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洪,中国作协会员、上海市作协会员。出版十三部长篇小说,三部剧本与散文。是浦东新区长篇小说创作“三驾马车”之一。
牵挂
文/姚海洪
凌晨,微信通知全城核酸
这一阵微信铃声
如天籁,惊醒梦中灵魂
点亮万千家淡淡的灯光
路边树草竖起耳朵聆听
铃声牵来一道道霞光
叩开家家窗帘房门
亲吻我们每人额头
心中一阵阵感动爱怜
窗外,云淡风轻
鸟云不再聚集组阵
雨丝没有了踪影
大地街宇一片宁静
月轮淡淡的轻轻地
向西天地平线归隐
窗外一只燕子飞去又来
你可是网上那只精灵
被封了七天的人们
焦虑、疲劳、企望黎明
这道微信带来渇望
让人们牵挂起四野八景
妻子,牵挂戍边的夫君
儿子,牵挂故乡的老母亲
父亲,牵挂外地求学的女儿
小区,牵挂着何日解封
每个地方都怎么样了
粮食蔬菜可能全额供应
通知,是牵挂的最好诠释
我们,男女老少,每个人
北京,魔都,惠南城,
重重叠叠, 被牵挂在心
牵挂是人间的最爱,
让每寸土地充满憧憬
诗锋指向,便是方向
今音(雍赓)评论:
这首《牵挂》讲了一个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应对措施,包括人物态度、情怀在内,反映了身临其境的突兀感。八段三十三行里面的所指和所向,被安置在第七段和第八段。如,指“通知”和向“最爱”。
作者写惯了小说,然后再拿起笔来创作诗歌,表现出来的是发挥潜能的方式,也是满足自身对诗歌的喜好程度。比如,确认诗歌的细节,会发现,诗歌在跟人物心灵发生碰撞时的理念何许。比如在创作时,是先有理论指导呢,还是先有情感注入。又如,在拿这首诗和同类型诗歌比较时,会发现这首诗歌之所以能够完成,主要是用独立思考能力来完成了自己的想法。
雨中小区做核酸
文/姚海洪
春分之雨,淅淅沥沥
耐心、坚韧地倾泻
你是人们眼泪的流出
还是大白额上汗珠幻化
两行人群,默默地
静静地走,没有讲话
尽管心里有千言万语
用脚步将愿景规划
雨打在花花绿绿伞上
象打上满湖美丽荷花
别样的景致和神话
那嘀嘀嗒嗒的声音
是人们对幽灵的诅咒
还是对大白们的赞话
雨丝象一张天网
把幽灵挡在爪哇
把爱网住每个人
连着北京对国人牵挂
春分之雨,淅淅沥沥
牵来雨后阳光早霁
每滴雨水化作千万支箭
射向幽灵让它成渣
每滴雨水成为爱神之箭
串起人心在大地开花
诗歌的味道和技巧
今音(雍赓)评论:
这首《雨中小区做核酸》如果按照专业老师的套路去操作,能把它复杂化之后,从理论到操作会用十多个课时去完成。越难越显水平;越复杂越觉得深奥,甚至让有些作者望而却步,最终放弃诗歌创作。这种现象社会上不少。那是商业模式。诗歌的味道就像谈恋爱一样,感情处出来了,诗歌的味道就来了。
而诗歌的技巧,一般用来做研究的,比如,会把这一首诗歌的技巧进行拆分按课时来讲,面对这样的事情,就需要谨慎。又如这首诗歌,也会有人指手划脚。意见可以听,但不会跟别人走。还如分享这首诗歌,把有的人欢喜看的原因与否进行比对之后,也会感觉不一样,如,情感划分,丰富和欠缺是不一样的审美效果。会划分了,诗歌味道会更加好。
风雨梅树吟
文/姚海洪
春分前后
连天风雨痴狂
墙边屹立的梅树
褪尽丹红
今日可无恙
我漫步向前
却见远远地
树枝轻轻摇动
你在风中呜咽
叶上雨珠散放
你在雨间心恸
倒春寒
消弥了你好梦
冷嗖嗖的雨
浸湿了你的心幢
走近你身边
却见满地落红
半入泥渐成营养
枝头绽开绿叶
风雨中夜大日长
揽住仲春美丽幻想
唔,梅树
你把风当作帆樯
推动你心中的向往
你把雨化为养份
让自己快快成长
我凝视梅树
昂首眺望地平线上
看见长江一泻千里
惊涛拍岸澎拜汹涌
还怕几处弯道
几处漩渦制造荒唐
上下五千年华夏
众志成城决胜千里
还怕小小幽灵作祟
永远不迫又从容
不正规的学习方式会写出好的诗歌
今音(雍赓)评论:
这首《风雨梅树吟》一段三十六行,如果按照专家的眼光来要求,这首诗必须改的想法和说法,随着网络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固守思维。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诗歌语言的无穷尽含义,作为超越传统层面的境界是见新、不重复、和在适应中求变。比如,这首诗歌的人物心态,是把诗歌看作人物的嗓音延伸。
像这样的认知,也只有按照不正规的学习方式,才能看得到的效果。这样的理念,是围绕创作如何获得快乐的层面上建起来的。尤其面对正规教育和有些人文坛地位不能忽略的情况下,业余作家能否快乐起来,自由自在创作,主要还是看理念,比如这首诗采用的是不规范的写作理念,是在没有固定模式的情况下,写出了自己的作品。
问蒼天
—-3月22日触景生情拙诗
文/姚海洪
早晨,蒼天抛出
一道阳光如金
灿灿的,暖暖的
撕开厚厚的云层
毫不吝啬地
罩满浦左全境
于是,一幢幢楼房之巅
把阳光抓得紧紧
须臾撒向行道树丛
映艳小公园美景
铮亮步道陶砖
欢快老人舞姿
嘹亮少儿歌声
让街宇一片欢庆
......
