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王又能七日七夜”:这个国王又能七天七夜,“身心精进”:身也精进,心也精进。怎样精进呢?“诵持如是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念〈陀罗尼神妙章句〉。“外国怨敌”:外国来的怨敌,“即自降伏”,“各还政治”:都各自回到自己本国去,把所占领的土地,也都还给你,“不相扰恼”:不再扰乱你,“国土相通”:彼此都友邦交互,都做朋友了,“慈心相向”:互相都用慈悲心来相处 。
“王子百官”:王子和百官,“皆行忠赤”:忠,就是效忠,同时也是忠心赤胆,不撒谎。“妃后彩女”:妃,妃嫔;后,就是娘娘;彩女,也就是一切的宫娥。“孝敬向王”:对这个国王,都用一种孝顺心。
“诸龙鬼神”:诸龙,我说我有十个皈依弟子,你们不相信?看这个龙啊,好像活幌子,何况他能护法?鬼,就是一切的恶鬼和善鬼。怎么说有善鬼呢?你看地藏经那诸大鬼王,主财鬼王、主命鬼王、啖精气鬼王、摄毒鬼王,这不都是善鬼?神有善神,也有恶神。这个恶神啊,里面也都有恶鬼,不过他的力量大些。“拥护其国”:来拥护他的国家。
“雨泽顺时”:什么叫雨泽顺时呢?就是到下雨的时候,它就下;不应该下雨,它就晴天。“果实丰饶”:果,就一切的果实;实,也可以说一切的果实,也可以说五谷丰饶。丰饶,就是收成很多;往年收成五百磅,今年多了二千磅,加了三倍,这就是丰饶。你懂吗?懂了,我就不讲了。“人民欢乐”:你们都会中国话了,所以我一讲,把你们讲得都笑了。
又若家内遇大恶病。百怪竞起。鬼神邪魔耗乱其家。恶人横造口舌。以相谋害。室家大小内外不和者。常向千眼大悲像前。设其坛场。至心念观世音菩萨。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如上恶事。悉皆消灭。永得安隐。
“又若家内遇大恶病”:家内,就是房子里边;也就是家室之内,生了一种恶病,什么样的医生也治不好。“百怪竞起,鬼神邪魔耗乱其家”:为什么这样呢?就因为有鬼神邪魔在这家里捣乱。“恶人横造口舌”:有这些坏人,就给造是造非。你没有这个事情他说有;你有这个事情他说没有;尽给你无风起浪,这么造出一些口舌。“以相谋害”:就想挑拨离间来谋害你。“室家大小内外不和者”:这一家里头的大人、小孩,内也不合,外也不合;里边家庭也不合,大约对外边亲戚朋友也不合。这个时候,“常向千眼大悲像前”:你应该常常向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菩萨像前。“设其坛场”:你应该在一个坛场,“至心念观世音菩萨”:你用至诚恳切心来念观世音菩萨;“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你念〈大悲咒〉,念满一千遍。“如上恶事”:像上边所说的这些恶事,“悉皆消灭”:也都没有了。“永得安隐”:永远不会再有不安稳的事情发生,永远都会安稳。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咒名何。云何受持。佛告阿难。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罗尼。如是受持。
“阿难白佛言”:阿难对佛说,“世尊!此咒名何”:世尊!这个咒叫什么名字啊?你说阿难在前边听观世音菩萨讲这么长,还不知道这个咒叫什么名字?“云何受持”:怎么样来受持念诵这个咒呢?“佛告阿难”:佛告诉阿难说,“如是神咒”:像这么妙的咒,“有种种名”:不只是一个名,有很多的名字。好像有一个名字叫 Steve ,有一个名字叫果瞻,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这个叫果宁、恒静,好几个名字。这个咒也是这样子,有种种名字。
