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善男子。若复有人。厌世间苦。求长生乐者。在闲净处。清净结界。咒衣着。若水。若食。若香。若药。皆咒一百八遍服。必得长命。
这段文是说人想要长生不老,想要得到永生,永远都不死。有一种外道,说生到天国,就得到永生;但是要把这个臭皮囊不要了。在佛教里,说生到极乐世界,莲华化生,就再不堕落了;也不要这个臭皮囊、这个假骷髅。但是你若想不舍这个臭皮囊,而得到长生不死,那也有办法!观音菩萨有方法可以帮助你。怎么样呢?
“善男子”:有修五戒十善的善男子和女人。善男子,就包括善女人。“若复有人”:假设有这么一个人,“厌世间苦”:讨厌世间生了死,死了生,这种生死的苦恼;“求长生乐者”:他想要这一生再也不死,再也不生了,就永远得到长生的快乐。这有办法,怎么样呢?你“在闲净处”:闲,悠闲;就是很少人到的地方。净,就是清净;这个地方非常宁静。“清净结界”:你在这个地方,用〈大悲咒〉来结界。结界的方法,在后边会提到。
“咒衣着”:你把你的衣服,念一百零八遍〈大悲咒〉。“若水、若食、若香、若药”:你要喝的水,念它一百零八遍〈大悲咒〉然后喝;你吃的东西,也念一百零八遍〈大悲咒〉才吃;或者你烧的香,也把它念一百零八遍,然后再烧;或者你所服的药,也把它念一百零八遍〈大悲咒〉再服。“皆咒一百八遍服”:统统念一百零八遍咒,然后再用。服,就是或者衣服就穿;喝的东西,你就喝;吃的东西,你就吃;香、药,亦复如是。
这是统统把这些物质,放到一起念一百零八遍?或者分开来念一百零八遍呢?有专门想要投机懒惰的人,就想出这个妙法:“要是统统放到一起,我念一百零八遍,就都有了嘛!”也可以!不过灵验就会少一点,因为分散了;你要是单单每一种念一百零八遍,时间是用得多一点,但是功效大。你若愿意功效小呢,你就节省一点时间;但是你念完了咒,又做什么呢?有什么事情干呢?你要是想睡觉,那就没有念多一点咒比较妙得多。所以这都念一百零八遍咒服。
“必得长命”:就一定得到长命。多长呢?谁也不知道,因为没有穷尽那么长,你愿意多长就多长。你说:“哦!我不愿意长了。”那随时都可以往生,也很自由的。所以多长的命,是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给你决定的。
若能如法结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其结界法者。取刀。咒二十一遍。划地为界。或取净水。咒二十一遍。散着四方为界。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掷着四方为界。或以想到处为界。或取净灰。咒二十一遍为界。或咒五色线二十一遍。围绕四边为界。皆得。若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
“若能如法结界”:若能依照这个方法来结界,“依法受持”:依照大悲法来受持〈大悲咒〉,也就是依照这个方法,来修持四十二手;“一切成就”:一切都能成就,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其结界法者”:那么结界怎么样结法呢?我现在告诉你。
“取刀”:你找一把刀。一把刀干什么?是不是要杀人呢?不是杀人,是要杀地、杀土。“咒二十一遍”:你把刀咒二十一遍完了之后,也要以三唾;前边不是讲过三唾吗?你三唾之后,然后“划地为界”。你到外边,你愿意你这个范围多远、有多大的面积,用这把刀在周围划地,把地割出一个沟来。你这个界限之内的,天魔外道、妖魔鬼怪什么也都进不来了!他可以在外边,这里边不准他进来了;因为这是〈大悲咒〉的妙处。你结上界,这个地方就属于你的范围。
“或取净水”:现在结界,多数用净水,因为净水方便。用一杯水,就这么来结界。净水“咒二十一遍”:念二十一遍〈大悲咒〉,然后在有什么法会时,就可以洒净;洒净也就是结界。大家念〈大悲咒〉,拿着一个净水杯,用杨柳枝这么洒水,“散着四方为界”:净水洒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界限。