突然,天上鸟云又簇涌
小雨淅沥下个不停
难道小区又有阳性
老天羞与大家相逢
异曲同工让脸阴沉
你在大庭广众流泪
由衷酸楚了人们
在心中将委屈倾尽
而今我问蒼天
为何接二连三阳性
难道是考验华夏能力
还是检测人们决心
为什么达摩斯利剑
不去砍向恶魔孽瘴
还太平世界朗朗乾坤
蒼天不语,送我
阵阵清风凉凉
唔!春风强劲了
艳艳天还会远吗?
我们同仇敌忾了
正逢当时"淸零"
我不语,乐了心境
诗歌的力量震荡和席卷四周
今音(雍赓)评论:
一首《问苍天》有两个提示,一个由“问”来感知诗歌的境界。境界越高,诗歌气场的等级自然就越高,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可以轻松镇住低境界的诗歌。于是,诗歌的题目也决定了评论题目的形成,比如力量和诗歌席卷四周的过程。它则是五段三十七行的结构形式,表明的是诗歌的遇强则强。比如,“苍天”、“撕开”、“利剑”、“砍向”等。
这首诗歌没有采取固势思维,长进于段落转换时采用了视角多变与灵活,其实是显示“问”的方式与众不同。另一个是诗歌的破势作用,比如,破专业的失众。扶流行文学的崛起,包括诗歌。
等待
文/姚海洪
封了八日的小区,等待解封
往日的热闹喧嚣哪里去了
车粼轮啸也不见了踪迹
就是路边的花花草草
也低垂头仿佛在等待
波斯猫,偎在少妇怀里
不再张扬,只是偶尔睁眼
比特犬,牵在青年手中
没有了常常吠吠的喘息
大门口,铁栅依然屹立
本是最热烈的土地
一拨人默默地去来
又一拨人默然来去
就是女老人们相逢
也一反人老话多状态
只是点点头挥手示意
静寂得令人几乎窒息
亲朋快递员在铁栅外
送来五颜六色的物件
那上溢满了人们种种
无限的思念还有挂牵
广场上老人静静动作
眼神和手势指挥舞姿
偶尔有一个求助老者
被救命车呼啸着救去
人们射去的殷切目光
写满祝愿早回的文字
没有追逐玩耍和吵架
都去网上读书的少年
和那些金领白领一起
让天外电波增长本事
老妈烧了一整桌菜肴
被视作解封预先庆喜
在渴望中等待,心情殷切
早樱悄悄地展示花期,
预示明天就会传来喜讯
人们想着该如何雀跃报捷
诗歌的一念天变和势大力沉
今音(雍赓)评论:
当《等待》和“渴望”、“殷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详见第六段第一行)在这么多的读者中,能有人看你的诗歌和赏析你的诗歌,说明这是成功的。会让人突发奇想,要创作诗歌了,这是你的诗歌激发了别人的潜意识:脑子里有文学。文学并不需要科班类的去学。
文学也是听觉艺术,它不需要理论支持。同样,在创作时,也不需要理论作支持。保持一些可贵的“无知”,是指没有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最少保守思想和悟性。如果脑子里没有文学,你就是中文系毕业,也写不好作品。
文学素养也有一个从小到大的积累。当这些积累体现在诗歌里面的时候,自然就会显出它的气势,一念天变就在其中,比如,六段的细节多变都来自于念。其中没有天赋,一说天赋,就容易把自己耽误,包括创作的势头也会被磨灭。
2022.3.25
策划:关敏仪
主编:然空
审稿:萧潇
顾问:秋秋 胡晶清
刊头:施国标
评论:今音(雍赓)