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大行法师,齐州人,后入泰山,结草为衣,采果为食。精行法华三昧,感得普贤菩萨现身加持,当即面对普贤圣像深自感叹道:“人命无常终归坏灭,不知死后到何处受生,还请菩萨慈悲指点,我当如何修持,往生何处”。说毕,就从藏经中信手抽得一本赞叹阿弥陀佛净土的经典,专志一心地依经中教诲,全心观想阿弥陀佛像和称念名号。在第二十一天的半夜,忽睹西方净土并见十方佛等圣境,并坚信,因普贤菩萨指点念佛求生净土是无上的微妙之法,更加虔诚精进,无有一念懈怠。
因为大行法师的操行精严,名震宫庭,被帝君诏入内宫供养于御殿,并敕赐号“常精进菩萨”,受“开国公”。后示微疾右胁卧而终,数日后仪貌如生,异香芬郁,令不信佛者而信,已信者更增精进。
普贤教念阿弥陀佛,与佛同迎愿者往生
大行禅师,齐州人。入太山居茅棚,草衣果食,苦行办道,专精修证法华三昧,感得普贤菩萨现身,教禅师称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净土。禅师遵菩萨之教,专精称念阿弥陀佛至三七日的午夜,忽见莲花遍地,心眼顿开,见十方佛。了知自己将往生净土,更是加倍念佛。后感微疾右胁而卧示寂,几天后颜貌如生,葬后数日异香不散。
宋代的范严长者,仁和人,家财万贯,名重一方,毅然抛却一切家产世务,虔心修学解脱道,就是其子治家无方,每至资产日渐衰落。众亲友再三礼请长者主持家业经营资产,仍然弃之不顾,并说:“我仅仅是世间暂时的寄客”。依然精诚致志地诵《法华经》,念阿弥陀佛,无有懈怠。一日,忽见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放金色祥光,对范严长者说:“明日午时当往生西方”。长者在无限的法喜中更加精诚地诵经念佛。第二天,见西方三圣和普贤菩萨及诸菩萨来迎,长者端座合掌念佛而逝。
王日休居士:不为慈悲以修西方,却欲嗔恨而堕为神
【原文】
世有疾恶者,谓世间为恶人,予力不能治。死必为神以痛治之。而不欲生西方。按佛言:神在六道中,为堕落之数。而西方则超出六道轮回。故修西方者,以正直慈悲为本。见于所为,无非慈悲。若人有罪恶,则悯其愚痴。
人有困苦,则欲其济拔。是无累于己,而于一切众生有大良缘也。为神者,以正直嗔恨为本。见于所为,无非嗔恨。若惩人之过,则加以疾病。治人之罪,则加以火镬。是有害于物,而于己则受为神之福尽。以嗔恨作业,故堕地狱。自地狱出,则为蟒蛇趸蝎之类,无时而超脱也。
昔有二僧同修行,一僧作福而多嗔,一僧常戒之不从。后多嗔者死。戒之者附客舟至江上[共*阝]亭。其庙神甚灵,能与人言。客登岸祭神。
神告之曰:与汝同舟僧,可来见我。其僧往见之。神乃言曰:我是汝同修行僧。以多嗔故,堕于此为神。其僧欲见神形,坚不肯。再三欲见,乃露一截蟒形。神又言曰:有人施绢十疋,可为我作追荐。次于洪州西山上见我。僧如其言。果于西山上见死蟒一条,长二三里。嗔恨之报如此。
且人有一心虚明,湛然如清冷之水。一起嗔恨,则若投以污秽之物,败其清冷甚矣。一起慈悲,则若投以沉檀之香,助其清冷亦甚矣。人何苦不为慈悲以修西方,必欲嗔恨而堕于为神。岂不惑哉。
【演莲法师译文】
世有疾恶如仇的人,希望自己死后为神,定要严惩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因此不想往生西方。据佛经所说。神也是包括在六道之中,同是属于堕落的范围。而西方极乐世界却是超出六道轮回。
念佛求生西方的人,是以正直慈悲为本。看到人的所作所为,无不心怀慈悲。如见人有罪恶,则怜悯他的愚痴;见人有困苦,便设法帮助救济他。如此存心,无损于己,而对于一切众生却能广结善缘。
至于神,那就不一样了。神是以正直嗔恨为本。只要看不惯人的所作所为,就会生起嗔恨心。若要惩人之过,就作祟使他生病;若要治人之罪,就对他施加酷刑。似这样的存心,不但对众生造成损害,而自己本身因在位时嗔恨造业,一旦福尽后,必定堕入地狱。自地狱出,尚有余报,则转生为蟒蛇、虿蝎之类,想要超脱恶趣,那就时日漫长了。
从前有二位出家人在一起修行,其中一位僧人虽能修福而嗔心重。另一位出家人也曾经常劝诫他,可是他总不听。不久,这位多嗔的僧人就死了。几年以后,他的同修搭客船到江西[共*阝]亭,那些船客听说附近有一座庙中的庙神特别灵,能够通晓人语,于是纷纷登岸祭神。
神就对他们说:
劳烦请那位与你们同船的出家人来见我。等到这位出家人来了,神就对他说:
我是你以前的同修僧。因为我的嗔恨心重,所以堕落在这里为庙神。
这位出家人便一再要求庙神现出原形,庙神坚辞不已,只得露出一截蟒形。并对他说:
