燥”:喉咙里头和这个嘴唇子都乾燥得不得了。啊!本来是渴得不得了,可是连水也不能喝,水不能下咽。
“见诸方暗”:在这时候,见着左右前后都没有光明,都非常黑暗可怕,就这样子。“死相现前”:常常感觉到自己快死了。“父母亲属”:这时候,有父母,或者六亲眷属,“朋友知识”:或者朋友、善知识,都“啼泣围绕”:大家都围着这个人来哭,痛哭流涕。“然彼自身”:可是这个人的自身,“卧在本处”:他就是躺在他睡觉那个地方,“见琰魔使”:他这时候就看见这个魔王的使者来了,“引其神识”:神识也就是神魂,也就是他那个魂魄,“至于琰魔法王之前”:到那个琰魔王的前边。
“然诸有情”:可是这一些个有情,“有俱生神”:在这个时候,也有他认识的人他们的神识,也一起来了,也被琰魔王的这个使者给一起带来了。“随其所作”:他在这儿,在生的时候所行所作都现出来了。“若罪若福”:或者做的善事,或者做的恶事,都现出来了。“皆具书之”:都给他写得清清楚楚,有记录。“尽持授与琰魔法王”:把整个他这一生所做的,若罪若福,都给写得清清楚楚,交给这个琰魔王了。
“尔时”,“彼王”:这个琰魔王,“推问其人”:就审判这个人了。“计算所作”:给他合计他所造的罪业,“随其罪福”:随他这个罪业的轻重,“而处断之”:就给下审判。
“时彼病人”:在这时候,这个病人,“亲属知识”:他的六亲眷属,或者父母,要是能给他做功德,“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若能替他这个有病的人,来至诚恳切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再能给他请一些个有道德、持戒律,而修行的出家僧人,“转读此经”:给他来念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然七层之灯”:那么给他点七层的灯,每一层是七盏,七七四十九盏灯。“悬五色续命神幡”:给挂上一个五色的、续命的神幡。“或有是处”:假设若有这个法会这种地方,“彼识得还”:他这个神识就会回来了。“如在梦中”:就好像在梦中,“明了自见”:他这个人就像做了一场梦,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他自己见到这种境界,也记得这种境界。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识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果报故。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
“或经七日”:这诵经,或者拜《药师忏》,或者拜七天,“或二十一日”:或者拜二十一天,三个礼拜,“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或者拜五个礼拜,或者七个礼拜,那么五七就三十五天,七七就四十九天。
“彼识还时”:拜这个忏,或者念这部经,这就是希望他的神识在阎罗王那儿回来。那么或者到四十九天才回来,或者三十五天,这都不是一定的。这个人的神识,这个魂魄回来了,“如从梦觉”:就好像作梦醒了似的。“皆自忆知”:他所有的一切经过自己都知道,“善不善业”:所做的善业也记得,恶业也记得。“所得果报”:所应该受的这种果报,“由自证见”:由自己亲自证明看见,“业果报故”:他起惑造业就受报,那么他自己亲自看见自己这种的罪业。
“乃至命难”:乃至于受这种罹命的灾难,“亦不造作”:那么以后他大小的罪业都不造作了,“诸恶之业”:那么善业、恶业,什么业他都不造作了,不再去造恶业了。“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因为这个,所以这一切清净而有信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那么所有一切的众生,都应该受持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就是念诵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随力所能”:随你自己的力量所能办得到的,“恭敬供养”:你拿出至诚恳切的心,来恭敬药师琉璃光如来,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续命幡灯。复云何造。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行道。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幡。长四十九磔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这经文讲到这个地方,阿难还有点不明白,于是乎他就又来请问救脱菩萨说了,“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这要怎么样恭敬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呢?“续命幡灯”:什么叫续命灯啊?什么叫续命幡啊?什么又叫七层之灯啊?“复云何造”:这个灯是怎么样个点法呀?是怎么样摆法呀?那么这个续命的幡,怎么样造法,它才能续这个命呢?
