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若行江湖沧海间 毒蛇蛟龙摩竭兽
夜叉罗刹鱼鼋鳖 闻诵此咒自藏隐
“若行江湖沧海间”:你若走到大江里边,或者大的湖里边,或者沧海间。沧海,就是大海。“毒蛇蛟龙摩竭兽”:或者有这个毒蛇,或者有这个毒龙;蛟龙也是一种毒龙。摩竭兽,是在水里,或者陆地上的一种大怪兽。“夜叉罗刹鱼鼋鳖”:或者有夜叉鬼,或者有罗刹鬼,或者有大鱼精,或者有大乌龟精、鳖精。“闻诵此咒自藏隐”:你若一念〈大悲咒〉,这些个怪物,不能害你,就都自己跑了,隐藏起来了;他们就不能作怪了。
若逢军阵贼围绕 或被恶人夺财宝
至诚称诵大悲咒 彼起慈心复道归
“若逢军阵贼围绕”:假设遇到在两军阵前来互相战争,或者遇到土匪来围绕着你、杀害你。“或被恶人夺财宝”:或者遇到一切不善的人,夺取你的财宝。“至诚称诵大悲咒”:什么叫至诚?就是专心致志,没有旁的妄想。“彼起慈心复道归”:彼,就是土匪、盗贼。盗贼本来是没有慈悲心,只有一个修罗性;但是因为你念〈大悲咒〉的感应道交,所以他没有慈悲心的人,也生了一种慈悲心,就不抢夺财宝了,就自己走了,回去了。从什么地方来的,就回到什么地方去。
若为王官收录身 囹圄禁闭杻枷锁
至诚称诵大悲咒 官自开恩释放还
“若为王官收录身”:你要是犯法,或者不犯法,被政府把你捉去圈到监狱里头。“囹圄”:也就是监狱;“禁闭”:圈到监狱里,不准你自由。又给你带上“杻”:手捧子、脚镣子,“枷锁”:头枷和锁链。“至诚称诵大悲咒”:你至诚念〈大悲陀罗尼咒〉,“官自开恩释放还”:这个官也就开恩了。开恩,就是原谅你,认为你没有罪,就把你放回去。
若入野道蛊毒家 饮食有药欲相害
至诚称诵大悲咒 毒药变成甘露浆
“若入野道蛊毒家”:野道,也就是旁门左道,因为他不守正规,所以叫野道。蛊,在中国叫“落杠头”,他有这种的蛊术,或者给你一杯茶喝,哦!你就中他蛊了;或者给你一点东西吃,你也中他蛊了;或者他放到路上一件什么东西,啊!你把东西捡起来,也就会中蛊了。那个摩登伽──黄发外道──用的先梵天咒,都叫蛊毒,这都叫蛊毒家。
“饮食有药欲相害”:或者在吃的东西里,他加上蛊毒想害你,“至诚称诵大悲咒”:你在这个时候,能至诚称诵〈大悲陀罗尼神咒〉,“毒药变成甘露浆”:虽然是蛊毒,也就变成甘露味了。
女人临难生产时 邪魔遮障苦难忍
至心称诵大悲咒 鬼神退散安乐生
“女人临难生产时”:女人生小孩子,有的很难生产,小孩子一天也生不出来,二天也生不出来,甚至于三天、五天,都生不出来;喔!这时候,这个女人最痛苦了。“邪魔遮障苦难忍”:为什么她这样子呢?就因为有妖魔鬼怪来遮障着她,令她非常痛苦,不容易忍受。
我记得,我在东北我母亲坟上守孝的时候,就遇到一位姓唐的,生小孩子生了三天,也没有生出来;以后她们就到我那边去请教,问怎么样子才能容易生产。我就教她们念观世音菩萨和〈大悲咒〉。回去念了没有好久,果然就生出了;但是生出的小孩已经死了,大人可没有什么事情。所以这都是观音菩萨有特别的感应。
“至心称诵大悲咒”:至诚恳切来念〈大悲陀罗尼咒〉。“鬼神退散安乐生”:这时候,你念〈大悲咒〉,鬼神听见也就跑了,退了,都散开去;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恶龙疫鬼行毒气 热病侵陵命欲终
至心称诵大悲咒 疫病消除寿命长