“或取白芥子”:或用白芥子──这是一种芥菜子;“咒二十一遍”:念二十一遍〈大悲咒〉,“掷着四方为界”:往四边洒去,芥子到什么地方,就以那儿为界。
“或以想到处为界”:或以你想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算界限。譬如我这儿一想:“啊!我以想到月光那儿为界。”那月光就都算你的结界之内了;想到日光那儿为界,日光也算我们结界之内;想四大部洲是我们的一个界限,四大部洲都是我们结界之内的地方。
“或取净灰”:或者取净灰,就是香炉灰,“咒二十一遍为界”:念它二十一遍,你把它洒开为界。“或咒五色线二十一遍”:或者用五色线,你念二十一遍在这五色线上,“围绕四边为界”:围绕四边做我们的一个界限。
所以没有一定的,这种种结界法,你们愿意用哪一个方法都可以;“皆得”:就是都可以。这很方便,你没有这个,有那个东西;没有五色线,有灰;没有灰,有净水;没有净水,有白芥子;没有白芥子,有刀。你怎么样做,都可以的,看你自己欢喜哪一种,就用哪一种。或者我这么一想:哦!想到五百 miles (哩)以内,都是我结界之内的地方。“若能如法受持”:你若能依照这个法来修行受持,“自然克果”:就是能得到果,能证得你这果;克果,就是能得到这个果。
若闻此陀罗尼名字者。尚灭无量劫生死重罪。何况诵持者。若得此神咒诵者。当知其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广种善根。若能为诸众生拔其苦难。如法诵持者。当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所见众生。皆悉为诵。令彼耳闻。与作菩提因。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赞不可尽。
“若闻此陀罗尼名字者”:你若听见〈千手千眼大慈大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这个名字,“尚灭无量劫生死重罪”:你一听见,就灭无量劫的生死重罪。那说:“我听见很多遍了,我可以灭很多无量劫的生死重罪了。”你灭无量生死重罪,但是你又造了无量生死重罪;所以灭的没有造的多,那还是等于没灭一样!为什么?因为你没能依法修行;若依法修行,才能完全都灭了。“何况诵持者”:闻这个名字,都能把你的罪业灭得这么多,何况你能诵持〈大悲咒〉呢!
“若得此神咒诵者”:诵者,能诵持的人。谁要是能诵持这个神咒;“当知其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你应该知道,这个人过去已经供养过无量诸佛了。你们要知道,你们这些人,也是过去供养无量诸佛了,才能遇到〈大悲陀罗尼〉呢!你若不曾供养无量诸佛,简直地你听也不入耳;从这耳朵听进来,从那个耳朵就冒出去了,在你这儿总也留不住。“广种善根”:你供养无量诸佛,广种诸善根;“若能为诸众生,拔其苦难”:你若再能诵〈大悲咒〉,观想为一切众生拔除苦难,“如法诵持者”:依照大悲法这么诵持。你最要紧就是依法诵持,你不如法诵持,那是没有用的。
“当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你应该知道这个人,就是大悲观音菩萨的化身,具足大悲心的。“成佛不久”:不久就快成佛了。“所见众生”:他所看见的一切众生,“皆悉为诵”:他都为他们来诵持〈大悲咒〉,“令彼耳闻”:令一切众生,都亲耳听见〈大悲咒〉,和〈大悲咒〉的名字,“与作菩提因”:因为他们听见〈大悲咒〉或听见〈大悲咒〉的名字,都能远做菩提之因。“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这个人,常常念〈大悲咒〉,令众生闻见〈大悲咒〉声音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赞不可尽”:我没有法子可以赞叹穷尽他这种的功德。