“救脱菩萨言”:这个救脱菩萨对阿难就说了,说“大德”呀!“若有病人”:在将来,娑婆世界若有病人,“欲脱病苦”:想要脱离这一切的病苦,“当为其人”:那么就应该为这个有病的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给他在七日七夜的里边,都受持这个八关斋戒。
“应以饮食”:应该用这个饮食,“及余资具”:和其余的资生之具。资生之具,就是生活必需品。“随力所办”:随你自己的力量能办得到的,“供养苾刍僧”:要供养这个僧人。
“昼夜六时”:昼三时、夜三时,昼夜六时“礼拜行道”:礼拜药师琉璃光如来,念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来拜《药师忏》等等的行道。“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那么以你至诚恳切的心,用你这个力量所能办到的这种供养,来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
“读诵此经”:念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一部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念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点起来四十九盏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造七尊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形像。“一一像前,各置七灯”:在每一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面前,供养七个灯。那么七尊像,每一尊像供七盏灯,就七七四十九盏灯。
“一一灯量”:这每一个灯量有多大呢?“大如车轮”:这个车轮,有大的车轮,有小的车轮,那么这都不是一定的,总而言之,以诚心为主。“乃至四十九日”:这样子点四十九盏灯,点四十九日,“光明不绝”:在这四十九天,每一盏灯也不教它熄灭了,都是常常给它加油,那么令它永远都亮着。
“造五色彩幡”:用五色的东西造一个幡。这个幡,“长四十九磔手”:大约就是这么四十九肘,就这么长。“应放杂类众生”:那个幡上有杂类的众生,什么众生都有,或者这十二属。在这幡上也画这个,也放这个众生,应放杂类众生。这个杂类,就是不限于一种的,“至四十九”:那么四十九个种类,或者可以多,不可以少,所以说“可得过度”:多了不要紧,不可以少。
“危厄之难”:这幡上也有绣这十二类的众生,在这时候也放这种种的众生之难。这个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那么一切危厄等等的难,也不会被冤家、怨鬼,或者抓替死鬼这种种的恶鬼所持,被他们得便,被他们来支配。诸横就包括水淹死、火烧死、车撞死、飞机失事死,火车、巴士、轮船之类的横死。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切的横死都没有了。你们各位对这经文的道理,有没有什么怀疑的地方?或者你们有没有什么新发现,你们个人的见解,对这个经文应该怎么样解法,对这种理论,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研究。或者你们对哪一句经文,有什么怀疑的地方,或者对它说的这种理论,有什么不明暸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我们讨论。
在佛教里大家所学的道理,也不是你的道理,也不是我的道理,也不是佛的道理。那么是谁的道理呢?这个道理,是每一个人共同所应该遵守的这种逻辑学,这种智慧的理论。不是像其他的宗教,就是那么强词夺理,或者拿不是当理讲,或者用这种愚民政策的方法,或者专制的这种理论、独裁的理论,只可以他那么说,不可你这样问。那么佛教不是这样子,佛教就是共同一种智慧的表现,所以合乎智慧的就是真理;不合乎智慧的,那就是不可以通行的一种理论。所以我们所研究的道理,不是那么独裁专制,或者愚民政策这种的理论。因为这个,所以我们大家都有发言权,都要用你的智慧来衡量这种理论,究竟哪个是对,哪个是不对。我们要有择法眼,要自己做得主,不要就人云亦云,或者自己不许可发挥自己这种固有的智慧,这是一种错误!我们应该把每一个人那个智慧的矿把它打开,把真正智慧的这种力量拿出来。