“恶龙疫鬼行毒气”:龙,有天龙、海里的龙、陆地的龙,又有毒龙、恶龙、黑龙、白龙、火龙,还有金龙,种类很多。在中国东北,就有一个黑龙江省,那就因为有条黑龙;这黑龙,常常在江里边出现,所以那条江叫黑龙江。疫,就是瘟疫。瘟疫病,或者霍乱,或者种种传染病,都有一个疫鬼;疫鬼就把令人生病的病菌到处洒,它所散怖的毒气,人闻见就会生病,就会死的。“热病侵陵命欲终”:发烧这种病,侵陵到你的身体里,你的生命就要结束了。“至心称诵大悲咒”:你若能至诚恳切来念〈大悲咒〉,“疫病消除寿命长”:瘟疫病就消除没有了,寿命也可以延长了。
龙鬼流行诸毒肿 痈疮脓血痛叵堪
至心称诵大悲咒 三唾毒肿随口消
“龙鬼流行诸毒肿”:有龙,或者有鬼,散布一种的毒,人身上就各处都肿胀起来。“痈疮脓血痛叵堪”:或者生一些痈疽,生一些疮。痈疽,就在身上生一些个疙瘩;疮或者有脓血。这种的病,非常的疼痛,人不能忍受,所以说叵堪。叵堪,就是不容易受得了,痛得没法子再忍受了。“至心称诵大悲咒”:这时候你若能至心诚恳诵〈大悲咒〉,“三唾毒肿随口消”:你念〈大悲咒〉,就给它吹三口气;这三唾,就是那么三口气。这三口气,你看是很平常的,可是它这个肿就消了,这很奇妙的。
众生浊恶起不善 厌魅咒咀结怨雠
至心称诵大悲咒 厌魅还着于本人
“众生浊恶起不善”:这个众生,你教他生个善心,他不肯生;教他常常生着一种不善心、妒忌心、障碍心,他很容易就生出来的。
“厌魅咒咀结怨雠”:厌魅咒咀,也就是给你或者念一个邪的咒;有那种外道,好像有一种咒咀。拿密宗来讲,就有一种咒;他念上这种咒,修上这种法,七天之内,叫你死你就会死,叫你活你就会活了,所以这个密宗很厉害的。你们谁若有密宗的朋友,小心一点!你若得罪他,他给你念个咒,就叫你死了。但是,这就是一种修罗性,没有慈悲心。这样子,就叫厌魅。他把你生辰八字给拿去,他做一个“小人”,他今天用针把眼睛给扎瞎,明天用个针把你耳朵给扎聋,后一天呢,把你喉咙也给用针一刺,你气就断了!这是旁门左道有这种的方法;不过你不要怕他,你只要能念〈大悲咒〉,他什么方法都没有功效了!结怨雠,结,就是拴到一起;怨雠,就是仇恨非常地深。你这时候,“至心称诵大悲咒”:至诚恳切称诵〈大悲神咒〉,“厌魅还着于本人”:怎样呢?吓!他想害人嘛!这种的毒法子都找他自己去了,令他自己受果报。
恶生浊乱法灭时 淫欲火盛心迷倒
弃背妻婿外贪染 昼夜邪思无暂停
“恶生浊乱法灭时”:末法时代,诸恶充满,这五浊恶世就乱糟糟的,佛法也灭了。这时候,“淫欲火盛心迷倒”:就像现在我们一般人,淫欲心比学佛法的心要重。他没有说我天天研究佛法,研究了又研究;睡不着觉,我就来研究佛法;或者醒着的时候,我更应该要研究佛法。不是的!睡不着觉,他就生出一种淫欲心,总觉得研究佛法没有什么意思。他一生出淫欲心,觉得──喔!这是非常地非常地妙了;他认为这个是妙,就是一种无明把他支配得心迷倒了!观音菩萨早就知道末法的人是这样子,这个心就迷乱颠倒。迷,就不清楚了。好像某某一个人,见到他女朋友,啊!就不得了了!这个时候,就忍耐不了了。这就是心迷倒了! confused,很奇怪的。
“弃背妻婿外贪染”:弃,就是抛弃;背,就是违背;妻,就是做太太的;婿,就是做丈夫的。或者做太太的,就偷偷摸摸到外面找其他的男人,找情夫;或者做丈夫的,就偷偷摸摸到外面去找女人,找情妇。贪染,就为了淫欲火的发泄;所以这叫“外贪染”,到外边去贪染。