“一名广大圆满”:一个名字就叫广大圆满咒。“一名无碍大悲”:一个名字就叫无碍〈大悲咒〉。“一名救苦陀罗尼”:一个名字又叫救苦陀罗尼咒。广大圆满,就是既广大又圆满;无碍大悲,无所障碍而又具足大悲;救苦陀罗尼,能救拔一切的病苦的一个总持神咒。“一名延寿陀罗尼”:有人到要死的时候,你给他一念〈大悲咒〉,啊!他就得到长命了!所以又叫长命的总持咒。“一名灭恶趣陀罗尼”:灭恶趣,能把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四恶趣给消灭。
“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个名字,能破除一切的恶业障。可是你不要以为它是破除恶业障陀罗尼,你念〈大悲咒〉,就是尽量造恶作业,也能替我破了。我作一点,它就替我破了;啊!你就尽量作,〈大悲咒〉就尽量破,好像破阵似的。不是这样子!你以前有的恶业障,它可以替你破;你现在知道这个恶业障是恶业障,你就不应该再造恶业障。你再造恶业障,就不要说一个陀罗尼,一万个陀罗尼,也破不了你明知故犯的恶业障!所以你要明白一点。
“一名满愿陀罗尼”,又有一个名字叫满愿;你想求什么,都满愿。说:“我想发财!”那你念〈大悲咒〉,就会发财的。说:“我想要当官。”那也会满你的愿的。说:“我还有种种的,我想到雷诺那儿赌钱呢!我念念〈大悲咒〉会不会灵?我写那个 lottery(乐透彩券)就中;写十个字,就中九个字,或者十个字。会不会呢?”这个我不知道,I don't guarantee it(这个我不保险)。你要求正当的,我保险;求邪的,我不保险。“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个名字就叫随心自在;你心想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一名速超上地陀罗尼”:这一个总持咒,又有个名字,很快就超到十地上。“如是受持”:像上边种种名字,你要顾名思义,来照这样去修行受持去。
你们这次去台湾求戒,有一个求戒的人就问我,到那儿可不可以吃肉?你们猜是哪一个吗?我告诉你们是谁问的,就是问我的那个人问的。我说可以吃肉的;吃什么肉呢?这回要吃楞严肉。有一个人又问我,可不可以喝酒呢?你不要问是谁问,总而言之,好喝酒的人问的。我告诉他可以喝酒;喝什么酒呢?喝大悲酒。你以大悲,就作为酒,你以楞严,就作为肉。说要不要吃饭啦?饭当然要吃;吃什么饭呢?吃这个法华饭;你拿《法华经》,就当饭吃。
你们在飞机上,我告诉你们,不要害怕,你有楞严肉吃饱了,大悲酒喝足了,法华饭也吃饱了,什么也不怕;那个飞机,就应该出事,也没有事了!因为有这三种的宝贝保护着,加上你们五个人,就是四种宝贝。所以不要害怕的!但是你若明白我对你们说的这个道理,你才可以喝这个酒,吃这个肉,吃这个饭;若不明白,就参一参!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菩萨摩诃萨。名字何等。善能宣说如是陀罗尼。佛言。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亦名捻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