若能精诚用心。身持斋戒。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亦自忏谢无量劫来种种恶业。口中馺馺诵此陀罗尼。声声不绝者。四沙门果。此生即证。其利根有慧观方便者。十地果位。克获不难。何况世间小小福报。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也。
“若能精诚用心”:若能,就是假设;精,专一谓之精;诚,就是至诚。专一不杂,只有这么一心。做什么呢?“身持斋戒”:身,就是身体;持,就是受持;斋,就是吃斋,不吃肉;戒,就是戒除一切的恶事,诸恶不作。“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一切众生,就有一切的罪业,你能精持戒律,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世的罪业;“亦自忏谢”:这不是为自己,但也是为自己,因为自己也就是众生之一,所以说给众生忏悔,就是给自己忏悔。“无量劫来种种恶业”:无量劫来,就是从无始劫到现在。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所造的种种恶业,是无量无边的。
“口中馺馺诵此陀罗尼”:馺馺,是马走路的声音。言其你念〈大悲咒〉的声音,好像总也不停止的,这一句过去,那一句又来了,“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总这么念这个陀罗尼,就好像马跑路的声音似的。“声声不绝者”:不绝,就是不断的,念一声又一声。不是念念〈大悲咒〉,又打个妄想,就停止了;要专一其心,心念专一。
“四沙门果”:就是初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三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此生即证”:在今生就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但是你要诚心念。“其利根”:利根,就是聪明,“有慧观方便者”:有智慧来观察、明白种种的方便法门的人。这“十地果位,克获不难”:十地的位置,就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这十地的果位,就是菩萨的果位。虽然说菩萨的果位是不容易得到的,但是你念〈大悲咒〉,也就不难得到。克,是能;克获,就是能得到。本来是很难得到十地的果位,现在你因为诵持〈大悲咒〉,这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了。“何况世间小小福报”:何况世间这小小的福报呢!什么叫世间小小的福报?做国王、做总统,或者做最有钱的人;这都是世间小小的福报,不算什么不得了的。
“所有求愿”:所有你想要求的什么,“无不果遂者也”:没有不遂心满愿的。可是你们还记得吗?除一样。除什么呢?就要除怀疑的心。你“若生少疑心者,必不得果遂也。”你要是有一点点、一根头发这么多的怀疑心,也达不到你这种愿望;所以必须要真了。我常讲:
你舍不了疑,就生不了信;
你舍不了迷,就得不了悟;
你舍不了邪,就归不了正;
你舍不了假,就成不了真;
你舍不了死,就了不了生。
所以不能生怀疑心,生少疑心者,必不得果遂。这“必得果遂”,要没有怀疑心;有一点点怀疑心,就不成。
若欲使鬼者。取野髑髅净洗。于千眼像前设坛场。以种种香华饮食祭之。日日如是。七日必来现身。随人使令。若欲使四天王者。咒檀香烧之。由此菩萨大悲愿力深重故。亦为此陀罗尼威神广大故。