如果有人施绢十匹,希望你能为我做超度,然后可以到洪州(江西南昌)西山上见我。这位出家人一一都答应了。后来果然在西山上看到一条死蟒蛇长有二、三里。这就是嗔恨心的报应啊。
人人本来都具有一颗清虚妙明的心,湛然清澈如无波的潭水。若起一念嗔恨,便如同在清水中投入污秽物,把好好一潭清水全都弄脏了。若起一念慈悲,好比在清水中投入沉檀香,能助清水更具有疗毒的作用。
这样说来,人何苦不以慈悲的心念佛求生西方,却偏要怀嗔恨的心而堕落为神,这岂不是太糊涂了。
慧律法师
慧律法师1953年出生于台湾云林,幼年遭逢困顿,深刻体验人间疾苦。就读建国中学时,热衷探讨人生哲学,遂博览群籍,又担任演辩社主辩人,因而奠定日后博闻强记,辩才无碍的基础。1974年入逢甲大学参加普觉社(全名普觉佛学社),以此因缘听闻佛法,并得以亲近忏云法师,李炳南老居士等诸大善知识,乃发心以“振兴圣教,正法重现”为己任。自此既深入经藏,精勤不辍。1979年净土专宗研究所毕业,于凤山莲社依煮云老和尚披剃,又至台中南普陀佛学院跟随广化律师学习,深受器重,并委以培育僧才的重责大任。
1953年(1岁) 出生于台湾云林县四湖乡林厝村。
1960年(8岁) 就读北市大同国小。
1966年(14岁) 考取北市成渊中学(初中)。
1969年(17岁) 考取北市建国中学(高中)。
1972年(20岁) 考取台中逢甲大学水利工程系,自此初闻佛法,并加入逢甲大学普觉佛学社。
1973年(21岁) 于南投水里莲因寺皈依忏云老法师,法名心谦。
1979年(26岁) 于凤山佛教莲社,依煮云老和尚披剃,法号慧律。
1980年(27岁) 于高雄龙泉寺受三坛大戒。
1983年(30岁) 任美浓雷音寺住持,闭关修行,研读藏经。
1987年(34岁) 在台北中华体育馆弘法,闻法信众高达九万人次。并陆续应邀至各单位、各大学演讲,使社会大众及知识份子对于佛法有正确的认识,追求精神层次的提升和心灵自我教育在台湾一时蔚然成风。
1989年(36岁)创建高雄文殊讲堂,有系统的开讲各部经论。
1990年(37岁) 成立财团法人文殊文教基金会,积极推行心灵净化的活动,并发扬慈悲喜舍的精神,济贫扶困。应邀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演讲。当选建国中学杰出校友。
1994年(41岁) 接掌佛兴寺(花莲)。
1995年(42岁) 应邀至菲律宾演讲。
恩师明旸上人委以曹洞宗四十八代、临济宗四十二代之祖位。
同年于台北林口体育馆讲演《达磨大师见性论》更缔造20万人听讲之盛况。
1996年(43岁) 接掌静观寺(高雄六龟)。应邀至新西兰(奥克兰、基督城)、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演讲。应邀至日本演讲。
1998年(45岁) 应邀至美国(檀香山、洛杉矶、旧金山)演讲。创建慧律精舍(南投鱼池)。
1999年(46岁) 应邀至中国大陆(北京、上海、厦门)演讲。应邀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演讲。
2000年(47岁) 应邀至印尼演讲。应邀至加拿大(温哥华)、美国(纽约)演讲。
2005年(52岁) 应邀至新加坡、印尼、香港演讲。
2006年(53岁) 应邀至香港演讲。
2007年(54岁) 为使正法重现,应大众之请于该年1月5日起在高雄文殊讲堂国语演讲《楞严经》,截止到2012年7月初楞严经系列讲座全部圆满。出版到第13单元,(共16单元)将尽快全部出版齐全。
2008年(55岁)于该年12月30、31日应邀至马来西亚演讲弘法,全马208个佛教团体共襄胜举,为马来西亚佛教界一大盛事。
2010年(57岁)于该年5月15、16日应邀至香港弘法演讲《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
2011年(58岁)于该年8月7日于台湾彰化中部全国供佛斋僧大会演讲《第一义谛》。
2012年(59岁)于该年7月15日起开讲最新系列《楞伽经义贯》。应邀于8月26日至台湾彰化中部全国供佛斋僧大会演讲《第一义谛-第2集》。应邀于9月9日至台湾大台中市-大台中国际会展中心演讲《摩诃般若与涅槃妙心》。
慧律法师:观音菩萨在佛经中的事迹故事
观世音。梵语称阿那婆娄吉低输,现今在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然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
