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一种从容去应对岁月的风霜,生活需要一种精神超然于生命的过往,生活更需要一种信心和力量,历练成长,仰望未来,祝福春天,祝福时光,祝福走过的从容岁月,自在人生。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原文
罽宾国沙门佛陀波利奉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大菩萨万二千人俱,及诸天龙八部、鬼神、人非人等,共会说法。
尔时世尊,于其面门,以佛神力,放种种光,其光五色,青黄赤白,一色之中有无量化佛,能作佛事,不可思议,一一化佛,有无量化菩萨赞颂佛德。其光微妙,难可测量,上至非非想天,下至阿鼻地狱,遍匝八万,无不普照。其中众生,遇佛光者,自然念佛,皆得初地方便三昧。
尔时众中,有新发意菩萨四十九人,各欲从佛求长寿命,无能发问。时文殊师利菩萨知有所疑,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见众中有所疑者,今欲咨问,唯愿如来,听我所说。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汝有所疑,当恣汝问。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众生,于生死海,造诸恶业,从劫至劫,轮回六道,纵得人身,得短命报。云何令其得寿命长,灭诸恶业?唯愿世尊,说长寿法。
佛言:文殊,汝大慈无量,愍念罪苦众生,能问斯事,我若具说,一切众生,无能信受。
文殊师利重白佛言:世尊,一切种智,天人之师,普覆众生,是大慈父,一音演说,为大法王,唯愿世尊,哀愍广说。
佛便微笑,普告大众:汝等谛听,当为汝说。过去世时,有世界名无垢清净,其土有佛,号普光正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无量无边菩萨大众,恭敬围绕。其佛法中,有一优婆夷,名曰颠倒,闻佛出世,求欲出家,悲号啼哭,白彼佛言:世尊,我有恶业,求欲忏悔,唯愿世尊,听我具说。我于昔时,身怀胎孕,足满八月,为家法故,不贪儿息,遂服毒药,杀子伤胎,唯生死儿,人形具足。曾闻智人来谓我言:若固伤胎,此人现世得重病报,寿命短薄,堕阿鼻狱,受大苦恼,我今惟忖,生大悲惧,唯愿世尊,以慈悲力,为我说法,听我出家,令免斯苦。
尔时普光正见如来,告颠倒言:世间有五种,忏悔难灭。何等为五?一者杀父,二者杀母,三者杀胎,四者出佛身血,五者破和合僧,如此恶业,罪难消灭。尔时颠倒女人啼号哽咽,悲泣雨泪,五体投地,踠转佛前,而白佛言:世尊大慈,救护一切,唯愿世尊怜愍说法。
普光正见如来而重告言:汝此恶业,当堕阿鼻地狱,无有休息,热地狱中,暂遇寒风,罪人暂寒,寒地狱中,暂遇热风,罪人暂热。无间地狱无有是处,上火彻下,下火彻上,四面铁墙上安铁网,东西四门,有猛业火。若有一人,身亦遍狱,身长八万由旬,若众多人,亦皆遍满。罪人遍身,有大铁蛇,其毒苦痛,甚于猛火,或从口入从眼耳出,周匝缠身,从劫至劫,罪人肢节,常出猛火,复有铁鸭,啄食其肉,或有铜狗,咬啮其身,牛头狱卒,手执兵具,发大恶声,如雷霹雳。汝固杀胎,当受此苦,我若妄说,不名为佛。尔时颠倒女人,闻佛说已,悲咽辟地,渐得苏息,重白佛言:世尊,唯我一人,受斯苦痛,为复一切众生,皆受此苦?
普光如来告颠倒言:汝子在胎,人形具足,在生熟二藏,犹如地狱,两石压身,母若热食,如热地狱,母餐冷食,如冷地狱,终日苦痛,在无明中。汝更恶心,固服毒药,汝此恶业,自堕阿鼻,地狱罪人是汝俦侣。颠倒女人悲号重白:我闻智者说如是言,若造诸恶,值佛及僧,忏悔即灭。设所命终,入诸地狱,造小福者,还得生天,于意云何,愿为我说。
普光正见如来,告颠倒言:若有众生,造诸重罪,遇佛及僧,至诚忏悔,不复更作,罪得消灭。设所命终,阎摩罗法王推问未定,亡者生存六亲眷属,请佛迎僧,七日之内,转读大乘方等经典,烧香散花,当有冥使,检覆善恶,持五色神旛,来至王所,其旛前后,歌咏赞叹,出微妙声,柔和善顺,报阎王言:此人积善。或多亡者七日之内,信邪倒见,不信佛法大乘经典,无慈孝心,无慈悲心,当有冥使,持一黑旛,其旛前后,有无量恶鬼,报阎王言:此人积恶。尔时阎罗法王,见五色旛至,心大欢喜,高声唱言,愿我罪身亦同汝善。当此之时,诸地狱中变为清泉,刀山剑树如莲华生,一切罪人咸受快乐。若见黑旛,阎王嗔怒,恶声震裂,则将罪人付十八狱,或上剑树,或刀山中,或卧铁床,或抱铜柱,牛犁拔舌,碓捣硙磨,一日之中,万死万生,乃至展转堕阿鼻狱,受大苦痛,从劫至劫,无有休息。
所言未讫,尔时空中有大恶声唤言:颠倒女人,汝固杀胎,受短命报,我是鬼使,故来追汝。颠倒女人惊愕悲泣,抱如来足,唯愿世尊为我广说诸佛法藏灭罪因缘,死当愿毕。
尔时普光正见如来,以佛威力,报鬼使言:无常杀鬼,我今现欲为颠倒女说长寿命灭罪经,且待须臾,自当有证。汝当谛听,我当为汝依过去千佛说诸佛秘法长寿命经,令遣汝等远离恶道。
