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有一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心地阳光的人,一定是一个豁达通透的人,人生是一条向前的路,也是一扇通向未来的门。
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乐观于门内的宁静,有人仰望于门外的风雨,有人去徜徉生命的风霜,有人忧愁于门外的是非尘埃,却有人徜徉于门外的洒脱和自在。
无论风风雨雨,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宁、祥和和宁静,随它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生活是什么,换个角度就会发现不同的结果,换个视角就会发现不同的看法,换个思路就会发现不同的出口。换一种勇敢,又会发现这又是一条充满生机的道路。
所以啊,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乐观一些,豁达一些,一眼新世界,一步新未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陪伴时光,更像是踏上一条时光之舟,提醒自己,去做每天应做的事情。有风雨,有风霜,有苦涩,有苦难,有遭遇,有挫折,才更能显示出生活的真正意义和鲜活的状况。
不要让内心的那些负面情绪泛滥、放纵、任性和冲击。能够把握住的,非常感谢;能够触手可得的,非常珍惜。幸福只存在于你行走的事物当中,你的幸福也是任何人无法从你身边夺走。
你得到的就是你的收获,你的收获就是你内心的辽阔和生命的感知,能够拿出来分享,就是幸福价值的再度叠加。
向前出发,迎接一个崭新的世界;向前出发,让自己成为一个生命时光真诚的陪伴者,愿一切幸福安稳,愿一切遇事欢乐,愿一切遇事不伤,愿生活诸事无恙。
春分时节,不管是放风筝,不管是去踏青,总之一句话,生活呈现无限的辽阔,需要你的气质;生活呈现无边的风景,需要你融入的智慧、柔软、变通、分享和明亮。
打开的春天,行走的时光,盎然的景色,在这个踏青的季节,要活出生活的范儿,要活出生活的底气,要活出生活的担当,要活出生活的出发。目光所及,阳光灿烂,行走于春日时光,去活出生活的积极乐观、幸福昂扬。
示善示恶摄众生 忽顺忽逆折性灵
返本还原修诸己 摩诃般若日夜明
“室那室那”:也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就叫“大智慧”,又叫“弘誓愿”。
这个大智慧,就是四十二手眼中的宝镜手眼。宝镜,也就譬喻佛的大院镜智;佛的大圆镜智,也就好像宝镜手一样。所以翻译过来的意思,叫大智慧,又叫弘誓愿;这“弘”,也是大。
什么是大智慧?众生所打的妄想,它没有了。它除非不想,想,就是由智慧发出来的想,是真正般若的智慧。般若智是一种大光明智,一种大光明。怎么会有大光明?就因为你有真正的智慧。我们人若有真智慧,就有光明;若愚痴的人,他就黑暗。光明就是阳光,黑暗就是阴气。为什么你愚痴了呢?因为你阴气太胜了。为什么你那么聪明呢?就因为你阳光胜。所以这大智慧,就不像一般人那种思想,它能明辨是非,不要去问人,自己一见就知道:“啊,这样是不对的,那样是对的。”不对的路,他就不走了;对的路,他就向前去、修行去。
修行首先要有大智慧;有大智慧,才能明辨是非,知道“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你不能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事情,你还偏偏要做。你明明知道犯戒了,你还偏偏要试试看犯了没犯;这就是最愚痴,没有智慧了。你自己说:“不是!我有智慧;不过就是这个时间做错了嘛!”你这一个时间做错了,那就是愚痴,就是没有智慧;有大智慧的人,没有颠倒想。所以阿难才说“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这个亿劫不是一劫、二劫、三劫、五劫,或者一百劫、一千劫、一万劫;是说不出多少个大劫了。
我们心里为什么这么多的妄想?前一个妄想减了,后一个妄想又生出来;后一个妄想减了,下一个妄想又跟着来,就好像水波浪似的。海里的波浪,就是人的妄想;我们人的妄想,也就是大海里的波浪。你看大海,你认为它是个死物,是不是?那个大海,没有出去我们众生的心,都在众生心里头。你看海里的波浪,没有停息的;我们人的妄想,也就是和波浪是一样。这个过去了,那个又来了;那个来了,另一个又来了。无穷无尽,源源而来;一个跟着一个,一个跟着一个,谁也不落后,都想往前面跑。啊,这是妄想。
为什么有这种妄想?就因为没有智慧。你要是有智慧了,水波浪也就没有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海里没有淘涌的波浪,就好像人修行得到定力了。这一得到定力,就智慧水现前,一个波浪都没有了,一个妄想也没有了。啊!那时候真是清净,真是一尘不染,万虑皆空;这就是大智慧现前的表现。有大智慧的人,做一切事都成功的;没有大智慧的人,做一切事都失败的,所以智慧是最要紧的