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以后,不眴太子上前禀白佛陀说:世尊,今日我以广大音声,告知一切的众生,我所具有的种种善根,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愿我行菩萨道的时候,若有众生遭受到种种苦恼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的时候,没有可以求救保护的人,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如果他能够忆念著我,称念我的名号,而那个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者,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
世尊,我今天更当为了众生的缘故,发起最上殊胜的大愿,期愿假使当转轮圣王(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安乐世界,作完种种诸佛度化众生的胜事,入于无余涅槃之后,乃至正法仍然住世时,我将在那时,修菩萨道利益众生。当无量寿佛正法,在初夜分灭去之后,我即刻在其后的夜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佛果,继续度化一切众生。
当时宝藏佛,马上为他授记说:你观察忆念诸天人民、以及三恶道中一切众生,而生起大悲心,为了断除众生一切的苦恼,为了令众生住于安稳快乐的处所之缘故,我今日应当命名你为观世音,无量寿佛入涅槃后,第二个恒河沙数等阿僧祇劫,彼国土转名为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宝物,无量无边,是安乐世界所不能及的,你在菩提树下,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为: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
又根据《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记载:释迦牟尼佛说:在过去广大久远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世界名无量德聚安乐示现,佛号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其佛国土的清净庄严,是言说赞叹所不能穷尽。
在彼佛佛法教化的区域之内,有一个国王名曰威德,称王于一千个世界之中,那时威德王,在他的园林楼观当中,入于三昧禅定的时候,在国王左右有两朵莲华,从地里涌出,有两位童子,化生于莲华之中,与威德王一起前往佛陀的座前,头面接足顶礼世尊,听佛说法。
当时两位童子即说偈颂曰:诸天龙鬼神,听我师子吼,我们今天在如来前,立大誓愿发菩提心。生死流转无量劫来,想要推算其源始边际而却不可知(不可得)。诸佛为了度脱一个众生的缘故,尚且无数劫地行菩萨道,何况如今只是数劫的时间,即可度脱无量众生,圆满修行菩提之道,却反而生起疲乏厌倦的心呢?我等若从今日起,仍然生起贪欲心,如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诸佛。如果仍起嗔恚、愚痴、染污、悭贪、嫉妒等心,亦复如是。今日我等说真实语,远离虚妄不实之心。我等若从今日起,起于声闻自利的心,不乐于度脱众生的菩提大道,如此则是欺骗世尊。我等亦不求缘觉圣果,不只是自我济度利益己身,我等必定于万亿劫中,以大悲心度脱众生。如同今日世尊的国土,清净安乐美妙庄严,愿我成佛道之时,我的国土超越此百千亿倍的庄严。我国土中没有声闻众,也没有缘觉乘,只有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其数目无有限量。一切众生清净无垢,悉皆具足最上胜妙的喜乐,出生在正知正见的佛法当中,总持一切诸佛法藏。我们这些誓愿如果真实不虚,应当震动三千大千世界。
当二位童子说完如是偈颂之后,即时大地普遍震动,百千众多的乐神及种种乐器,演奏发出和谐优雅的乐音。光明亮丽的微妙服饰,旋转地从天上降落下来,诸天天神在虚空中如雨般地散落种种美好末香,其所散发的香气普遍地流溢熏染开来,欢喜愉悦了众生的心。当时的威德王就是我释迦牟尼,而那时的两位童子,就是现今的观世音、以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