“若欲使鬼者”:你想要支配鬼神,叫鬼神给你做工。《大悲陀罗尼经》讲到这个地方,昨天果宁说是:“很奇怪的!”这个并不奇怪,这都是世界上常有的事情,不过在我们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没有懂这种的法时,就认为很奇怪。也好像我们人没有登陆过月球,到月球里拿几块石头回地球,人们觉得奇怪,和地球上的石头不一样。本来月球的石头和地上的石头,都是差不多的,没有什么分别,并不是月球里头的石头,就是金刚钻石那么宝贵。虽然不是那么宝贵,但是用几千亿钱把它取回来,就虽然是石头,还是宝贵的。因为我们众生不知道法的原理,所以见着这个法,认为是很奇怪的;其实,都是不离自性。
现在这是讲役使鬼神。役使鬼神这件事情,本来是很平常的;但是一般人,不能役使鬼神,所以就认为有人可以役使鬼神,是很奇特的。古代的人,能役使鬼神的很多很多。怎么叫役使鬼神呢?就是叫鬼神来做工;可以叫鬼来给你扫一扫地,抹一抹桌子,做一顿饭吃,或者去买一点东西,这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事。但是现在人都不修这种法,也都不信这种法,所以现在也就没有人能役使鬼神了。
你们知道中国有个纪晓堂吗?这是在中国清朝时代。纪晓堂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他去参加科试,因为他文学程度太高了,主考人就妒忌他,所以没中举;他就出家了。出家呢,就有五个鬼来帮他做工。这五个鬼原来是什么呢?那天不是讲这是五个魔?以后他和这五个魔斗法,五个魔都斗不过他,就皈依他了。皈依他,就跟着他来学法术,他叫他们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所以几千里外的事情,他派这鬼去看看,去特务特务一些消息,就像现在的特务。现在的国家特务,人可以看得见他的,这还谈不到真的;这种的,人看不见他,他可以看得见人。“你到那边去看看某某人做什么啦?”所以就到那地方把这种的事情都给看好了,回来就告诉主人;无论什么地方都是这样子。这就是把大悲法修得非常精,能役使鬼神。这役使鬼者,鬼里头也就包括着神了。
“取野髑髅净洗”:什么叫野髑髅呢?就是没有主也没有人管的孤坟。在中国的人,有子女的,就有那么个坟地,一家人都葬在一起;这叫有主坟,有人管的,有子孙的。野髑髅呢?是没有子孙的孤坟,没有人管,也没有人去给祭祀;你把那个坟里边的骨头,给拿来一块。死人的身体上,无论哪一块骨,都叫髑髅。怎么要拿这野髑髅呢?野髑髅因为没有人给他祭祀,没有人去给他供养,也没有人来理他,这回你把他骨头给拿回来,用水洗净了,不要有一些肉丝在上面,要乾的;洗清净了,也没有什么臭味了。
“于千眼像前”:就是在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菩萨法像面前。再过一个多月,你们到香港,就会看到我在香港有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可是我那儿没有髑髅,就不要到那地方去看看有没有髑髅了!“设坛场”:就是做一个地方,任何人不可以到这里边来,好像结界似的;像我们的坛场,是千眼像在这里边供养。现在不是供养千眼像,是供养髑髅。
“以种种香华饮食祭之”:天天要换很多次的香、花;吃饭的时候,用饮食来祭祀,给他上供。“日日如是”:天天都这样子。
“七日必来现身”:等到七天的时候,这个髑髅的魂魄,就是这个鬼,就现出。因为他是个野髑髅,没有人来祭祀他,这个时候,有人来祭祀他,他也就来享受这种供养;等到七天,或者在白天,你会看见他,或者到晚间会看见他。但是你看见的时候,可不要害怕,说:“喔!是鬼来了。”因为你祭他,你就是想叫他来;你那时若一害怕,他就认为你不是个主人,他就要做你的主人,要来役使你了!“你找我来干什么?好啦!跟我做同伴去啰!”你被他一吓,吓死,那就被他给捉去;你被他捉去,就要听他的支配。你要是不怕他,他一定问你:“你对我有什么要求啊?叫我干什么?”你就可以叫他来做什么了。这时候,你切记不要忘了〈大悲咒〉。若忘了念〈大悲咒〉,哦!这鬼发上脾气──鬼脾气可不得了!“随人使令”:你愿意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你说:“把前边的山,搬到后边去。”他也可搬。总而言之,都可以做得到。