什么是愚痴?无明,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无明,你看,无明生出来了,你就不明白。所以往往有一些人做错事,问他:“为什么你要这样做?”他说:“我不知道呢!”啊!这是什么?这就是愚痴没有智慧,无明了。
但是由无明做出来错事,自己还不承认是无明,“I know!我知道。”知道还错了?你看奇怪吧?这就是愚痴的人啊!没有大圆镜智,也就是没有修宝镜手眼;你若有宝镜手、宝眼,那就不会愚痴了。无论什么来了,魔来魔斩,佛来佛斩;就好像你拿着一把快刀,无论什么东西来,到这个刀刃上就都断了,你不拿嘛!你若拿,一点都不费力的。你不拿,他就轻也是重;你拿起来,它就重也是轻。啊!你若说:“喔,我知道这个智慧剑是不错的,但是很重,我不拿它。”你不拿它就是重;你若一把把这个智慧剑拿起来,一切的境界来了,迎刃而斩,就被这个刀刃解脱了,什么事情都没有问题。啊!所以我常常对你们讲的那一句英文“Everything's OK”也就是这个道理。你要是能Everything's OK,你就没有这个智慧剑,所以你就不能Okay了。你若有智慧剑,什么都没问题了。你看有什么问题?什么都没有问题。这就是妙处。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的山河大地、房廊屋舍,依报、正报,都没出我们现前的这一念心。什么叫依报?山河大地、房廊屋舍,就叫依报。什么是正报?我们的身体就是正报,正在这儿受果报。你若明白了,也就是没有无明了;没有无明,也就是有大智慧。就好像镜子似的,“物来则映”,什么影像来了,它就现出来;“物去则净”,一切的影像境界去了,它就没有了,它不存的。
所以有智慧的人,有什么境界来了,他顺着这个境界;;处理完了以后,他自己心里不存了。虽然不存,可是常现;虽然常现,而又不存。不是像我们一般没有智慧的人,有一件事情来,用一点脑筋,特别注意记一记这件事,或者念多几遍。好像今天讲的“伊酰移酰,室那室那“,念一遍记不住,念二遍、三遍,念几百遍“室那、室那、室那、室那”,喔!记住了,这个是勉强的。那个不勉强的,本来他一见就记住了,再不会忘了,这叫过目不忘。为什么过目不忘呢?它就像镜子似的。
有智慧的人,不会有嗔心,不会有痴心,不会有慢心,不会有疑心了。为什么呢?这都是唯心所现嘛!在心里头本有的东西,无论它是好,也没有问题;坏,也没有问题,一切都没有问题。
可是这个境界,说得是很容易,做的时候,也是要用一点功夫,才可以得到。这种境地,若没有功夫的人,就这么说:“我也可以什么事情都没有问题了。”外面没有问题,里边问题发生了——你里边自己和自己就会打架的。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很少的。
又者,若说那个人是很有智慧的,这又要知道,有的是时间智慧,有的是出世智慧。世间智慧,就是世智辩聪;他能言善辩,没有道理,他也讲得很有道理。没有知识的人一听;“喔!他讲得是有道理,是不错的,他所讲的,很好的。”其实,若真正有智慧的人,就不会受他的愚弄。他所讲愚痴的道理,就不会把你愚痴住;这叫“阳中有阴”,智慧里头有愚痴。那么有的阴中也有阳,愚痴里边也有智慧。好像那个人,你看他也不多说话,也很普通的一个人,但是他做的事情,都是正当的;看他很愚痴、很笨的,可是他做出的事情,都很合乎道理。有很多这样子的,所以你观察人,就看你有没有真正的智慧。你有真正智慧,就不会受人愚弄;若没有真正智慧,就会被人所愚弄智慧是这样的,其余的也是这样子。
智慧和愚痴,有一种连带的关系。你愚痴没有了,就是智慧;智慧要是没有了,也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愚痴。怎么样讲呢?智慧和愚痴是一个,你会用就是智慧;不会用就是愚痴。好像本来有这个智慧剑,你拿起来就是智慧了,放下就是愚痴了。不是两个,是一个。所以你不要说:“把智慧找着了,把愚痴赶走了它。”不是的,就是一变。你这个手,手心就是智慧,手背就是愚痴。你若用手背拿东西,拿不着的。你看,你用手背来抓东西,抓不起来;你用手心这么一抓,就拿起东西来了。拿不起来东西,这是愚痴;拿起来,这是智慧。
谁都会用这个手,智慧也是这样子的;它是一个,但是两边,看你用那一边。现在明白了没有?有一个人就说:“这回我可明白佛法了,这个wisdom(智慧)和愚痴,就是手。”哈,这用错了!我这是比喻为手,你不要以为智慧和愚痴就是手;好像以指见月,你不要以为手指头就是月亮。
现在讲大智和弘誓。弘,也是大;誓,是誓愿,就是我发誓愿,想要做什么。好像阿弥陀佛没有成佛以前,为法藏比丘,发四十八个大誓愿,这是阿弥陀佛的大誓愿。
普贤菩萨就发了十大愿王说:我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观音菩萨也发了很多愿,其余的祖师,也都发了很多愿;我们现在学佛法,也都应该每一个人发自己的愿。我对你们讲一讲,不过发不发在你们自己;这个愿,不是我逼着你们发的,是要你们自己发。因为你们不懂,我来提倡一下。