此二位大菩萨,于金光师子游戏如来之处,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将来无量久远不可计数时劫之后,阿弥陀佛当入涅槃。入涅槃后,正法住世的时间,与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寿命相等。阿弥陀佛住世及入涅槃后,所度化的众生,其数量悉皆相同平等、无量无边。
阿弥陀佛入涅槃后,某些众生即见不到佛,但如果有菩萨证得念佛三昧者,即可时时见到阿弥陀佛的法身常住不灭。阿弥陀佛示现灭度之后,极乐世界一切宝物,流水浴池各色莲华,以及众宝所成的一切行树,仍然恒常演说法音,与阿弥陀佛亲身说法没有差异。
极乐世界正法时期灭尽之后,于当夜过中夜分,明相现前时,观世音菩萨在七宝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其佛国土,自然而然七种宝物,以种种巧妙排列和合而成。
其国土世界庄严美妙的情景,即使诸佛世尊,经过如恒河沙数的时劫,也没有办法说得穷尽。其国土之中没有声闻缘觉这种名号,纯粹都是发菩提心的大菩萨,充满了整个国土,这个国土世界名称为众宝普集庄严。
普光功德山王如来随著他住世的年岁,得大势菩萨皆亲近供养不相远离,乃至于到入涅槃时。入涅槃后,得大势菩萨仍然奉持正法,一直到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的正法灭尽。正法灭尽之后,得大势菩萨即在此国土,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善住功德宝王如来。就如同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一样,他的国土世界、所放的无量光明、所具的无量寿命,以及诸菩萨众的数量,乃至正法住世的期限,全部平等不二毫无差别。
如同上面两部经所记载的,观世音菩萨于因地初心所发起的本愿功德,及摄取净土庄严佛国的德行,与阿弥陀佛本起因地的发心,了无差别。
因此其成佛果地的清净庄严,是如此的殊胜、如此的殊胜啊!其他如三十二种因应众生苦难的随类应化身,十四种布施众生无所畏惧的无边神力,四种不可思议无作无为的胜妙德用,具足一切无碍神通,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完备的描述就像《楞严经》、《法华经》,及其他诸经所说的。
又《大悲经》言:佛在补陀落伽山,观世音菩萨的宫殿,众宝庄严的道场之中。此时观世音菩萨,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自己说明自己于过去无量亿劫前,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处所,承受学习大悲心大陀罗尼,即刻从初地菩萨顿时超越到第八地菩萨,应时具足千手千眼。由于受持此大悲神咒的缘故,生生世世所在之处,皆得恒常在诸佛面前莲华化生。因此观世音菩萨发誓愿说:假使有众生,能受持读诵大悲神咒者,若不能往生诸佛清净国土者,我即发誓不成无上正等正觉。
观世音菩萨说完之后,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为正法明如来。由于他的大悲愿力,为了发起一切菩萨的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你们大家应当常常供养观世音菩萨,专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可以得无量的福德,可灭无量的罪业,临命终后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根据这段经文,应当可以知道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以及专称观世音菩萨名号,以此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者,与那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同样都能够往生净土,此二者福慧果报大略是相同的,福德善根也相等,请诸位修行者深思之。振华:
实际上学佛的整个过程
就是一个自我斗争、自我挑战的过程
那么佛教它不是对外、对别人斗
佛教都是跟自己斗
跟自己的什么斗呢
跟自己的烦恼
跟自己的贪嗔痴
跟自己的“我执”斗
如果在这个当中获胜
那就是彻底地胜利。
南无阿弥陀佛!