经经都是一样的,佛佛也是一样的智慧,无论哪一部经所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这一部经所说的,是为着这个有病的人,来念这部经他就会好;至于念经,那个死的人得到功德,其实呀!死的那个人得到功德只是一少部分,那么生人得到的功德是多和大。这个死的人他怎么会得到功德呢?因为这部经典是佛所说的,这个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究竟它有多大的力量?我们人是没有法子用科学来研究出这一些个力量。
至于说是活着的人,他也没有死,那么念这部经,有什么功德呢?对于活的人有什么益处呢?很有益处。因为你一念这部经啊,心里就开朗了,就把执着破了。把执着这一破,这就是有无量的功德。我们人,无论活人、死人,所以起惑、造业、受果报,都是因为有一个执着在那儿,才能造罪。你若把执着一破了,这一切的罪,也都消了。所以这个经,佛所说的法,就是破人一切的执着。这个执着,只是差那么一点点,你一执着上来了,那就不容易得到解脱。你把这执着一破了,那就是无量功德;得到解脱了,那就是无量功德了。
你要教亲戚朋友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你自己不能给他们皈依,因为你也不是一个出家人。想要学佛,先要学佛法、皈依法;想要学佛法,就先要皈依僧。那么这部经典说得明明白白──说的你要请僧人来给证明,来给做佛事。这个做佛事,就包括你要诚心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你不能认为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好像吃饭,那么装一碗饭,就把它吃了。吃饱了,肚子不饿了;冷了,穿上一点衣服就不冷了。这都可以随随便便、随时随地,你愿意增也可以,减也可以。唯独你要学佛法,先要尊重法。法赖僧传,佛入涅槃时把这个佛法留到世界,留到世界是交给谁呢?交给僧人。所以你要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也要先郑重其事的,或者请出家人来给做这个仪式才可以的。那么要用至诚恳切心,不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这不是说我自己可以打个皈依,不是这么容易的。因为你若是入学校,先要经过教员来教你,然后才能得到证书。你若没有教员,你在家里读书,你想在学校去拿个证书去,那拿不到的。
弟子:刚才经文提到“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种”,请问这四十九种是不是指人吃的那些众生?
上人:哪一类的众生不是人吃的?猫没人吃?现在人啊,很多人要吃猫肉。老鼠没人吃?也有很多人要吃老鼠。你说这个蚂蚁没人吃?现在这个成罐头罐头的蚂蚁给人吃,你说哪一类的众生,不是人吃的众生?说说看。
弟子:这个人他已经都失去了知觉,然后他到阎罗王前面,可是这个经典的功德可以把他的神魂带回来,我看了这个很高兴。因为在很多宗教,譬如天主教、基督教,他们也会记录这些事情,说有些人死了,可是又回来,然后这个人对于从前什么事都记得很清楚。这些他们没有法子可以解释,他们只说一就是神迹,一就是神帮助。并且他们说,人如果不信那个主,就必定会堕地狱;如果人信,就是做坏事也可以上天堂;你不信,那么做好事也要堕地狱。所以很多人很迷,根本那个逻辑学都不通的!但是现在看了佛经,其实就把这个和盘托出,也非常非常合乎逻辑学,一点都不是愚弄众生,或者瞎我们的耳目,所以我看了很高兴。