“若欲使四天王者”:你说:“我不愿意支配鬼,我想来支配四大天王,叫四大天王给我做工人。”那也可以做得到。怎么样呢?“咒檀香烧之”:你用檀香来念〈大悲咒〉;
六祖大师在南华寺,把具一展,所有南华寺,方圆大约有五六十哩那么大,都给盖去;具的四角,四大天王现身,站四个角落上。为什么呢?也就是六祖菩萨平时就是修大悲法,所以到用四大天王的时候,说:“你们都来给我守着四边!”四大天王就都现身了!喔!都是威风凛凛的样子。陈亚仙一看,说:“这是和尚神通广大。”于是乎把这个地方都献出来。这也都是六祖大师修大悲法,才有这种的成就。
“由此菩萨大悲愿力深重故”:因为观世音菩萨大悲愿力,发过这个愿说:“有人能持〈大悲咒〉,一切所求,一定能成就。”所以愿力又深又重。“亦为陀罗尼威神广大故”:也就是因为〈大悲陀罗尼〉这个咒的威神灵感,广大无边,令人想像不到那么妙。
佛告阿难。若有国土。灾难起时。是土国王。若以正法治国。宽纵人物。不枉众生。赦诸有过。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神咒。令彼国土。一切灾难悉皆除灭。五谷丰登。万姓安乐。
“佛告阿难”:释迦牟尼佛,说完前边经文的时候,就告诉这位庆喜尊者,也就是印度的第二祖阿难尊者,说“若有国土”:假设有这种国土,“灾难起时”:什么叫灾?什么叫难呢?灾有三灾,难有八难。三灾,就是水灾、火灾、风灾。八难,难本来不只八个,有很多很多种。凡是不容易过去的都叫难;就是在这种时候很难过,所以有的时候和“劫”连到一起,叫“劫难”。劫,是梵语,本来叫“劫波”。翻译成中文的“劫”字,是“去”字再加上一个刀刃的“刃”,言其到刀刃上去;也就是说,这个劫很不容易过去,就好像刀刃,你要是过去呢,就要被杀了,所以这是劫难。其实,好像水灾、火灾、风灾,或者地震,或者天下雹雨,或者地发洪水,这都是一种灾难;或者有一种瘟疫病流行,这都叫灾难。
在有灾难起的时候,“是土国王”:这一个国家里头的国王,“若以正法治国”:他要是崇拜佛法,或者他受五戒、修十善、行菩萨道,“宽纵人物”:宽,就是放宽;纵,就是把他放了。不把人民圈到监狱里,叫宽纵;不把禽兽圈到笼子里边,这也叫宽纵。“不枉众生”:枉,枉杀;就是不随随便便就把众生给杀了。也就是断杀心,不杀众生。“赦诸有过”:无论有什么过错,都原谅他,把他放了,不责怪这有过的。“七日七夜”:在七天七夜的时候,“身心精进”:身也精进,心也精进,身心一起精进。精进做什么?“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神咒”:就日夜都念〈大悲咒〉,修这总持陀罗尼的法门。
“令彼国土”:他自己想像什么呢?就想像使令所有的国家,“一切灾难悉皆除灭”:所有的灾难,无论是大难、
在这一次,这五位出家的──三位比丘,两位比丘尼──之中,名字和次序方面,都不可思议的。这五个人,最先出家的是果前;所以他一来皈依的时候,就给他取一个“果前”的名字,果然就在前边出家了。有人想和他争,跑到他前面去,也跑不过去,因为他已经在前面。
果宁呢,因为以前他心里不安宁;不安宁什么呢?自己在心里打了很久的仗:“怎么样好呢?”所以皈依的时候,我给他取名字叫果宁,要安宁,又叫恒静。果前的字,叫恒谦,谦虚。
我也不知道就给果现取个名字叫“果现”,本来是果前比他先出家,比他先受沙弥戒;我讲不清楚,他自己也不大清楚。这一次去受戒,果现就没有去,因为发脾气,把手指头剁去;少了一个手指头,就晚一点去受戒。他剁的时候,没有告诉我;如果对我商量,告诉我,说:“我要剁手指可不可以呢?”或者也就不会落后了。因为没有对我说清楚,自己偷偷摸摸,跑到厨房那儿去剁一个手指头,把菜板子都给染污了。我说还可以的,所以就没有换掉菜板子。哈!吃了会成精吧?不要紧,就成精!所以就去住医院;这么多天,现在果前就先去了。在比丘尼里边,那时候,包朗妮先要求我出家,所以就在果修前边;果修是后要求我出家的,所以在这比丘、比丘尼里边,她变成第四位了。因为以先受戒为次序。