你的愿发得越大越好;你愿力越大,成佛也成得大。你看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都是度众生,愿愿都是庄严国土。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在因地——现在还没成佛,都是在因地——我们都应该发愿。每一个人可以把你的愿写出来,你发多少愿,要写得详详细细的;不要马马虎虎,囫囵吞枣,就这么说:我发愿度众生。怎样度法?你就一天到晚,这么又想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去度自己身体的众生;这是不可以的。你要详详细细,说你发什么愿?将来怎样子,现在怎样子?过去的,或者有用功、没有用功,有修行、没有修行,那我不管它了;就问你将来要怎样做?你发的愿越大,你将来的果位也是大的。你不要发的愿力,立到那个汗毛梢上——在那汗毛梢上,发一个大愿力。
前面讲的“室那室那”,就叫大智弘誓。什么叫弘誓呢?弘,也是个大;誓,就是誓愿。所以我们人人学佛法,必须要发一个誓愿;这个誓愿是很要紧的。我们修道人要是没有一个誓愿,就好像你不知道这一条路怎样去行,也没有向导,所以你走的道路不知道对不对;你要是有誓愿了,就好像有了向导一样。就好像我们旅行,有一个人带着你到各处去,介绍你所有当地的情形;这个向导,就是譬如你的愿。
为什么诸佛菩萨修道的时候,都要发愿呢?也就是你有愿,然后就有行为。所以地藏菩萨在因地发种种的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你看他这种愿力,多么伟大!所以我们现在学佛法,也都应该发一个愿;你们每一个人愿意做什么,就不妨发一个愿。
四十二手妙无穷 通天达地感迷蒙
牌弩弓箭威神速 强者调伏弱者兴
“阿啰参”:也是个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就叫“转轮法王”。转,就是运转;轮,是个法轮,就是转大法轮的法王。转大法论,就是常常演说大乘妙法。你演说大乘的妙法,所说出来的道理,是甚深微妙的;其他人所讲不出来的微妙法,你能把它详详细细讲出来,这就叫转轮法王。这个手眼,就是“掌上化佛手眼”。你修这个法,在生生世世,都常常能随诸佛学,常常能生在诸佛的地方。
在台湾,也有某某法师讲大悲咒;他把每一个手眼,都讲成一个菩萨。譬如“掌上化佛手眼”,他说是“掌上化佛菩萨手眼”;这就差之丝毫,谬之千里。为什么呢?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菩萨的名字!你把全部《大藏经》打开,从头看到尾,没有哪一个菩萨叫“掌上化佛菩萨”,没有的。你可以这么样讲:“菩萨所修的掌上化佛手眼”;这意思就不同。你把手眼的名字,给作为菩萨的名字,这就没有根据了——没有根据,就是你找不出来这么一个菩萨的名字。
好像头一个,他说是“如意珠菩萨手眼”。如意珠是个珠的名字,或者有一个菩萨也叫这个名字;但是这四十二手,不是四十二个菩萨的名字,不是的。这只可以说是“菩萨所修的如意珠手眼”,不能说“如意珠菩萨手眼”。你这样一讲,已经是大错特错了,你也不能说是“宝钵菩萨手眼”,只可以说“菩萨所修的宝钵手眼”,并不是宝钵就是个菩萨的名字。我看他们在香港请回来的一本<大悲经讲义>,是这样子讲的,把这四十二手,都变成四十二个菩萨名字;这是错了。这四十二手都是一个菩萨所修的,修出来有这四十二手眼;并不是四十二个菩萨的名字。这一点,我们学佛法的人应该知道,不要笼统。
笼统,就是根本也不是这么回事就讲了;这是不可以的。讲佛法一定要有根据;没有根据,讲出来的佛法是不正确的。所以“阿啰参”,是这一位菩萨所修的掌上化佛手眼。哪一位菩萨呢?这一位菩萨不是一定的。谁修四十二手眼,谁就是这个菩萨;谁不修,谁就不是这个菩萨。你四十二手眼修成功了,你的菩萨果位,也可以证得了。
“佛啰舍利”: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觉身子”。你们记得舍利弗又叫“舍利子”?翻译过来的意思叫“身子”,就是这个“舍利”。
“佛啰舍利”——觉身子,这是菩萨所修的数珠手眼;数珠,也就是念珠。菩萨修数珠手眼,可以得到十方诸佛速来摄受,十方诸佛接引他到十方世界成佛去。
威猛慈悲大丈夫 调服众生出迷途
改恶从善修诸度 培植福慧悟真如
“罚沙罚参”:也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叫“欢语欢笑”。就是欢喜说话,很欢喜;又有一个意思,翻译成“大丈夫”;又有一个意思,翻译成“无上士”。这是三个意思。在四十二手眼里头,它是“宝弓手眼”。修这个手眼,能有什么好处呢?要是在家人,就可以做很大的官;要是出家人,就可以证罗汉果。
观音师主阿弥陀 四十八愿化娑婆
三辈九品生极乐 水流风动衍摩诃
“佛啰舍耶”:前边“佛啰舍耶”,翻译成“觉身子”;这个“佛啰舍耶”的“舍耶”,翻译成“象”。这是你心里觉悟了,能为象王之子。象王之子,也就是法王子;将来做法门一个最高的法王,所以说“觉心觉象王”,是这句咒大略的意思。
“佛啰舍耶”这一句,是说阿弥陀佛本身。阿弥陀佛,是观世音菩萨的师父;因为观世音菩萨处处都恭敬他师父,所以他说大悲咒,也是尊重他师父。这一句咒,就是阿弥陀佛放光来照着持咒者。这一句咒,也就是“紫莲华手”。四十二手里边,有白莲华手、青莲华手、紫莲华手、红莲华手;修紫莲华手眼,可以和十方诸佛来见面,所以这紫莲华手眼,是非常重要的。
观音示现鬼神王 降伏诸魔守规章
一切众生依教诲 强者调柔弱者昌