——慧律法师慈悲开示
慧律法语:千万不要抱着恶业而亡。
如果一个人抱着恶业而死去,
就像一个人用绳子,
就像一个人身上绑着一颗
很大、很重的石头,
掉进去大海里面,
你永远没有浮上海面的机会,
你千万不要抱着恶业而死亡,
一定要提早修学佛道,
一定要提早修行自己,
一定要提早升华自己,
你什么时候要死,你不知道,
无量劫来造的恶业已经很严重了,
不能再造恶业,
一定要赶快停止,
所以你抱着恶业死亡,
就等于你身体绑着
一块大石头沉到大海,
你绝对浮不起来的,
我们千万不可以
让我们的法身慧命浮不起来。
南无阿弥陀佛!
————慧律法师楞伽经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这一百分!
你不起心,不动念,
谁都拿你没办法,
什么再大的敌人,
都起不了作用。
悟到这一颗心性,
你万般的烦恼,
统统不可得,
就马上放下,
就怕你不悟。
所以悟到这个心,
天地万物就放下了,
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
——慧律法师《圆顿心要》 🙏 🙏 🙏
◆此真如本性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诸法缘生者,谓一切法本来无生,但由因缘聚会,假现生相耳。
◆夫众生处处执着,一言执着,便有能所。就能执一面言,无非妄念。就所执一面言,便是诸法。
◆欲遣我执,最妙观空。
◆佛称医王,又称空王,即谓能医众生执实之病耳。
——慧律法师《佛心禅话》[合十]
大嗔恨心是去不了极乐世界的,只有大悲心才去得了。输了这个娑婆世界,你却赢了极乐世界。修忍辱,修慈悲,修菩提,你赢得了极乐世界。退让、包容,绝对赢。谦卑的人,路走得比较长远。
——慧律法师🙏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每一步都算数。
人这一生,都是在“渡”。
渡人,渡心,渡自己。
生命是一条长河,
你是过河人,也是摆渡者。
渡人,是一种胸怀;
渡己,是一种成长;
渡心,是一种修行。
渡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力量。
渡是一份美好,更是一份希望。
———慧律法师
警惕伪佛教,
如果有人跟你说,他能看因果。
这样的人,请远离。
华严经讲,究竟的因果只有佛陀才能知道。
凡夫看因果,要么谋财,要么妄语。
如果有人跟你说,
他能看附体。
这样的人,请远离。
凡夫看附体,
多为外道鬼通,不是什么神通。
要么图名,要么收利。
如果有人跟你说,
他能帮你还阴债。
这样的人,请远离。
还阴债不是正信佛教的说法,
佛教徒只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觉觉他,是诸佛教!
如果有人跟你说,
他能看你的前世。
这样的人,请远离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唯有当下可以把握。
好奇前世,
最容易掉进失财的陷阱。
无始以来,
我们有太多颠倒妄想,
所以才不出轮回。
如果整日沉沦在前世、附体
看因果、还阴债、行外道法。
甚至破皈依戒都不自知,
这是最大的颠倒。
慧律法师🙏 🙏 🙏
真正的对自己好,
是善於解脱自己内在的烦恼,
困惑颠倒,执着痛苦,
善於护持自己的清净心。
【不伤害自己的清净心,
是对自己好,是善待自己。
你的起心动念,你的情绪化,
是在伤害你,是在惩罚你自己。
妄念不生是善待自己,
保持清净心是善待自己。】
慧律上人《楞伽经》开示
佛法是实证,
就是内心里面深深地去体悟,契入。
佛教的真正的核心,
就是涅槃的思想。
慧律法师开示
我们如果生命当中一旦有了执着,
我们就把生命变成一座牢固的监狱。
我们的执着有多重、多坚固,
我们的牢狱就有多坚固。
换句话说,
牢狱不在外面,
牢狱在我们内心的深处那份执着。
慧律法师开示
修行最重要的是要以智慧
精进,懂得如何去放下!