颠倒当知,此无常杀鬼,情求难脱,纵有无量百千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而将赎命,无能得免,纵使国王王子,大臣长者,恃其势力,无常鬼至,断其宝命,无一能免。颠倒当知,唯佛一字能免斯苦。颠倒,世有二人甚为希有,如优昙花,难可值遇,一者不行恶法,二者有罪即能忏悔,如是之人,甚为希有。汝能至心于我忏悔,我当为汝说长寿经,令汝得免无常鬼苦。颠倒当知,未来世中五浊乱时,若有众生,造诸重罪,杀父害母,毒药杀胎,破塔坏寺,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如是等罪五逆众生,若能受持此长寿经,书写读诵,若自书,若遣人书,犹尚罪灭,得生梵天,何况汝令亲得见我。善哉颠倒,汝于无量旷劫种诸善根,我今因汝善问,殷勤忏悔,即得转于无上法轮,能度无边生死大海,能与波旬共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汝当谛听,我当依过去诸佛说十二因缘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我当为汝说一实道,汝当思惟,守护一念,一念者谓菩提心,菩提心者,名曰大乘。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别说三。汝当念念常勤守护是菩提心,勿令忘失。纵有五阴四蛇,三毒六贼,一切诸魔,来所侵娆,终不能变是菩提心。因获如是菩提心故,身如金刚,心如虚空,难可沮坏,因不坏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常乐我净具足而有,即能远离此无常杀鬼,生老病死诸地狱苦。
佛于大众中说是法时,虚空鬼使作如是言:我闻世尊说是法要,地狱清净,为莲华池,我今现舍鬼境界。鬼复答言:颠倒,汝得道时,愿见济度。
尔时普光正见如来,复告颠倒:我已为汝说十二因缘竟,更为汝说六波罗蜜,汝当受持;般若波罗蜜、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波罗蜜、檀波罗蜜,此六波罗蜜,汝当受持。复次为汝说过去诸佛成佛之偈,而说偈言: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尔时颠倒女人闻法欢喜,心豁明净,了了而悟,以佛神力,升于虚空,高七多罗树,安心静坐。
尔时有一大姓婆罗门,家中巨富,无与等者,忽患重病,医人瞻之,须人眼睛,合药痊愈。时大长者,即令僮仆,行于衢路,高声唱言:谁能忍痛,卖双眼睛,当与千金,库藏珍宝任意所须,终不吝惜。颠倒女人闻此语已,心大欢喜,而自念言:我今从佛闻长寿经,灭除恶业,心以了了,悟诸佛性,又得远离无常杀鬼诸地狱苦,我当碎身报佛慈恩。高声唱言:我今年至四十九岁,从佛闻法,名长寿经,今欲碎身,不惜躯命,写长寿经四十九卷,欲令一切众生受持读诵,我须卖眼,将写此经,我眼无价任汝与直。时天帝释化作四十九人,至颠倒所,我愿为汝书写是经,令汝见已,当任卖眼。时颠倒女庆幸无量,削骨为笔,身肉支解,以血为墨,供给书人,于七日中,书写经竟。诸人写已,白颠倒言:向来所许两眼睛时,我等功毕,愿付我等,持卖与婆罗门。尔时颠倒即命旃陀罗者:汝可为我剜出眼睛,当令四十九人分汝一份。时旃陀罗依法欲剜,四十九人齐唱言:希有希有,不可思议,此颠倒女,削骨出血,疮秽能忍,不惜身命,书写此经,我等云何而取眼睛。以慈悲心,白颠倒女言:我等终不贪汝眼睛卖婆罗门,愿汝得道,当济度我,唯愿我等,在在处处,当当来生,常得与汝同共一处,作善知识,宣说是经,救度一切罪苦众生。
尔时难陀龙王等,以大威力,作诸幻术,盗颠倒经,于龙宫中受持供养。时颠倒女于须臾顷忽不见经,流泪哽咽而白佛言:世尊,我所碎身写长寿经,欲令流布一切众生,我今忽然不知所在,我心闷浊,愁毒难忍。
普光如来告颠倒言:汝经是八部龙王请在龙宫,受持供养。汝当欢喜,不须愁恼,善哉颠倒,汝当以此功德力故,尽此寿已,生于无色界天,受诸快乐,永不更作女人之身。尔时颠倒女人白佛言:世尊,我之所愿,不愿生天,唯愿生生世世常遇世尊,佛心不退,在在处处,常为一切罪苦众生宣扬此法。
普光告言:汝应妄语。颠倒又言:我若妄语,愿我依前无常鬼逼,我若实心,愿我身疮对佛除愈。于时颠倒以誓愿力,平复如故。
普光如来告颠倒言:汝一心念佛,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汝即能见无量无边诸佛世界文字语言,不可宣说。尔时颠倒,于须臾间得无生法忍三藐三菩提心。
文殊当知,普光如来,我身是也,颠倒女人,汝身是也,四十九人,新发意菩萨是也。我于无量旷劫已来,常以护身,常与汝等宣说此经,令一切众生所有恶业,闻此长寿命经半偈于耳,皆得消灭,今又更说。