“呼嚧呼嚧摩啰”:也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就叫“作法、如意”;又有一个意思,叫“做法莫离我”。这一句咒,在四十二手里边,是“金镯玉环手眼”。我们人修四十二手眼,这叫“作法”。“如意”,是遂心如意;你修成了这个手眼,就遂心如意。
“作法莫离我”,作法,就是修行;这一定要我自己来修行,不是叫旁人修行。所以修这个法,这个法不离我,我也不离这个法,“我、法”变成一个。既然变成一个,也没有法,也没有我,把我、法二执都可空了;也没有一个我执,也没有一个法执,这叫莫离我。修金镯玉环手眼,能怎样子呢?能令一切的众生都听你的教化;你叫他修什么法,他就修什么法,很听话的。
四臂尊天现神威 一切邪魔望风回
归依三宝观自在 积功累行善德培
“呼嚧呼嚧酰利”:这一句也是梵语;翻译过来叫“作法无念”,又叫“作法自在”。前边是作法如意,这是作法无念。那个如意,还有一个意;现在无念,连一个念也没有了,作法没有一切的念。有一念,就有妄想,你没有念,就没有妄想;没有妄想,所以就作法自在,变成观自在。
这一句咒是宝钵手,是四十二手眼的第三个手。宝钵手能干什么呢?能解除众生一切的病痛。好像现在一般的出家人,有的相信大悲咒的,就加持大悲咒水;人若有病了,他加持一杯大悲水,就给你喝了。喝了,有的时候病就会好了,有的时候病也没有好,这就看你因缘。你的因缘,饮大悲咒水病好了,你生一种信心,信仰观音菩萨;有的时候又不好呢?你就不生信心,不信观世音菩萨。
其实,有的时候也不会好的,有的时候就会很快好;这就看你和这个病人的因缘。你若和他有缘,他喝你这大悲水就会好了;若没有缘,喝了大悲水,他也没有信心,也不会好的。总而言之,有种种的因缘,才能助成这种法缘。你要是有修行,对方才有诚心。但你要是有修行,对方没有诚心,喝了这个大悲水,或者就不好;或者你没有修行,对方有诚心,喝了这大悲水,也会好的。这有种种的关系。有的是这个人业障重,你大悲水不够那么大的功力,所以他喝了,病也就没有好。有的是他的业障轻,你这大悲水很有功夫的——什么叫有功夫呢?就是你常常受持大悲咒;那么就有一种感应道交的力量,所以他的病也就会好。所以无论什么事情,有种种的因缘在里边来帮忙,有种种的助缘才能成功的。你不要以为我修宝钵手,我加持大悲水,它怎么一点功效都没有呢?不是大悲水没有功效,是因为你的功夫不够;所以它的效力,也就减少。
因为这样,有的外道,也用大悲水给人医病,往往还很灵,很有功力的。为什么呢?有的外道,有一种天魔来帮着他。这种天魔,帮助这个修道的人,令一般人好相信他;这样子,他好容易把人引到天魔外道里边去。所以修一样的法门,有种种不同的情形。
我们人想要用大悲水来给人治病,这也是行菩萨道之一;可是你要行菩萨道,先要修菩萨行。你要存一个无人、无我的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你不要以为;我能给人治好了病,我念大悲咒,念得非常的有感应。不要有这么一种心,为什么呢?你有这种心,这就有所执着;有所执着,就会着魔障。你若没有这种心,还都会有魔障的。因为一般人有毛病,都有一种或者是业,或者是魔。他的业罩到这个地方,你叫他的病好,这还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他是魔障病,有魔,你想要他的病好,他这个魔就想要找你了,就会和你来斗争。如果你的道力不够,就会入魔王的境界;你要是有道力,也会和这魔来结冤。结冤,他就总想要找机会来斗争你,令你输给他。过去我很欢喜给人治病,谁有病,我一定想法子叫他的病好;但是,以后我就遇到很大的魔障。
我曾经说过,我在东北时,水里的怪物就来用水淹我;没淹死我,淹死五、六十人,房子被水给冲倒八、九百间。这还不算,以后等我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在海上,那水里的怪物,又想把我搭的船推翻了;所以在那海里头,几几乎就给鱼吃了。由此之后,我到内地,就很少给人治病了。
所以治病这件事,很容易结冤,有很容易结缘。你若给人治好了病,这个人就变方法来供养你了;或者给你好东西吃,或者送给你好东西;或者供养你一点钱。这很容易化缘,但也很容易结冤;所以这里边有好也有坏。你若能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能无四相,就可以做;要是四相空不了,就很容易着魔障。想结缘给人治病,有这种种的关系。
大悲咒全文及解释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1、(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 。)
南无为皈依敬从 喝罗怛那为宝 哆罗夜耶为三。 耶为礼
全句为皈命礼敬十方无尽三宝的意思
2、(南无、阿唎耶。)
南无为皈依敬从 阿唎为圣者或做远离恶法 。 耶为礼
全句为礼敬皈依远离恶法的圣者
3、(婆卢羯帝、烁钵罗耶)
婆卢羯帝为观,光,观察 烁钵罗耶为自在观音。 耶为礼
全句为礼敬自在观音
4、(菩提萨埵婆耶)
菩提为觉 萨埵为有情 。耶为礼
全句为敬礼觉有情
5、(摩诃萨埵婆耶)
摩诃为大,多,胜 萨埵为勇猛者 有情 。婆耶为礼
全句为礼敬大勇猛者即得解脱
6、(摩诃、迦卢尼迦耶)
摩诃为大,多,胜 迦卢为悲 尼迦为心 。耶为礼
全句为礼敬大悲 自觉 自度 觉人 度人