“阿难白佛言”:阿难,是佛的堂弟,斛饭王的儿子;他在佛教里头是多闻第一。什么叫多闻呢?就是听得多,记忆力也是第一。他啊!听过一遍,就永远也不会忘了。为什么他记忆力这样强呢?就因为他过去生中修定力,修得很多。因为定力充足,所以他就不散乱;不散乱,于是乎,听一遍就永远都记得了。所以佛说的经典,阿难是一字也没有忘记,就全部都记载出来。阿难和佛的相貌差不多,佛有三十二相,阿难有三十相好,所以他的相貌也特别圆满。阿难的名字,在梵语翻译过来,叫庆喜。因为什么庆喜呢?因为阿难出世的时候,正是佛成道的这一天;佛成道,他也出世了,所以就叫庆喜。阿难对佛说了:
“世尊”:什么叫世尊呢?世是世间;尊是世出世之尊,是世间、出世间最尊贵的。“此菩萨摩诃萨”:这一位大菩萨,“名字何等”:他叫什么名字呢?“善能宣说如是陀罗尼”:他善于演说像这样的总持神咒。宣说,就是宣传、宣述而说出来;如是陀罗尼,就是前边所说的陀罗尼。“佛言”:释迦牟尼佛答覆阿难说,“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这位菩萨的名字,就叫观世音自在。观,就是观察,也就是用他能观的智慧来观察。观察什么?观察世界的音声;世界的音声,也就是所观的境界。他所观的境界是什么呢?一切众生种种的境界;所有善的众生、恶的众生、强的众生、弱的众生,种种色色;一切众生的音声,是他所观之境。以能观的智慧,观察所观的境界。可是在这个时候,要是没有定力,那怎么办呢?因为他有大定,所以就得自在;这自在是什么?也就是定力的表现。若没有定力,就不自在;不自在,就被八风所转了。
这八风,讲过很多次,我不知道各位记得不记得?不妨今天再把它讲一次。八风,就是八种的境界。没有定力的人,就随着八种境界跑了;有定力的人,就不被这八种境界所转动。以前苏东坡和佛印禅师两个人打机锋,苏东坡天天在江南堰参禅打坐,觉得自己的境界最高了。啊!觉得自己坐到金莲花上,如如不动,了了常明。唉!这种境界是再高没有了!就写了一首诗,说: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稽首天中天”,稽首就是叩头。天中天,是佛;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在最高的境界上,也没有再比佛高的;在最低的境界上,没有再比佛低的。佛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没有高,没有低。苏东坡就向佛叩头,“毫光照大千”,他觉得自己放起光来,这种光,照天照地,照着三千大千世界。然后他就说了“八风吹不动”。八风是什么呢?现在在这儿给你们讲一讲。八风是称、讥、苦、乐、利、衰、得、失;也有说是毁、誉的。
称,就是称赞你。譬如称赞你说:“某某居士,你真发大菩提心。啊!你真是大护法,你这个功德,可是太大了!”啊!左一个高帽子,右一个高帽子,就不知给你戴多少高帽子,戴得顶到天上,把三十三天都顶破了!到了三十四天。你这时候,觉得:哦,我是不错的!要不然他怎么赞叹我?你这一想,心里就手舞足蹈的。什么叫手舞足蹈?就是手这么来回摆起来,足也就好像跳舞,跳起来,又跳起来。这就被风吹起来了!被这一股赞的风、称的风,把你吹到虚空里头去了!本来你戴这么高的帽子,再往虚空里一跳,就到半天云里。这是有一股称的风,把你吹起来了。
讥,就是讥讽你,讥刺你。什么叫讥刺呢?你学佛法的,他就说:“是啦!他是学佛的人,这是最好啰!”这拉着长长的声,就好像一把刀扎你的耳朵似的,这叫讥,讥讽。总而言之,你不愿意听这个道理,他就这么样讲,把你耳朵扎得唏哩咕噜的,就觉得不舒服了;不舒服就走了,就发脾气了;脾气一发起来,无明火起三千丈。这就是一阵讥的风,吹得你发了脾气。
苦,就是很苦很苦的;不是吃苦的东西,是觉得所遭所遇非常的苦。这一苦,就着急;一着急,就上火;一上火,几乎把身上的血都烧乾;烧乾了,就口也苦,牙也痛,耳朵也痛,耳朵也聋,什么病都来了!这苦风啊,把你吹得这么多毛病都来了,又愁眉、有眼花、又耳聋、又牙疼。这就是苦!
