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五莲县高泽街道西高泽村
国风社日照分社欢迎您!
日照分社总第50期
2022.05.16
诗经瑰宝,国风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今日作者:
陆应锦
我与老姐妹们的腰鼓情缘(散文)
陆应锦
2005年3月,我从小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休了。说实话,从繁忙的工作中停了下来确实有点失落,有点不习惯。像一列奔腾呼啸的火车,突然停了下来,只能大口喘气不能前进,能不着急吗?看到许多中老年人和我一样无所事事,经常三三两两坐在园区里晒太阳、闲聊卖呆。有的热衷于打麻将,闹得家庭关系不和。我想,如果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像城市人一样锻炼身体,既能健身,又能解决闲居无事问题,避免家庭矛盾。我的想法得到卧病在床的老伴和孩子们的支持。 女儿立即给我买了小广播和录音磁带,并且教我如何在广场上使用。
首先,我邀来几位堂嫂、堂姐和老同事好朋友,商量成立健身队的事。邀来的人中有人说:“打拳练剑是城里人的事,对于失地农民来说,打得不好看,多么不好意思啊”。我给她们做思想工作,鼓励她们消除顾虑,提高信心。开始时我们的健身队,只有我的亲朋好友七八个人,都是六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她们什么都不会,不要说舞姿漂亮不漂亮了,连最简单的动作都不会。有的说,“你在赶鸭子上架呀!”我们从学习打太极拳、练太极剑入手,我手把手地教她们。不知是什么名人说的:“舞蹈是藏在灵魂里的语言,用步伐和动作去组合梦想的诗篇。”我鼓励老姐妹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别人能学会,我们也一定能学会。年轻时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死省苦累,没时间没机会跳舞,只有看别人的羡慕别人的。现在老了再不疯狂就没机会啦。”说得她们笑得前仰后合。经过一段时间练习,许多 人由先前一点不会,到后来全部会了。基本动作会了以后,我就开始要求她们动作整齐划一。老姐妹们从不想学到我要学,从艰难中尝到了甜头,像吃甘蔗一样越咀嚼越甜。有时很累,不想说话也不想动,当广场上舞曲响起时,劲头又来了。平时在公园里晨练、晚练的朋友,看到她们打的太极拳、太极剑越来越好,主动要求参加我们的健身队。要求参加的人不仅有老年妇女,而且有中老年男子。
芙蓉社区党委对辖区内的老年活动十分关心和重视。合肥市老年大学在我们社区开办唯一分校。我们的“健身队”纳入到社区老年大学一并管理,活动经费给予大力支持。至2021年芙蓉社区老年大学有500多人12个班。如今芙蓉社区老年大学逐步发展壮大了,学习的科目也越来越多,越办越好。2012年9月24日《合肥晚报》以 “社区老年大学异常火爆”为题,报道了我们的事迹,对我们是极大的鼓励。
后来,我从电视上看到老年人打腰鼓好看、时髦新潮。通过网上学习我知道了腰鼓属于打击乐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娱乐工具。一个长长的小鼓,两头细,中间粗,两面蒙皮。鼓框上有个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用力打击鼓槌,并伴有舞蹈动作。人们跳着舞,不时变换队形,边舞边鼓。腰鼓最初流行于陕西,后来在全中国发展流行。在表演的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在民间流行极为广泛,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近年来,腰鼓舞已在许多大中城市的居民中兴起,其主要是自娱自乐,强体健身,丰富业余生活。
随着我们老年健身队人数增加,队员们要求学习打腰鼓。谁会打腰鼓啊?首先遇到的就是教练人员问题。我在学生时代,不大爱好文体娱乐活动,同学们都说我是死读书的书呆子,哪会唱歌跳舞啊?后来当了小学老师,学会简谱,教过学生唱歌跳舞,但现在要教老年朋友唱歌跳舞,对象不同了,都是年迈的老奶奶们。时代也不同了,新鲜的花样比过去多了,再说打腰鼓我也不会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经常到合肥市老年大学学习,回来教大家。有时干脆请合肥市老年大学老师来社区教大家。
俗话说,“人上一百,啥事不缺。”在我们这个老年健身队里, 也有许多难事。一是,活动经费。在平时锻炼和外出表演时,需要一些导具和服装,如功夫扇舞的红扇子,打腰鼓的腰鼓,演出服装,午餐经费等等,总是我自己垫付,得到社区领导同意后才能报销。有老年朋友和我开玩笑说:“你干的是赔本买卖呀。”在我心里“只要老年朋友开心,我花点钱,能报销不能报销都无所谓。”好在社区党委重视和支持,不存在经费的事。
