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谷雨时节,认同梦想,辛勤耕耘,付出努力,迎接远方。雨生百谷,牡丹花开,岁月深情,无限深意。
赏一场花开,活一回徜徉,走一趟山河,活一回昂扬。有幸福的信心,更有幸福的力量,有幸福的祝愿,更有幸福的远方。
生活是寻找一种状态与节奏,调整自我的内心状态,去和生活相适应。接纳那些暂时的不愉快,理解生活氛围的不够周到,比如说自我价值追求、梦想和希望的不够明朗和清晰,治愈那些过往的感伤,包括包容那些时过境迁的改变。
有些时候感觉到,原来的朋友走着走着远了,走着走着淡了,走着走着散了。感觉身边有一些朋友很长时间不联系,后来就缺乏了联系的信心,成为了时光当中的陌路之人。
要理解,要宽容,要有一份好心情,展望未来,接纳崭新,善待自我,规范悲情,远离生活的悲情化表达,提升自己对生活的乐观、阳光、快乐和信心。
生活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自我信心的不断接力、自我信心的不断冲击,包括那些过往伤痛的自我治愈,包括对过往故事的一种优雅和风度。
生活是好好的路过,好好的经过,好好的度过,更是好好的把握。用最幸福的状态走过世间所有的故事,去参与,去见证,去融入,去成为一种身临其境,感悟颇深。
祝福未来,更要看到未来,创造未来,更应该拥有未来;看到来日方长,看到岁月绵长,看到时光悠长,还要看到自我的信心和增长。
规范自我生活负面情绪的泛滥和不负责任,阳光一些,洒脱一些,快意人生,春风无限。
幸福的认知生活,才是生活的明亮表达;幸福的认知生活,才是生活的宽广表达;幸福的认知生活,才是生活的希望表达。
日子向远,未来向宽,宽广人间还需要一份奋斗的气魄,还需要一份英雄的肝胆,还需要一份心地的明亮,还需要一份向前的快乐。
谷雨时节吉祥,祝福朋友们万事和顺,日子和美,诸事顺遂,心情愉快。用生命的融入去谱写自我生命的壮美和篇章,用幸福的情怀去陪伴自我未来的好多年、好多年。
一年又是谷雨时节,祝福大家岁岁年年,如意安康,年年岁岁,欢喜无限;春华秋实,未来遇见,幸福可爱,岁月芬芳。表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说是语已:佛说完了这话之后,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会中很多很多的金刚,同时合起掌来,向佛顶礼,对佛就说了。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像佛所说的这个法门,我们应该诚心保护像这样修行菩提道的善男子。
K2两天统尊众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这时,大梵天王和天上的天主、四大天王,也就在佛前站起来,同时向佛顶礼,对佛就说了。审有如是修学善人:“审有”,就是果有;果然有像上边所说修学的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我等也就应该用这恳切至诚的心来保护这个人,令他这一生之中做什么都遂心满愿。
K3八部统尊众
【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
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药叉”,就是捷疾鬼,跑得很快的。诸罗刹王:罗刹鬼就是可畏的鬼,见着它非常恐怖的,它也是一个很有邪术的鬼。富单那王:富单那的鬼王。“富单那”,叫臭鬼,这是主热病的鬼。鸠槃茶王:鸠槃茶,前边讲过两次了,就是那个瓮形的鬼,它专能魇魅人的。毗舍遮王:“毗舍遮”,又叫“毗遮阇”,它也是鬼王里头的一个很坏的鬼。频那、夜迦:“频那”,就是那个猪头的使者;“夜迦”,就是象鼻的使者。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以上这一些鬼王和所有的一切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也在佛前,向佛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我们也发誓愿护持这个人,令这个人的菩提心很快就会得到圆满。
K4照临主宰众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又有无量日天子、月天子,风师与下雨的雨师,兴云的云师,打雷的雷公,及闪电的电伯等。年岁巡官:我们一般人不知道,在每一年有年值,就叫“太岁”;太岁就是这个年值的巡官。诸星眷属:和其余的诸星各有各的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也在这会中向佛顶礼,对佛说话了。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我们也发愿保护这个修道的人,安立在这个道场里边,得到无所恐惧这种的力量。
K5地祇天神众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又有无量山上的神、海里的神,一切土地神和水行、陆行、空行的万物精灵,有这些个神。并风神王、无色界天:还有风神王,和无色界天的天人。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在佛前一齐就都向佛顶礼叩头,对佛就说了,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我也保护这个修行的人,乃至于到他得成菩提,永远也没有什么魔事。
J2内圣护持(分二)
K1显本久护 K2正明护持 今K1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地正修行者。】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当时有八万四千,这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那么多的,也就是百亿那么多的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在大会里头就站起来,向佛顶礼,对佛就说话了。
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就像我们这一类的人所修的功德,早已经开悟了,可是我们不入涅槃,为什么?就因为愿意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地正修行者:常护持这个咒,救护末法一切修禅定的众生;真正修行的这一班人,我们都保护着他。
K2正明护持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
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世尊:这一切的金刚藏王菩萨又说,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像这样去修行身心,想得到真正的定力,得到三摩地这个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或者他在道场里,或者在其它的地方经行。“经行”,就是来回这么走来走去的。因为修行人坐这儿是打坐用功,那么站起来走路,也是一样用功的。坐那儿,修禅定的功夫;站起来,就修诵持三昧,或者诵咒,或者念佛,这么一边走路一边持咒,这样子叫“经行”。乃至散心:乃至于你也不修定,也不入道场,也不经行,在这个散心的时候。游戏聚落:或者你到外边其它的小城市去旅行。在你去旅行到其它的乡村去的时候,你都可以持咒。
这八万四千金刚藏王菩萨说: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你若是诵持〈楞严咒〉有了功夫,有了受用的人,这八万四千金刚藏王菩萨和他的徒众、眷属,都随从保护着你。到处就像那当兵的侍候官长一样,你到什么地方,往那个屋里一坐;那门口就有站岗的了,给你守护着门口,保护着你。这八万四千金刚藏王菩萨都保护着你!