乐,就是快乐的事情。所遭所遇,都是很欢喜的人,人人都对你好;吃得也好、穿得也好、住得也好,出入又有小嘟嘟车周围跑;所以这个时候,很快乐的。这一快乐,也就忽忽悠悠的,把自己是怎么一回事也忘了!乐以忘忧。这都是乐的风吹得就迷糊了,好像成仙成佛那么样。当那时候,他也不再修行了,就因为快乐啊!快乐也是一个风,所以你们不要以为快乐就很好。
利,就是利益,得到利益。你买了股票,买的时候是五百块钱买的,啊!没过三天,就涨了四倍,值二千块钱,就得到利益。觉得:哦!这回我可发财了!这也就被风吹动了。
衰,就是衰败了。这里有一百间大房,也不知火从什么地方来的,一百间的 buildings(建筑物)给烧掉了,就是衰,这也就不乐了。
得,就是得到。走到路上,捡到五百万块钱,就得到啦!很高兴的。
失,他得到了之后,不久又失去了,所以又不高兴了。一忽儿高兴,一忽儿又不高兴。
毁,就是毁谤;誉,也就是称赞你。毁誉和称讥差不多的,所以换了称讥。你如果没有定力,就会被这八风吹动;你要有定力,八风来了,你也不动不摇,好像没有这回事,这叫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自以为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端坐在紫金莲上,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这种的境界,啊!非常的高妙,自己觉得真是妙不可言。于是乎写下来,送去给佛印禅师,请佛印禅师印证他是不是开了悟。佛印禅师很好玩,派了一个侍者,送了这首诗回来;什么也没有讲,就在诗后边,批上四个字。这四个字并不怎么高深,人人都懂,就是:“放屁!放屁!”。苏东坡一看,啊!我作这么好的诗,你怎么说我是放屁?简直混帐了!
于是乎,不要八风,就一风,两个屁就把他蹦起来了;从江南就过江北,来到金山见佛印禅师。一进门,气汹汹的:“你这个和尚,怎么骂人呢?”佛印禅师说:“我骂你什么?谁骂你了?”“啊!我作这么好的诗,这是我功夫的见地,我到这种程度上,写出来这么一首诗,为什么说我放屁?”佛印禅师说:“你已经八风吹不动了,怎么被我放了两个屁,就把你蹦过江来了呢?”苏东坡一听,哦!真的!就没有话讲了。都是自己没有功夫;若有够功夫,八风都不动了,为什么被两个屁就蹦起来了?所以自己赶快叩头顶礼,请禅师还要多多教诲,就回去用功去了。
为什么他从江南到江北?就因为他没有自在。他若像观世音菩萨那么观自在,就不会过来了!你说放屁也好,不放屁也好,随你讲什么,好像没听见似的;那就有了功夫,佛印禅师就会佩服他。结果又被佛印禅师把他斗倒,只差这一招,所以他就不行了。
“亦名捻索”:这位菩萨总拿着一条羂索。四十二手里头,不是有个羂索手吗?这就是捻索。捻索,就是总拿这个羂索。“亦名千光眼”:他的名字又叫千光眼。
“善男子”:佛叫阿难,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他这种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的威德神通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经在过去没有数量那么多的大劫里边,“已作佛竟”:他已经成佛了。“号正法明如来”:他的佛名叫什么呢?他的名号叫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这一位菩萨,因为不放下他的大悲愿力──这是他还本照他以往所发的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他想令一切的菩萨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安乐成熟诸众生故”:来安乐救度一切众生的缘故。“现作菩萨”:所以就现作菩萨。他本来是正法明如来,现在示现观世音菩萨。
汝等大众。诸菩萨摩诃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汝等大众”:你们现在,在法会和没有在法会的一切大众。“诸菩萨摩诃萨”:一切的菩萨和大菩萨。“梵释龙神”:梵,大梵天王;释,就是帝释。大梵天王,是在天上一个清净的梵王,很自在的,又叫大自在天。帝释就是帝释天,也就是天主教所谓的天主;在〈楞严咒〉上,他叫因陀啰。“南无因陀啰耶”,就是指这个帝释。龙就是天上的龙;神,一切的神。“皆应恭敬”:都应该恭敬观世音菩萨。“莫生轻慢”:不要轻慢观世音菩萨。“一切人天”:所有一切人间的人和天上的人。“常须供养”:应该常常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专称名号”:专心来称扬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得无量福”:能得到无量的福德。“灭无量罪”:能灭除无量的罪业。“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在临命终的时候,一定会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里边去。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师父就是阿弥陀佛,你念他徒弟的名字,将来你就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去。