7、(唵,萨皤罗罚曳)
唵皈命 为真言之母 萨皤罗为自在 罚曳为尊者
全句为自在圣尊
8、(数怛那怛写)
数怛那为正教圣妙 或为高尚圣生 妙处圣生 怛写为欢言笑语 教诏 咒诏
全句为聪明圣贤加护
9、(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10、(婆卢吉帝、室佛罗愣驮婆)
婆卢吉帝为观 室佛罗为世音 愣驮婆为海岛
全句为观自在菩萨行大悲善业处
11、(南无、那罗谨墀)
南无为皈命 那罗为贤 谨墀为爱
全句为皈依贤爱慈悲心 恭敬心 无上菩提心
12、(醯利摩诃、皤哆沙咩)
醯利为心 指心的无染者 摩诃、皤哆沙咩为大光明 常照明 空观心
全句为菩萨鉴于世人把名利看得太重 自寻烦恼 所以说此真言
13、(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
萨是看见 婆是平等 阿是一切法清净 他、豆输朋是道法无边 阿逝孕为无比法 无比教 即是卑陋心 无杂心
14、(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 那摩婆伽)
萨婆萨哆是说佛法无边 那摩婆萨哆是说佛法平等 那摩婆伽是佛度有缘
全句为菩萨大发慈悲 说明不分圣贤 智慧 鸟兽之别 皆使得脱磨难的真言
15、(摩罚特豆)
摩罚特豆为天亲世友 希望活菩萨使我天亲世友皆悉成就
16、(怛侄他)
怛侄他指咒中的菩萨圣号 悲心 种子 手印 智眼 等诸种法门的真言
观世音菩萨显阿罗汉身像 指出至诚不息 心与道合的修持真言
17、(唵,阿婆卢醯.)
唵为引导出生 阿婆卢醯为观音
全句为修道之要 不外清净的真言
18、(卢迦帝)
为世尊 世自在 良心不昧 通体光明 即可与天地同体
19、(迦罗帝)
为悲者 救苦难者 兴道义者 解释为 道心坚固 才能得大智慧
20、(夷醯唎)
为顺教 无心 解释为顺道而行 即可得道
21、(摩诃菩提萨埵)
摩诃是说佛法广大 人人皆可修行 菩提是说看破世界皆空 萨埵是说修无上道 万法皆空
解释为修道人要看空一切荣华富贵 把一切当作泡影 然后清净身心 使无杂念的真言
22、(萨婆萨婆)
是说佛法平等 利乐众生 一切有缘都可得到利乐
菩萨召五方鬼兵为侍从 以无碍的辩才 利乐一切有缘众生的真言
23、(摩罗摩罗)
为增长 如意 随意 即是指如意珠 手 眼
解释为菩萨指使修道者 欲得如意珠宝 必须先持如意果的真言
24、(摩醯摩醯、唎驮孕)
摩醯与摩诃同为即时大自在 又摩醯是说修道人是无时不在的 唎驮孕为莲花
解释为修成金刚法身 得莲花宝座
25、(俱卢俱卢、羯蒙)
俱卢:发心修道 可感动天神佑护
羯蒙:修道人应当植诸功德 以作正果的根基
解释为菩萨劝人修道 只要众生一发善念 则吉神相随 使其所做皆成的真言
26、(度卢度卢、罚闍耶帝)
度卢度卢说明而能决 定而能静
罚闍耶帝:广博严峻 能超脱生死苦恼
解释为修道人要稳定脚跟 一心修持 不为外道所迷惑
27、(摩诃、罚闍耶帝)
为道法无边广大 能解脱生死苦恼 不受诸毒所害
解释为菩萨不惮重复 晓谕世人 修道会有不可思议功德的真言
28、(陀罗陀罗)
是说心若太虚 清净自然 即可往生诸天
解释为修道人若一晨不起 即可往生诸天
29、(地唎尼)
地是世界
唎是一切众生 皆悉度化
尼为修道的童贞女
解释为大道不分男女 凡是女子亦可成佛
30、(室佛罗耶)
自在圆融 大方光明
解释为一个人若能看破红尘 不惹是非 则心必清净 当能成就虚空光明的佛体的真言
31、(遮啰遮啰)
遮啰遮啰——现大愤怒相。
法雷一吼,诸行遍空。
32、(摩麽罚摩罗)
摩是诸法离我
摩麽是为善可破除恶障灾难
罚摩罗是道境难测 而其利则无可与比
解释为菩萨以救世的苦心 现慈悲心相 护持修道者获得大吉祥
33、(穆帝隶)
是说闭目澄心默持 意为静心修持
解释为菩萨劝人修道 首要将晨缘看破 立致纯一 朝夕省惕 驱除一切私欲的真言
34、(伊醯伊醯)
伊醯是说修道人要安分首己
伊醯伊醯一切要听其自然
解释为菩萨教修道的人 乐听天命 万事随缘
35、(室那室那)
室那:道心坚定 生大智慧
室那室那:修道者可得大智慧
菩萨阐明 由定生慧的宗旨的真言
36、(阿罗参、佛罗舍利)
阿罗参:超出法外而为法王 于法自在
佛罗舍利:修成清净法身 得佛珠
解释为菩萨示人修持不要拘泥于法 亦不能离于法的真言
37、(佛罗舍耶)
是说修道人如舍弃贪著 省悟本来面目 即能常与十方诸佛见面
解释为菩萨劝大地众生早发菩提心 修持妙道 以一切色相为空 以道为心
38、(呼嚧呼嚧摩罗)
呼嚧是现神鬼相
呼嚧呼嚧是因现神鬼相而降服鬼众
摩罗是现欢喜如意相
菩萨教人修成道果之后 则可神通广大 或现神鬼相降服鬼众 或现欢喜相 利济众生
39、(呼嚧呼嚧醯利)
为作法无念 作法自在 意为一切自在
解释为修大道的人要能无念自在 毫无阻塞的真言
40、(娑罗娑罗)
娑罗意为坚固
娑罗娑罗意为不但要坚固 更能永久持续始终不二
解释为修道人要把色身看成幻景 由此发愿勤修 更以坚忍不拔的心 一心向道坚定不移
41、(悉唎悉唎)
悉唎为利益众生
悉唎悉唎为爱护众生而不舍弃
解释为菩萨慈悲度化一切众生 而不舍弃的真言 佛门之中不舍一人
42、(苏嚧苏嚧)
苏嚧意为甘露
苏嚧苏嚧意为遍施甘露而能普利众生
解释为菩萨为指示修道者 在用功时必须澄心静虑 一如心中注满八德功水的真言
43、(菩提夜、菩提夜)