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纵然叫这个魔王和大自在天魔等,想找他一个漏洞,找他一个麻烦,都没有办法可以来给他麻烦的。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那个魔王和大自在天王尚且如此,那一切的小鬼神、小鬼儿、小神,都要离开这个善人“十由旬外”,就是八百里地之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除非这个小鬼神它发心愿意听经、愿意闻法、愿意修禅定的。这样的众生,那么它可以来到这儿参加这个道场,可以随喜这个法会,可以来听经。如果它不愿意的,就一定要走出八百里地以外去。
世尊:金刚藏王菩萨又叫一声世尊。如是恶魔:像这一类的恶魔。什么样的呢?就好像现在到每一个城市,令每一个城市人暴动,令每一个城市人放火、杀人、抢东西;这默默中,都有一个魔王操纵着这种的事情。默默中,一般人是不知道的。你要是修佛法得到真正的定力了,有善根的人、开佛眼的人,都可以知道了,知道这种的情形是什么样子。但是这个魔,它的法术很大的,比佛法还大。佛法,你要修行很久,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修行,或者得到一点的好处。它那种的魔,喔!很迅速的,它就修得很有神通!所以现在任何一座城市起暴动,甚至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一切麻烦的事情,默默中都有魔王在那儿主持的。但是若有人会念〈楞严咒〉,这整个世界的魔王就都老实一点。如果没有人念〈楞严咒〉,那它就得便了,随随便便就扰乱这个世界。
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金刚藏王菩萨说了,像这一类的恶魔,和这魔王的同类,它想来侵害扰乱这个修善的人。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我用我这个宝杵,把它头给打碎了。碎得什么样子呢?像微尘那么碎。恒令此人所作如愿:常常使令这个修善的人都遂心满愿。
啊,你看这个!这护法金刚藏王菩萨厉害不厉害?把这个头给打碎得像微尘那么碎,你说这要用多大的力量?其实我告诉你,并不需要金刚藏王菩萨的宝杵打到头上,它这个头就会碎成这个样子!只需要金刚藏王菩萨心里一动念,说:“我要你那个头碎如微尘!”它已经就碎了,不需要用那个宝杵打的。因为金刚藏王菩萨这种三昧的定力可以摧碎一切的,不一定要拿着宝杵去打才碎的。
你们大家说,这个金刚藏王菩萨,他现在用宝杵把人的头给打碎了,这犯的是哪一条戒?知道不知道?我现在先问这个问题,把恶魔的头给打碎得就像微尘那么碎,这是犯的哪一条戒?这个魔王想来使令这个人不修道,它虽然是魔,可是金刚藏王菩萨已经是菩萨了,他把这个魔的头给打碎了。你们有的说犯杀戒的,有的说没有犯戒的,还有说是怎么样?再找一找!问问还有什么意见的?到底是犯的对?是不犯的对?问一问!你们大家来评论!