佛告阿难。此观世音菩萨所说神咒。真实不虚。若欲请此菩萨来。咒拙具罗香三七遍烧。菩萨即来。(注:拙具罗香。安息香也。)
“佛告阿难”:佛告阿难说,“此观世音菩萨所说神咒”:这观世音菩萨所说的〈大悲咒〉,“真实不虚”:他这种的功德,不可思议,这种的神力,也不可思议。能增无量福,灭无量罪,是真实不虚的。“若欲请此菩萨来”:你若是想请这一位菩萨降临坛场,“咒拙具罗香三七遍烧”:拙具罗香,就是安息香,在药材店有这种的香。三七遍,就是二十一遍。你在安息香上念咒二十一遍,然后烧这个香;“菩萨即来”:观世音菩萨就会临坛,到这个法会来。
若有猫儿所著者。取弭哩吒那。烧作灰。和净土泥。捻作猫儿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子一百八遍。段段割之。亦一百八段。遍遍一咒。一称彼名。即永差不着。(注:弭哩吒那。死猫儿头骨也。)
前几天,果宁有亲戚来,他问是不是照常讲《大悲陀罗尼经》。因为他觉得《陀罗尼经》说的事情很奇怪;他怕他这一些亲戚听见,更不相信佛法,他们都有诽谤心。其实,这种情形,并没有什么奇怪;不过在西方的人,没有这种经验,认为这是奇怪。在印度和中国,对这种情形,就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常常都有这种情形。
“若有猫儿所著者”:什么叫被猫儿着?这个世界,有八万四千种病,很多奇奇怪怪的病症,你没有法子完全了解。猫虽然是个小东西,有的时候也会作怪,并且有这种猫神;这猫神呢?其实是猫怪。在东北,我遇到一只生了一种邪病的猫。这种邪病,也就是有魔;它得了魔障病,跳上跳下,一天到晚,也不停着,总是这么发神经。这种的猫,要是死了的时候,就会变成猫鬼;猫的鬼,就会来捉弄人,令人精神不清楚,糊里糊涂。
因为〈大悲咒〉什么奇怪难治的病都可以治,所以现在就说着这个猫迷的。这种不容易治得好;因为这个猫,像老虎一样。在家里头,养了那么一个小老虎,这种的鬼,也不容易治的;所以必须要用一种对治的方法。对治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以这种的毒,来治中这种毒的人。凡是治病的药,都是以毒攻毒;因为有这种毒了,那种毒就会没有了。
所以书上才这么说,若有着到猫鬼的迷的,“取弭哩吒那”:弭哩吒那,就是死猫头的头骨。因为对治这只猫的鬼,所以取死猫的头骨。来怎么样呢?“烧作灰”:把它烧成灰。“和净土泥”:因为单单猫头骨是很少的,你不能把它作一个猫的形像,所以要加上一点净土泥;净土泥,就是干净的土泥。啊,把干净土的泥,和死猫头骨的灰和在一起;做什么呢?“捻作猫儿形”:把它做成一个小猫。你看,就好像小孩子玩似的。
“于千眼像前”: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像前,“咒镔铁刀子一百八遍”:镔铁,是铁中的好铁。用一把镔铁造的刀子,咒一百零八遍。“段段割之”:把用猫头骨和净土泥造的这个猫,一段一段的把它割开,“亦一百八段”:也割一百零八段。“遍遍一咒”:每一段念一遍咒。“一称彼名”:一称什么名呢?就称这个猫的名。“即永差不着”:这么样做了之后,病就会好,永远不会再发作,不会着猫鬼的迷了。这个方法和道理,是不可思议的,这都属于密宗。密宗是一种秘密法,秘密法是彼此互不相知的,所以不是一般人所可能明白的道理。
若为蛊毒所害者。取药劫布罗。和拙具罗香。各等分。以井华水一升。和煎。取一升。于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服。即差。(注:药劫布罗。龙脑香也。)
有一种蛊师,他的神通很大,可以飞行变化,也可以忽有忽无;这种蛊师的心非常毒辣。蛊师多数是什么做的呢?多数是蛇所变的。所以他的心非常的毒,以杀人为能事,以害人做为他的游戏神通;他杀一个人,害死一个人,那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到越南,泰国,中国云南的地方,或者新加坡、马来亚一带,都有这种蛊。这在广东话,有一种术语叫“落杠头”。在越南和新加坡,以前中国人到达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女人就欢喜中国男人,要同他结婚;结婚,又怕他回中国,所以就给他落上一个杠头,就是下上一个蛊。这蛊啊,他若和她在一起不走,永远不会发作;要是一回中国了,她一念咒,这个人就要回来,如果不回来,就一定要死的。这位詹尼桑,你看过这个没有?