四是,苦累。人们常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腰鼓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 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目前,文、武腰鼓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特别在表演中,又有机地揉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有弛有张、活而不乱,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打腰鼓时全身都在运动,两手拿着鼓槌不停地打着,两脚不停地跳着,身体还要不时扭动着,运动量很大。一段节目打完,全身是汗。为了整齐动作我带头苦练。那些下蹲、跪膝、扭腰都是老年人难做的动作,为了演出,大家咬紧牙,忍着疼,坚持练, 反复练,膝盖都练出血了也毫无怨言。腰鼓队的老年朋友劲头很大,不怕苦不怕累。例如王大姐每逢老年大学学习日,早晨四、五点钟就起来准备到学校去。住在她楼上的朱大姐说,到时候你来叫我啊。只有一有空,她们就练。真是“曲不离口,鼓不离手”啊!早中晚公园 里都有她们练习打鼓的声音。有时累得腰酸背疼,稍作休息又接着练。 孙大姐女儿带外孙女在市里上班上学,她不能去照顾孩子。女儿埋怨她只顾自己搞活动,孙大姐只好起早带晚,往来于老年大学和孩子之间。有的人不理解说:“你们都是退休老人,为什么每天搞得这样紧张这么累?除了外出演出,没有人要求你们认真去做啊。”我说:“一是老姐妹们对健身活动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专注;二是怕影响团队演出”,有的说“我笨鸟先飞”多练练。所以她们习惯了苦和累。也许这就是老姐妹们与腰鼓结下的不解之缘吧!
在我们腰鼓队里舞蹈班班长孙家萍功不可没。她是个多才多艺的老人。难度大的“武当剑”,“三十六式太极刀”都是她教的。她带领大家练习五套秧歌时,不慎将胳膊跌坏了,打了石膏夹板,仍然坚持教大家排练。遇到停电,赵合红大姐总是把自己充好电的扩音机子带来给大家用。她们除了自己教跳舞,还请老师教各种新的舞曲。平时除非下雨,每天晚上都有去跳舞,会跳几十种舞蹈。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腰鼓队算是出了名的。自2005年5月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不同场合。2014年,安徽省暨合肥市“计划生育进万家”大型宣传服务活动、2016年肥西县暨桃花镇庆祝建 国 67周年文艺专场、2017年肥西县暨桃花镇喜迎党的十九大文艺专场、2018 年肥西县暨桃花镇中秋主题文化活动、2019 年桃花镇 新时代文艺宣传演出、2020年桃花镇庆祝元旦文艺演出、翡翠花园的健身舞比赛、开发区举办的和谐社区文艺演出,都有我们的身影,每次演出都受到观众好评。
健身舞“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社区比赛中获一等奖,在开发区比赛中获三等奖。在翡翠花园健身舞比赛获优秀奖。
2006年,我们20人的功夫扇表演,在合肥市健身展示赛上,得了第一名,那一刻,队员们都高兴极了。
2010年5月,全国第四届体育大会在合肥召开,大会组委会邀请我们腰鼓队参加闭幕式演出,可把这些老姐妹高兴坏了。“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小小社区腰鼓队,能够参加全国性的大型体育运动会闭幕式演出。”
2014年合肥市健身项目展示大赛太极功夫扇单项比赛一等奖。 还得到了全国妇联的表彰,被授予全国晨练晚练示范点。我个人也获得“社区优秀文艺骨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等许多光荣称号。
我们腰鼓队队员们都会打十几套腰鼓。都会打音乐腰鼓“歌唱祖国”“爱我中华”“最美的歌唱给妈妈”和卡鼓“丰收腰鼓”、“鼓韵”等七套鼓技。因为腰鼓队打出了名,许多小区和企业单位,开业啊,办喜事啊,经常邀请我们演出,图的是热闹、吉祥、喜庆。
芙蓉社区晨练晚练活动已经蔚然成风。每天早上晚上,广场上热闹非凡,打拳练剑的,唱歌跳舞的,男女老少一二百人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目前,我们的腰鼓队23人,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精益求精的精神,抓紧巩固老节目,排练新节目,等到今年下半年中共20大胜利召开的时候,我们一定为庆祝活动大展风采。
暮春随吟(平水韵)
网网
律回春杪正花繁,孺燕衔泥布谷喧。
何当神州甘露足,膏腴长裕乐田园。
END
✦✦
编委会
主 编:丁连相
副 主 编:丁启连 田 源 陈德时 丁明辉
编 辑:丁连相 丁启连 丁明辉 张明慷
责任编辑:丁连相
本期制作: 网网 摄影:网网摄于五莲县户部乡上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