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探胡家寨》
——2022.龙袍山胡家寨探密
文/秋天樵夫(鸡公山)
诗云:
气清风和玉竹庄,
栎松竹木陌上桑。
古寨吊凭静砦寺,
龙袍岭脊冲大王。
2022年3月30日,在鸡公山风景区彭家沟玉竹山庄,朋友小聚,享春光山水,无限明丽,乃人间三月天也!
彭家沟位于107国道西侧,鸡公山波尔登交汇处。
三月的彭家沟,翠碧欲滴,一沟溪水从龙袍山山岩深处流出,潺潺的流入鸡公山朝天河,再经李家寨,柳林……注入信阳平桥淮(浉)河。
上午10点许,我们趋车,沿龙袍山环山公路,一直上到胡家寨。
龙袍山,当地人也有叫她龙咆山,龙爬山,龙包山,龙跑山……都是谐音。现主流叫“龙袍山”。
龙袍山海拔为780多米,比鸡公山主峰还要高出一截!
龙袍山据有关人员考证,地理构造上应属桐柏山系,与大别山西北尾端的鸡公山遥遥对峙,“老死不相往来”!
据我祖父讲(鸡公山早期开发挑山工),当年欧美洋人开发鸡公山时,也曾考察过龙袍山,大概是因龙袍山水源问题而作罢。
龙袍山主峰主岭以西,属于李家寨大王村,大王村以前叫“大王冲”,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大王冲在抗战时期,原也是一条秘密交通要道,她南北连接信阳柳林至万冲,老门,武胜关葬子冲,直通湖北;东西连接李家寨,鸡公山,新店至潭家河。
龙袍山位于鸡公山西部,抗战时期,属于新四军第五师的“地盘”,而鸡公山,新店属于敌战区……
据老人讲,大清末年,闹“太平天国”,新店,大王,潭家河也闹“红枪会”“黄枪会”组织。这些民间组织,都是自发用于抵抗太平军(长矛子)的。
大王冲一带,有一胡姓人氏,更是在龙袍山、大王冲一带凭险筑寨,筑起一道军事屏障——胡家寨。
胡家寨,主寨石墙垣,南起袁家冲,彭家沟翻岭,北至北寨门一高峰处,连绵几个山头,大约一华里出头。
1973年,我与几位同学为学校拾冬柴,曾来到这胡家寨南门。当时有残垣寨墙,石寨门。
南寨门西面的“静砦寺”,当年我们并没有留意。
据说,“静砦寺”是唐朝所建,原为一“道观”,供奉道教中的“原始天尊”,“玉皇大帝”等道教诸仙。
静砦寺现有大清包青砖房三间,清朝青石古碑等物。进门供奉有“观音”娘娘及左右道教诸仙泥塑。
一个道观,同时供奉“观音”,也体现了明朝后期至大清,中国“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宗教现象。
胡家寨南门往北,一个突兀而起的山峰,怪石嶙峋,是个“军事”上典型的制高点,现在仿建了木制的瞭望塔。
这就是胡家寨的北门了。
北门与南门一样,石墙,长方型的石寨门,石条柱桩,石条门槛,石门柱轴窝等遗迹。
在一天然岩石处,凿有几个圆型的石窠。这些石窠,可能是插寨旗用的。
在南门与北门之间,向着大王冲方向,有一独立险要之山头,四周临险,远远望去,亦有一方形石门而立,遥遥可见。
据大王村人,李家寨中学原校长吴光勇先生介绍,那个险要的山头,就是当年此寨寨主的中枢指挥机关——“司令部”。
我站在北门处。仔细观察了一下地形。此山头虽然低过此寨的南、北门,但它据中,左右灵活机动,并有四围屏障,凭险而守,确实是个易守难攻之地。怪不得这寨主,会把总指挥部建在这里。
南门,北门,总指挥部大致呈“三角犄形”,互为照应,退进自如。
在这个军事“防御”寨防内的山坳间,亦建有诸几“营房”及生活用地,可能是“寨丁”们平时生活和驻住的地方。
这个“胡家寨”与武胜关的“兴旺寨”、鸡公山的“牛耳寨”一样,都是石寨,凭险而筑。有寨门,有指挥中心。
不过这指挥中心和寨丁驻住的面积都不太大。我个人分析:这些寨,寨丁们平时都是普通老百姓,种田砍樵,人无二样。而寨中平时只有“值班”人员轮值把守而己。就如电影“乌龙山剿匪记”一样。
这胡家寨寨主,民间传说中,与“兴旺寨”寨主一样,名声不好。当地盛传:当地凡新嫁的新媳妇,头三夜的“初夜权”,都归这寨寨主所享有……
所以,地方百姓都恨死这寨主了。
据说,这胡家寨寨主,有一年,被当地老百姓请吃“栽秧饭”,其寨主被“骗”至一水田里,老百姓一拥而上,用钉钯锄头将这胡寨主给活活打死了……至今在大王冲还留有一“陷马凼”遗迹和传说……
胡家寨,兴旺寨,牛耳寨……三寨各分别位于龙袍山,武胜关,鸡公山……但三寨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代表了清末民初旧中国鸡公山一带的时代风貌和特点,很值得我们去观察和研究……
三寨相比,我认为这龙袍山的胡家寨,地形更为复杂,面积更大,更为典形的一个山寨了……
下得龙袍胡家山寨,当日,在“玉竹山庄”,我有点不胜酒力,迷迷糊糊的回到鸡公山家中了……
有道是:
信阳古寨五百庄,
豫南石垣筑城防。
龙袍不输“牛耳寨”,
胡家大王拜“兴旺”。
龙袍山大王冲,现有盘山公路环绕。有“龙华茶场”,“龙袍山茶场”,此地高山毛尖,龙泉岩溪,兰花馥郁,杜鹃映山……一座真正比美鸡公山的好地方……!
——2022.3.30
壬寅二月廿八
于鸡公山新店(豫樵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