116)伐啰尼
(fa la ni)
智慧愚痴无二相 菩萨外道本一如
凡夫分别种种法 觉者了悟离言说
智慧要开才有,不开并不是没有,而是没有用、不会用。好像有一个电脑,电脑比喻智慧;你没学过电脑学,就不会用它。老摆在那儿,由它脑去,与我没有关系,这就是愚痴。若学过了,会用了就是智慧。所谓“智慧”与“愚痴”是两个名词,而根本是一个。你会用就是智慧,不会用就是愚痴。电脑是最好的比喻。又好像吃饭一样,你不吃就饿了,吃过就饱了。
智慧与愚痴也一样,会用就是智慧,不会用就是愚痴。所以说,智慧愚痴无二相:智慧与愚痴没有两样,好似反掌,翻过来就是智慧,翻过去就是愚痴。你不会用手,便不会拿东西,会用了便能拿东西。这是智慧与愚痴的比喻。本来没有两个,都只是名词,但名词就把人都迷住了。
有的人就执著智慧,有的人就迷于愚痴。迷就是愚痴,悟就是智慧;迷悟都是一个。有的人说这不对,迷悟岂是一个?迷了就不明白,悟了就明白了。其实明白与不明白并不是两回事,所以说智慧与愚痴没有两个样。
菩萨外道本一如:菩萨是要修行菩萨道利益其他的人,外道也是想走一条正路。天主教和耶稣教都认为自己的教很不错的,能生到天国去。因为他们的智慧只是那么多,只知道有个天国,不知道有比天国更妙的地方。他们的智力达不到,这是程度的问题。小学生不能和大学生比。另一方面而是业的问题,宿世所造的业令他们只懂得那么多。
然而不论外道或菩萨,他们究竟的归宿都是想要开悟;不过有早悟,有晚悟,迷悟有迟疾而已。修菩萨道的得到觉悟快一点,修外道法的慢一点。快慢只是时间的问题,并不是有好和不好,结果都是得到菩提。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不能说旁人不好,只有自己对,不能有这种偏见。
凡夫分别种种法:凡夫执著住在境界上,无事找事干,头上安头;像猴子似的,东边拿一件东西,又跑到西边拿一件东西。拿起来,放下;放下,拿起来。根本就不需要的,他偏要这样干。
所以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分别名相不知道停止。所谓“入海算沙徒自困”,就好像算海里有多少粒沙,究竟有多少粒,你能算得出来吗?说是现在有电脑,很准的;再准,也不能一粒都不错。恒河沙子像面粉那么细,一粒不错,无有是处,再精密的电脑也办不到的。
觉者了悟离言说:等觉悟了,明白了,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扫一切法,离一切相,才知道分别名相是多余的。若能明白一切法本来就是这样的,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楞严经》卷七(6)-“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花。应微尘国。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水火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连。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亦说此咒。名如来顶。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氎。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龙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着。心得正受。一切咒诅。魇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毒心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毗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力量究竟有多大?
善念可以是很多人一起,
共同改变世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纷飞,汽车一路疾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
一位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其实连参谋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托辞。
艾森豪威尔坚持要下车去问,他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在茫茫大雪中连个人影都看不到,不知如何是好呢。
艾森豪威尔听后,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绕路将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位阻止艾森豪威尔雪中送炭的参谋。
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阻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回总部的必经之路上,目标就是击毙欧洲盟军最高统帅。
但狙击却失败了,因为敌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艾森豪威尔会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
多年以后历史学家评论道:艾森豪威尔的一个善念躲过了暗杀,否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改写。
我们又该如何做?
听智者这样说……
【问】我们为什么要行善积德?
【答】
生命中一切的现象,都是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的再创造,有智慧的人会将多余的主动奉献给社会和世界,这样“得”和“德”的天平就会平衡。
如果不主动贡献,天平就会失去平衡。这就是:厚德厚物;薄德薄物;缺德缺物;无德无物。
所以一个人开不开心,家庭和不和睦,这些都是由能量、福德决定的。而能量、福德的获取,就需要这个人去行善积德,这样才会有正能量。
【问】那行善岂不成了为积德积福的工具了?
【答】
刚开始我们为了福德去行善,等我们境界提升之后就不需要回报了,这是时间和境界的问题。
当行善变多后,你会慢慢养成习惯,就会发现,那不仅是善,那是一件快乐的事,那就是一种快乐,能给予内心真正的自在。
【问】如何行善积德?
【答】
《法句经》中说:“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
当下从点滴小事做起,捡一个垃圾、节约一张纸、一个善意的念头……不要以为这些是小善无所谓,大善也是小善积累而来的,一个人的大福德也是点滴积累而来的。
所以,
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用多想,
只需为世界做好自己的一份,
一切该来的总会到来。
愿你我常怀善念,
温柔善意的对待世界,
你我便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面对疫情的爆发,大家被困家里,总会有人恐慌、焦虑、烦躁,或者无聊……
此刻,我们可以转换心念,把为自己着想的心念转换成为病患,为医护人员,为疫区祈福的善念善举。
除了物资的支援,我们佛弟子可以通过诵咒、念佛、诵经、点灯等,把我们最正的能量、最积极的、最好的祝愿传递过去。
当我们真的能发自内心地为他人付出时,心里便不再是恐慌、焦虑、烦躁……而是充满了正气,正能量,慈悲!
力行菩萨道的佛弟子当团结,万众一心,在家里一起努力诵楞严咒,为疫区,为病患,为国家祈福,大众善心善行的力量,咒语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众志成城,为疫情防控贡献我们的力量!一个善念的力量有多大?它能温暖你,改变你;温暖世界,改变世界
楞严咒每一句都有无量意义,每一义都有无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