菩提夜为勇猛精进 日夜修行
菩提夜、菩提夜自始自终永不退避
44、(菩驮夜、菩驮夜)
菩驮夜为人我一体 无分别心
解释为无人相 无我相 一切众生 一切恶道众生皆悉平等
45、(弥帝唎夜)
为大量 大慈悲心
解释为菩萨点悟众生修道要有大慈悲心 大容忍心的真言
46、(那罗谨墀)
为大慈大悲 善护善顶
菩萨指示修道人 要修道必先立善念的真言
47、(地利瑟尼那)
为坚利 剑
解释为菩萨劝人赶紧修道 不可放弃大好机会的真言
48、(波夜摩那)
是为欢喜的名称 意为成就
解释为菩萨欲于众生中 则其善者 使其早为无上妙道的真言
49、(娑婆诃)
意为成就 吉祥 圆寂 息灾 增益 无住等 为真言结语
解释为菩萨弘示妙法教众生体悟修道 要常归寂光的真言
50、(悉陀夜)
为道法无边 众生要摆脱名利 方得成就
解释为菩萨要众生摆脱名利 力行修道的真言
51、(娑婆诃)
为修道者若能认识真假 成道则易
解释为菩萨再次提示众生 要认清真理 大道的真言
52、(摩诃悉陀夜)
为广大成就 意为佛法广大 凡肯修持 均能成就佛果
菩萨大放光明 以无量慈悲 欲使大千世界 一切善恶众生皆度化于不生不灭的妙乐境界的真言
53、(娑婆诃)
意为广大无边
解释为菩萨为众生指点迷津 早生觉悟的真言
54、(悉陀喻艺)
悉陀为成就的利益
喻艺为无为虚空
解释为诸天神抵悉得成就
55、(室皤罗耶)
为自在 诸天仙女均能成就妙道
56、(娑婆诃)
无为法性自在成就
解释为阐扬道法宏大道果高深当以功德为基础的真言
57、(那罗谨墀)
意为贤爱成就
菩萨以无量慈悲 施行大乘无上妙法 指点贤者以防误入小乘之道的真言
58、(娑婆诃)
再度叮咛 为怕众生落于旁门左道
解释为菩萨叮咛修小乘道者 赶紧觉悟 不执成见 求大乘法原佛果的真言
59、(摩罗那罗)
摩罗为如意
那罗为尊上
解释为修道如意 无上坚固
60、(悉罗僧、阿穆佉耶)
悉罗僧为爱护
阿穆佉耶为不空 意为爱众和合
解释为菩萨不忍众生受诸苦恼 所以特现药王菩萨像 治疗诸疫 使一切众生得享安乐的真言
61、(娑婆诃)
接上句 圆满慈悲 安乐众生
解释为人以心病为患 唯道得予医治的真言
62、(娑婆摩诃、阿悉陀夜)
娑婆为忍受 善说 善到 等等
摩诃为大乘法
阿悉陀夜为无量成就
解释为菩萨以无量慈悲度大千世界一切物类 特随缘随相 以化导各类众生成就妙道的真言
63、(娑婆诃)
接上句 化导众生 解除怨僧
解释为菩萨以自在心情 化导众生 使之皈依无上妙觉的真言
64、(波陀摩、羯悉陀夜)
波陀为红莲花
摩、羯为善胜
羯悉陀夜为悉皆成就
解释为菩萨座莲花宝座大方光明 指示修道人要以无比的智慧 明辨真伪 远离一切罪恶的真言
65、(那罗谨墀、皤伽罗耶)
那罗谨墀为贤守
皤伽罗耶为圣尊 观自在
解释为菩萨度化众生 赶紧修持妙道脱离一切灾难的真言
66、(娑婆诃)
接上句众生应真实修持 断诸烦恼
解释为菩萨点化众生要真实修持 断诸烦恼 恢复本性的真言
67、(摩婆利、胜羯罗夜)
摩婆利为大勇 英雄
胜羯罗夜为生性 本性
解释为若皈依本性 大勇之德 皆可成就
68、(娑婆诃)
解释为菩萨发大慈悲 要普度大千世界 一切四生六道 悉得善利的真言
69、(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
南无为皈依敬从
喝罗怛那为宝
哆罗夜耶为三
耶为礼
全句为皈命礼敬十方无尽三宝的意思
70、(南无阿唎耶)
阿唎为圣者
耶为礼
解释为修道要忘我相 方能年头不生 改过自心的真言
71、(烁皤罗夜)
修道人欲成清净法身 先要扫出眼根 色尘
菩萨直至大道真传 并期修道者有门径可循 不致耽误歧途的真言
72、(娑婆诃)
修道人意在断耳跟声尘
解释为修道断除耳跟 而后使得成就无上妙境的真言
73、(唵,悉殿都)
唵;诸咒母
悉殿都:修道的总枢纽
解释为修道要扫除鼻跟香尘
74、(漫多罗)
修道人要断灭舌根味尘
解释为菩萨对修道人在断灭眼 耳 鼻 三根之后 还有断灭舌根的真言
75、(跋陀耶)
为随心圆满 意指身为一切痛苦的根本 修道人要断灭身跟 触尘
解释为菩萨慈悲 指点众生 速离弥图的真言
76、(娑婆诃)
为完结的意思 本咒全篇终了 众生如能诚心持颂 必有大成就
解释为菩萨教人念念于道的真言
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常生善国
常值好时
常逢善友
身根常得俱足
道心纯熟
不犯禁戒
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恒得他人恭敬扶接
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意欲所求,皆悉称遂
龙天善神恒常拥卫
所生之处,见闻佛法
所闻正法,悟甚深意。
不受十五种恶死
不为饥饿困苦死
不为枷禁杖楚死
不为冤家仇怼死
不为军阵相杀死
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
不为毒蛇玩蝎所中死
不为水活焚漂死
不为毒药所中死
不为蛊毒害死
不为狂乱失念死
山树崖岸坠落死
恶人靥魅
邪神恶鬼得便死
恶病缠身