“昼夜邪思无暂停”:白天想这个事情,晚间也想这个事情;这个不正当的邪思,一时一刻都不停息。你们都知道的,有的到教堂去,不是说去做弥撒,就到那个地方想找一个对象;男的、女的都有这种思想。有的到学校去,不是读书,也就到那个地方去找一个对象。淫欲火盛,暂时间它也不停。
若能称诵大悲咒 淫欲火灭邪心除
我若广赞咒功力 一劫称扬无尽期
“若能称诵大悲咒”:在这个时候,你要是能称念〈大悲咒〉的话,“淫欲火灭邪心除”:你的淫欲火,也就一点一点地灭了,邪心也就一点点地除去了。讲经讲到这个地方,无论我们男的、女的,淫欲心如果太盛了,你可以天天称诵〈大悲咒〉,至诚恳切心来念〈大悲咒〉;那么久而久之,你的淫欲心就消灭了,你那个邪知邪见,也就除去了。
“我若广赞咒功力”:观音菩萨说,我若广泛地赞叹〈大悲咒〉功德的力量,“一劫称扬无尽期”: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劫,我称扬赞叹〈大悲咒〉,也说不完的。
尔时观世音菩萨告梵天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作二十一结。系项。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
“尔时”:当尔之时,“观世音菩萨”说完了这个偈颂之后,“告梵天言”:告诉大梵天王,“诵此咒五遍”:你念诵〈大悲咒〉五遍;为什么要念五遍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五大部:东方是阿閦部,又叫金刚部;南方,是宝生部;西方,是莲华部;北方,是羯摩部;中央,是佛部。这五遍咒,就代表这五部;这五部管理世界东、西、南、北、中五大魔军。魔也有东、西、南、北、中,以五部来统摄这五大魔。
所以你念五遍〈大悲咒〉,然后“取五色线作索”:五色线,青、黄、赤、白、黑。东方是青色,南方是红色,西方是白色,北方是黑色,中央是黄色,这代表五方五部。作索,就做一条绳;“咒二十一遍”:再念二十一遍〈大悲咒〉,“结作二十一结”:把它结成二十一个结,“系项”:系到自己的脖项上。“此陀罗尼”:这个〈大悲心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所说的。
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足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大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
“彼等诸佛”:这一切的诸佛,“为诸行人”:为所有的一切行人,“修行六度”:六度,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
布施度悭贪:人要是有悭贪,就要行布施。那么,没有悭贪的心,要不要行布施呢?更要行布施!所以说,你能行布施,就没有悭贪。
持戒度毁犯:持戒就会守规矩,不守规矩的人,就是不持戒;不持戒的人,就是不信仰佛法。佛灭度之后,戒律就是佛教徒的师父。
忍辱度瞋恚:你要是脾气大的人,就要修忍辱行。不要一点点的事情,就发起脾气来,不要有一种自私的心。不要有自私的心,就不会发那么大脾气;不会发那么大脾气,就是忍辱了!
