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笠翁对韵歌·八齐
文/九文-2022-2-21-17:00-作于南京一中
鸣箫水月横舟泛,吠犬渔樵歇棹栖。
怕听双双莺燕语,惊聆独独夜鸾啼。
清宵琴瑟融花鸟,瑞霭觚棱拂彩霓。
玛瑙杯寒忧琥珀,珊瑚蝶乱映金溪。
这首诗八句话同样全是对仗句。
九文的对韵歌:
“鸣箫”对“吠犬”,“水月”对“渔樵”,横舟泛、歇棹栖;“怕听”对“惊聆”,双双莺燕语、独独夜鸾啼;“清宵”对“瑞霭”,“琴瑟”对“觚棱”,融花鸟、拂彩霓;“玛瑙”对“珊瑚”,杯寒忧琥珀、蝶乱映金溪。
注释:
琴瑟:
琴和瑟两种乐器一起合奏,声音和谐,用来比喻融洽的感情(多用于夫妇)。
瑞霭:
吉祥的云气。寓意吉祥,好预兆。
出处如此:
1、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四:“瑞霭方呈赏,暄风本配仁。”
2、唐·杨巨源《寄昭应王丞》:“瑞霭朝朝犹望幸”
3、宋·赵长卿《浣溪沙》词:“金兽喷香瑞霭氛,夜凉如水酒醺醺。”
4、元·王恽《木兰花慢》词:“和气一家瑞霭,慈颜九十柔仪。”
5、明·汪廷讷《种玉记·封功》:“瑞霭朦胧,香飘金殿炉烟拥。”
6、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天结良缘,花凝瑞霭,佳期正当冰泮。”
7、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只见那宝镜中金光一闪,结成一片祥云瑞霭,现出了‘忠孝节义’四个大字。”
觚棱:
1.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
《文选·班固》:“设璧门之凤阙,上觚稜而栖金爵。”吕向注:“觚稜,阙角也。”
《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
宋·王观国《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
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三·天目山》:“ 西周浸冷觚稜月,未必迁岐说果非。”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华。”
郁达夫《偶成》诗:“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复梦长安 。”。
2.借指京城。
宋·秦观《赴杭倅至汴上作》诗:“俯仰觚棱十载间,扁舟江海得身闲。”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诗:“无端又作觚棱梦,醒视扁舟落五湖。”
宋·陈著《宝鼎现(寿范著林)》:“回首渺,觚棱何处,云与商量浮计小。”
金泥:
释义为以水银和金粉为泥﹐作封印之用;用以饰物的金屑;泥金的纸帖。
1、以水银和金粉为泥,作封印之用。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剋石纪号,著己绩也。或曰:金泥银绳,印之以玺。”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 卫青 、 张骞 、 苏武 、 傅介子 之使,皆受金泥之玺封也。”
南北朝 吴均 《拟古四首 其二 秦王卷衣》:咸阳春草芳,秦帝卷衣裳。玉检茱萸匣,金泥苏合香。
唐 李贺 《咏怀》之一:“惟留一简书,金泥 泰山 顶。” 王琦 汇解:“金泥,以水银和金为泥,以封玉牒者。”
2.用以饰物的金屑。
唐 孟浩然 《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之一:“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九:“金泥绿玉字,千古藏莓苔。”
清 龚自珍 《后庭宴》词:“聘乏金钱,贮无金屋,嫁衣不用金泥簇。”
3、泥金的纸帖。
唐 白居易《妻初授邑号告身》诗:弘农旧县授新封,钿轴金泥诰一通 。
宋 王沂孙《高阳台.残雪庭阴》词: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王仲华,笔名九文,号蒙童。1971年7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油画系,油画作品参加过法国巴黎当代来自中国油画家对外世界油画创作交流展,现居南京。擅长中西绘画、雕塑以及各种平面装饰设计,也擅长古典诗词、汉赋及文言文的创作与赏析,同时也爱好现代诗歌以及音乐歌词与作曲的创作,在中国当代诗坛先后发表古典诗词一万五千多首,发表原创的现代歌词200多首,也发表作曲的作品多首。诗词也每一天发表在网络平台里的《今日头条》或《都市头条》。是中国华夏诗词学会的特约作家撰稿人,又是中国诗歌网官网签约的诗人。从2021年4月20开始,本人已经被中国诗歌网官网诗词论坛推为古韵诗词的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