尔时波斯匿王,于其夜分,在王宫中,闻有女人高声号哭,哀恸难忍,悲不自胜,而自念言:我之深宫曾无是事,何故有是哀屈之声。于晨朝时,即敕所司,往城衢路,寻求此女。使奉王敕,寻得将来,其女惊愕,闷绝王前。王以冷水而洒其面,渐渐得苏。大王问言:昨夜号哭,审是汝不?女人答言:是我悲耳。王曰:何故怨哭,谁之屈汝?女人答言:我之所恨,实无人屈,唯愿大王听我所说。我年十四,嫡于夫家,经三十年生三十子颜容殊妙,头绀青色,唇赤如朱,齿白如玉,身体盛爱,如春中花,我之恋惜,犹如髓脑,亦如肝肠,甚于性命。此子长大,不过一岁,于秋夏时,便弃我死,其最后儿,甚是我命,今现垂困,命将欲终,我昨夜号哭,因此悲耳。
尔时大王闻此语已,深大愁恼,所有百姓,依因于我。若不救护,非名国王。即集群臣,共相论议。王有六臣,一名见色,二名闻声,三名香足,四名辩才,五名随缘,六名易染,而白王言:童子初生,当作七星二十八宿神坛延命,方免斯苦,唯愿大王,告敕天下。
尔时有一智臣,曾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名曰定慧,前白大王:大王当知,六臣所言,非能免苦,今有大师字瞿昙氏,号悉达多,无师自悟,今得成佛,在耆阇崛山说长寿经。唯愿大王往彼听受,若闻此经半偈于耳,百劫千生所有重罪无不消灭。一切童子闻经于耳,虽未悟解,以经功德,自然长寿。波斯匿言:我昔曾闻六师所言,瞿昙沙门,学日浅薄,黄颔小儿,其年幼稚,六师经中,妖祥幻化,瞿昙是也,若有崇者,多失正道。尔时定慧以偈白王:
释迦牟尼天人师 曾于无量劫苦行
今得成佛转法轮 还依过去诸佛说
不违一切众生愿 慈悲大力救群迷
见佛如龟值浮木 亦如最妙优昙花
唯愿大王往听法 不信外道六师言
尔时定慧说是偈已,以神通力,从地踊上,升于虚空、高七多罗树,即于王前作诸咒术,于一念顷,令须弥山,及大海水,入于心中,安然无碍。
波斯匿王,见是事已,叹言希有,真善知识。前礼定慧,白定慧言:汝师是谁?定慧答言:我师是释迦年尼佛,今现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说长寿灭罪经。王闻此语,心大欢喜,即以国事暂委定慧,与无量眷属大臣长者,驷马宝车,前后围绕,并此女人,及其童子,赍持花鬘,百种供养,至王舍城耆阇崛山中,除诸仪饰,绕佛三匝,合掌顶礼,散花供养,具以上事而白佛言。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此女人者,于过去世时,身为后母,心生嫉妒,和合毒药,杀前妻儿三十之子。此子被杀,各发誓言,愿我生生世世常作其子,便即分离,令其苦切,生大悲痛。时此女人,今来得闻我说长寿命经一偈于耳,怨家债主,从斯永绝。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童子受胎,魔王波旬,即放四大毒蛇,六尘恶贼,止住其身,若一不调,命根即断。我有陀罗尼咒,善能增益诸童子寿。若有患苦,闻我此咒,一经于耳,无不除差,能令恶鬼四散驰走。即说咒曰:
波头弥波头弥提婢奚尼奚尼奚弥诸梨
诸罗诸丽 侯罗侯罗 由丽由罗 由丽波罗波丽闻
制嗔迭频迭般逝末迭迟那迦梨 苏波诃
佛言:是陀罗尼咒文句,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为一切受胎出胎病患童子之所演说,七日七夜,烧香散花,书写供养,至心听受,所有重病,前身业障,皆得消灭。
尔时医王菩萨,名曰耆婆,前白佛言:世尊,我为大医,疗冶众病,诸小童子,有九种病,能短其命。何者为九?一者父母非时行于房室;二者初产,令血秽地,地神不居,恶鬼得便;三者初产,不去脐间诸小毒虫;四者不以兜罗软绵拭其胎中秽血;五者杀生害命而为欢宴;六者其母食一切诸杂冷果;七者童子有病,喂其杂肉;八者初产,子母未分,令诸不祥见产生处,未分解者能令母死,已分解者令童子死。何谓不祥?若有人眼见一切死尸,及诸变怪,眼不净故,名曰不祥。若以牛黄真珠光明砂蜜末微尘定童子心,能免不祥;九者夜行,被恶鬼打之。一切童子,若能慎是九事,终不至死。
尔时天魔波旬有他心智,在魔宫中,知佛说此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咒,心大忿怒,发大恶声,愁忧不乐。魔有三女,前白父王:未审大王,何故愁恼?父王答言:瞿昙沙门,今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为无量无边众生说长寿经,流布一切众生,得长寿乐,侵我境界,我恶心起,我今欲将诸眷属等,一切魔兵,而往讨之,纵使不能止得瞿昙,我今威力,止塞诸天及大众耳,不令闻佛说长寿经。时魔三女以偈谏父:
天魔波旬有三女 稽首前白父王言
瞿昙沙门天人师 非是魔力能禁止
昔日在于菩提树 初坐吉祥法座时
我等三女巧懒妍 诸天女中为第一
百种姿态拟欲之 菩萨都无染著意
观我三女如老姥 今成正觉菩提师
父王弯弓作恐怖 诸兵器仗匝虚室
菩萨观如童子戏 一无惊惧退败心
今日道成为法王 唯愿父王息恶意
尔时魔王波旬闻女说偈,将诸眷属,私自平章:我当与汝同往佛所,善巧方便而逡巡之,诈受佛降,令佛信用,若得信者,当作种种一切魔事而障此经。即与眷属同诣佛所,绕佛七匝,而白佛言:世尊,说法无疲劳耶,我今将领诸魔眷属,来听长寿命经,为佛弟子,唯愿世尊不违我愿。