精进度懈怠:你若懒惰吗?你就要修精进。
禅定度散乱:你尽欢喜打妄想,欢喜生一种攀缘心,就要修禅定的功夫;禅定生出来了,你的散乱就度了。
般若度愚痴:愚痴,就因为没有智慧;若修智慧,就把愚痴度了。
在菩萨行六度的时候,“没有满足者”:还没有圆满的,“速令满足故”:修大悲法,六度也很快就圆满了。
“未发菩提心者”:没有发无上菩提心的,“速令发心故”:念〈大悲咒〉,令你很快就发菩提心了。
“若声闻人”:若二乘的声闻人,“未证果者”:没有证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速令证故”:念〈大悲咒〉,很快就令他得到证果。
“若三千大千世界内”:这三千大千世界,“诸神仙人”:所有一切的神仙、一切的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没有发无上菩提心的,能念〈大悲咒〉,“速令发心故”:能很快就发无上菩提心啦!
“若诸众生”:所有一切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没有得到大乘法的信根,不信大乘法的;“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能念大悲陀罗尼总持神咒,由咒的威神力量,“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令大乘善根、大乘种子的菩提法芽能增长。
“以我方便慈悲力故”:观音菩萨说,用我方便慈悲的力量,“令其所须”:令所有一切众生,他们需要什么,“皆得成办”:就得到什么。所求满愿,遂心如意,这叫成办;就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到。只要你念〈大悲咒〉,就能所求如意,所愿遂心。
又三千大千世界。幽隐闇处。三涂众生。闻我此咒。皆得离苦。有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
“又”:就是再说一说。“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以前讲经的时候讲得很多,恐怕还有人没有记得,所以再讲一讲。一个日月,一个须弥山,一个四天下,这叫一个世界。一千个须弥山,一千个日月,一千个四天下,这叫一个小千世界。聚集一千个小千世界,这叫中千世界。再聚集一千个中千世界,这叫一个大千世界。因为三次都说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幽隐闇处,三涂众生”: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虽然有这么多的日月,这么多的须弥山,但是也有很多黑暗的地方。幽,就是黑暗;隐,就是人所看不见的;闇处,就是没有光明,就是人所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这是黑暗。黑暗是什么地方呢?就是三涂。三涂,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又有的说,血涂、刀涂、火涂。总而言之,这三种,都是不好住的地方;虽然不好住,但是还有这一类的众生,因为自己的业报所现,一定要住在这种地方。
那么在这个黑暗的地方,永远也看不见天日,“闻我此咒”:若听我这个咒;这个咒是什么咒呢?就是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咒〉。“皆得离苦”:他们就都离苦得乐了。他为什么离苦呢?就因为听见〈大悲咒〉,所以就离苦了。这是三恶道的众生,闻到〈大悲咒〉,所以就得到利益。
“有诸菩萨”:还有这一切的菩萨;这个菩萨大约是初发心的菩萨,“未阶初住者”:没有得到初住的果位上。你们各位知道什么叫初住吗?没有人知道?黑板上现在头一个,写得明明白白的;果修跟你们讲过,你们都忘了?十信,这个发心住,就是初住。
你若一念〈大悲咒〉,这位菩萨没有得到发心住的果位上,“速令得故”:能很快就得到发心住,发心了。“乃至令得十住地故”:乃至于十住和十地,都可以得到。
第十住是什么呢?就是灌顶住。十地,头一个就是欢喜地,第二个叫发光地,乃至于第十,叫法云地。为什么知道“十住地故”?十住,就由发心住到第十灌顶住;这个“地”,就讲的十地,由欢喜地到法云地。“又令得到佛地故”:又令这个菩萨得到佛地;佛地就是妙觉。“自然成就三十二相”:自然而然的,他就会成就三十二种的大人相,“八十随形好”:八十种的随形好。
“若声闻人”,假设二乘的声闻人,“闻此陀罗尼”:听见这个《大悲陀罗尼经》,“一经耳者”:就由耳朵上,这么一经过,由耳朵这么一听。“修行书写”:或者他修行,或者用笔来书写“此陀罗尼者”:这个陀罗尼咒。“以质直心”:质直心,就是直心,没有弯曲心。直心是道场,你用质直心,就可以达到你所希望的果位了。“如法而住者”:就依照大悲法而住者;住,也就是修行,依这法来修行。“四沙门果”: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四沙门果,也就是阿罗汉果。“不求自得”:你就自己不求,也得到四沙门果。