上人:这个见解是很正确的。佛教里头,无论你有什么怀疑和问题可以都尽量来问,绝对不是一个专制的;答覆不出来你这个问题,就说:“这是天主的意思,或者佛的意思,你不可以问的。”没有这个道理。那么佛,他也是许可人问的。你若不明白,你想要明白,这是一个最好的见解,不可以糊涂一辈子。你们无论哪一位学佛,要一天比一天聪明,要一天比一天懂道理,不要迷信。你若是迷信,尽那么迷迷糊糊的,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不是那样子。我们要有择法眼,我们要自己拿出真正智慧,来分析这个法的是法、非法,才没有白学佛。学佛是要愈学愈明白,不是愈学愈糊涂,要认识真理,这就是开开智慧矿。Okay.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情。无病欢乐。于其国中。无有暴恶。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恶相。皆即隐没。
这《药师经》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你能念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切的灾难都能远离,一切的恶鬼他也无所施其计。所以它又说“复次阿难”:我再一次告诉你,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刹帝利,在印度是尊贵的姓,就是一种贵族的种族,叫刹帝利、婆罗门。那么刹帝利里边有灌顶王,这灌顶王就是太子。太子受这个灌顶位,然后就可以做皇帝。在中国叫储君,在佛教里叫灌顶王。
“灾难起时”:在这国家或者遇着种种的灾难,想不到的这种灾难。或者起了蝗虫了,这是蝗虫难;或者起了旱灾了,这是旱灾难;或者受水淹了,这是水灾难;或者有这个风灾难。这种种的难生出的时候,那么其中就说出几种,就“所谓人众疾疫难”:在人间所有的瘟疫流行,或者火难、传染病,得到这种病,很快就死了,这叫疾疫难。
又有“他国侵逼难”:或者遇到邻国,或者其他的国家,来到这儿侵略,来逼恼这个国王,也做不成皇帝了,这是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或者自己国家就生出来这种创革命的份子,或者背叛国王,做忤逆的事情来叛国。这个是叛国、叛逆的难。
“星宿变怪难”:这个星星本来是应该有一定的长度,有一定的位子。那么有的时候,这个普通的星星就变得很大,或者变得很特别的一个样子。或者这个星星,哦!你看见它里头就冒火,或者这个星星就碎了,或者这个流星满天那么跑。这个星星都奇奇怪怪的,类似这个扫把星,就是那彗星,彗星要接触到地球了,这都是星宿的变怪难。星宿变怪难,就主于这个世界上刀、兵、水、火、瘟疫流行,种种的灾难就都生出来了。
“日月薄蚀难”:或者无缘无故这个太阳就没有了,太阳蚀了;或者这个太阴又蚀了,日月薄蚀。本来是太阳,可是它一点光彩也没有了;本来月亮是应该清凉的,可是那个月光出来像火那么热。那个太阳应该是热的,它冷了;那个太阴应该是冷的,它热了,这就是日月薄蚀难。有这种种的变怪,这是不寻常的事情。
“非时风雨难”:不应该下雨的时候嘛,它又要下雨了;不应该刮风的时候嘛,它就又刮风了。下雨下得很大的雨,刮风也刮得很大的风,刮这个飓风,吹得房倒屋塌,这都叫风雨非时难,不合乎时候,不按着这个季候,来有正当的风雨。“过时不雨难”:或者大旱,或者大涝。过时不雨就是常常有旱灾。
“彼刹帝利灌顶王等”:这个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于一切有情”:在有这种灾异变化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储君,这个灌顶王,他就应该生大忏悔了,应该像那个商汤王似的,他说,“曰:予小子履”,说我这一个小子叫履,“敢用玄牡”,我敢用这个黑色的牛,“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我祭天。祭天怎么说呢?他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说我若一个人有罪嘛,不要加到我老百姓身上。“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说是如果老百姓,我这些个子民,他们有什么罪过,他们造了什么罪业,这不算他们的,算我自己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没有教化明白他们,这个罪过在我自己。他能这样子承认自己的过错,来昭告天地,就要这样子!