尔时世尊呵责魔王:汝在本宫,心生忿怒,设得来此,诈作逡巡,我之法中,不容汝诈。时魔波旬羞愧交集,敛容无色,而白佛言:世尊,是我愚计,实行诈法,唯愿世尊,以大慈悲恕我愆犯。我今得闻长寿经护诸童子陀罗尼咒,我发誓愿,若后末世,有受持此经,书写读诵,所在之处,我当拥护,无令恶鬼伺求其便;设使地狱,若有罪人,须臾之间,忆念此经,我当以大神力,取大海水,灌注罪人,令大地狱,如莲华池,
尔时复有飞腾罗刹、食童子罗刹等,而为上首,与其同类诸眷属等,从空中下,绕佛千匝,白佛言:世尊,我于无量劫来受罗刹身,我之眷属,如恒河沙,各为饥饿之所逼切,于四天下,唯啖在胎及初生童子血肉。我等眷属,伺候一切众生,夫妇交会食啖其精令无胎息,或在胎中,我亦随入,伤胎食血,初生七日,我等专伺其便,断其命根,乃至十岁,我等眷属,变作种种诸恶毒虫,入童子胎,食其五脏所有精血,能令小儿吐乳下痢,或疳或疟,眼肿水腹,乃至渐渐断其命根。我等今闻世尊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经,奉世尊敕,令我眷属,饥饿所逼,不敢食啖。
佛告罗刹:汝等当受我之禁戒,令汝得舍此罗刹身,生天受乐。
佛告大众:若有童子受患苦者,令其慈母,分乳微尘,与虚空中,施诸罗刹,并清净受持此长寿命灭罪陀罗尼经,书写读诵,病则除差。时罗刹众甚大欢喜,而白佛言:审得生天,我等眷属终不能侵诸童子乳,乍食铁丸,终不能食诸童子血。于佛灭后,有能读诵受持此经处者,设有恶人恼是法师,或有恶鬼恼诸童子,我等当执佛金刚杵而卫护之,不令恶鬼而得其便。
尔时一切诸天大王,并其眷属、一切龙王、一切夜叉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侯罗伽王、薜荔多王、毗舍遮王、富单那王,乃至迦吒富单那等一切诸王,各并眷属,礼拜于佛,同心合掌,作如是言:世尊,我等从今,在在处处,若有比丘比丘尼,诸优婆塞优婆夷,但有受持此长寿经书写处者,我等眷属,常当卫护,我等诸王,驱策恶鬼。若有恶鬼,恼诸众生,令患苦者,若能清净书持是经,我等诸王,禁摄诸鬼,不令加害,被横死苦。
尔时牢固地天,从座而起,作如是言:世尊,若佛弟子,受持此长寿灭罪护诸童子经者,我等地天,常出地味,滋润彼人,令其身中增益寿命,我等常以种种金银,种种资生,种种谷米,具足供给此信心人,令无乏少,身得安稳,无有愁恼,心常欢喜,得好福田,无令恶鬼断其命根;若诸童子,生一七日,我等地神,当拥护之,无令断命。
尔时众中金刚力士复白佛言:世尊,如来说此长寿命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已,诸大檀越,并眷属众,各各发心,护持读诵书写是经,供给所须,无令乏少。我闻大德婆伽婆说吉祥章句大神力咒,若有众生,一闻于耳,百劫千生终不短命,得寿无量,无有病苦,虽有四魔,不能忤乱,增长寿命,满百二十,不老不死,不退不没;一切佛子,苦患重病,闻此咒者,即免诸鬼之所夺命,即说咒曰:
多地夜他,旃达利,旃达啰毗提,旃达啰魔吽,旃达啰跋帝,旃达啰不梨,旃达啰阇移,旃达啰底梨,旃达吠咩,旃突喽,旃达啰婆啰吇,旃达啰勿达梨,旃达啰婆地移,旃达啰婆咩,旃达啰佉只,旃达啰卢寄,薮婆呵。
佛言,善哉善哉,金刚力士,汝今能说此护诸童子吉祥神咒,汝当为一切众生之大导师。文殊当知,如是神咒,过去诸佛之所宣说,建立守护,善能增长人天寿命,能除一切罪垢恶见,能护一切持经之人,延其寿命。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法王之子,我灭度后,浊恶世时,若有比丘,破我禁戒,亲比丘尼,及诸处女,并二沙弥,饮酒食肉,奸淫炽盛,为诸白衣之所轻贱,毁灭我法,经营世俗不净之事,无惭愧心,犹如木头。当知此等,是五逆人,非我弟子,是魔眷属,名曰六师。此比丘等,于现世中得短命报,比丘尼等亦复如是。若能忏悔,不更复作,受持此经,即得长寿。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若有菩萨,诽谤他人,自赞其善,方等经典不传付人。如是菩萨,是魔伴侣,非真菩萨。若能至心受持此经,书写读诵,即得诸佛不坏常身。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若有国王,杀父害母,诛斩六亲,不依王法,广兴兵甲,侵讨他国,忠谏之臣,枉遭刑戮,淫欲炽盛,违先王法,破塔坏寺,焚烧经像,水旱不调,因王无道,国界饥饿,疾疫死亡。如是国王,现世短命,死入地狱,堕大阿鼻。若能书写是经流通供养,至诚忏悔,依先王法,即得长命。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若有大臣及诸官属,身请天禄,无惭愧心,谄佞不忠,专行矫诈,贼臣危害,国土不安,设使临人,不行国法,侵克百姓,恣意贪残,横杀无辜,取他财宝,轻慢经典,魔障大乘。如是等人,现世短命,堕阿鼻地狱,无有出期。若能忏悔,受持此经,书写读诵,即得长命,永守天禄。