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名家品鉴:
▎穷光蛋诗人
义植
有些诗人很穷
有些诗人是神经病
最大的可能
是因为太穷
才得的神经病
发病了就写诗
越写病越重
也没钱去医院
2021-11-18

⊙诗人简介:
义植,又名植子。垃圾派写作者,逍遥诗爱好者,低诗歌参与者,少数派创立者(某些因素导致搁浅很久没动静)。自由诗者。
■童年解析义植的诗《穷光蛋诗人》
一个人一旦精神贫瘠那将是最可怕的。
义植的这首仅8行的短诗,乍看上去给受众最初的感觉就是写得太随性,甚至略嫌油滑,好像故意信马由缰,逍遥自在得很。其实,个中暗藏杀机,尤其是反讽思辩色彩非常浓。诗中诗人“很穷”、“太穷”、“发病"、“没钱”、“去医院”等并非实指,而是诗人“指实掌虚、中锋悬腕”的一大绝活,旨在让诗尽量淡而多味,凸显诗人骨子里拥有的卓异精神高地。

从人本思想视角剖析,既然“发病了”,原本就应该“去医院”治病疗伤,无论如何也不该一意孤行“就写诗”呀!这只能说明,当下有的诗人真的是病的不轻啊,亟待动大手术,方能保住性命。作为发出灵魂跫音的诗人,其发心务必要中正,所谓正以立身,方能让普世文化返哺回归到沾染着人性温度的寻常生活中,才能让尘世社会生活平添几许智性之光乃至神性呼吸。试想一下,假如有些诗人真发生了“越写病越重”这等荒唐事,若想刈尽根除这些“诗人”的重症顽疾,恐怕还非得需要更锋利的解剖刀方能奏效。

该诗的结尾出现了严重的败笔——“也没钱去医院”。此句写得太直、太硬、太冷、太呆板,多多少少阻遏了该诗原发性、外向型伞状驱策力。
⊙作者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1963年12月生于安徽蚌埠市,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80年习诗至今笔耕不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双派诗学大辩论“等全国大型文学艺术活动,部分作品获多个奖项或入选各类诗赛。基本诗观:诗是诗人对生活和心灵的艺术地观照。
【好诗品家解读】

完全的口语,是将一种抒情隐藏在叙事之中,把诗人的窘迫太穷和神经病,两种常被人们诟病的问题予以呈现,并挖掘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先得病,还是先穷,还是因为穷,去写诗,而得病,已经无法判断了,因为这是一种病,已经无法根治了。读了这首诗,内心里产生两点感触,一是对诗人性格的敬佩,这样的诗人骨头是硬的,即使再穷,也不忘写诗;二是写诗是一种病,这是一种永远改变不了的病,这里有精神上的病,也有身体上的病,我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诗人巧妙地把精神上的病和身体上病,不露声色地融合成为一体,给读者内心产生一种共鸣,和现实中的这样的人,进行了比较,他们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难道穷真的是诗人的标签吗,难道神经病真的是诗人的标签吗,有一种悲哀的感觉。

如果诗歌在内心里产生了振动,虽然这首诗有点另类,就是平铺直叙,就是一种呈现,没有起伏,没有转折,但是内心是压抑的,他留下了诸多的疑问,给我们去思考。
作者简介:

孙明亮 安徽六安,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诗歌协会会员,《诗人名典》常务理事、执行主编、诗歌评论员,大别山诗刊诗歌评论员,中国诗歌报第三创作室诗歌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