非分自害死。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世间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于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菩萨。祈求一切圆满,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于为观世音菩萨请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本尊-千光王静住如来。能得清净圆明的光辉,能除无明罣碍的烦恼,要修得无上的功德,方不致沉沦在无边执著的苦海之中。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常以诸佛菩萨的化身,悠游于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随缘化渡,一如菩萨显化的狮子王法身,引导有缘众生远离罪恶,忘却生死烦恼,皈向真实光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以清净无垢圣洁莲华的法身,顺时顺教,使众生了悟佛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对于流布毒害众生的贪、瞋、痴三魔,更以严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众生得能清净,菩萨更以清净莲华,显现慈悲,扬洒甘露,救渡众生脱离苦难。只是娑婆世界众生,常习于十恶之苦,不知自觉,不肯脱离,使行诸利乐的菩萨,常要忍受怨嫉烦恼。然而菩萨慈悲,为救众生痴迷,复显化明王法身,以无上智慧破解烦恼业障,远离一切恐怖危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显化之诸般法相,常在众生之中,随缘随现,使众生忆佛念佛,迷途知悟。
为使众生早日皈依欢喜圆满,无为虚空的涅盘世界,菩萨复行大慈大悲的誓愿,手持宝幢,大放光明,渡化众生通达一切法门,使众生随行相应,自由自在得到无上成就。菩萨的无量佛法,广被大众,恰似法螺传声,使诸天善神均现欢喜影相,亦使众生于听闻佛法之后,能罪障灭除,各得成就。不管是猪面、狮面,不管是善面、恶面,凡能受此指引,都能得诸成就,即使住世之黑色尘魔,菩萨亦以显化之大勇法相,持杖指引,渡其皈依三宝。
南无大慈大悲圣观世音菩萨,愿诚心诵持此真言者,皆得涅盘。
大悲咒为任何学佛者所必修,犹金钱为世人所必具,此咒能圆满众生一切愿望并治八万四千种病。观世音菩萨白佛言:「如众生诵持大悲咒,不生诸佛国者,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遂者,誓不成正觉,惟除不善及不至诚」。
於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菩萨发如是愿:
稽首皈依大悲主.愿力宏深相好身。
千臂庄严普护持.千眼光明遍观照。
真实语中宣密语.无为心内起悲心。
速令满足诸希求.永使灭除诸罪障。
龙天众圣同慈护.百千三昧顿熏修。
洗涤尘劳愿济海.超证菩提方便门。
我今称诵誓皈依.所愿从心悉圆满。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以上)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以上)
南无喝啰(la)怛(da)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jie)帝、烁(shuo)钵啰耶.菩提萨埵(duo)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jia)卢尼迦耶.唵(ong)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xia).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chi).醯(xi)利摩诃皤(po)哆(duo)沙咩(mie).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she)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li).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sheng)、佛啰舍利.罚沙罚参(sheng).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lu)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se)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哆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qie)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一宿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治病救急难,每天诵二十一遍,时间允许,108遍更好。)(为求菩提而专修大悲咒,可全日或多日,放下一切,奋勇诵持大悲咒,殊胜不可言说,行者自知。)(诚敬、专一是最基本的修行精神)
