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识桐花
久未亲睹桐花的姿容,但脑海中一直回旋着这样的画面:在山梁、沟坎、旷野,高大峻挺的桐树拔地而起,舒展宽大的臂膀,每一丛枝丫上都缀着紫色的精灵,宛若紫色的铃铛,一串串、一簇簇、一丛丛自碧蓝的天幕流泻而来,所有花束同时欢呼、同时跳跃、同时飞旋,跳动成无数耀眼的光斑。 近了,近了,桐花终于尽收眼前。它们绽放在高高的枝头,像一串串稀疏的紫色的爆竹,争先恐后地等待点燃。 凝望着,突然疑惑涌上心头。记忆中的桐花是成串成串的缀在枝头,而这棵桐树枝柯间花朵稀疏,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是,还缀着圆圆的小球球。 这是什么呢?接连几天,这疑惑一直困扰着我。一翻日历,四月已尽——难怪那树桐花如此稀?原来它们已经在春风的摇旗呐喊、春雨的雨湿枝头中完成了最盛大的绽放,朵朵绚烂夺目的紫花已决绝地离开枝头,奔赴大地的怀抱。那枝柯间的小球又为何物?终于在蒋勋先生的文字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桐花是雌雄同体,一棵树上有雄花和雌花,他们在树上传授花粉,雌花授粉后会结出一个油桐果——就是那圆圆的小球。 油桐果是来之不易的。要结成油桐果,就需要许多的养分,可是大树上的营养有限,为了把养分留给果子,伟大的雄花自高空坠落,“吧嗒、吧嗒”义无反顾地化为尘埃…… 伟大的雄花让人感动——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桐树的种群才得以生生不息。 晴朗的四月,桐花如沸腾的紫色琼浆怒放在枝头那耀眼的色彩唤醒我发自心底的喜爱。 我喜爱那蓬勃生命的自我绽放,更喜欢浓密枝杈的上相亲相爱。无论绵密或者疏朗,都是生命成长不同方式的呈现。 更让我惊喜的,是雄花们用默默付出给予了油桐果足够的营养。看,小小的油桐果在探头探脑张望,莫不是正在吹奏一曲生命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