所以这灌顶王等,尔时应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为什么有这些个灾变呢?大约我是没有慈悲心,所以才引起这么多的灾害。要怎么样呢?要发大慈悲心。发大慈悲心,就“赦诸系闭”:赦,就赦免了他们;诸,就是所有的罪犯;系闭,就是那些个囚犯,或者应该死的囚犯,或者不应该死的囚犯,这些有罪的囚犯。“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你依照这经典前边所说的那个供养的方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要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
“由此善根”:就因为由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一种的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和药师琉璃光如来他以前在因地所发的那个大愿,由这种种的关系,“令其国界”:就能使令这国界,“即得安隐”:就得到平安无事了。“风雨顺时”:风雨在这个时候,也是按着应该下雨的时候就下雨,应该刮风的时候就刮风,所谓“五日一风,十日一雨;风不鸣条,雨不破块。”风不鸣条,刮风不会把那柳树的柳条子刮得吱吱那么叫,不会令那个树就发出一种哭的声音来,这叫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下的那种小雨,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个天街小雨润如酥,就像下油似的,那么万物得到这种的雨,都有一股生机,都欣欣向荣,欢欢喜喜地那么向上长,都因为这种雨。这个雨不破块,不破块就是那个土一块一块的,下雨它不会把那个土块给冲破了,这叫雨不破块。这不是那种粗风暴雨,刮得房倒屋塌,把树木也都给刮倒了,把人也都给砸坏了。不是那样子,不是迅雷风烈。
那么风雨顺时,“谷稼成熟”:所有种的五谷都丰登,五谷丰收。“一切有情,无病欢乐”:这所有的一切众生,一切的人类和一切的众生,都没有疾病,常常快乐的。“于其国中,无有暴恶”:在这个国家里头,没有一切暴力的行为,没有杀人、放火、强抢,没有这样的。有这样的情形,这都是我们不幸生在这一个暴恶的时代,你看,天天战战兢兢,很怕的。
“药叉等神”:这个药叉是一种恶神──速疾鬼。“恼有情者”:没有这种凶神恶煞,这种牛鬼蛇神来扰乱这个有情。“一切恶相”:所有的这种不吉祥的相,这种怪异的情形,“皆即隐没”:这都没有了,无形中就都没有了。而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无病自在。皆得增益。阿难。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彩女。百官黎庶。为病所苦。及余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幡。然灯续明。放诸生命。散杂色华。烧众名香。病得除愈。众难解脱。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救脱菩萨言。大德。汝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是故劝造续命幡灯。修诸福德。以修福故。尽其寿命。不经苦患。
“而”:那么一切灾难都隐没了,没有了,这个“刹帝利”:这贵族,“灌顶王等”,“寿命色力”:他们的寿命也增长,色力也健康。“无病自在”:一切的病痛也都好了,都得到自在了。“皆得增益”:寿命也增长,身体也健康。
“阿难”!“若帝后”:或者皇帝的皇后,“妃主”:或者妃嫔、这个贵人之类的;“储君王子”:或者这个太子,或者一切的诸王;“大臣辅相”:这个国家的宰相、大臣;“中宫彩女”,“百官黎庶”:或者文武百官,一切的老百姓。“为病所苦”:他们都因为有一种病,令他们很痛苦的。“及余厄难”:和其他的种种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幡”:也应该造这么一个五色的神幡,“然灯续明”:点着这七七四十九盏灯,用如来七躯来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放诸生命”:把所有众生的生命,要临死的这众生的生命,都给他们放开,解放他们。
“散杂色华”:再用种种的花来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再“烧众名香”:烧沉水香、沉香、檀香、牛头旃檀香,烧这种种名贵的香。“病得除愈”:这个病就会好起来了,“众难解脱”:一切病苦的灾难都会好了。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在这个时候,阿难又想要来查根问底,他代表众生来问法,所以就说“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说“什么道理啊!这个人已经应该死的命,而又能延长他的寿命,增长他的健康呢?他得到增益呢?这是什么道理啊?我很不明白的。”
“救脱菩萨言”:这个救脱菩萨回答他就说了,说“大德!汝岂不闻”:你岂是以前没有听过吗?“如来说有九横死耶”:如来所说的有九种的飞灾横祸,这种灾难而死的道理,你没听过吗?你既然听过了,“是故”:是,就是因为这个;故,就是所以。因为这个,所以在佛经上才“劝造续命幡灯”:劝令一切众生,造接续生命的这种五色的神幡,延长寿命的这七七四十九盏的神灯。“修诸福德”:要修建一切一切的福德。“以修福故”:以这种修种种供养福德的功德缘故,“尽其寿命”:在他这一生的生命里头,“不经苦患”:再永远遇不到这种的飞灾横祸,九死之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