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有优婆塞及优婆夷,信邪倒见,不信正法大乘经典,如是众生,纵有无量百千金银,而怀悭惜,唯求财利,不能布施,救乏一切贫苦之者,不能书写十二部经,受持读诵,求免无常恶道之苦。如是之人,宅舍虚耗,灶下鸟现,蛇入卧堂,狗忽上舍,鼠百种鸣,诸野禽兽,竞来入宅,百种魑魅,名之为怪。以见怪故,心得烦恼,因烦恼集,得获短命。若能受持书写是经,流通读诵,即能摧破如是等怪而得长命。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男女成就,以怜愍故,而得心病。何以故,或男成长,被充兵役,如是王法,制不由己,父母念之,名为心病;或女成长,配嫡他门,而被轻贱,违夫妇道,父母念之,名为心病。为心病故,愁忧苦恼,愁恼病集,现世短命。若能书写受持此经,转长寿命,以经力故,姻亲和顺,心病消除。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无慈悲心,杀生害命,食啖一切众生十种身肉,文殊当知,如杀父母,如食大亲,或因杀命,而复伤胎,为是事故,现世短命。设使夫妇交会之时,被恶罗刹食啖其胎,令无子息。若能书写受持是经,即免斯苦。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不知宿命,暂得人身,谓为快乐,更相诽谤,或恃权豪,种种恶心,规他性命,不信经典,我慢大乘。如是之人,现世短命。若能至心忏悔,调柔其心,书写是经,受持读诵,以善根力,得长寿命,设使病患,终不横死。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或奉王敕,或父母教,而于他国及险道处,以商为业,求诸珍宝,为财利故,我慢贡高,围棋六簙,樗蒱投壶,亲近淫女,交恶知识,不用王敕,及父母诫,嗜酒耽淫,丧身殒命。设得财宝,为酒迷浊,不知道路通塞之处,后被诸恶贼劫夺其财,因以害命。若能书写是经,广发誓愿,所在之处,恶贼退散,生欢喜心,诸恶毒兽,不能娆害,身心安稳,多获宝货,以经力故,得长寿命。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以恶业故,死入地狱,从地狱出,得畜生身,设得人形,六根不具,聋盲喑哑,癃残背瘘,受女人身,不识经字,设是男子,为恶业故,痴愚暗钝,不能转读此长寿经,心生愁恼,以愁恼故,名为心病,以心病故,现世短命。若能令善知识,书写是经,自取而转,从初至末,一心顶戴,以至诚故,功德无量,如此恶业,不复更受,此人现世得长寿命。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若有众生,死亡之后,从一七日,乃至七七日,所为亡者建造诸福,功德七分,亡者所得唯获其一。若能生在之时,于七七日停止家事,书写是经,香花供养,请佛迎僧,设生七斋,所得功德如恒河沙,此人现世得长寿命,永离三涂诸恶道苦,若已亡者,缘身资产建福,七分并获。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不孝五逆,无慈悲心,而于父母,无恩爱情,而事六亲。尔时行道天王绕四天下,种种音乐,将诸眷属,于三斋月,至阎浮提,若有一切众生横被诸病,行道天王为除恶鬼,令得除愈。众生不孝,嫉妒造恶,行病鬼王即以恶气嘘而病之,令得瘟疫一切重病,若热若冷,虚劳下疟,邪魔鬼毒及恶癞病。若能于岁一日,烧香散花,清净身心,书写是经,乃至七日,请佛迎僧,清斋读诵,以是善根,终无疾疫,无疾疫故,得长寿命。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众生薄福,其劫欲尽,七日并照,设无七日,国王无道,令天炎旱,大地所有,药木丛林,一切百谷,甘蔗花果,将欲枯死。若有国王,一切众生,能受持读诵此经典者,难陀龙王及婆难陀龙王等,怜愍众生,从大海水,降注甘雨,一切丛林百谷草木,滋荣众生,以此经力,得长寿命。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斗秤欺诳,不义得财,以其罪业,死入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牛驴象马猪狗羊等一切禽兽,蚊虻虱蚁。若有菩萨摩诃萨,以慈悲心,于畜生等,及虻蚁前,转读此经,一闻于耳,此经力故,随类皆解。此等畜生,舍此身已,得生天乐。若有菩萨,无慈悲心,不能广说此经典者,非佛弟子,是魔伴侣。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五浊世时,一切众生,心生欺慢,不信经典,毁呰我法,若有说法之处,无心听学。以此罪业,现世短命,堕诸地狱。若有讲说此长寿经处,一切众生能往听者,或能劝他分坐与坐。此人是佛栋梁,得长寿乐,不经恶道,转此经法,清净立坛,随室大小。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一切女人,身怀胎娠,杀一切命,食诸鸟卵,为无慈愍心,现世得短命报,临生产难,以产难故,能断其命,或是怨家,非善知识。若能广发誓愿,书写是经,即令易产,无诸灾障,子母安乐,须男须女,随愿得生。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我今说此长寿灭罪十二因缘佛性经时,过去诸佛之所共说。若有众生受持读诵,多获福利,尽其寿命,满百二十,临舍化时,不被风刀诸一切苦。以佛性故,得金刚不坏诸佛常身,湛然清净,念念坚固。常有菩萨,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乘五色云,六牙白象,持莲花台,迎念佛者,生不动国,自然快乐,不经八难。
