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快讯:(毕俊杰、付峰) 多年来,始终扎根基层一线,用双脚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笔尖记录着社情民意,用心用情调解群众家长里短,是群众邻里间的"和事佬";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治安巡逻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等各项工作中去,是保一方平安的“卫士”,他所管辖的社区幸福和谐,他所到之处皆是宜人的“警”色;这个人用真诚和执著赢得群众的信任,他就是花园街道袁桥社区民警丁高岭。
矢志奉献护平安
2006年,丁高岭从部队转业到项城公安局工作。刚过而立之年的他脱下军服,换上警服,开启了崭新的职业生涯。“既然选择从事警察这一光荣高尚的职业,就容不得我退缩,应当用自己的行动去书写人民警察的奉献与担当。”当上警察后,丁高岭时常这样告诫自己。
社区民警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丁高岭始终以认真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群众。针对辖区范围广、人员多、人口素质参差不齐,给管理带来不小的难度等问题,只要一有时间,丁高岭就走街串巷,将制有自己照片和联系电话的警民连心卡发到管辖区域商铺、居民家中,并充分收集群众意见,提高自己在辖区群众中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他还利用自建的警民微信群,大力宣传防盗、防火、防骗、拒绝黄赌毒知识及户口办理、行业管理等事项,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警惕性和安全感。每天,他脚不停、手不停、嘴不停,重点行业场所要上门巡查、重点工作对象要一一到访,各类普法宣传、防范提醒要及时告知,定期探望辖区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随时随地解决群众的家长里短,把平安环境和贴心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社区民警的职责是什么?丁高岭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作出解答:就是把社区当成自己家一样用心守护,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对基础信息如数家珍、对民情民意了如指掌;就是把群众当成自家人一样用心呵护,事要管、难要帮,随时准备为他们挺身而出。
为守护辖区安宁,丁高岭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基本上都“泡″在社区。 他接触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的行为,居民很受感动,连连称赞“他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丁高岭表示:“群众的每件事都是大事,作为社区民警,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要装着群众,急群众之所急。"
为居民解难题
“我骑车时不小心连人带车翻到路边土沟里,要不是你们及时相助,真可能会发生危险,太感谢你们了!”去年12月份的一天,赵大叔对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民警丁高岭说。
那天下午,丁高岭巡逻至张寨社区通往赵庄村的一条主干道时,发现一辆电动三轮车翻入路边深沟里。他立即赶往事发地点,开展解救行动。看到骑车者是一位冻得瑟瑟发抖的被困老人,见到老人并无大碍,丁高岭赶忙把他从土沟里搀扶到路边,并及时脱下自己的警服外套,披在了老人身上。经询问得知,大叔姓赵,今年60多岁,平时以经营果蔬为生。在事发当天回家的路上,由于躲避疾驰而来的车辆,加上自己操作不当,致使三轮车翻入路边沟里,自己无法将车辆推回路面。由于事发路段过往车辆比较多,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二次事故。丁高岭立即招呼过往行人,帮忙把老人的三轮车推上来。老人临走前,丁高岭叮嘱老人,今后骑车一定要减速慢行,注意安全。
用真情赢民心
“矛盾纠纷化解不是调解协议一签就完事了,老百姓的心结没打开,矛盾就会反复滋生,调解工作就不算圆满。”丁高岭觉得,只有抓住当事人的“关切点”,事后回访,设身处地帮他们排忧解难,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而矛盾纠纷化解的后续关怀工作是基层警务工作的第一要务。
"谢谢丁警官关心,我的身体恢复得挺好,和孩子的生活也过得去了。”新年伊始,丁高岭在回访一起民事纠纷当事人高女士时,对方连声感谢。在一起矛盾纠纷中,高女士遭遇身体创伤,单身带着孩子打零工的她经济十分困难,在民办学校上学孩子的学费、生活费都成问题,更难以支付高昂的治疗费,责任方也迟迟不予赔付。丁高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先私人垫付了孩子的学费、生活费,解决了高女士的燃眉之急,又督促责任方履行调解协议,及时支付了赔偿金。待高女士身体痊愈后,丁高岭帮她介绍了一份食堂帮厨的工作,让她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群众利益大如天!将心比心啊,有些事在我们看来不算事,但对于前来办事的群众来说却是一件大事,我们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事都要做,哪里群众有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服务群众和打击犯罪一样,都是人民警察的职责,事无大小、责无高低,头顶警徽就要拼尽全力。”为民服务中,丁高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竭尽所能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谨慎对待群众的每一个生活细节。
倾情调解化干戈
前不久,一个千里外寄来的快递,送到了丁高岭手上。疑惑之际,他拆开一看,原来是袁桥社区公园里家属院的毛某送来的一面印有“情系群众关怀至、为民排忧用心真”的致谢锦旗。锦旗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这还得从去年夏天的一纸协议书说起。
该社区居民王某和毛某,自祖辈起就前后毗邻而居和睦相处。近年来,社区的环境越来越好,居民们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看着周边舒适的环境、越过越红火的日子,年过半百的毛某萌发了在老宅盖偏房的念头。去年2月底,因为院墙具体盖在哪儿,和王某产生争执,导致新房迟迟无法开工。双方相互辱骂,闹腾多日,一直得不到妥善处理,成为社区干部无法解决的大难题。
丁高岭知道后,对此极为重视,多次深入现场调查了解事情原委,与社区干部约当事人双方进行三番五次调解,讲明远亲不如近邻,亲邻之间为了宅基地,“寸士必争”产生矛盾,实在不值得,让双方走出心中狭窄的“三尺巷”。可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加之不久后王某外出务工不在家,沟通不畅,调解工作一度“停摆”。
“大家都好面子,喜欢争口气,都不肯让步,造成问题一时悬而未决。"丁高岭明白,其实除了宅基地纠纷,双方并没有其他矛盾,便联系上双方的后辈,呼吁大家巧打亲情牌,耐心疏解,一起出力化解矛盾。
去年夏季,王某回老家办事,丁高岭利用这个有利时机,打电话把双方约到了警务室座谈,再次调停矛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双方当事人看到丁高岭,天那么热,还为他们的纠纷忙前忙后,最终被丁高岭让他们两家重修于好的良苦用心所感动,答应各让一步。为彻底解决纠纷,丁高岭趁热打铁,他冒着酷暑,带着铁锨、木棍、卷尺,给两家定好了地界,将困扰两家多天的问题解决了。至此,两个"仇"家终于解开了心结,握手言和。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解开了我们两家的疙瘩……”毛某事后感激地说。当时,丁高岭虽然累得大汗直淌,但心里感到很甜。现在,收到锦旗后他说:“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会以此为动力,更好地服务于民。"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多年来,像上述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面对群众的求助和举报,丁高岭总是给予细心、耐心、暖心解答和帮扶。对每一位前来咨询、办理业务的群众,他都能做到热心认真答疑解惑,获得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数年来,丁高岭始终坚持怀揣一颗牵挂群众安危冷暖的拳拳之心,拥有一片对辖区百姓的赤子之情,做好社区工作。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丁高岭做的只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但他处处用心、事事为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绽放精彩,同样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关山万里,初心如磐。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民警,他动情地说:“我的岗位很平凡,但离群众最近,我的工作很普通,但对群众却是无声的守护。今后,我将始终不忘入警誓言,谨记初心使命,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倾心竭力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和谐平安,是我的执着坚守和不变追求,愿做一颗为民服务永不生锈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