“若三千大千世界内”: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四大海的大海水。“能令涌沸”:你念〈大悲咒〉,能令大海的海水涌沸。涌,就向上涌;沸,就热。“须弥山及铁围山”:须弥山,就是妙高山;铁围山,就是在地狱四周围的山。“能令摇动”:能令铁围山也摇动,须弥山也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又能令铁围山和须弥山山上的石头和铁,碎如微尘那么样细。“其中众生”:在须弥山和铁围山其中的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都令他们发无上菩提的大道心。
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若诸众生”:若有一切的众生,“现世求愿者”:现在生中,有所期望,有所要求,愿意圆满这种愿望。“于三七日”:在这三七二十一天之内,“净持斋戒”:净,清净;持,就是受持〈大悲咒〉;斋,就是吃斋,不吃一切的荤腥;戒,要严守戒律。“诵此陀罗尼”:念诵这个大悲陀罗尼,“必果所愿”:就必定满你所希望的愿力。
“从生死际”:从生死这个地方,“至生死际”:到生死那个地方;就是从生死的边际,到生死的边际。“一切恶业”:所有一切你在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并皆灭尽”:一起销尽了。“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所有一切的佛,一切的菩萨,“梵释四天王”:一切的大梵天王、帝释和四大天王,“神仙龙王”:和一切神、仙、龙王,“悉皆证知”:都给你作证,说你是消灭了你的罪业了。
若诸天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沐身之水。沾着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土。莲华化生。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若诵持者。行于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着衣者。一切重障恶业。并皆灭尽。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受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若诸天人诵持此陀罗尼者”:一切的天人,念〈大悲咒〉的,“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假设在江上,或者河里边,或者大海里边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沐身之水”:所有江里、海里、河里,这一切的众生,得到你沐浴身体的水,“沾着其身”:沾到众生的身上,“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你沐浴身体的这个水,沾到他身上,他的一切恶业也都消灭啦!“即得转生他方净土”:就可以转生到其他的净土里边去了。“莲华化生”:生到其他净土,从莲花生出来。“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不从胎里受生,也不从湿受生,也不从卵受生。“何况受持读诵者”:何况你这个受持读诵的人!
“若诵持者”:若能念〈大悲咒〉的人,“行于道路”:在路上念〈大悲咒〉;你所走的道路,“大风时来”:有一种的大风随时来吹。“吹此人身毛发衣服”:吹到受持〈大悲咒〉这个人的身体,或者毛发,或者衣服上;“余风下过”:这个风,从你身边过去,“诸类众生”:所有种种的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着衣者”:得到诵持〈大悲咒〉这个人身上吹过去的风,“一切重障恶业”:所有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一切杀生害命的重障恶业,“并皆灭尽”:同时都灭尽,“更不受三恶道报”:永远不受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的苦报。“常生佛前”:常常生在佛的前边。“当知受持者”:那么由受持〈大悲咒〉者,风吹过去,其他众生都得到利益,灭除一切的重罪恶业来看;你应该知道“福德果报不可思议”:你今生受持〈大悲咒〉的人,所得到的福德,和受的果报,更是不可思议;你怎么说,也没有法子可以知道的。
这个题目叫:“科学时代,西方人为什么要出家?”
