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庆忠
主编:愉悦

玉米秸杆
文/吴庆忠
玉米在我的家乡属于主要农作物之一,一年分春夏两季种植,风调雨顺的年头,亩产可达到一千斤左右。玉米虽然是粗粮,但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用途广泛。勤劳的庄嫁人就连玉米秸秆都物尽其用。

儿时的记忆中,大人们收完玉米,便开始抡起䦆头,把满地的玉米秸砍倒,一顺头铺在地里,经风吹日晒几天,各家各户就赶着牛车来地里拉玉米秸了。这时的村子里玉米秸垛接二连三,形状大小各异,随处可见。同样是种八九亩地,自家的玉米秸垛比别人家的高大,不用吆喝,过往的邻里便羡慕不已。说明这家人勤快能干,准是过日子的户。
玉米秸秆在庄稼人的心目中占着重要地位,上半截大概铡成五公分的小段,喂牛马驴骡。下边的大半截用处则更多,要么家门前围个篱笆小园,要么搭间牛棚或者羊圈。做饭也离不开这玉米秸,用它来烧火,墙壁上被冒出的烟,熏得漆黑,更是怎样都擦不干净。要是赶上风向不对,火苗不但抽不进烟囱,还会发生倒烟。这可让厨娘们坐不住了,熏得眼泪直掉,不停咳嗽,只好到院子里躲上一躲。
近几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普及,老百姓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堆玉米秸的地方,现在变成了百花争艳的大花坛。过去砍玉米秸的体力活,现在被广场舞所取代。与此同时,如今的玉米秸秆也成为了还田的好肥料。

作者简介
吴庆忠,男,山东省济宁市人,打工者,业余时间爱好文学,有擅长于散文、诗词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