这一次去到台湾,你们一定要保持我们佛教讲堂的道风!不要到台湾那儿,看见大家都吃两顿、三顿,早起也吃,晚间也吃,中午又吃,我们也吃一点了。你吃,可以,但是对于美国的佛教,未免没有那么好。你若一定说是:“我愿意倒美国佛教一下,不往好的做!”那就可以随便。愿意吃二顿、三顿,都可以;因为你到那边,受那边的影响,不是听师父的教化,不是学师父的法,而是学台湾那些法了!我也不勉强你们,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现在到佛教门径里边来了,可以说把你们度到门里头。迷的时候,我把你们引到这门里边来;现在你们开悟了,你们自己怎样做,由你们自己了。你受过戒之后,你自己欢喜怎么样,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今天我把你们排名,默默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我给你们取名字,不单你们的,给每一个人取的名字,都有它的因缘。这个事情,虽然是不太大,但是也不小,因为前因后果有这种关系。
莲池大师那时受戒,他自己到佛前拜佛、念佛、拜忏,得到佛来给他摩顶授戒,并且智者大师也来给他授戒。所以莲池大师没有到台湾,也没有到香港去,就得到具足戒。
现在果现如果诚心一点,能拜佛、念佛,在这儿得到具足戒也不一定;但是他得不得,我会知道的。若得,更好;要是不得,就是慢慢得更好。得不得都慢慢求,就有菩萨来加持。你们到台湾,切记要勇猛精进,不要反而一点没有什么精进。在家里果现呢,这真是现身说法,他已经得了。你们要是到台湾不得戒,而他在家里已经得戒了,你们就白枉费了!哈!
又若为于他国怨敌。数来侵扰。百姓不安。大臣谋叛。疫气流行。水旱不调。日月失度。如是种种灾难起时。当造千眼大悲心像。面向西方。以种种香华。幢幡宝盖。或百味饮食。至心供养。
〈大悲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大悲咒〉的妙处,也是不可思议的;〈大悲咒〉的感应,也是不可思议的。
“又若为于他国怨敌”:又,就是再。有一种的力量,什么力量呢?不是自己本国,是他国怨敌;怨敌,就是有仇怨,就是敌怨。“数来侵扰”:本来是个数(音树)字,但是读做“朔”。数(音朔),是很多次,这是《论语》上的字,“事君数(音朔),斯辱矣!”所以你读过《论语》,就会读到这个“数”(音朔)字;你若没有读过《论语》,那就一个数(音树)字。这个数(音树)也可以,也有“多”的意思;但是读数(音朔),就是很多次,很多次来侵扰你的国城。什么叫学问呢?好像“数”(音朔)字,如果没有学问的人,就读成一个数(音树)字;你若有真实的学问,就没有人教你,你也会读成“数”(音朔)。那么说:“你有没有真实学问呢?”我不单没有真实的学问,还是“假实”的学问而已。“那你怎么这样读呢?”有些人就是这样读,所以我就跟着这样来念。
“百姓不安”:老百姓都惊恐不安;为什么呢?有土匪常常来。“大臣谋叛”:大臣,就是一般做官的。谋叛,有的造反,变成“造反有理”。“疫气流行”:疫,就是瘟疫。好像现在有的时候,就有传染病,有疫气流行,某一个埠变成疫埠啦!这个疫气,你不要以为单单是疫气;都有疫鬼管着。疫鬼就放疫毒,人闻到毒气,就生病了,就流行感冒。
“水旱不调”:水怎么不调呢?或者应该下一个月雨,就下三个月,把庄稼什么就淹死,因为水多了!我想你们不会不懂。什么叫旱呢?本来应该下雨,不下,一天到晚也不下。
现在张果慧和谭果式都在这里,我讲讲我的好运,你们给我证明一下,让大家相信我,这不是讲大话。香港每隔一个时候就闹乾旱,有一年,半年多也没有下雨,香港天天都制水,没水喝。我那个西乐园,本来没有水,因为造成西乐园,那个地方就有水,水是从石头缝流出来。最初来水的时候,给我很多的麻烦。什么麻烦呢?左右邻居都来抢水。一看我这个地方有水,这个也来抢,那个也来抢,水桶一摆,摆二十几个在那预备抢水。以后我没有法子,用铁线网把它就拦上;拦上了,水就没有人来抢啦!张果慧是不是这样子啊?