在今天,科学非常发达,日新月异,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有新奇的发现,可是啊!发现到什么时候,这个“究竟”,可以说是任何的时候,也没有不尽的那一天,没办法完。现在的科学,说是进步;过五百年之后,现在的又是落伍了!五百年以后的科学,是新奇;等再过五百年之后,前五百年所谓新奇的科学又落伍了,后五百年的科学又是新的。现在认为过去的是古老,将来五百年之后,认为现在一切新奇的东西,也都是古老。所以科学和哲学,没有穷尽一天,可以说是越跑越远,没有完了的时候。
尤其现在科学、哲学,虽然发展,可是对人类的益处,没有多过不益处;也就是害处多过益处,对人类的帮助,不能多过杀害人类的情形。怎么说呢?以前没有这样的发展,人类没有死得这么多;现在科学发展得越迅速,人类将来死得更多,甚至于把人类可以毁灭了!如果把人类都毁灭了,这个科学、哲学又有什么用?根本就是没有用!
现在科学、哲学虽然这样子发展,可是对于世界的灾害,并没有令它消灭了。譬如种种的怪病生出来,在科学发展之下,没有办法令这个病没有,这是一点。还有战争,科学发展到极点,战争就越厉害,杀人的武器,一天比一天精妙;精妙,无非就想令人类死!国与国战,家与家战,人与人战,互相残杀;这样子,到什么时候是个了结呢?你防备我,我防备你;你想要毁灭我,我也想要毁灭你,互相毁灭。这终究有一天要同归于尽,那大家才都没有事情干了。
不但战争难以平息,还有水灾,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就发生了;火灾,你看到处都是火灾,一天到晚,救火车比什么都响得厉害;风灾,打飓风,一打就打死多少人?前几天,台湾有好几百人,就被风灾害惨了。在科学这样进步的时候,没有法子把这种种的灾难消灭了。因为这个,看这种种的情形,想要消灭这种种的灾难,必须要研究人生的真理;把人生的真理明白了,然后才能知道这些灾难的来源。那么想要避免这些个灾难,必须要人人改过向善,改过自新。这些个灾难为什么来的呢?就由大家的共业所感;众业聚集到一起,才有这种的灾难发生。还有地震,这是很厉害的一种灾难,人人都怕,三藩市很多人都怕地震。那么这种种的灾,没有法子把它消灭了,因为这是众业所感。
谈到这个“业”上,只有佛教才能清楚这个业相的来源,这个业相的道理。所以我们现在还要发心出家,研究佛法;把佛法明白了,才能拯救整个人类,把人类真真地从水火之中救出来。所以现在我们发心出家,来研究佛教的道理,用佛教这种伟大慈悲的精神,来救度一切众生,令世界上所有的灾难,都无形中消灭了。所以现在我们要发心,放下一切世间的法,来研究出世法。在宇宙间互相竞赛杀人的利器,互相疯狂发明杀人利器的时候,很奇怪的,有人出家想学习不杀人的法门;可以说是令整个宇宙间的人类,都非常地惊奇。我希望在人类惊奇的当中,人人都会省悟,人人都要回光返照,学习不杀人的这种法门。
因为世界是人心所造成的,人心好杀,这是一个战争的世界;人心要是好生,就变成一个和平世界。所以,现在在西方的人里边,有这样先能觉悟者,来发心学习不好杀生的法门、宗教;由现在来讲,这是一个开始。我希望将来西方人、东方人,大家都把战争的心改为慈悲心,瞋恨心改成一种慈悲喜舍的心,来共同研究佛教。这在西方的人,是一个觉悟的开始;希望将来,能把西方的总统变成拥护佛教的总统。
现在宣布每一个出家人的名字:头一位是果前,字叫恒谦。他过去觉得这个世界没有可值得重视的,就好像各处跑的一个游人,无家可归;那么现在遇到佛法了,也就以出家为归宿。第二位叫果宁,字叫恒静。也是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思,以后也是时节因缘的关系,遇到佛法,才知道真正的真理在佛教里;所以他就出家了。第三位是果现,字叫恒授。这个青年人也是与众不同的,想研究人生的真理、究竟的归趣,和生死问题;所以也就出家了。第四是果逸,字叫恒隐。这个青年的女子,在过去也是想要把人生的问题真正了解;现在遇到佛法,才知道这是值得人研究的,所以也就出家修行了。
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