詹尼桑:yes!(是!)那儿的女人都下杠头。
上人:你听得懂啊?
詹尼桑:yes!(是!)那儿的女人都会。
上人:哦?任何女人都有?
詹尼桑:我这次回中国,我的朋友就被落杠头了。
上人:真可惜!他若会〈楞严咒〉,就会破这个杠头了。
詹尼桑:在贵州,我看过那个放蛊的人,眼睛是红的,我真的看过。他给你吃面,就有放在面上,结果我的朋友没有吃,倒在地板里头。等揭开来一看,面跟血一样。贵州那一带很多蛊,还有云南。
上人:你到他下蛊的家里,你就喝杯茶,他给你下上蛊了。
詹尼桑: yes!(是!)蛊跟血一样。
上人:譬如他着一个什么东西,你一动它,也中了蛊了;就这么厉害!很厉害很厉害的。他一个什么东西放到街上,你一动它,或者用脚踢,也中蛊了!这蛊很厉害的。这蛊是有蛊师的,你若想给谁下蛊,和蛊师一商量,蛊师就给你一个方法:你到那儿,是怎么样子用。这个人就中蛊了!有很多人学这个蛊的。但是你若会念〈楞严咒〉,就他是下什么蛊也不怕。不单〈楞严咒〉,〈大悲咒〉也可以。你若会念〈大悲咒〉,无论他给你什么东西,你可以先念念〈大悲咒〉。
詹尼桑:中蛊的人,三十天就死掉。
上人:哦?三十天就死掉?还有,你念〈楞严咒〉,其中我对你们讲过的五大心咒,就是破蛊毒的。你无论什么蛊,你一诵那五大心咒,都把它给破了。那蛊就没有效用,不灵了。
“若为蛊毒所害者”:要是被这种下蛊的人所伤害的。“取药劫布罗”:药劫布罗,就是龙脑香,也是一种药材。“和拙具罗香”:和安息香。龙脑香和安息香二种,“各等分”:等分,就是一样一半。龙脑香三两,安息香也三两;龙脑香五两,安息香也五两。“以井华水一升”:用井里头新打出的水。就是在那个水上边,它那个水花很转转的,就用那个井华水。“和煎,取一升”:和煎,和起来在一起煎。取一升,一升就譬如一碗好了。或者,升是比碗大一点,就好像这个盆似的。“于千眼像前”:在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的像前边。“咒一百八遍服”:也是念〈大悲咒〉一百零八遍;服,把它喝了。“即差”:就好了。这个“差”字,本来读“吃”,应该加上病旁;瘥,就是完全都好了。
若为恶蛇蝎所螫者。取乾姜末。咒一七遍。着疮中。立即除差。
“若为恶蛇蝎所螫者”:恶蛇,就是毒蛇;蝎,就是蝎子;螫,就是被它两个针刺着了。这种毒蛇和蝎子,被螫上非常之痛;要是不医治,会有生命危险,这叫蜂子。蜜蜂不太螫人,有一种蜂子,螫人很厉害。“取乾姜末”:这时候,用乾的姜磨成末。“咒一七遍”:念〈大悲咒〉七遍;一七遍就是七遍。“着疮中”:着就是放到、涂到疮上边。“立即除差”:立刻就会把这种毒解除了;解除,就好了 。