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于中不惊不惧,云何于中广贪财利,云何于中耽淫嗜酒,云何于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啖,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于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于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于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若有众生,须免此苦,当须不惜国城妻子头目髓脑,书写是经,受持读诵诸佛秘藏十二因缘,流通供养,念念成就,当得三藐三菩提心,难可沮坏,终不中夭,被横死逼。
佛于大众中说此十二因缘佛性法时,一切大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波斯匿王并其眷属,数如恒沙,皆得三藐三菩提心,无生法忍,叹未曾有,一心顶礼,欢喜奉持。
大宝法王神奇的转世故事
大宝法王神奇的转世故事(多图+视频,恭敬瞻礼)

第16世大宝法王噶玛巴的转世传奇
噶玛巴的法脉传承是从金刚持佛传至印度的帝洛巴和那洛巴大师,再传至西藏的大翻译师玛尔巴,从玛尔巴传至名闻四海的密勒日巴大师,从米拉热巴传至冈波巴大医师,从冈波巴传给了第一世噶玛巴(1110-1193),一直传到现在的第十七世噶玛巴大师。历辈噶玛巴喇嘛对西藏做出了特别的贡献和巨大的作用。
从释迦牟尼佛到西藏的一代女宗师玛吉拉珍都曾预言噶玛巴和宗喀巴为在西藏的观音菩萨之亲身化身,而莲花生大士则预言噶玛巴会转世二十一世。其中,第三世噶玛巴确立了西藏的活佛转世制度,第四世噶玛巴是宗喀巴大师的皈依师父和居士导师,第五世噶玛巴是明朝永乐皇帝的导师,第十六世噶玛巴是将佛法带进西方的第一人,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乌金钦列多杰诞生在康藏,被预示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精神领袖之一。
做为西藏活佛转世制度的创始人,每世噶玛巴圆寂前均会预言留下下一世投胎的地点、生辰、父母名字、出生时的瑞相等资料,人们便根椐上一世人留下的预言信找寻下一世转世的方向。
法王为西藏各派公认禅修与证悟最高的转世活佛,并负责认证其它活佛。历代大法王曾为许多皇帝与国王的上师,包括蒙哥、忽必烈、明成祖永乐皇帝。据经典记载,大宝法王为莲花生大士之化身,并将继弥勒菩萨成佛(贤劫第五佛)之后成为贤劫第六佛----师子佛。
把佛法带到西藏的莲花山大士曾预言,在未来会有一位叫“噶吗巴”行佛法事业的人出现,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精神领导人。
在二千年前,释迦牟尼佛曾预言说,在以后的佛教界会有一位成为全世界注目的精神领导人,预言的名字叫“噶吗巴”。噶玛巴法王也是1959年以来第一位被中国政府认证的转世活佛。

十六世大宝法王圆寂前的转世预言信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五日,十六世大宝法王在美国圆寂,他是第一个把佛法带到欧美的人,在国外几年内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几千个禅修中心,弘扬佛法,修行每一个人的心灵。
十六世大宝法王在圆寂前没有跟人提及预言,全世界几百万弟子和几千位活佛在认真修行,祈请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了解十七世大宝法王究竟投胎在什么地方去了,祈请十七世大宝法王尽快降生。
十六世大宝法王曾托梦给观音上师,观音上师说梦中有一个没有体型的人告诉我,说十七世大宝法王转世在什么地方,在高原上的一个山谷中,前面有一片草原,山谷面南处有条美丽的小河。这就是十七世转世的地方。
西藏那么大,到处是草原、山谷、河流,没有明确的方向,到哪里去找?