“诵持此陀罗尼者”:你要是单单记得〈大悲咒〉,单单学过〈大悲咒〉,而不诵不持,这是没有用的!你必须要会诵。诵,就是离开书本来诵念〈大悲咒〉。持,不是今天诵念,明天就不诵念,后天又诵念了;这个持,就是持续不断的意思。你今天念一百零八遍,明天也要念一百零八遍,后天也要念一百零八遍,天天这么继续不间断的,这叫诵持;你要是间断,就谈不到诵持了!说:“我记得了,我是心里也记得,我不念它。”那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朝于斯,夕于斯”,早晨也是这样修行,晚间也是这样修行;不间断的,丝毫都没有懈怠心,没有懒惰心,这才是诵持陀罗尼。这个陀罗尼,就是总持〈大悲咒〉。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就是总持你的身、口、意三业不犯。你身不造杀、盗、淫,心不生贪、瞋、痴,口不起恶口、妄言、绮语、两舌;这叫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才是真正一个诵持陀罗尼者。
你常常念〈大悲咒〉,“口中所出言音”:你口中所出的言音,“若善若恶”:若善,就是好的言语;若恶,就是不善的。念〈大悲咒〉,本来不应该有不善的言语,只是你偶尔在无形中犯了恶口。这不是说:“啊!随我便乱骂人,这恶言也就是清净法音了!”不是的。你若无形中,在口中造恶业,“一切天魔外道、天龙、
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
“诵持此陀罗尼者”:能诵持〈大悲咒〉的人,“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你应该知道这个人就是佛身藏;也就是一定现佛身。为什么呢?因为三昧的加持力。虽然你没有成佛,也能令你真相光明,犹如佛身一样;这是〈大悲咒〉的加持力量,〈大悲咒〉帮助你的功德。可是你诵持〈大悲咒〉,必须要循规蹈矩;不能说,我是佛身藏,就可以随便。为什么是佛身藏呢?“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因为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都发过愿,说:“诵持〈大悲陀罗尼神咒〉的人,我就拥护他,犹如拥护十方诸佛一样。”
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
“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你诵〈大悲神咒〉,就现出种种的光明。“一切如来光明照故”:因为十方的如来都放光来照耀你。
当知其人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
“当知其人是慈悲藏”:你能诵持〈大悲咒〉,就是大慈大悲的一个人。为什么呢?“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因为你常常用陀罗尼来救护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灾消病散,罪灭福生。
当知其人是妙法藏。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故。
“当知其人是妙法藏”:你应该知道,诵持〈大悲咒〉的人,就是妙法所聚会的。为什么呢?“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故”:因为〈大悲陀罗尼神咒〉,能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这个摄,好像吸铁石似的,把其他的陀罗尼门都摄持到一起了。所以你诵持〈大悲咒〉,就把一切的妙法都收摄到一起了。
当知其人是禅定藏。百千三昧皆现前故。
“当知其人是禅定藏”:能诵持〈大悲神咒〉的人,就是禅定藏。为什么说是禅定藏呢?因为所有的“百千三昧皆现前故”:百千三昧都常常地现前。所谓百千三昧现前,不是同时现前,也不是不同时现前;那么这就是一种妙不可思议,说不出来的境界。三昧就是定力,这百千三昧门,都可以现前。怎么说不是同时现前呢?因为你现前一个三昧,若只成就一种的三昧;这就不是同时现前。有的时候,你现前一种三昧,而能包括一切三昧;所以也可以说是,不是不同时现前。
当知其人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
“当知其人是虚空藏”:你应该知道,这个人就好像虚空藏似的;“常以空慧观众生故”:他常常以虚空的智慧,来观察众生的因缘。