这个时候,六个月没有雨下,我的水也不来了!山上的水来得很少,并且硫磺味很大很大的,简直不能吃。这个时候,你记得刘果娟吗?
我那时候给刘果娟下个命令,说:“在三天之内,你要给我求下雨来!你天天要念佛,如果你求不下雨来,以后就不要来见我。”我和她是这样说的。刘果娟就慌张了,她最怕的,就是不见师父;怕不见,所以什么都可以,她时时都要来见师父。这个老弟子慌张了,就天天拿着一串念珠在那儿念;忙着念〈大悲咒〉,大约三天连饭也都忘了吃,她怕求不下雨来。
在那半年多,香港所有的佛堂、庙宇、斋堂,东普陀、西普陀,都求雨;求了几个月,也没有雨下。我这个地方,限刘果娟三天求不下雨,不要见我;大约两天半,雨就来了。这雨来了,所有的佛堂,就登报纸卖广告,这个说:“这个雨是我们求的!”那个说:“这个雨是我们佛堂求的!”啊!所有的佛堂都有了功,就是西乐园也没有报功,也没有报德,雨就这么样下。
为什么能这样子呢?我为什么限她三天下雨呢?其实我告诉你,不要三天,当天叫它下雨就来了!不过我叫这个老弟子念多点佛,积多点功,让她为大家来求雨,所以这工作交给她。我知道不要说三天,就一天,
我又惹了麻烦了!什么麻烦呢?有一个人去找我,见到我,说:“你说三藩市不会地震,所以没有地震啰?你讲的话也不兑现!”不错!我去年三月初一的时候,三藩市有人说四月、五月地震,我说:“不准它地震。”我就敢说这么大的大话!这个话好像一粒微尘那么大!“我在三藩市一天,我就不准它地震!等我离开了,我就不管。”说地震,我可是这样讲:大地震,我就叫它小一点;小的地震,我就叫它没有。
去年,有的人相信我,就不叫我离开三藩市。因为我离开三藩市,三藩市就恐怕沉到海里;所以,不应该离开三藩市,离开,三藩市就没有办法了。如此这样讲,我说:“你不要害怕,三藩市不会地震的。”有的人说我一定不对,科学算的;我说我也算,我这不科学的算出来,它不地震。这是我敢说这么大、这么肯定的话:我不准它地震!你们放心好了。但是,一些有钱的不相信,就离开三藩市去了。有一些就不怕的;不怕,就没有办法。那么就有个地震,这个地震震得很小。为什么呢?那是我叫护法要拥护。我知道天龙八部、护法善神,一定会拥护;因为什么?护法天龙八部不会害人。
“日月失度”:就是日月失调。日,就是白天;月,就是晚间;失度,就是不平衡,有的时候太阳很热的,有的时候月圆。不是说,像这一天一天的增长,或者一天一天的减少;而是忽然间长了,忽然间又短了,这叫日月失度,这叫不平衡,就是有一种天灾的表现。
“如是种种灾难起时”:其实,像这样种种的灾难出来的时候,“当造千眼大悲心像”:应该造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像,“面向西方”:因为阿弥陀佛在西方,阿弥陀佛是观音菩萨的师父;所以看着他师父,这徒弟要恭敬。好像你们六个人是我的徒弟,有人对你们赞叹你们师父,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他的神通,说什么就灵验,啊!说要下雨就下雨……”虽然是不太欢喜;但是如果有人对着你们,骂你们师父,说:“你们的师父,猪狗都不如,你那个师父,什么都不懂得,你跟着他学什么呢?你越学越愚痴了,越学越蠢了!”你们一听,就说:“你说这个,我打死你!”
哈!要犯戒了,是不是?“以种种香华”:种种香,种种华。“幢幡宝盖”:用幢幡宝盖来供养。“或百味饮食”:百味饮食来供养。“至心供养”:至心供养谁呢?供养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