龙脑香和安息香有辟邪的功能,因为邪神邪鬼,怕这种味道。又安息香,也是除一切的邪气的,山里边所有的邪气,都可以除去。这是用龙脑香和安息香,来用井华水煎,就可以治蛊毒的原因。姜是辣的,毒蛇和蝎子虽然毒,但是它这种毒怕辣,所以乾姜末本来就有驱除这种的毒的力量;你又能念〈大悲咒〉七遍,把它擦到螫的地方,这螫的痛苦,很快就好。这都是以毒攻毒的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的作用。好像中国讲五行,木就克土,土就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又克木。这种的药,也就是克制这种的病,所以病就好了,这也是一种物理作用。凡是治病,什么药治什么病,这都是物理作用。
若为恶怨横相谋害者。取净土。或面或蜡。捻作本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一百八遍。一咒一截。一称彼名。烧尽一百八段。彼即欢喜。终身厚重相爱敬。
“若为恶怨横相谋害者”:要是有人和你有怨仇,或者有什么误会,或者因为什么事情发生意见;他想不择手段,用种种阴毒的方法来谋害你,对你不利。在这个时候,“取净土”:你取清净的土。“或面或蜡”:或者是五谷所作的面,或者用蜡。“捻作本形”:你把它捻作想要害你那个人的形像,或者捻成你自己的形像也可以。
“于千眼像前”: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像前。“咒镔铁刀一百八遍,一咒一截”:你把镔铁刀子,咒念它一百零八遍。然后再念,每念一咒,把这个人的形截成一段。“一称彼名”:你截成一段的时候,就念一声要害你那个人的名字。
若有患眼睛坏者。若青盲眼暗者。若白晕赤膜无光明者。
“若有患眼睛坏者”:眼为心之苗,眼睛就是代表人心的。人眼睛为什么坏?就因为你心坏。你心若好,眼睛就好;心坏,眼睛就坏。所以美国人从小就教人看人的眼睛;睁着眼睛看人的眼睛,中国人没有这种习惯。你要是望人的眼睛,望的时间一久,这个人就糗,就觉得很不好意思。
关于眼睛,孟子说过:“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人胸若正,眼睛就了然;了,就很清朗的。胸中若不正的人,眼睛蒙蒙差差的,看什么东西也看不清楚,睁也睁不开,闭也闭不上,眼睛总这么眨眨的,也不知睁的好或闭上好?总有这么一种的毛病,这叫眸子眊焉。眊,就是看什么也不清楚,好像有一种障碍似的。为什么呢?这就因为心里不正,尽有一些邪知邪见,这是一点;或者喝酒喝多了,也会把眼睛喝坏;或者好色,贪色贪多了,也会把眼睛坏了;又或者你火大了,也会把眼睛坏了。有种种的原因。
有那么个笑话,说:“这个人啊,他眼睛好,怎么样好法呢?在四十里以外,他能看见蚊子喘气,蚊子怎么样喘气,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怎么样呢?出门就被一头牛绊倒了!”你说他四十里外,可以看见一只蚊子呼吸气,一出门口,有那么大的牛他看不见,就被牛绊得跌倒了?