当知其人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
“当知其人是无畏藏”:你应该知道这个人,是无恐惧的;“龙天善神常护持故”:天龙八部、一切的善神,常常拥护这个人。
当知其人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
“当知其人是妙语藏”:你应该知道,常常诵持〈大悲咒〉的人,就是妙语藏;他所诵持的,都是不可思议的语言。“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因为他口中常常念〈大悲陀罗尼咒〉。无断绝,就是常常念。我在过去,遇到很多这样的比丘,一天到晚专持〈大悲咒〉,什么也不想,持得把一切的妄想也都没有了。
当知其人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
“当知其人是常住藏”:你应该知道这个人是常住藏。“三灾”:什么叫三灾?昨天不是讲过吗?水灾、火灾、风灾。“水淹初禅,火烧二禅,风刮三禅。”现在世界上说有水灾、火灾、风灾,这只是小的;要是大的时候,大的水灾就到初禅天,大的火灾到二禅天,大的风灾到三禅天。不要说在人间,在天上都要受这三灾。
“恶劫”:也就是或者刀、兵、水、火、瘟疫流行,“不能坏故”:你常常念〈大悲咒〉,这些个灾劫都不能到你身上。
念〈楞严咒〉,固然功德不可思议,果报也不可思议;〈大悲咒〉也是这样,有扭转乾坤,翻江倒海的力量。那四十二手要是修成功了,你可以把须弥山搬家,可以把这个世界搬到旁的世界,旁的世界就搬到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的人,还不知道你把它给搬了!你看妙不妙?从北方往南一移,移了几万里,人也不知道,这才是真正一个大迁移呢!你要是修成了,你就有这种的力量,可以说这个地方不好,就把它搬到旁的地方;移其他世界到这个地方,移这个世界到其他世界,不用坐火箭去。你看妙不妙?但是你要修成了;修不成那是办不到的。
“不能坏故”:这所有一切灾劫,都不能坏,所以叫常住藏。
当知其人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
“当知其人是解脱藏”:你知道,念〈大悲咒〉的人,就得到解脱藏了。“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一切都自由了,天魔外道也不能扰乱、稽留你,不能管着你。你若有点本事,天魔外道有的时候就会把你抓去作眷属;你要是会念〈大悲咒〉,他就没有办法,他抓不住你。
当知其人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
〈大悲咒〉是治世界一切疾病的,世界有八万四千种病,〈大悲咒〉悉皆治之;但是你要诚心诵持,才有这种功效和力量。你若不诚心诵持,平时也不诵,也不持,等到有病的人来了,你说:“哦!我给他念一遍〈大悲咒〉,来治他的病。”念一遍?你念十遍也没有功效!必须要平时修大悲法,诵持〈大悲咒〉,到用的时候才灵验,才有力量。
你平时若不修、不诵,说是:“我拿来现用,我现想起来才念。”那么功效也会有的,没有那么大。就好像你平时不造个井,等渴了,想起喝水,说:“我这地方没有水,我要挖个井!”啊!你要挖个井,要等几天才能有水。你说:“我即刻挖井,即刻就有水喝。”没有这个道理!诵持〈大悲咒〉,也是这样子。
你平时诵持〈大悲咒〉,到用的时候,就好像药王藏似的,所有一切的药品都在这〈大悲咒〉里边;你念〈大悲咒〉,一切的病痛都离开你的身边。
当知其人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赞不可尽。
“当知其人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你要知道这个人就是有神通,在禅定之间,坐卧之中,就可以到其他诸佛国土。想到哪一个国土,说:“我愿意看看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一入禅定,就到极乐世界。为什么呢?这就是〈大悲咒〉的力量帮助他游行到诸佛国土。游,是一种自性去游,不是说这个臭皮囊也跟着到极乐世界去;跟到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