直到十六世大宝法王圆寂十一年后,有一天,大司徒仁波切突然想起来了,大宝法王在圆寂前一月初留给他一个宝盒,在蛇年1990年某一天将它打开了,找到一封信,信封上用红笔写着“这封信应该在马年1991年才能打开”。
1992年3月,大司徒仁波切将此信交给了在锡金隆德寺的另外三位十六世大宝法王的法子,现在这封信在佛堂中由锡金警方保护着,用藏文写的如下:
“嗳 玛霍,自觉就是福,法界是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的,由此往北,在雪地的东边,有个国度,那儿有神妙的雷声,时而自然地响起,在美丽的游牧民族之区,有牛为徽 兆,方便是敦珠,智慧是洛拉嘎,生在与土为用之年,如神迹般的白色物发出的声音缭绕,远远传开来,这就是大家所认识的‘噶玛巴’,他的一切为敦悦竺贝尊者 所证实,不分教派的,他遍布十方,并不是亲近某群人,也不远离其他人,他是一切众生的守护者,佛陀的法教犹如太阳,持续地放射其光芒,利益他人。”
这封预言信由嘉察仁波切说明信中的含义:
“由此往北,在雪地的东面有个国度”[此]是指隆德寺,隆德寺往北就是西藏,[雪地]一直是西藏人对西藏的称呼,[雪地的东面]就是指康区,也就是过去的西康。
“那儿有神妙的雷声”,[神妙]的意思是在藏文指拉,[雷声]就是拓,神妙的雷就是拉拓,在康区只有一个村庄叫作拉拓。
“在美丽的游牧之区,有牛为徽兆,廓的意思是[牛],佛法的用语叫做拓廓,也就是说他的诞生的地方是在游牧社区,名字一定会有廓字。
“方便是敦珠,智慧是洛拉嘎”,[方便]在藏传佛法里面方便是男性,[智慧]是女性,他的父亲叫敦珠,母亲叫洛拉嘎。
“生在与土为用之年”,指大宝法王的生辰,树由土生,而牛可以用来耕地,也就是说大宝法王一定出生在木牛年1985年。
“如神迹般的白色物发出的声音缭绕”,[白色物]指白色海螺,他的诞生以后有白色海螺的声音在空中响起,持续在一个时辰。
“他的一切为敦悦竺贝尊者所证实”,指大司徒仁波切,上一届也是他认证的。

(年龄相仿的十七世和十六世法王)
寻找十七世大宝法王的出生地
十六世大宝法王的预言信由大司徒仁波切、夏玛仁波切、嘉察仁波切、蒋贡仁波切四位法王一致论证了。
在高原的一个山谷中,前面有一片草原,山谷面南处,有条美丽的小溪,在一个拉拓的游牧村庄,有一户牧民家,父亲叫敦珠,母亲叫洛拉嘎,在他降生后天空发出缭绕的海螺声,生于木牛年,这就是十七世大宝法王的出生地方。
大司徒仁波切、夏玛仁波切、嘉察仁波切请蒋贡仁波切负责这次找寻大宝法王转世的计划,秘密地到了西藏。1992年春天的一个清晨,蒋贡仁波切从印度飞到西藏,他的司机第一次驾车发生了车祸,蒋贡仁波切在车祸中圆寂了。(为了救车道中间的几只小鸟……无常如此的可怕,谁也阻拦不了)
大 司徒仁波切只好把预言信送到了“楚布寺”,楚布寺的住持竹奔仁波切看了信后,马上请他的总管和一位弟弟喇嘛跟一位中央的官员三位一起秘密寻找,开了好几天 的车才到了一个山谷,前面没有路行了,只好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换上马骑进去,也骑了好几天的路程,终于到了拉拓的村庄,村庄有一个寺院,他们担心大宝法 王是否已被这里认了,便开始盘问住持,也开始注意这里的每一位小喇嘛,他们晓不晓得大宝法王也在这小喇嘛的人群里。
这里的老喇嘛说,他有本事看出小喇嘛是不是修行人,但没有本事看出他们的过去生。仁波切问当地是否有一位父亲叫敦珠,母亲叫洛拉嘎的,还有在七年前是不是发出什么特别的事情,听到什么特别的声音,每个人都说有啊,七年前有一天听到有很多的号角声音,当时我们都合掌开心得跑出去看了,以为是什么大仁波切来了。
仁 波切们告别了他们又继续上路了,他们继续寻找,到了一个游牧地区,找到了一个山谷,果然两边有一条小河,前面有一块很美丽的草原,然后东面是一座山,他们 非常兴奋,但有一点紧张。终于他们来到了一个帐蓬,便问旁人,这里是否有一位父亲叫敦珠,母亲叫洛拉嘎的,当地人回答说有啊。为了减少障碍,他们也不敢直 言,他们只是说要找一位仁波切,村民便带他们到了一个帐蓬。
