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甘肃陇源文学》2022年第三届陇源杯有奖征文||张忠武 的作品
《甘肃陇源文学》2022年第三届陇源杯有奖征文||张忠武 的作品
精华
热点
2022-05-10 08:41:06
23293
阅读
关注
第三届陇源杯
作品编号:
GSLYB-035
张忠武 1983年出生于甘肃会宁,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就职于中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文字写作爱好者。
作品编号:
GSLYB-035
母校西石油
文/
张忠武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从西安石油大学入校到现在二十春华秋实,毕业十六年。西安石油大学是我求学的第四所母校。从七周岁到二十三周岁,求学十六载,小学初中母校为张城堡学校、高中母校为会宁县第一高级中学和会宁县第二中高级中学、大学母校为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Xi'an Shiyou University)简称“西石油”,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母校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
母校学科特色鲜明,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是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母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设有14个学院和2个直属系。现有本科生1.6万余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2700余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各类来华留学生10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4855人。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16万余人。
母校坚持石油精神办学,铁人精神育人,延安精神铸魂,培养的学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而广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人数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连续27年平均保持在1:10以上的较高水平,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陕西省就业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母校秉承“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好学力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和“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办学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办学条件建设为保障,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时光回到2002年9月入学季,带着稚嫩身体和好奇心从西北教育名县会宁启程,和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的姑姑一起到达古都西安。以前在会宁县城读高中,感觉到比较远,这次是跨省上大学,走得更远,就在当时高考完纠结普通本科第一志愿报考西南石油学院还是西安石油学院,我的四爷爷参考意见西安距离家近一半,还有亲戚,最终就选择了西安石油。9月的西安,雨比较多,到了西安后,姑姑首先领着我买了一套衣服、一双皮鞋和一双运动鞋,以前在会宁上学大部分学生穿的是自己家做的“千层”布鞋,从农村县城到西安都市,得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得有所改变。当天还在下着毛毛细雨,由我的姑父和姑姑领着我到母校当时的位于潘家庄还没有完全竣工的校区进行新生入学报到,看到了石油工程学院的横幅,找到了负责报名的张帆和张益两位老师,按照学校的相关流程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报名手续。分到新建的住宿楼里,有来自陕西、宁夏和甘肃三省(陕西4人、宁夏1人、甘肃1人)的同学共六人,上面是床、下面是写字桌和衣柜,一下子从住平房宿舍到楼房这么好配套宿舍,一下子还感觉到不适应。通过大家互相介绍,几天下来都熟悉了,进行了入学考试、体检和全校新生入学仪式,接下来步入大学学习及生活。
上学的大部分课程在校本部老校区,距离这个还没有完备的校区有五六里路,最近的路走东仪路,那会全是土路修建中,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泥泞路,有时候下雨多,就很难走,黄包车在之中犹如鱼在水中,我们需要从另外一条远至少两倍以上的路紫薇城市花园那边绕着走。为了每天能比较快速地到达课堂,舍友们周末约好到距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花费50-80元各自买一辆二手自行车。那年因新校区在建设之中,我们这届没有进行入学军训,直接进入到上课学习。背着书包根据课程上课、吃饭和宿舍三点一线,过了一段时间,进入了金工实习,让大家学习掌握一些实操,班上同学们开始逐渐熟悉起来了,我所在专业班级为石油工程专业一班,由于2002年入学,简称石工0201。
大学一年级,主要上的都是公共课程,分大课、小课。那会我们新入学石油工程专业共五个班,每个班28-32人之间,上大课我们五个班在一起上,小课就是大学英语一班和二班在一起,其他班级有分配,这样一二班的同学在一起上课的时间多些也就熟悉些。后面,根据自己的爱好体育课必须选择一项,我选择了羽毛球,每周上一次,这样就结识了学校其他专业的同学,有本学院的,也有其他学院的,对石油工程学院有了解,当时知道有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和资源勘察三个专业,认识了化工学院、机械学院的个别同学。
通过两学期的适应,大家除完成公共课学习外,主要精力用在英语的学习,为了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目标而努力。石工0201班的同学来自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四川、山东、黑龙江、河北、湖南等地,因地域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大家的基础各有差异,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完全跟高中不一样,出题考试方式也不一样。
到了大学二年级,大部分是公共课的学习,进入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不过那一年发生sars非典疫情,在西安也同样实行了很严厉的政策。记得以宿舍为单元,如果到学校本部上学,采用点对点出校门到校门领取卡片时间控制。当时校本部有专门的隔离楼,曾有一同学因感冒发烧去过发热门诊,当时该同学给其他同学交待不要告诉家里的爸爸妈妈,那会大家感觉到气氛特紧张,我们宿舍的舍长也是班长,每天要严格进行检查,我们自带饭盒,从宿舍同时出发同时达到学校,做到形影不能离,正确佩戴口罩、上课到食堂吃饭、洗手、洗饭盒。那年因非典疫情,我们这届游泳课程配合取消了。
到了大学三年级,主要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有选修课程的学习。那会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情况,石油工程专业就业好,从全校别的院系选了6个班级编排到石工专业学习,都是各油田的订单班。这样两学期学习了《采油工程》、《钻井工程》、《油藏工程》、《渗流力学》、《数值模拟》等专业课程,我周末选修了心理课程学习。大家学习比较紧张,也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那会大家普遍比较穷,偶然周末约到一起在学校周围吃个盖浇饭,菜收费、米饭不要钱,大家米饭吃个三五碗,老板看到这些穷学生很无奈也搞笑。
大学四年级,课程就很少了,第一学期还有些专业课,第二学期主要任务就是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那会石油工程专业是个香饽饽专业,大家不愁没有工作单位,根据自己和单位进行双向选择,除个别同学准备考研继续上学外,其他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找工作。这一年时间过得很快,不经意间到了2006年6月,毕业了。
2021年,母校建校70周年。在新疆哈密吐哈石油基地家中,认真观看了母校庆典系列活动,仔仔细细地了解了母校的发展历程,得到了不少感慨!建校七秩,从小到大、单一到综合,一路走来,几经挫折、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执梦前行,戮力同心、奋楫笃行,立德树人、桃李芬芳,弦歌不辍、海纳百川,奋斗波澜壮阔、创业成就辉煌,“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和“好学力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已深深地根植于每一位西石油人,并将不断激励着我们向前,为国家油气发展及其他行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年里,虽然在西石油校园里很短暂,但留有不少美好的回忆。大学是半个社会,母校不光提供了我结识石油人的机会,还有学会工作和生活的众多方面。西石油啊,我的大学母校,永远怀念您!祝愿母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续写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的辉煌!
查看全文
最新评论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59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