这样力量才会出来。
精进是二十四小时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不要让它落入对立的观念,而陷入痛苦的烦恼之中。
慧律法师开示
尔时无量百千人
皆立誓愿
而说偈言
假使热铁轮
在我顶上旋
终不为此苦
毁圣及善人
就算这个热的铁轮
在我顶上旋转
已经热得不得了了
怎么样
也绝对不发一句恶言
而毁谤圣人以及善良的人
绝对不要
就算再大的苦
你在佛门里面
受到多大的委屈
多少的痛苦
也绝对不要发一句恶言于三宝
在座诸位就是将来要成圣成贤
至少你跨进文殊讲堂
最起码是个世间的善人
世间的恶人
他怎么会跨进来呢
他怎么会有时间跨进来呢
慧律法师开示[合十][合十][合十]
人,
因为“业力”牵扯,
不能直接透视人生的真相。
世间本来就是无常的、苦的,
而我们却弄错了,
以无常为常,
以无我为我,
以苦为乐,
认为世间是真实的,永恒的,
好像死亡离我们很遥远,
不知道死神就住在隔壁,
随时会来敲门,
这是很严重的错误。
要知道这个世间的真相:
第一“人生无常”,
生命随时都在走向死亡。
第二人心24小时都在变,
就人心无常。
这个世间没有永恒。
不要拼命往外追求,
时间一到,
两手一放。
统统不是,
这才发现佛法的重要,
来不及了。
慧律法师开示
明明是恶念的习气,
却误认为洒脱自在,
是最要不得的。
执著若未从实相上去磨炼,
是难能成就的。
一切法若是理论,
而未去实际磨炼体会,
也只是空谈而已。
如何悟后起修,
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
―― 慧律法师🙏 🙏 🙏 在世间要体悟半部哲学:你只能拥有一半。只有两种人拥有生命的全部:一是拥有大般若智慧的人;二是能原谅那些不可原谅的众生的人,生命就没有缺陷、就圆满。所以你要发愿“我这一辈子一定记取别人的好,永远忘记别人的坏”。我们心中,每天都是好的念头,发好心的人便能过好日子。
——慧律法师🙏 🙏 🙏
我们修学佛法的人,
沉默是真如,
行,住,坐,卧是妙有,
统统是道,
何以故?你只要离念,
你只要不执著,
就哪里统统是对,
要著相你就是坐在那个地方,
你坐到死也没有用,
所以,修行当然这个是方便讲了,
修行,有人喜欢打坐,
当然师父不是反对,
可是我都是用六祖这种修行法,
为什么?
若人观无念,就是向佛智,
如果你不能观照一切法不可得,无念心,
那不名修行人。
慧律法师开示[玫瑰][玫瑰][玫瑰]
◆无量功德是从――信心、随喜、感恩而生。
◆你要超越你自己,才能真正得到知足与安祥。
◆人常想病日,则尘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则道念自生。
◆道风德香熏一切,智恬情泊虑凝静。
◆“如来”,本无来去,应缘而已。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 🌹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
禅语:18421.一个有能力的人,碰到越多的灾难,越大的逆境,他越能够转念,趣向于菩提,更有力量。
18422.事相上的训练很重要,所以要感恩逆境。
18423.这辈子结束后,下辈子如何接续?人死后,灵魂从身体出来,到投胎这一段期间叫做中阴身,中阴身救渡密法里说,如果是没有修行的人灵魂一出来,整个天地都是黑暗的,看不清楚而神识飘荡,所以为什么要念佛,就是怕我们临命终时,神识出来颠倒了,所以意识一出来,阿弥陀佛就会放光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会让我们受苦,也不会让我们走错路。我们的中阴身会受业力的牵引。
18424.虽然你我都是平凡人,但是,却是世界上最有福报的一群。所以,愚者口念,智者心行。这个就是我们第三点能顿悟。怎么顿悟?有智慧的人,是从心性上下手,在心性上的体悟,而不在口说。证量解脱,不在口舌。口舌怎么有办法宣说呢?禅的顿悟,圣人是由实践真如本性,真实体验来的一种心法,绝对不是在口头上这样绕来绕去。我们用一句现在比较不客气的话,就是说:不是真枪实弹证量的解脱境界,却很喜欢耍嘴皮。
他没有开悟。万法有没有?那个人耍嘴皮就说:没有。他回答对不对?也对。但是,他的心就对这个“无”不知道真实义。万法本空。他就会说:有。有,他有,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有。他没有真实的大般涅槃的般若智慧,那个“有”是指什么?这个叫做耍嘴皮。