当他们走进帐蓬的时候,被眼前的情景吓住了,原来大宝法王已经坐好了在等他们,好象早已知道他们来接他走的,而且整个神情与神态和十六世大宝法王一模一样。
据他母亲和父亲所说,其实大宝法王早已被附近的寺院住持认走了,你们来不久前他就赶回来,说有人接他,还是一只羊替他背的行李,他出生的时候,外面满山满谷都响起了海螺的声音,父亲跑出去望着天空四处找……

转世大宝法王回家了
他们很快把大宝法王接回到了他的祖寺楚布寺,大宝法王的神情不象一个小孩子离开了他的父母,离开了他的草原家乡,好象回到了家一样,神态非常自然轻松。
回到不久,在大昭寺举行了剃度典礼,在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佛像前面举行的,这尊佛是全西藏最珍贵的一尊佛像,是唐朝文成公主带进来的,大宝法王在这里正式接到他的法名“噶玛巴--乌金钦列多杰”,这是莲花山大士在几百年前预言的,这次剃度由大司仁波切举行。(十六世大宝法王四大法子之一)
外面的信徒们人山人海朝拜大宝法王,喇嘛们吹着缭绕的号角声……
剃度完毕后,大宝法王又回到楚布寺举行坐床大典。
大司徒仁波切献上了第十六世大宝法王留下的转世预言书和观音上师的认证信。大宝法王为了众生又回来了……
大宝法王的父母也来了,他们明白,他们只是把大宝法王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他们也和其他信徒一样坐在外面静静地等待着拜见大宝法王。
大宝法王从早到晚坐了一整天,在接受成千上万人的供养,他的表情很自然,听说只要见到大宝法王一面,七世不会堕入恶道了。
最后轮到大宝法王的父母与他说再见,他们要回到游牧区生活。大宝法王与父母道别了,他与他的弟弟说再见时这一幕最感人。

大宝法王认证了其他年轻的仁波切转世
四大法子之一的蒋贡康楚仁波切,在上一世纪在去认证找寻十七世大宝法王时因车祸圆寂。其弟子天津喇嘛在92年一直找寻他的上师转世情况,但一直找不到,只好到楚布寺拜见大宝法王,当时大宝法王才十二岁。天津喇嘛求大宝法王用禅定帮他观一下蒋贡仁波切转世投胎到哪个地方去了?大宝法王说:“你以前不是对我没有信心,看我是个小孩子”。
天津喇嘛一听吓了一跳。大宝法王又说:“不过你千里迢迢来找我,你对我还是有信心的”,说完拿出纸和笔,画了蒋贡仁波切投胎在什么地方,山水河谷房子等。
天津喇嘛拿着图看傻了眼,他找呀找呀,还是找不到,只好又鼓起勇气问大宝法王。
大宝法王笑咪咪地说:“别急别急,我前几天作了一个梦,知道他投胎到什么地方去了”,他把蒋贡仁波切投胎的地方、父母姓名、生辰都写出来交给天津喇嘛。
天津喇嘛拿着大宝法王的预言信,到了一个很遥远的村庄找到了这位蒋贡仁波切,完全符合信上的预言,在一个村庄,只有一户人家有八个兄弟姐妹,刚好有一个小男孩才一岁,小孩子见到天津喇嘛马上露出笑容,天津喇嘛看到一岁大的上师仁波切痛哭流涕,他看到上师的表情,他就知道上师完全认得出他了,知道他就是他的上一辈的侍者,天津喇嘛就把这个一岁的仁波切接回去了。

转世的蒋贡仁波切开始了长达几年的闭关修行,奇怪的是他回来后不喜欢在房子里坐,却喜欢在雪山上他以前修行过的山上打坐修行。他似乎早已熟悉而且习惯了这种环境。
在西藏看到很多转世的仁波切,不由得不相信人的轮回转世是实际存在的,他不是一个虚妄不实的现象,是真实的。
第17世和16世大宝法王面相对比








为了再一次提醒自己:时间是虚妄的,距离也是虚妄的。
噶玛巴千诺!
大宝法王与萨迦法王的历史性会面
2014年12月18日,在菩提迦耶噶举法会期间,萨迦法王来到大宝法王驻锡的寺院,拜会十七世大宝法王,这是藏密两大传承亲密和好的大事。历史上,萨迦法王和大宝法王曾经在蒙古皇室前激烈斗法,萨迦法王曾经受元朝封赐为西藏政教领袖、十三万户之首,后来随元朝灭亡而大权旁落,逐渐被尊崇大宝法王的后藏政权取代,因而在历史上曾结下了芥蒂。如今萨迦法王和大宝法王流亡在印度都两辈人超过五十年,终于延续了十六世大宝法王时期建立的友谊,化解宿怨、实现和解,20日,萨迦法王并向大宝法王传法灌顶,功德无量!附图是访问和灌顶的官方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