日光菩萨陀罗尼:
南无勃陀瞿那迷 ná mó bó tuó qú nuó mí
南无达摩莫诃低 ná mó dá mó mò hē dī
南无僧伽多夜泥 ná mó sēng qié duō yè ní
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dǐ li bù bì sà duō yán nà mó
月光菩萨陀罗尼:
深低帝屠苏咤 shēn dī dì tú sū zhà
阿若蜜帝乌都咤 ā ruò mì dì wū dū zhà
深耆咤 shēn qí zhà
波赖帝 bō lài dì
耶弥若咤乌都咤 yē mí ruò zhà wū dū zhà
拘罗帝咤耆摩咤 jū luó dì zhà qí mó zhà
沙婆诃。 suō pó hē
(各一遍)
第五步:回向(至心诚意,要知道以下都是你的心里话,内心深处的话。)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回向灾难地区,愿灾难平息!
愿以此功德,回向一切被贫穷、疾病、饥饿、寒冷困厄的众生,愿你们衣食无忧,远离病苦!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在地狱倍受煎熬的众生,愿你们速速解脱,往生极乐!
愿以此功德,回向一切饿鬼道众生,愿你们皆得饱满,身心得安,往生极乐!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一切畜生道众生,愿你们得智慧,往生极乐!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我的父母,愿你们健康长寿,善根日增,信闻佛法,一切平安!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我们全家生生世世的冤亲债主,宗亲眷属,愿菩萨威神力超拔你们,令你们离苦得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愿以此功德,回向一切有恩于我的人们,老师,朋友,亲人,领导,感恩你们,愿你们平安快乐,听闻佛法!
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闻法得度,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修法圆满)
(用真心去修法,佛法是心法,心能造命,心能造世界。)
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
大悲咒修学诵持的人,要多行菩萨道,感应力就更加强大,感应速度就更快。
一:大悲咒诵持的人要有慈的心,说的话和做的事要使大众得益,使大众欢喜,施与大家快乐。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二:大悲咒诵持的人要有悲的心,要用语言和行动去安慰心理不安的人,使他们心无怖畏,远离痛苦。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三:大悲咒诵持的人对于父母长辈要孝顺,亲朋好友乃至有缘众生都要尽力扶持。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四:大悲咒诵持的人要多施济病苦贫苦的人,不管是护理和财物的帮助,我们都要尽力去做。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五:大悲咒诵持的人要多照顾老弱的人和无助妇女儿童。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六:大悲咒诵持的人要有宽宏大量,原谅他人过失的心,与人结好缘,广修福慧,教与大家修学正法,时常为大众做贡献。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七:大悲咒诵持的人要给人方便,不要计较自身得失。用柔软语言待人,不要语言和行动上伤害到他人。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八:大悲咒诵持的人修学或行菩萨道,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我们这个世界行菩萨道难,不要碰到一点挫折就生退心。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九:大悲咒诵持的人对于修桥造路、建佛塔寺、印造善法教典、乃至急难相助,都应尽力参加。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十:大悲咒诵持的人要修一切善,离一切恶,也应该把行善积德的因果,以及证悟菩提的妙法传给大众。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