18425.这里有一偈: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在家把帐开。这“八个兄弟共一胎”,就是我们八识统统阿赖耶识所转化出来的,各有各的种子。再讲一遍: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各有各的种子,各自起现行,但是是共一胎,是共一胎,是共同存在阿赖耶里面。
“一个伶俐,一个呆”,第七意识就是“伶俐”,一个“呆”就是第八意识,第八意识只有挨打的份,只有接受的份,它也没有执著,也没有什么能力,是不是?一个呆,第八意识就是完完全全的接受,第七意识它太强烈的执著,一个伶俐,一个呆,第七意识是伶俐,第八意识就是呆。
“五个门前作买卖”,五个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在门前作买卖,好的买下来,不好的把它踢出去,执著、攀缘。
“一个在家把帐开”,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是在家里,而这个好的,这朵花好,把它摘回来,摘回来,就摘回来了,分别,在家把帐开,拿了好多,好、不好、善、恶,就拼命的分别,然后透过第七意识拼命的执著,简单讲分别跟执著实在是形影不离的东西,分别是第一念,执著是第二念,落入第八意识也是同时,所以说这个时间你要说哪一个快,哪一个慢,只能讲分别第一念,第一念是第八意识的一个无记,比如看到这一朵花,第一个念头是什么都没有,透过第二个刹那,第二刹那、第二刹那,就是分别:这红色花太漂亮了。第三个念头执著、思量,把它摘回来,第八意识就是接受,犯了偷盗戒,就接受它,其实这一刹实在是没有办法用时间,来把它分出来说这个有多快、有多慢,这几乎都是同时,分别当下就是。
18426.牛在前面拖着整部车子,车子不动,你是打牛还是打车?要打牛。牛就是心。打那只牛,轻轻地一拍,这牛就知道要动了。叫做打牛不打车。
这句话刚好印证“愚者口念,智者心行。”
打牛不打车,经典里面这么说:众生的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沉重的时候,佛不示现。就是我们一真法界是平等的,但是,现在你前面的心中的影子,这个增上缘不见了,如来是我们心中影现出来,最强大的增上缘,来引发我们的根本智。佛在世的时候,三业殊胜——身业殊胜,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语业殊胜,佛陀能说法;意业殊胜,佛陀妙观察智,知道一切的根器。所以,佛在世的时候,叫做增上缘殊胜、具足。但是,佛入灭以后,众生暗无天日,没有人再示现,因为众生业力越来越强大。
18427.昏沉不好,昏沉是重度无明,这不好。不好劳神,劳神,就是什么东西会让你劳神呢?六根攀缘六尘,化作六识,这些根尘识是非常劳动你的心灵,心神的,这样不好。在真如自性里面,没有所谓的亲,也没有所谓的远。疏就是远。欲趣一乘,勿恶六尘。如果你想要趣向最上乘一乘,千万不要厌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六尘空无自性,没有能所,当然就还同正觉。智者无作无为,愚人自缚,这一句话就是统一切圣凡就在八个字。圣人体会诸法本空,空无自性,智者无为,放下、无作、无为,愚人自缚。
18428.在这里必须附带一句,免得误会。你要打坐,一天一支香、三支香、五支香、整天都打坐,我们都尊重。免得说我们诽谤别人,这样子又失去和气。我们现在讲的是顿悟。关于喜欢坐的人,你就按照你的方式。但是讲顿悟、是自心的问题,不在坐,这点我必须讲清楚。在自心、真实的参究,不是在坐功技术。有的双盘,这个技术坐得很好。有的单盘,有的菩萨方便坐。坐什么都禅。所以禅的重点,它是在心,注意!不是在肉体上用功。心性的参究,绝对不是说我坐的功夫的好坏。
18429.在座诸位!忍辱是修福最快而且是最大的。你今天拿钱出来布施,当然也是一种福;可是如果你脾气暴躁,个性刚强,难调难伏,你不能忍,你的福就变成一种很明显的生灭,没办法解脱生死,在你临命终也很危险。
平常忍不下来,临命终百苦交煎,你就更难忍了,更难忍下来!所以这个忍辱,我还是告诉大家:是往生的最历害的功夫,往生最重要的功夫就是忍!要看得很开,什么事情都不跟人家计较。
18430.所以,我们内心有了如来智慧,自觉圣智,我们就不会横生分别,不会横生取舍,也不会自障法眼。我们离一切分别,离一切取舍,开如来的智慧之眼。我们今天是因为背觉合尘,破坏了我们原本的心态,圆满的心态,无分别的智慧心态,为什么?违背了如来的觉性,硬去住著这个外尘!这样子我们原本的圆满的心态没了,这个如如不动的心没了,如来的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没了。如就是第一义谛大空,证得万法第一义谛大空,心则是如如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