再讲一个眼睛不好的一个公案。有个眼睛不好的人,白天他也看不见东西;晚间更看不见东西。怎么样呢?“乌巾落地当鸦飞”,有一块黑手巾,落到地下了,他看做是一只乌鸦飞起来,又落那个地方。“妻子旁边问是谁”,他的太太在他旁边坐着,他问:“是谁呀?”连他太太都不认识!“一朝帘窿十几篮”,太阳照着门帘子,他到那儿去拣鸡蛋;他那个门帘子,是一个窟窿,一个窟窿的,太阳照到里边,地下那么一个黄黄亮亮的地方,他说那是鸡蛋。“月依花影拣柴扉”,月亮照到花上,地面有花影,他到那儿去拣柴去;他看那梅花影,以为是烧火的柴呢!“闲视古画磨伤鼻”,他没有事情就看画,鼻子都凑到画上来,把鼻子都磨破了。“忙锁书箱夹断眉”,有一次,他很慌的就想锁他的书箱子,因为看不清楚,凑到书箱子的地方,一锁,把自己的眉毛夹断了。“更有一个才笑话”,更有一个很可笑的事情,怎么样呢?“吹灯烧破嘴唇皮”,吹灯的时候,凑到灯上,把嘴唇皮烧破了;因为他看不清楚。你看笑话不笑话?这是讲眼睛不好的人。
“若青盲眼暗者”:青盲,就是一早起来,睁开他的眼睛,好好的,但是什么也看不见;这又叫鹊眯眼,好像小鸟的眼睛,一睁开,什么也看不见。“若白晕赤膜无光明者”:白晕,就是黑眼珠有白点。“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眼睛晕,也是有一种毛病了。赤膜,就是眼睛红的;方才说那个蛊师是红眼睛的,就是那样子。无光明者,眼睛无光明的人。
今天一早起来作佛事,是很辛苦的。我们每一天每一个人,早晨都打坐参禅,晚间都听经学教。但是在平时,都少讲一点话;说话说多,气就散。我讲经是不得已,如果我不给你们讲,你们也不知道;所以我就气散一点,来给你们讲。你们不要学我讲经的讲话,要学不讲;不要说那么多的话,这是我的一点忠告。
取诃梨勒果。庵摩勒果。鞞醯勒果。三种各一颗。捣破细研。当研时。惟须护净。莫使新产妇人及猪狗见。口中念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封眼中着。其人乳。要须男孩子母乳。女母乳不成。其药和竟。还须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着眼中满七日。在深室慎风。眼睛还生。青盲白晕者。光奇盛也。
这一段文是说,这个人眼睛有病,就取“诃梨勒果”:这是印度的一种果。“庵摩勒果、鞞醯勒果”:庵摩勒果和鞞醯勒果。“三种各一颗”:每一样就取一个果。“捣破细研;当研时,惟须护净”:把它捣破了,然后再把它细细的研磨。当你在细研的时候,你要特别小心一点,要清净。这个清净不是说旁的,“莫使新产妇人及猪狗见”:就是你不要令新生小孩子的女人看见,也不要令猪狗看见。“口中念佛”:你在研这三种果的时候,口里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白蜜,就是白糖;或者用白蜜来和,或者用人的奶来调和。“封眼中着”:你把它研好了,放到眼睛上面。
“其人乳,要须男孩子母乳”:其人乳,要须生男孩子的奶。“女母乳不成”:女孩子的不可以;你用生女的奶,就没有功效。所以在修行的人,不养猪猫狗,也就是这个道理;你修行用功的人,不应该接近猫狗这一类的。好像去年,他们在那house (房子) 那儿,养了三十条狗,那种狗味,到现在还在那 house 里边。所以修道的人不养鸡猫狗,也就是你修法,这些畜生不应该见着。
怎么也不能见产妇呢?在中国有这么一个避忌,就是生小孩子的房子,不过一个月,不应该去,那地方就叫月房;因为在这一个月内,有一种污秽的东西,很不洁净,所以在中国有这种的风俗。尤其你修法持咒的人,你咒念得很有感应、很灵验,你若到一次月房,这个咒就没能灵了,它受了污秽!咒最怕的就是这种污秽的气氛,所以修四十二手眼的人,不进生产的房子。
“其药和竟”:这个药和好了,“还须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还要在千眼观音菩萨像前,诵咒一百零八遍;“着眼中”:把它放到眼里头,“满七日”:过了七天。“在深室慎风”:在静室,就是不透风的房子;谨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